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度好书丨世界正发生变化

十月文艺 十月文艺 2020-09-17

我们应该做得更好

 

做编辑这么些年,有几个细节一直记得清楚:


有一年,因为《百年人生》组稿的事去找谢晋先生。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的电影人面对出版人应该感到惭愧,因为在思想的探索与突破上,出版人走在前面。”


还有一年,去见吴宓先生的女儿吴学昭先生。听说我们是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先生第一句话是:“你们了不起,你们出过《思痛录》。”


在那样的时候,作为文学编辑,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职业的尊严与荣耀。


不妨扪心自问,这样的尊严与荣耀,与我们擦肩而过或者渐行渐远,已经有多久了?


2017年的春天,在永定门公园的佑圣寺,评论家解玺璋先生的一句话再次让我们心中生起波澜:“《人民的名义》呼应时代与民心的主题,替中国的作家洗刷了耻辱。”


还有,作家刘恒见到草根作家董华先生《草木知己》的样书。那是一本质木无华却满蕴生活的质感与真情的朴实之书。刘恒说:“我从来没出过这么漂亮的书,你们(和《人民的名义》一样,责编是章德宁、陈玉成)是伟大的编辑。”


还有《锦绣记》的作者,也是获奖无数的《上庄记》的作者季栋梁先生的短信:“十月文艺对我的意义无可替代,《上庄记》在别处出版,可能什么都不是。”


在我们似乎一天一天变得精于盘算与权衡,近于乡愿或犬儒的时候,这些话语,这些瞬间,是对我们可能过甚其辞的褒奖,更是一种不无期冀的警示与鞭策。


关于原创出版,我喜欢用《庄子》的一个比喻:“骊龙之珠”。《庄子·列御寇》上说,“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原创文学是文学出版甚至可以说是出版的骊珠,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九重之渊,骊龙颔下,正是说明得来的艰难甚至艰险。所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不至。作为出版人,作为文学编辑,我们需要问自己的是:当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思想者已经下潜到九重之渊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同步抵达?


新的时代,新的可能,我们应该做得更好。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度好书

(以出版时间为序)


人民的名义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


国家某部委项目处处长赵德汉被人举报涉嫌受贿,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赶来搜查,将这位腐败分子的面具最终撕开时,与案件牵连甚紧的H省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却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侦察手段逃脱法网。H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在调查行动中遭遇离奇车祸。精明干练的侯亮平临危受命,接续了当年同窗的未竟事业……


作为一位长期以来扎根于中国现实生活最底层的作家,周梅森的身上有一种渗入骨血的对于国家民族与底层民生切肤的同情与关爱。当越来越多的作家站在社会的身后之时,他却始终站在时代和生活的潮头,不断追随着中国变化的过程。在这部蓄八年之功精心打磨而成的《人民的名义》中,周梅森从广阔的艺术层面展现当代中国世相百态,真实深入地表现政治和社会生活,同时又深刻发掘出人物、欲念和事件背后的意义,道出了社会各阶层芸芸众生对这个时代的真实感受。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更是引发全民热议,成为2017年度最受关注和欢迎的现象级大剧。


“我想讲述一个大中国的故事,把自己对中国十几年来巨大社会变化的思索都容纳进去。”


我们的老院



《我们的老院》

肖复兴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


这座三进的四合院,位于京城最繁华的前门大街附近,曾是粤东会馆,后来成了平民居住的大杂院。肖复兴先生以朴实平和的文字,讲述自己童年的无忧无虑与青少年时代的阵痛与迷茫,同时也记录下了那些发生在院子里的喜怒哀乐、苦痛与忧伤。在这些浸透着作家生命记忆的故事中,人心和人性赤裸裸地相见,如电光石火,令人深深震撼。


如今,老院的逐渐消失引发了老北京人一种强烈的文化焦虑感,这是整座城市历史的失忆。而这部作品,正是作者以一位知识分子的担当,对伴随几代人一起生活成长的老院进行的一次有力度、有温度的历史书写,它为人们留下了一段仅属于这座城市的心曲。


那些纯净透明而又易碰易碎的少年时光,那些斑驳岁月里用人情温暖人心的新老街坊……


迷城



《迷城》

马笑泉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


迷城常委鲁乐山突然坠楼死亡,虽然引起各方猜疑,最后却被定性为因患严重抑郁症而跳楼自杀。与鲁乐山私交甚笃的常委杜华章在接替鲁乐山职务后,有意无意间逐步接近事实的真相,最后惊觉自己也陷入险境……


《迷城》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为叙述跨度,以一个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南方县城为标本,试图从官方和民间两个向度解读基层政治文化,同时呈现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所表现出的积极作用和自身局限。


一座城是一个复合的人,一个人是一座微缩的城。


中关村笔记



《中关村笔记》

宁肯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4月


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传奇神话之外,中关村的风云人物有着怎样真实的面貌?中关村的历史发展有何必然?这些或许都能在作家宁肯的非虚构力作《中关村笔记》中窥得一斑。


《中关村笔记》以人物为经纬,选取中关村如柳传志、王选、冯康、吴甘沙、冯军、程维等不同时代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通过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有如编织不同的乐章,展现他们怀抱理想、搏击奋斗的艰辛历程,展现大国崛起的精神以及一代人的中国梦。


没有人的崛起不可能有大国崛起,中关村的崛起首先是人的崛起。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战斗》

石一枫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4月


苗秀华是一位精力旺盛、嫉恶如仇的北京大妈。在工厂上班的时候,因为性格原因,她留下了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名声。她和领导斗,和同事斗,和她看不惯的一切行为斗,一直斗到了退休。


赋闲在家的苗秀华乔迁新居,搬进了一个新小区,立刻又陷入了和物业公司的斗争。凭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她带领业主们解雇了原先态度恶劣的物业公司。然而此后的苗秀华却陷入了一个战斗的怪圈:自己不愿放弃权力,想要一手掌控新的物业公司……


“特别能战斗”,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全厂同事对苗秀华的评价。


草木知己



《草木知己》

董华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6月


董华坚持创作数十年,始终将目光投注于其所生活的大地,他在书房中遨游文学世界,在田野中探访中国北方尤其是京郊地区的草木文化,以生动传神的笔触,将草木文化中本真质朴的篇章,予以了生动的记录和呈现。他的文字温暖了尘封的往事,让复活的岁月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流动起来。


董华的草木,也是我们的草木。他的笔每碰到一样植物,眼前就移来一个放大镜,让我们看到叶片上的露水,甚至闻到了花朵的香气并隐约听到了虫鸣。我们尽可借助董华的文字,避一避人世的喧嚣,看一看那些沉默无言的生物之美。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好人宋没用



《好人宋没用》

任晓雯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宋没用,生于1921年,苏北人家的小幺女,被母亲嫌弃,起名“没用”,后移居大上海目睹新旧社会的交替。可就是这样一个“没用”的女子,为父母养老送终,接济游手好闲的哥哥,拉扯大了五个儿女……


她和所有女人一样默默生养,熬过了战乱、饥饿,经受了政治风浪,在尘土里坚韧地存活。也像很多中国人一样,在勤劳善良中,不乏怯懦和精明、悲欢与坚忍,却始终恪守着对人“有用”的信条。在任晓雯的笔下,世界总是有那么多无法忽视的细节,行笔冷峻、不露声色,写尽这位婆娑走动着的老太劳苦的一生。


一个人怎样信仰,便怎样生活。


导弹和向日葵



《导弹和向日葵》

王凯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成绩优异的军校学员叶春风,主动放弃毕业留校的机会,带着一本小说《白鲸》,来到沙漠深处的空军基地。不为别的,只为追随他所爱的女孩白雪歌。然而置身沙漠他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与他的想像背道而驰……


“这地方不适合植物生长,不过倒是适合人成长。”终有一天,叶春风参透了这苍茫瀚海的秘密,并在如沙般飞舞的时光中,寻找到了自己生命奔流的印迹。《导弹和向日葵》是从沙漠瀚海拣回的一块石头,周身氤氲着军营生活的腾腾热气以及沙漠边缘的酷烈与寂寥。文字貌似粗犷,却极准确地抵达了人物内心。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锦绣记



《锦绣记》

季栋梁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11月

银娥与胡红旗青梅竹马,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她在精神和物质上全力支持胡红旗考上了大学,但上了大学的恋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前途舍弃了她。悲伤过后,她选择了和同村青年贾兆春来到了城市,在一个叫锦绣的城中村开始了新的人生。


“我”是一个新时代的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为了生计疲于奔波,后来选择在锦绣落脚,认识了银娥。于是,热爱文学的“我”决定把她和其他人的故事写下来。


站在锦绣,你感到的,不是城市在长高,而是锦绣在下陷。


众生:迷宫



《众生:迷宫》

黄孝阳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11月



“我”刚呱呱落地,母亲就在一场人为纵火案中死去。同时,“我”看到远隔几千米的房间里,父亲被人逼死。“我”意外获救,和小姨生活在一起。目睹周围人的男欢女爱、喜乐悲伤,“我”对他们的前世今生心知肚明,同时又暗怀悲悯。“我”决定要去寻找父亲。于是,“我”进入父亲——也许是命运给我安排的由词语组成的“迷宫”世界。


“迷宫”选取了123个词语,每个词语下面是一个小故事,这些词语和其蕴含的小故事好比塔罗牌的各色牌面。故事的最后部分,“我”苦苦思索着迷宫,追寻着答案。继续叙事中,应和神秘数字123,全部故事的谜底浮出水面……陈年旧事与当下实感、偏执的爱情与脆弱的生命、人性的深渊与残破的欲望,在其间穿插往返,想象力与画面感并存其间。


“黄孝阳试图以小说包罗万象。妙语丛出,佳句联翩,想象力惊人。”


胡同范儿



《胡同范儿》

刘一达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11月


“胡同是北京文化的根儿,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的魂。”京味儿作家刘一达以醇厚而细腻的笔触,书写老京城里的世俗百态,还原记忆深处的胡同光影。这里的胡同是人间烟火气十足的,胡同里的范儿大气、宽容、厚道、局气。我们可以在这浓浓人情的胡同范儿里,咂摸出一缕醇厚朴实的北京味儿。


胡同的地是土的,但天是蓝的;胡同的墙是灰暗的,但人的心是亮堂的。胡同人的生活并不宽裕,但人们的生活却过得有滋有味儿。浓浓的人情味儿冲淡了穷日子的苦味儿;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与幽静,让胡同人享受到京城脚下的安闲与自在。


悠悠岁月,如一壶老酒,记忆在,胡同就在。


太阳深处的火焰



《太阳深处的火焰》

红柯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8年1月

《太阳深处的火焰》书写了当代知识分子坐困书城的精神困境,“过去他们衣冠散乱,内心清净。他们如今衣冠整齐,神不守舍。”红柯以冷峻之笔书写当代学林,语带诙谐嘲弄,皮里阳秋,入木三分,堪称一部活灵活现的当代“儒林新史”。


徐济云和吴丽梅的爱情故事、高校的学术生态、博士生王勇的家族、皮影艺术家周猴的人生、皮影艺术研究院的故事等等,作家突破以往单纯描写人和动物、人和自然的关系,第一次在作品中写到人和人的共处。天上的云,地上的水,太阳深处的火焰,无法消逝的是爱,无边无际的灵魂全都聚集在一张白布上……


万物皆幻影,幻影的背后有神灵。


一书一世界,没有对阅读的深度参与,就很难有对这个时代的深刻认知。一本好书恰如一扇明亮的窗,我们从窗口望出去,世界正发生变化。


每一次与好书的不期而遇,都是对孤寂灵魂的一次慰藉。那一刻,我们远离喧嚣,开始探寻生活的意义,它或许还能让你笑靥轻漾,和这个无解无尽的世界一起绽放。


十月文艺始终坚持用出版的高度追逐这个时代文学的高度和思想的高度。我们每一点一滴的努力都是想为您提供一本好书,真诚地期待读者朋友们的留言、建议,我们应该做得更好,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度好书中,您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您对我们的书有何建议?请在后台留言,我们会选取留言最用心的10名读者,与您联系并送上好书。感谢关注,感谢支持!


十月文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