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双版纳的13种少数民族,不准你不知道!

魅力版纳 2019-10-17

「点击关注」 吃喝玩乐版纳 微信号:chwl0691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丰饶的物产,神奇的雨林,独特的民族风情。据统计,在西双版纳常住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了70%,傣族是主体民族,世居着13种民族。

傣族

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群,西双版纳地区的属于傣泐支系,有本民族文字,文字为傣泐文(西双版纳傣文)。传统民居为干栏式建筑,一年中有三个重大节日,即傣历新年、开门节、关门节。


汉族

汉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主要成员,西双版纳辖区内的汉族,有世居和解放后支边两部分。


哈尼族

哈尼族源于中国古代羌人。西双版纳的哈尼族自称“阿卡”,本地统称“爱尼”。主要节日有“嘎汤帕”、“耶苦扎”等,“嘎汤帕”节是哈尼族新年节,意为“万物更新”,新的一年开始之意。


拉祜族

拉祜族源于古代羌人。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节日有扩塔节(即拉祜扩)、火把节、尝新节。


彝族

彝族源于古代北方“氐羌”族群。是从青海流域南下的氐羌族群中的一部分,与当地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主要节日有:彝族节、火把节。


布朗族

布朗族源于古代濮人,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佤族、德昂族有族属渊源关系。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民众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节日有“桑康”节、“玛格乐”节。


基诺族

“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者舅舅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主要节日有:“特懋克”节和“新米”节,其中“特懋克”节最为隆重。


瑶族

瑶族源于秦汉时期“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西双版纳瑶族有自称“蒙”(蓝靛瑶)和“棉”(顶板瑶)两个支系。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主要节日有:“盘王”节、“新米”节。


苗族


苗族自称“蒙”,其祖先从贵州经云南文山、墨江、思茅至易武,后入勐伴居住一段时间,最后向南迁至磨憨镇境内定居,迄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主要节日有丢包节、花山节等。


回族

回族主要是在明清时进入西双版纳经商的大理回族商人与当地少数民族联姻,落籍西双版纳的回族后裔,其次是1950年以后支援边疆建设的内地干部、工人、农民和科、教、文、卫人员中的回族职工及其后代。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诞”节(圣纪节)等。


佤族

佤族源于古代“濮”人,佤族自称“佤”或“阿佤”。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与布朗语有亲缘关系。


壮族

壮族又称“沙人”,西双版纳境内世居壮族自称“养”。由于生活习俗与当地傣族相近,故又自称“傣养”。语言原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但州内壮族由于与傣族长期交往和杂居,本民族语言除少数老人知晓和使用外,多数人平时都操傣语,通汉语。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景颇族

景颇族是二十世纪初从云南德宏州陇川县经缅甸、澜沧县迁入勐海县的。主要居住在勐海县勐海镇勐翁村委会的景颇寨,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村寨。景颇族现在过的节日有春节、火把节、清明节等。


素材来源丨今日头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百度、网络

文章声明丨吃喝玩乐版纳综合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商务合作丨岩sir(电话/微信)15924696951

据说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