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生抢救3岁孩子后,忍不住发了条消息……

2017-03-08 燕小六 医学界

对于孩子,你可以放手让他去闯,去尝试——但前提是,安全。



作者 | 燕小六

来源 |"医学界"微信号


这是一篇燕小六抗拒采写的稿子。


因为它涉及一个戳心肺的话题:儿童意外伤害。


3月6日和7日,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连续参与抢救了两个3岁幼儿。事后,抢救医生之一、耳鼻喉科余晓旭主任忍不住发了条消息。



“昨天,一名家长让小孩在车里独自玩耍,不小心打燃火机,瞬间引起汽车爆燃,小孩烧得面目全非,头发烧掉,手指变形,呼吸困难。我们紧急给她行了气管切开,缓解呼吸。但小孩再也回不去从前了,她的命运就此改变。


今天又来一个误呛瓜子的小孩,同样是由于父母的粗心,让小孩呛了一整块瓜子。幸运的是,我们及时用气管镜,顺利取出瓜子。但到医院之前,小孩几次差点窒息,家人担受惊吓、慌张、无助,可能是终身难忘。


我们当医生的,看着除了心疼、难受,就只有竭尽全力抢救。但作为父母的,不应该好好反思么?”


余他晓旭主任说,当时他发消息,是因为“很痛心,想提醒朋友们注意!”


燕小六看到了烧伤患儿的照片。正如余晓旭主任所说,TA再也回不去从前了。



儿童意外伤害,多是父母疏忽


在医生们看来,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大多与监护人的疏忽失职直接相关。结果触目惊心。


据媒体报道,2月27日至3月2日,4天内,天津和长沙发生四起儿童意外跌落事件。在天津跌落事件中:爸爸抱着两名幼童,站在4楼的护栏边。一个孩子坠落后,爸爸想要去拉TA,结果失手导致另一个孩子也掉了下去。


那个护栏高1.3米。燕小六问了一些家有幼童的医生,有伤心难过的,也有痛骂孩子父亲的:“那么高,你抱孩子上去干嘛?逞什么能?”



近3年,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取出的儿童吞咽异物,五花八门,包括纽扣电池、枣核、玩具配件、钉子、塑料棒、缝衣针、玻璃弹珠、硬币……医院上了央视新闻,再三提醒父母:要经常叮嘱教育宝宝,别随便将东西放入口内!要经常检查玩具是否有零部件松散,一定看好孩子!



认证为“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的大V“Dr.任”开通微博仅一年,已发布30余条和儿童意外伤害相关的内容。他三不五时地提醒大家:意外伤害无处不在,家长一定要注意!



儿童意外伤害逐年上升


但是,这些振臂高呼、这些血的教训,都是然并卵。


日前,13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未成年人监护失职(疏忽)行为“入刑”的建议》。其中提到:我国儿童的第一死因就是意外伤害。中国每年近1000万的孩子遭受意外伤害,其中重伤及残疾者超过100万,死亡儿童达到10万,平均每天死亡270余名。”


以上数据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儿童发展指标图集2014》中,都能找到部分对应。


《2004—2011年中国0~14岁儿童伤害死亡负担及其变化趋势分析》显示,7年间,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18.69%增加到2011年的21.26%,7年间增长13.75%。


伤害所致的死亡比例在婴儿期(≤1)最低,约占5%—6%,伤害所致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占1—4岁儿童死亡的40%,5—14岁儿童死亡高达60%。



图片说明:2004-2011年中国年龄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


该分析还显示,男孩的伤害死亡率高于女孩,农村地区的伤害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意外伤害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依次为溺水、交通事故、意外跌落,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什么父母会“疏忽”


每当意外发生,父母们痛哭流涕、悔不当初。


他们会不断重复:自己真没有想到孩子会出事,真的只是一时疏忽。


“父母疏忽大意导致孩子身亡”,在美国也是一个被经常报道的现象。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父母把孩子独自留在汽车后座上,导致孩子被热死或闷死——这在中国,也时有发生。研究者统计了那些最终导致悲剧的事件,发现超过一半的父母根本没意识到孩子落车上了。



这看似荒唐的解释,背后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叫“忘记婴儿综合征”(Forgotten Baby Syndrome)。这是一名美国心理学教授提出来的。


他认为,和孩子打交道的事情,会形成一种机械化模式。一旦常规节奏被打破,或遭遇突发事件,模式就可能出错。突发事件包括:非日常照顾者看护孩子;安排太多太满;父母情绪非常糟;在人多拥挤处……



图片说明:在西安打工的肖女士带着6岁大的女儿和不满4岁的儿子,去泡温泉。当她准备离开时,发现儿子已没了呼吸——据说孩子溺死时,肖女士正专心玩着手机。


预防意外伤害我们能做什么?


在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方面,联合国等机构都给过很多正式建议。比如,加强对家长的教育。美国一名法官在处理一起“孩子在车内被热死”的案件时,做出了一个特别的判决:要求那位母亲把这起悲剧拍摄成纪录片,用于警示其他的父母,以换取免去8个月的牢狱惩罚。


比如,改进公共设施安全,用“防傻式”设计,以减少疏忽造成的意外。毕竟,把儿童安全,都寄托在父母“不疏忽”之上,也是对儿童的不负责任。



图片说明:这是一个经特别设计的围栏,其上端弯曲,可以防止儿童攀爬。


《2004—2011年中国0~14岁儿童伤害死亡负担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发现,这7年间,中国城市地区的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其背后是多年来采取的许多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或干预方案。比如,自2006年起在中国实施的安全社区行动,和专注于1—14岁儿童伤害预防的安全儿童项目。近年来,中国还发布和实施了与安全相关的多部法律和政府规章,如自2011年起开始对酒驾进行严格惩处,以及推出关于危险水域、最低饮酒年龄以及产品安全的管理办法等。


美国劳拉·E·伯克在其《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一书中,给出一些易于理解和操作建议,帮助父母拦住“意外伤害。归纳如下


1.必须给予适合儿童年龄的监管和安全教育;

2.了解孩子的性格脾气;

3.把家里有危险的因素去掉;

4.旅行时,应该让儿童坐在后座的安全椅上;

5.选择有安全器械的游戏场所;

6.在水边要十分小心;

7.在宠物旁边也要十分小心。



对于孩子,你可以放手让他去闯,去尝试——但前提是,安全。



引用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A1MDkxMA==&mid=2650685686&idx=1&sn=9ef2ec193bcac869896ab787d93e8a20

【2】.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intouchtoday/n3819.html

【3】.《2004-2011年中国0~14岁儿童伤害死亡负担及其变化趋势分析》Br Med J.2015,5,e007307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lk%3AForgotten_baby_syndrome



更多精彩文章:


版权申明本文为"医学界"微信号原创内容,转载需经授权,并在文前显要位置标注作者和来源。(欢迎界友转发朋友圈)

责任编辑:Alice



投稿邮箱:yxjtougao@126.com

业务合作: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