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疗机构科研岗在“抛弃”临床专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医学界 2021-08-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科学报 Author 张思玮

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才进了医院!



“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无机/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高分子材料/水凝胶、生物医学等相关背景即可。”

“具有生物材料、纳米材料、药物化学及有机合成研究经历的优先考虑。”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临床医学、细胞生物学、材料学或生物医药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的优先。”
……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医疗机构(专职)科研岗人才招聘动作频出。


在招收条件设置上,医院青睐那些具有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生物信息学等研究背景的人才,甚至有的医院一反常态地“抛弃”了临床医学学生。


过去看似关系不大的学科,如今在学科交叉趋势的带动下,争相在医疗这片沃土上“播种开花”。


针对此举,有些临床医生认为,“这些与医学专业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才,只会发SCI文章,根本不用操心治病救人,反倒在职称评定上更占据优势。”


也有专家持肯定态度,他们的观点是,医学领域已经成为汇聚多学科前沿研究的“主阵地”,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进而能同时提升临床与科研的水平,实现“一箭双雕”。


《中国科学报》针对这种现象背后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临床是医院根基,

科研属锦上添花?


“我国医学的发展存在基础研究与临床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大量的基础研究结果很难被临床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此前,中科院院士陆林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健康事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单单依靠经验已经不能应对临床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亟待一大批科学家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临床医生从事科学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临床医生都必须从事科研工作。


中科院院士黄荷凤认为,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需要一部分人会开刀看病,一部分人善于医学教学,当然也需要一批既懂临床知识,又能进行科学研究,还兼顾教学的人。


不过,长久以来,我国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一直是唯论文、唯奖项、唯学历,甚至出现了 “做千台手术都抵不过一篇SCI文章”的情况。


有些临床医生的能力虽然得到了业内同行和患者的认可,但因缺乏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很难晋升。


反倒是一些善于做科研、临床处理能力并不突出的人,能在职称评定上“拔得头筹”。


“大部分临床医生没有时间做研究,即便是被硬逼着开展科研工作,质量和水平肯定会大打折扣,反而会滋生许多诸如‘论文工厂’之类的学术丑闻。”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赵楠(化名)告诉《中国科学报》。


近年来,国内多家医疗机构都出现了问题论文被撤稿的事例,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医院是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单位,归根到底,临床工作是每个医院的根基,而科研是完成日常临床工作之后锦上添花的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博士里进直言。


政策频出难落地,

手术能力咋评价?


其实,早在2016年3月,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提出,要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


然而,实际工作中,论文仍是一些单位人才晋升道路上迈不过去的坎儿,不少临床医生为评职称“放下手术刀、走进实验室”。


去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聚焦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要完善评价标准,注重医德医风考核,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倾向。


但是对于《意见》在具体操作中的实施效果如何,部分临床医生仍持保留态度。


他们的理由是,相比简单地数论文数量、算影响因子,量化手术难度、手术质量、治疗效果等指标实操更为困难。


“医院吸引掌握最新科学研究进展的人才是一件好事。”里进认为,生物、材料学相关专业人才涌入医疗机构,不会造成内卷。


“因为多数临床专业背景的人更倾向于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专职科研岗自然需要多学科背景人才的加入。”


针对有些医院为增加SCI文章的产出量,引进不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而提升医院的科研水平的现象,里进认为,“此举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但长期来看,学科的发展还是需要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紧密互动。”


应有多种评价模式,

科研与临床如何平衡?


那么,医疗工作者如何权衡科研与临床的关系?


对此,赵楠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模式,临床医生业务到了一定程度,可以有多种选择。


如果这个医生对科研感兴趣,也愿意去探索,那么可以“半脱离”临床,比如一周2天临床工作,3天做科研、带学生。


据了解,美国哈佛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等著名医学学府附属医院均要求临床医师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


“我们也应该制定和颁布相应的政策,鼓励一部分临床医生从事科研工作,并努力成为医学科学家。”陆林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认为,不应将科研工作作为硬性制度来要求每位医生,应鼓励有条件及有兴趣的医生做研究。


此外,他还提出,科研不应只限于基础研究,临床个案及总结也是临床科学研究。


科研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要培养医生基于临床的科研思维,这样有助于改进诊治方法、用于临床。


如果临床医生对科研不感兴趣,能否允许他们做一个纯粹的临床医生?多数采访对象给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不过,他们共同担心的问题依然是如何进行职称评定。


赵楠建议,医疗体系实行职称改革,分为教授系列(评价指标为论文、课题、教学等)和主任医师系列(评价指标为临床水平、疑难病例救治、双盲同行评议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起,首都医科大学率先在全国建立了一个新的体系——临床教授体系。


临床教授系列人员不需要发论文,只要是好的医生,加上为大学做教学工作,就符合基本资格。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如果短期内医疗体系职称改革不可行,可考虑增加临床研究型课题,这也能有效缓解临床医生的晋升压力。


医学界医生站APP「疫情动态」,带你第一时间了解新冠疫情最新学术进展,长按下方图片二维码即可查看。



来源:中国科学报
撰文:张思玮
责编: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往期精彩回顾




“与病毒共存”的新加坡,能为世界蹚出一条路吗?
确诊448例,35例重症,扬州为什么慢了?
再坚持坚持,国内这轮疫情预计在8月23日左右被控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