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绛传》: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洞见
2024-12-09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不有趣灵魂
来源:玩你自己(ID: Gosoul624)

和谁也不争,和谁争都不屑。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作家赵彤彤曾说过:


随着杨绛的离去,似乎一个时代也随之结束了,她是民国的最后一个传奇女子,也是最后一位女先生。


杨绛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悲欢苦痛。


早年她经历颠沛流离,晚年又饱尝生离死别。


但无论低谷还是高峰,面对赞美或是诋毁,她始终淡泊从容,活得优雅而通透。


我们爱杨绛,爱她的生活态度,更欣赏她的处世智慧。


杨绛先生虽已辞世,但她身上的坚韧和智慧,透过《杨绛传》的叙写,仍将给生者以前行的指引和力量。




民国的才女们,大多家世显赫。


比如张爱玲,张家就是豪门,与清朝权贵李鸿章关系匪浅。


再比如林徽因,林家若不是有钱,林徽因不能小小年纪就跟随父亲周游列国。


杨绛也是,杨家虽不是富商豪门,却是真正的书香门第,千万别小瞧书香的作用,没有书香熏陶,才女就成不了才女。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其硕士论文被收入该大学法学丛书。


杨绛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是当时著名的律师了。


杨荫杭夫妇都喜欢读书,读书之余,杨荫杭也写作,著有《名学》和《逻辑学》流传后世,是文化界真正的顶流。


母亲也是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性格温雅,做什么都稳稳当当,从不急躁。


1911年,杨荫杭一家还住在北京租来的一个院子里,杨绛就是在这个租来的院子里出生的。


她一出生,父亲和母亲都喜欢得不得了,尤其是父亲,更是把杨绛当成宝。


乱世的人,到处都在漂,飘来飘去,杨绛也渐渐长大了。


六岁的时候,她开始上小学,成为学堂里一个不安分的小学生。


她有时候淘气,在课堂上吹小绒球,吹着吹着自顾自地笑了起来,老师发现动静,也是生气,就叫她站起来回答问题,想借机给她点颜色瞧瞧,可是杨绛回答问题,准确无误。


杨绛八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回到了老家无锡。


江南是充满诗意的地方,粉墙黛瓦的院子里,时光与人渐渐流逝,在杨荫杭的心里,男女平等,所有孩子,无论男女,都要接受最好的教育,他一直觉得上海的启明女校是教学质量最好的,他想让杨绛去那里读书。


可是那时候,杨绛实际上才八岁多,他想让女儿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又心疼女儿,去上学就得离家住校。


于是就让杨绛自己选择。


阿季(杨绛)年纪虽小,但理解父亲的想法,所以她要去。


那天,母亲问她:“你打定主意了?”


她说:“打定了。”


嘴里虽然这么说,眼泪还是流了出来,她心里明白,这一去,只有暑假才能回来了。


鸟儿才成群结队,鹰都是要展翅高飞的,所有的远方,都只能自己去走。




在最容易学好也最容易学坏的年纪,阿季是幸运的,因为父亲是一个开明的人,没有用传统的东西去束缚她,而是教会她自由选择,并且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杨荫杭是个会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所以他坚决反对那种生活程度高而人格卑下的生活。


一次,他带着阿季姐妹去一个朋友家,回来的路上,阿季三姐妹还在感叹这家人生活的豪华气派,杨荫杭听到了,淡淡地回了句:“生活程度不能太高的。”


有这样的父亲,聪明的阿季自然能学到很多东西,知道很多道理。


而父亲,对这个聪明乖巧的女儿,也总是要多一分爱。


一次午饭后,大家各自散去,父亲叫住阿季:“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


从那以后,阿季就成了那个能留下陪父亲午休的孩子,父亲休息,她在一旁安静地看书,有时候父亲在一旁写东西,阿季就在一旁看着,然后捡起父亲的毛笔去练字。


时光一天天过去,人也在一天天长大,在父亲的影响下,杨绛越来越喜欢看书。


后来有一次,父女俩聊天,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杨绛毫不迟疑地答道:“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星期都白过了。”


听了女儿的回答,杨荫杭笑着说:“我也这样。”




十六岁时,杨绛进了振华女校读中学。


那是硝烟弥漫的年代,连学校,都成了另一个战场,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阿季自然也会被影响。


有一次,阿季被推选为学生代表,需要在街上演讲,呼吁人们开展革命,但她并不想参加这次活动,学校也有规定,只要家里不同意,就可以不参加。


回家后,杨绛希望父亲出面说不同意她去,那她就可以不去。


但杨荫杭拒绝了。


他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


她还是很担心:“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


杨荫杭继续严肃地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由你。”


为此,他讲了自己的经历,并对阿季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to say no!你敢吗?”


她说:“敢。”


第二天,杨绛到学校后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不赞成,我不去。”


父亲教给她的,不仅有听凭心灵的指引,更有直面困难的勇气。


到了高中,杨绛一直分不清平仄,父亲没有说她,而是安慰说,不要紧,到时候就会了,水到自然渠成,过了不久,杨绛就会了。


有时候杨绛学习,父亲会特意走到廊上,站在窗外考她,指着一个字给她读,读对了,父大笑,读错了,父亦大笑。


杨绛喜欢读书,杨荫杭也会时常为杨绛买一些书回来,买回来后,亲自放在杨绛的桌上,如果见她长期不读,那本书就会消失不见,一旦发现书不见了,她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虽然父亲不说,但是杨绛自己学会了读书,绝不瞎说喜欢,也不瞎承诺读什么书,说到的就要做到。


书读多了,心自然更静。高中时,国文老师讲完诗,让同学们也作诗。


杨绛作:


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安得遨游此,翛然自脱俗。


老师批“仙童好静”。


世人熙熙攘攘,大多利来利往,唯有不被名利束缚,才能真正自由。


大学选专业时,老师觉得杨绛适合读理科,但她心里其实喜欢文学。


她问父亲:“我该学什么?”


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面对这样的回答,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便继续问道:“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


“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杨荫杭继续开导她。


自始至终,杨荫杭也没有告诉女儿要选什么,他要让女儿做出自己的选择,按照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听凭利益指引,有人听从他人的评价,有人听从内心的声音。


杨绛选择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她要做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不是别人期待的人。




在东吴大学上到第三年的时候,杨绛有了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她放弃了。


之所以放弃,一方面是因为考虑到父母,另一方面其实是因为她一直有一个清华梦,想去清华读文学专业,所以她决定考清华研究院。


当时的清华,大师林立,包括王文显、吾宓、梁宗岱、朱自清等一大批人。


初入清华,杨绛就得到了梁宗岱的赏识。


梁宗岱教法语,第一节课听写,杨绛答案让这位老师惊讶了一下,于是就问她,法语如何学的?


杨绛答曰:“自学。”


清华是杨绛走向更远处的开始,在这里,她还遇见了一个写杨绛就不得不写的人——钱钟书。


杨绛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女孩,她的室友总结了她身上备受男生喜欢的五个条件:
一、相貌好

二、年纪小
三、功课好
四、身体健康
五、家境好
有了这些条件,追求的人自然不会少,收到的情书也不少,还有一个绯闻男友费孝通,可是她始终没有任何表示,直到钱钟书出现。


杨绛和钱钟书,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自从见了杨绛一次之后,钱钟书就念念不忘,他给杨绛写信,约她出来见面。


杨绛对这个清华大名鼎鼎的才子自然也是心有好感,他们在工字厅相见,见面第一句话,钱钟书就说:“我没有订婚。”


杨绛说:“我没有男朋友。”


两人几乎是同时说出口,这只能说命运如此这般神奇,有些人初次见面,便许终生。


往后,钱钟书几乎一天一封信地写给杨绛,但杨绛却回信不多,钱钟书问她原因,她只回答说不爱写信。


钱钟书在清华高傲无比,但杨绛在清华也是薄有才名。


那时候,朱自清先生还在清华,杨绛选修了他的散文习作课。


第一节课,朱自清就让大家写一篇名为“收脚印”的文章。


那一次,杨绛的文章得到了朱自清的赞赏,并推荐给了《大公报·文艺副刊》的编辑沈从文。


文章发表后,大公报还给了杨绛5元钱的稿费。之后,朱自清又推荐了她的另一篇小说进行发表。


杨绛一生,翻译、写作、戏剧都有不菲的成就,她写的散文,连钱钟书都赞不绝口。




1935年,钱钟书在国内服务期满,顺利拿到了出国留学的名额。


而杨绛,在清华研究院还没毕业。


可是,为了钱钟书,她毅然选择休学,因为她太了解这位才子了,虽然是个天才,但是在生活面前,却笨得无可比拟。


“他不会系鞋带的蝴蝶扣,甚至穿鞋子分不清左右脚,筷子也用不太明白,全然没有‘做学问’时候的潇洒倜傥,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


父母得知杨绛的决定,也很支持。


钱钟书虽然笨手笨脚的,但是对杨绛,一直很用心。


搬到新居的第一天,就为杨绛准备了一个丰盛的早餐,黄油、果酱、蜂蜜应有尽有,还有最好的阳光。


没有人生来就会生活,每个人都要学习后才能把仅有的生活过好,杨绛是,钱钟书也是。


国外的日子,虽然经济有限,但是被他们经营得很好,有你,有我,有爱,有暖。


到国外不久,杨绛就怀孕了,钱钟书说:“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杨绛笑了,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却说:“我希望女儿像你。”


快要临盆的时候,他们赶去医院,医生问是不是一定要女大夫,钱钟书说:“要最好的。”


1937年5月19日,杨绛终于生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就是阿圆。


“坐月子”期间,钱钟书一个人在家里,发生了各种状况。


他跑到医院对杨绛说:“我做坏事了,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回:“不要紧,我会洗。”


“我做坏事了,把台灯弄坏了。”


“不要紧,我会修。”


“我做坏事了,门轴两头的球掉了一个,门关不上了。”


“不要紧,有我在。”


这样的事情很多,但只要听到杨绛说“不要紧”,钱钟书就放心。


杨绛回到家后,桌布洗干净了,台灯修好了,门也修上了,这个家又是一个完美的家了。




有一次,杨绛读到一句关于婚姻的话,就念给钱钟书听: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钱钟书听完,当即对杨绛说:“我和他一样。”


杨绛也说:“我也一样。”


在国外,他们两人都是书虫,因此阅读就是最需要的粮食,这里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书,有读不完的书,基本上所有业余时间,他们都花在读书上面。


经常借来一大堆书,文学、哲学、心理学、历史,找一个固定的位置,就拼命读。


杨绛是旁听生,没有固定的课程安排,她就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详细的阅读列表。


偶尔出去逛一逛,逛着逛着又走进书店,在书架前面就读了起来。


两人回到家里,又继续读。


后来有了钱媛,虽然要分心照顾孩子,但是读书依旧是生命的主要内容。


“我们看书,她安安静静一人自己画书玩,有时候对门的老太太抱她过去玩,我们买了推车,每天推她出去。”


在国外的时候,杨绛也写作,而且写了很多优美的文章。


1942年,陈麟瑞对杨绛说:要不你也来写一个剧本?


杨绛决定一试,于是就有了戏剧《称心如意》。


完稿后,剧本先送给陈麟瑞看,想让他指导一下。


陈麟瑞看过后,说:“你这个剧本,做独幕剧太长,做多幕剧呢又太短,内容不足,得改写。”


认真参考了这个建议,她重新改写了剧本。


陈麟瑞看完改过的剧本说:“这回行了。”


《称心如意》1943年公演,赢得阵阵叫好。也正是这个剧本,她才用了杨绛这个笔名。


此后,她的戏剧作品不断面世,《弄假成真》获得空前成功,杨绛这个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甚至很多大学生和戏剧爱好者,把杨绛当做自己的偶像。


她与钱钟书一同出现,人们总是先介绍她,钱钟书则被介绍成“这是杨绛的先生”。


后来,钱钟书对杨绛说,他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听了高兴极了。


为了让钱钟书专心创作,杨绛亲自打理家里的一切事情。


“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我是外行,经常给煤烟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可是我急切要看钟书写《围城》,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


《围城》的创作,速度不快,每天500字左右,每一次写完,钱钟书都最先把稿子给杨绛看,让杨绛做第一个读者。


每次杨绛看的时候,他就盯着杨绛,紧张得像孩子。


《围城》完稿后,李健吾忍不住感叹:这个做学问的书虫子,怎么写起了小说呢?而且是一个讽世之作,一部“新儒林外史”!


《围城》大火,他俩一起出现,人家就说“这是钱钟书的夫人”。


无论如何,他俩一直势均力敌,并肩而行。


他们不会因为对方的成就而嫉妒,也不会因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觉得高人一等。




真正的读书人,世界是简单的,可是这个真实的世界,往往要复杂得多。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期间,杨绛虽然规规矩矩,却也不能幸免。


有学生跳出来说:
“杨季康先生上课不讲工人,专谈恋爱。”

“杨季康先生教导我们,恋爱应当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杨季康先生教导我们,见了情人,应当脸发白,腿发软。”
“杨季康先生甚至教导我们,结了婚的女人也应当谈恋爱。”

这个女同学义愤填膺地宣讲着杨绛的“罪状”,但其实,这个女学生不是杨绛的学生,杨绛上课也没讲过这些东西。


对于这个状况,她装作没有听见,波澜不惊。


回到家后,她想,“假如我是一个娇嫩的女人,我还有什么脸见人呢?我只好关门上吊啊!”


第二天,她专门穿了一件喜庆的衣服出门。


可是不久后的一次批斗会上,特别点了杨绛的名,最终在《人民日报》登出。


杨绛看到后说:


知道我的人反正知道,不知道的,随他们怎么去想吧,人生在世,冤屈总归是难免的。


随着知识分子大调整的开始,杨绛和钱钟书被安排到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成了研究员。


工作之余,就在家读书写字,世道很乱,他们自己寻找清静。


钱钟书教杨绛写字,每天布置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他还会认真地批改,哪里好,哪里需要改进,都用笔标在上面。


杨绛很重视钱钟书的评语,如果评价得高就会很开心,钱钟书了解她的心思,故意不给那么多好评,尽挑不好的写。


然而,很多事情不是某个人可以改变的,尽管你关起门了,可是人家还是会撬开你的门。


1966年,杨绛和钱钟书一前一后遭到监管,工资没有了,存款也被冻结了,还要天天陪着挨批。


挨批还不算,搞不好还要被打,还要整各种整。


杨绛被剃了阴阳头,顶着这样的头,出门是不行了,可是她又没有帽子,大夏天的也不能包裹头巾,钱钟书急得团团转,杨绛反过来安慰他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最终,她果然想到了一个办法,给自己做了一个假发套,第二天带着出门,可是并没有就此结束,别人看见她戴假发,直接揪她的假发,连买菜,她都不敢去。


杨绛的工作是扫厕所,每天,杨绛都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归还给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1969年11月,钱钟书被安排去干校学习。


其实所谓干校,就是去劳动和锻炼,这一去,两人就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了。


可是一段时间后,杨绛也下了干校,在下干校前夕,她的女婿,被迫自杀。


紧接着,妹妹也因病去世,祸不单行,在这样的打击下,这个五十多岁的小个子女人,也摇摇欲坠。


去了干校,杨绛的工作是守着菜地,而钱钟书的工作是看看东西,巡巡夜,偶尔送送信,这就让钱钟书可以有机会去见杨绛。


他每次都要走过杨绛守着的菜地,和杨绛在田边聚一聚。


“我们老夫妇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旧小说、戏剧里的后花园私相约会情人了。”


直到1972年,才结束干校生活。


杨绛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翻译家, 为了翻译《唐吉诃德》,她自学西班牙语。


一九六六年,《堂吉诃德》四分之三的内容已经完成,但因为特殊时期,这部《唐吉诃德》被当作黑稿子带走了。


后来,再被安排打扫女厕所的过程中,她每天都想办法搜索自己的稿子。有一次,她打扫废纸堆的时候,居然看到了自己的《唐吉诃德》。


她激动地紧紧地抱在怀里,但被发现了。


那个人大声问她:“杨季康,你要干什么?”


杨绛说:“这是我的稿子!”


“是你的稿子,可是现在你不能拿走,将来到了时候,会还给你。”


思想改造的风潮渐渐退去,一切趋向平静。杨绛请求找回自己的稿子,第二天,她真的拿到了自己的稿子。


《唐吉诃德》这才得以回家,并在1978年面世。


1979年,杨绛翻译的《唐吉诃德》被作为礼物送给西班牙国王。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杨绛一枚“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


在那个饱含苦难的年代,有人问她,有没有后悔留在国内?


她说:“没有什么后悔的,人活着不一定全是为了享福。




1977年,黑暗散尽,光明到来,杨绛夫妇也有了一个新的住所。


那是国家分配的宿舍。


有人问杨绛:房子是否够住?


她说:始愿不及此。


两个书痴的房子,就是树多,书房不够用了,客厅也变成了书房。


《围城》火候,钱钟书的读者来信很多,有人甚至上门拜访他们,可是他们却只愿守着自己的清净。


老顽童黄永玉回到湘西,给他们带了土特产,也只是放在门口就走,从不敲他们家的门。


有人上门拜访,杨绛就在门口直接回绝了。


1997年3月4日,唯一的女儿阿圆离开了他们。


那时候,钱钟书也卧病住院,杨绛没有将阿圆离开的消息告诉钱钟书,怕他承受不住。


阿圆火化那天,杨绛没有去,她需要去医院照顾钱钟书。


在钱瑗充满笑容的遗像旁,摆放了一只精致的花篮,素带上寥寥数字:瑗瑗爱女安息!爸爸妈妈痛挽。


1998年12月,钱钟书离世。


离世前,他留给杨绛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好活。”


女儿走了,丈夫走了,留下杨绛一人打扫波涛汹涌的战场。




此时的杨绛,已经八十多岁,女儿和丈夫先后离世,她已经疲惫不堪。


然而,死者当安息,生者当继续,她还要继续打扫战场,要将答应钱钟书的事情做到——好好活。


此后,杨绛深居简出,安静地在家看书、写字、整理钱钟书的文集。


1999年,她翻译了哲学作品《斐多》。


2000年,文学作品《从丙午到流亡》出版。


2001年,杨绛做了一个决定:


她把他们夫妇全部的稿酬版税全部捐赠给了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励基金,很少出门的她出席了“好读书”奖学金的捐赠仪式,并捐助了七十二万元稿酬,以及以后出版作品的报酬。


发表讲话时,主持人示意她可以坐着说,但她说:“我个子小,要站起来说。”


“这次是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说话,代表我自己、已经故去的钱钟书和女儿钱瑗……”


2002年,《我们仨》定稿,出版后就成为畅销书,让人读之落泪。


2007年,《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出版。


2011年,杨绛一百岁。


人这一生,总要有个结局,有的人28岁,就将自己的灵魂埋葬了,有的人即便离世很久,他的灵魂依然永存。


在最后的几年里,杨绛先生总说:“钱先生和阿圆都走了,我的路也走完了。”


2016年5月25日,她把人生的战场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走了。


留在身后的,是《走在人生边上》《我们仨》《干校六记》及翻译作品《唐吉诃德》《斐多》等超过250万字的作品。




杨绛曾翻译过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诗: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我想,这首诗就是她的一生,和谁也不争,和谁争都不屑。

但因为不争,故而最强。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洞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