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7年3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竭尽全力活着,你却被叫成「低端人口」

2016-08-05 戏梦空间

提示戳标题下Ximengspace免费订阅

rgba(61, 85, 170, 1)

文:Michelle丨图:huaban.com

来源:一个人的好时光  微信号 enjoylife723

感谢作者授权转载

 

平等是一种权力 但却没有任何力量使他变成现实 ” ---巴尔扎克



今天《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有一则新闻题为北上广常住人口增速放缓 专家:政策清理低端人口。文字发布后短短几个小时,微博上就有无数媒体号转载,网友们更是纷纷截图转发,一时间群情激愤。

 

「低端人口」这四个字,无论从视觉,还是文字含义上,都让人五味杂陈。对于踏踏实实在北上广奋斗的外来劳动者,每天承受着高强度工作的压力,抬头望去除了挡住星空的雾霾,还有望不到头的高房价。

如今,这份辛劳似乎都被深深地踩在某些「精英人士」脚下,自己就成了「低端人口」。

 

这换了谁都不能忍。



1

 

中午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和朋友K在新天地吃午饭。

 

K是从北大毕业后来上海的,转眼在上海工作已经三年了。因为身在外企,K从不觉得落户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便捷。于是她就一直专心工作着。跳了一次槽之后,在现在的500强企业里一路晋升着,level已经比许多年长的同事都高了。

 

去年年底,K跟我说起想攒钱买个房。自己工作近三年的积蓄,在加上爸妈支持一些,确实够一个首付了。而每个月还贷,要比每个月付高额的房租,经济许多。

 

眼看着三年的社保就要交到了。然而今年年初,政策变了。

 

外地已婚人士,原来只需要在上海缴满三年社保,现在变成「需要连续缴满五年」。而K那时候还跟快要结婚的男朋友分了手,顿时连已婚的条件都不满足了。

 

“歧视外地人就算了,歧视单身狗算什么啊!”当时K在电话里这么跟我说着。

 

就这样,眼看着要买下的房子,转眼间就没有了任何买的可能性。而相比于蹭蹭蹭上涨着的房价,自己和父母那些积蓄,在过两年怕是连首付都付不起了。而自己这边,每个月四千的房租,还得拱手交出去。

 

所以,在看到手机里「政策清理低端人口」这个标题的时候,一向温柔得体的K,一下就爆了粗口,气得连手机都扔在了沙发上。

 

“这还上什么班!我特么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敢情就是为了到上海连买房都被政策限制?现在还被叫成了被政策清理的「低端人口」谁要死皮赖脸要呆在这儿啊,大不了回家算了!”

 

看着生气的K,我真的想不出安慰的话。

毕竟一路都是「最优秀」的她,现在竟被“政策”限制了方向。照这个样子下去,恐怕政策清理的,不是有色眼镜下的「低端人口」,而是更多怀着梦想的优秀年轻人。


 

2


相比于一时气昏头的K,普通985高校毕业的我,就冷静,哦不,应该说怂了很多。

 

我想着《人民日报》的文章一直呼吁和谐,再怎么也不该这样给人划分三六九等吧,「低端人口」莫不是某些高级的人口学术语吧,我们理解错了?

 

于是我在百度之后,还好奇地去了维基、知网,都没有相关的定义。

 

但我却发现,早在14年,腾讯谋篇评论中,已经提到过了,所谓“低端外地人”的概念。



虽然文章全程把“低端外地人”加了引号,扔抵不住围观群众的群情激愤。就像一位网友说的,大城市本就占据着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的大多数高端资源,才会吸引全国各地的人趋之若鹜。可转眼,全国各地在大城市打工的,却成了“低端外地人”。另外,这篇文章里出现了“鼠族”这个称谓,也被许多网友无情地抨击。


不必要的愤怒和争执,大多都是从这些带歧视的称谓开始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去北上广的餐厅吃饭,究其根本,不是饭菜有多好吃,而是装修雅致、环境整洁、服务到位。而现在,参与建设的泥瓦工、拿着抹布的清洁工、端起盘子的服务生,因为他们负担不起房价而住在地下室,就被戏谑为“鼠族”,站在“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样的位置,足以让踏实工作的人心碎。

 

也难怪在今天的无数评论中,最多人点赞的,是这样一句话:

没有粮食的时候叫老乡,需要你拼命的时候叫同志,需要交税的时候叫纳税人,需要城市建设的时候叫务工人员,现在我们需要享受了,请低端人群主动离开。


仅仅凭借职业和收入,就把人定义为「低端人口」的,也不过是高端牲口。


 

3


和所有引起愤怒和争议的事一样,这次事件里最坏的,依然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

 

人民日报海外版,最开始发布的标题是《超大城市,咋调控人口?》




也许是这个标题不够有话题性和争议性,等文章放到网上,标题已经变成了《北上广常住人口增速放缓 专家:政策清理低端人口》。

 

而通读人民日报的全文,文章的观点是非常中立的,并很客观地讨论着,超大城市调控人口的手段。而所谓的专家观点,原文是这样说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通过政策将外来人口特别是其中所谓的低端人口‘清理’出去,导致了这些地方常住人口出现增长放缓。但对超大城市来说,这不一定有好处,也不可持续。


显然,新修改的标题,完全把专家的观点扭曲了,并且还放在“人口增速放缓”这个事实后面。这就让读者觉得:专家在肯定政策清理低端人口,这样北上广的常住人口才增速放缓。并且专家还有一种政策见效的得意之情在里面。

 

更令人气愤的是,作为专业的媒体从业者,更多的媒体,并没有细看原文,而是直接转了这个扭曲原文的新标题。以至于一时间,微博上沸沸扬扬,满眼望去全是「政策清理低端人口」。


那是一定会让人觉得被刺痛的。

 

生活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每天刚挤完下班的地铁,洗洗睡一觉,又赶上了早高峰。难得有闲的周末,想约的人可能在加班,也可能远在城市的另一头。然而即使承受着这样的压力,以及孤独感,工资的上涨却永远也比不过房价。

 

在这种环境里生活的年轻人,本来就都是敏感而脆弱的。就像一向涵养很好的K,还来不及细细去看正文,就被这样的标题刺得立刻炸毛,刚换的手机都差点扔坏了。

 

没有道德做方向盘的媒体,就像对准人群痛点的跑车,影响力越大,身后扬起越多恼人的尘土。




4


傍晚我打电话给K,问她心情好些了没。

 

电话那头已经恢复了温和的声音。

 

“中午太冲动啦,”她对我说,“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房子再等两年嘛,如果还是单身狗又买不起,再考虑到底要不要长期在上海发展好啦。我看杭州也挺好的,离家又近。再说了,只要我自己一直在成长,不管去哪个城市都没问题。

 

“这下不在意别人说「低端人口」了?”

 

“哈哈,低端不低端嘛,也不是那些随便给人下定义的自大狂说了算的。”

 

我想到她谈起自己行业时眉宇间的自信,想到她站在拥挤人群里的怡然姿态,终于放心起来。

 

最大的善良,必然是与勇敢同在的。

 

当你不卑不亢地站在被歧视的圈子里,吞下所有的委屈的愤怒,专注于自己的困境。终会有一天,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依然满口嘴炮,你却成长为更坚韧的样子,说着的话生出香,平淡的日子发出耀眼的光,一路走去,逼他们尽数退下。

 

编后语
 
蒋祖权

人,是国家的财富!广大的劳动者是社会的基础。什么叫清理?什么叫“低端人口”?什么叫“清理”低端人口?

 

那些曾经进入北上广的外来打工者们,修好了一条条公路,架好了一座座立交桥,盖好了一群群高楼大厦;无数人奉献了青春和汗水,不但没有换来城市的感恩,却得到了这个时代发明的特色称呼:[农民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只能选择默默地离去;一个连自己同胞都不能接纳的城市,算什么国际化都市?

 

如今,到底是哪些人又成了所谓的“低端人口”?成了被政策清理的目标?这是什么政策?这是神马专家?这种如此公开贬低大众人群的专家,是人类的专家吗?


图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加点料(戳开☟ 即看)

底层社会的生活,这也是中国;

 

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深刻啊,深刻!

 

底层青年对国家失望茫然,后果不堪设想;

提示:最下方广告是腾讯公司投放,若您看到此处,请顺手点击一下(若不喜欢可点开即关),这是对小站的最大支持。谢谢您。(*^_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