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离世!匠人之魂,便是一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2019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大师仙逝,但他的作品闻名世界。回顾一生,他曾经登上《时代》杂志封面,也曾出现在美国总统肯尼迪、法国总统密特朗、首次访美的邓小平身旁。更为传奇的是,他65岁生日宴会的举办地点是人民大会堂,主办人是当时中国的两位副总理。
贝聿铭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把自己设计的建筑种在了4个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上。
在接近百岁生日的时候,他又一次重回到自己的故乡。
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的“摆渡人”
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于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
大师已仙逝,但他留给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却依然伫立。虽然历经百年浮沉,但是历史的脚步不曾真的远去。通过回顾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一生,或许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对于世界建筑领域的浓烈热爱与巨大贡献。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是江苏省苏州市,他是苏州望族之后,狮子林(苏州古典园林)伴随着他的童年时光一起成长。直到1927年,贝聿铭回到上海,分别接受了初中和高中的中国教育模式。
1935年,贝聿铭选择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专业。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选择,对于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贝聿铭因为学业优异,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颁发的荣誉奖项。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参加美国空军并服役了三年。时间来到1944年,贝聿铭退役之后,开始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一年之后,贝聿铭留校被受聘为设计研究所的助理教授。
▲童年的贝聿铭
而直到1948年,贝聿铭才算真正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现实世界的建筑领域,当时,纽约市的一个极有眼光和远见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固有历史,决定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其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
而他们的合作,一起跨过了十二个年头。在这十二年之中,贝聿铭不仅仅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这期间,也做过不少社会改建的计划项目。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建筑事业基础。
1960年,贝聿铭离开了柴根道夫,开始自立门户,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建筑公司。由于积累了实践经验,他在美国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惠的大众化的公寓。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非常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1963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荣誉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也向他颁发了含金量十足的纽约荣誉奖。
因为同时接受着“东方”与“西方”的教育和观念,贝聿铭所创作的建筑作品,体现出即对立又和解的独特风格。他可以很好地在文化夹缝中自由自在,在学习了解西方新观念的时候,不抛弃自身具有的传统。因此,他被人们称为“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即从不同的文化之中,吸收有价值的部分,从而在两个世界中自由穿梭。
有想法才能获得不易的机遇
在建筑业“展露拳脚”之后,贝聿铭在通往世界级大师的路上,其实并不是一蹴而就。在这期间,有一个重要的人赏识了他,那便是美国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
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想要建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馆,然而,意外的是,他在参观了选址基地一个月后便遇刺身亡。他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想继续完成亡夫的遗愿,于是,计划在葬礼后不久便开始准备建设图书馆。
当时,设计师候选名单中不乏有许多知名的大师级明星建筑师,相较之下,贝聿铭也只算是其中最名不见经传的一个。
▲肯尼迪图书馆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且有与众不同的想法的人。
为了努力在杰奎琳拜访事务所的过程中留下好印象,贝聿铭做足了功课,他不仅特意将事务所粉刷并翻新,还事先了解到杰奎琳的个人喜好,在空间不大的接待处特意摆放了一束她最喜欢的花儿。
就这样,这束花“打动了”杰奎琳。她很是好奇地问贝聿铭:“你们经常放置这么美的花吗?”贝聿铭则是老老实实地告诉了她实情,那是专门为她而买的。而这种细心入微的准备,让杰奎琳大为欣赏。
更重要的是,贝聿铭的设计理念讲求“场地、环境应是建筑先决条件”,因此,在初选入围的其他建筑师都表达了自己的设计预想后,贝聿铭却说,在没有勘察地点以前,自己没法给出任何概念或意见。或许,正是因为贝聿铭的这种务实的设计理念和热情且坦诚的态度,才真正地打动了肯尼迪夫人。
▲1964年与杰奎琳·肯尼迪出席新闻发布会
1979年,在经历了15年漫长的变更选址和修改后,肯尼迪图书馆终于完成。
它的前卫造型与独特的设计理念获得了外界的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这样评价说,这个作品“充分体现了肯尼迪家族的意志”。
后来,事实和时间也证明,肯尼迪图书馆也被认为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5年之中,贝聿铭还几乎同步酝酿着另一项伟大而出彩的作品,那便是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在这座国家艺术馆东馆的开幕仪式上,时任美国总统卡特更是自豪地说:“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
成名之路上备受质疑与嘲讽
有赞赏,自然也就要不得不面对种种与之而来的非议与嘲讽。
1204年,法国人心中最为重要的建筑物卢浮宫开始建造。
将近780年后,或许没有人能轻易相信这最为奇妙的时刻。
1981年,法国新任职的总统密特朗出台了卢浮宫的重建计划,他邀请了全球15位知名的博物馆馆长参与讨论,结果有13位不约而同地推荐了贝聿铭。于是,贝聿铭名正言顺地成为了重建卢浮宫这一重任的设计师。
▲贝聿铭设计的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而对于法国总统的决定,法国民众并不太乐意。他们认为,由一位来自美国的中国设计师,重新设计代表着法国文化与文明最高荣耀的卢浮宫。从心理层面来看,始终过不了民族情感这一关。他们不断质疑贝聿铭,甚至大嚷着“贝聿铭会毁了巴黎”。
面对铺天盖地的反对声,贝聿铭并没有丝毫妥协。
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说,自己也来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同时也一定会尊重法国的传统,并满怀自信地公布了自己以玻璃金字塔入口为代表的改建工程设计图。殊不知,这一做法,使得关于他的反对声直接推向高潮。
当时,法国文化部长甚至直接公开批评这座金字塔像是“一颗寒碜的钻石”,并认为这“比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英国人企图从卢浮宫抢走艺术品的暴行更令法国感到愤怒”。愤怒的话语并没有击退满怀信心的贝聿铭,他依旧勇敢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旁人接受不接受对我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接受不接受比较重要一些。”
在他看来,在广场上修建一座玻璃金字塔,不会显得冲突,这反而可以衬托出卢浮宫的庄重与尊贵,并跟著名的凯旋门与协和广场的方尖碑连成一个整体,从而为巴黎的中轴线增添一份美丽。
随后,贝聿铭开始了反攻。
他公开表示,“巴黎应该是充满生机、不断发展的有机体”,并积极主动与密特朗的主要政敌——当时的巴黎市长希拉克进行探讨。最后,终于争取到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卢浮宫竖起同比例的实体模型,这样可以接受所有公众的公开检验。
最后,大约有6万民众参观了这一实体模型,并如同总统选举一样进行了全民公决。幸运的是,模型最终征服了希拉克,也征服了法国人。
但真正的考验还尚未来临,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为了保证人们从金字塔内部向外观望时,外部的景色不会发生变形,因而,所用的材料必须是通透而纯净的白玻璃,但当时的供应商并不愿投入研发精力,只敷衍了事地回复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几天后,贝聿铭却不动声色地拿出了一块德国制造的透明度极高的飞机舱白玻璃,供应商当场哑口无言,只能乖乖地完成白玻璃的制作。
▲贝聿铭在现场指导
最终,到了1989年,以玻璃为主要材料的金字塔在卢浮宫落成。四年后,大卢浮宫计划也基本建成。当参观的人们总会不自主地绕着拿破仑庭院转整整两圈。现在看来,原先那些反对贝聿铭的人统统被打脸,纷纷改口称赞。就这样,曾经被极力反对的玻璃金字塔,最终俨然改变了法国人的偏见与质疑,成为了法国人引以为傲的经典建筑。
1998年,密特朗在金字塔里授予贝聿铭法国最高荣誉奖章。至此,贝聿铭,这个来自中国的名字被世界牢牢铭记。在一座座经典的建筑作品背后,离不开贝聿铭的匠人一般的偏执与坚守。此时,他已经70余岁,年华虽老去,但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真切的使命:回国。
永远无法割舍掉的中国情愫
贝聿铭投身建筑事业几十年中,美国可以算是他的事业起点,但他所设计的项目却遍布全球各地,可是,中国始终是他永远无法割舍的地方。对他来说,中国印记从未从自己身上完全消失。现在他虽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当美国乒乓球队受邀访华之时,贝聿铭听闻这个消息后,心情激动地在工作室里来回踱步,他敏锐地感觉到,或许再过两三年,自己就可以回中国了。
如他所愿,三年后,他受邀访问中国。此时,距离他离别家乡已有39年之久。而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贝聿铭更被视作中美“文化破冰”的重要的践行者,屡屡被邀重返中国来指导设计标志性建筑。
当时,就有人主动地邀请他为北京设计一座新的高层建筑,地点是长安街沿线。但遭到贝聿铭的果断拒绝。他个人觉得,如果从紫禁城的墙上往上看,人们会看到的是一片屋顶金色的琉璃瓦,再往上就是湛蓝的天空,中间则是一览无余的空旷与豁达,那就是使紫禁城变得别具一格的独特之处。假如,有其他高层建筑破坏了这种独特且唯一的感觉,也就意味着摧毁了这件艺术品。也就是从那时起,北京市才出台了限高令,禁止故宫周围修建高层建筑。
▲香山饭店
后来,贝聿铭在参观中国居民建筑时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他认为中国建筑已彻底走进死循环。
直接原因是,当时的中国经济太薄弱,无法建造出高端的庙宇和宫殿,而西方思想的大量“入侵”,让中国人开始盲目地追求现代化建筑,造出的一些中国建筑变得不伦不类,杂乱无章。
于是,他很快下定决心,要尽力找到一种新的方法,形成一种独具中国本土建筑的风格,从而开启一条中国建筑的特色之路。
最后,贝聿铭选择了北京西北郊的香山。缘由很简单,那里可以给人一种广阔的森林野趣之感,也仿若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另一个世界。在他眼中,这个皇家园林遗址俨然是一张古代风景的画卷。
当时,年事已高的贝聿铭由于身体原因,对大部分项目都是提出个想法,然后让助手们去完成。但是,香山饭店却不同,他常常手握着铅笔在设计桌上反复冥思苦想,在这个项目上下的功夫可以说是以往国外项目的10倍还要多。
为了能在现代化的建筑物上真正体现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之处,他先后走访了许多地方,比如,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不断地寻找建筑中的灵感并筹备素材。
最终,贝聿铭将西方的现代建筑风格巧妙融入中国元素,他用简洁而朴素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让香山饭店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绝佳典范,而这更为当时很多刚刚走向世界的中国建筑设计师指明了方向。
香山饭店算是贝聿铭在中国的第一个建筑项目,此后,他就获得了具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除此之外,他又参与设计了很多优秀的建筑设计,比如,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中银大厦,北京的中银大厦,以及被他称作“小女儿”而疼爱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中银大厦
谈到苏州,这是贝聿铭一直深爱的故乡,他永远无法忘记,从苏州贝氏家族走出,博物馆周边的忠王府、拙政园、狮子林,以及那些过去的故事,尽管之前一直在浪迹天涯,但贝聿铭对故乡的眷恋,始终是心里最深沉的爱。所以,即便是在宣布自己退休之后,他也要亲自接手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那一年,他已经85岁。
在新馆设计之初,贝聿铭亲自认真翻阅了大量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分类资料,因为他希望,为每一件展品的陈列能相得益彰地展现出真正符合与适应苏州博物馆的设计。
▲苏州博物馆新馆
有意思的是,在设计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时,贝聿铭的想法是将岩石劈切成片,通过燃烧制造出阴影,从而做出立体的效果,进而调整每一块石头的位置,使石片颜色有变化地排砌于墙前,形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山水画。想象一下,在朦胧而湿润的江南烟雨笼罩中,因这些岩石形成一组奇妙的影子和轮廓,营造出写意泼墨山水画的纯美意境。
2006年,新馆正式竣工。在开馆仪式上,贝聿铭激动地说:“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一直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
他还俏皮地说,这座建筑就是他的“小女儿”,也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他的“中国自传”。年逾九十高龄的贝聿铭,心中一直有着难以磨灭的爱国与思乡情怀,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造过程也正是这位老人一条无比虔诚的归乡之路。
建筑大师的作品永不会远去
102岁的人生,贝聿铭用尽一生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他的建筑世界。
对大众而言,他留下来的,也不再仅仅只是一座座著名的建筑。
诚然,好的作品可以穿越时空,在空间、明暗、分隔、装衬、立象、色相、气候、嗅香的完美融合中回应并直击人心。建筑之道,道法自然,因势施景,缀景成象,意境万千。而光阴轮回,有幸见证了属于所有华人的醒目建筑印记,大师,就是永远坚持用作品表达自己独到建筑理念的人。
文末,就借用建筑大师贝聿铭生前所说的一句话作为结语:也许你会忘记你种下的某种东西,一种经历、观念,与某人的关系或一种哲学、一项传统。然后,突然间它开花了,这样的花能穿破墙壁,甚至突破整个时代。
大师部分建筑作品回顾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中国驻美大使馆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澳门科学馆
▲波士顿美术馆
▲康奈尔大学约翰逊艺术馆
▲艾佛森美术馆
▲保罗·梅隆艺术中心
▲新加坡OCBC Centre
精彩回顾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