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l Lagerfeld在Chanel的36年,到底创造了什么?
2月19日,Chanel创意总监Karl Lagerfeld去世了,享年85岁。即便你不了解时尚圈,也应该听过Karl Lagerfeld这个名字。
被称为时尚大帝的“老佛爷”的离去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人们开始怀念他曾经留下的高光时刻,谈论着他如何使Chanel起死回生的......
或许只有回顾他的一生,你才理解为什么他是一位伟大的设计师。
Karl Lagerfeld说过这样一句话:“Ideas come to you when you work(工作自会带来创作灵感)。”
说实话,我在起草这个专题的时候并没有太实在的主意。作为一个年轻时装编辑,大概是身体里的叛逆血液在作祟吧,我一直更向往那些年轻新锐的设计师,对Lagerfeld的认知,也只不过停留在一个空泛的“传奇设计师”名号,停留在他永远的马尾辫加墨镜造型上。哪怕他最近正在话题巅峰,公众号上那些反复翻炒的鸡汤文章,以及半真半假的“你不知道的Karl Lagerfeld的生活”,也并没有让我感受到他作为一个设计师的令人膜拜的点在哪里。
有趣的是,当我对他进行了一番深入研究之后,找到了答案,并切身地体会到了他所说的那句——“工作自会带来创作灵感”。
当我不断翻阅Lagerfeld在过去36年间为Chanel创作的作品,阅读那些关于他的文章的时候,一次次我忍不住向身旁的同事感慨:“天哪他也太厉害了”“原来这些东西他许多年前就做过了”,而我的脑海里亦冒出了无数的ideas。
时装作者Vanessa Friedman在为Karl Lagerfeld撰写的悼文里提到Lagerfeld虽然常常被人称为“天才”“凯撒大帝”,但也有人觉得他“被高估”了。Friedman认为,Lagerfeld对于时装的贡献并不像Cristobal Balenciaga、Christian Dior或者Coco Chanel一样,在于创造新的廓形,相反他通过超越极致地将已经存在的元素变换、重组,杀出了一条新的血路(原文中作者将他形容为“the shape-shifter”)。
Friedman进一步申明了Lagerfeld独到的原创性,她写道:“也就是说,这位原创者空降到一个历史品牌的顶端,然后通过重新定义它的服装符号并且以一种健康的反叛和大量的大众文化来赋予它当下性。”
Friedman引用了Lagerfeld一句话:“香奈儿是一个公众品牌(原文中使用了‘institution’这个词),你需要将它看作一个洞——然后从中挖掘出一些东西。”这透彻地反映出设计师本人对于品牌的尊重和他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的设计逻辑。
在进行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如此规模而系统地对Lagerfeld的学习之后,我不得不深深认同Friedman的这一段描述:Lagerfeld将来自Chanel女士和时装屋本身的元素提炼,然后将这些元素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反复地使用在一切可能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提炼太多元素,他知道什么可以代表一个老牌时装屋的元素:珍珠、链条、斜纹软呢、双C标志、菱格、山茶花……
与此同时,我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我发现Lagerfeld在90年代的设计和创作充满了惊喜。也许90年代那个10年对他来说,没有刚刚接手品牌时候的那么多顾忌,也没有最近这个10年需要追求的商业的稳定,他在90年代这个10年里发挥了他最厉害的大众文化魔法。
Lagerfeld的设计逻辑彻底引导了我的构思,如果我要回顾他的一生,短短几页又如何能够全面呢?但仔细想来,独立于其他一切关于他的故事之外的、构成他的身份本质的,是一名设计师。
作为一位设计师,他最重要的成就自然是与服装相关的,是通过几十年对于大众文化的拥抱,将来自过去的经典,以我们能想到、不能想到的方式,一再地将其精髓呈现在我们面前,塑造出经典与新经典。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90年代Lagerfeld如何将Chanel的那些经典元素一次次焕然一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感受他如何可以称得上一位设计大师,又如何用大众文化包装我们的时装梦。
Chanel 1997春夏高定系列
来自苏格兰高地的斜纹软呢(Tweed)最初并未被视作一种高级的材料。Chanel的斜纹软呢套装(Tweed Suit)从1925年正式发布到现在,作为解放女性的一个象征,已经有将近100年的历史了,大概是时装史上最长寿的经典单品之一。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而它之所以能风靡如此之久,是因为它不仅有Chanel女士前卫的思想作为基础,还有Karl Lagerfeld后期对它的广泛运用,让人们感受到了它的无限可能。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不管是对于色彩、图案的选择,还是套装的再设计和搭配,Lagerfeld都能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让斜纹软呢套装变得变得可摇滚、可性感、可天真、可高贵。当然,Lagerfeld更是把这种面料灵活运用到了套装之外的单品上,从胸衣到帽子,从围巾到晚礼服……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在1991年9月一场名为“Off the Street”的晚宴和时装秀上,Lagerfeld使用了大量的皮革、亮片和迷你裙,这整个look的搭配让传统的斜纹软呢外套瞬间摇滚了起来。有趣的是,在《纽约时报》当年的报道里,记者向Lagerfeld传达说有人质疑现场的观众都是些穿着迷你裙和皮夹克的中年妇女,但Lagerfeld坚定地回答他:“在我看来,这里没有任何中年妇女”。
镀金链条(Guilted Chain)是Chanel的另一个标志性元素。许多人对于它的认知和印象都来自Chanel大名鼎鼎且经久不衰的链条包,但它作为Chanel重要的设计元素,并不只有五金这么简单的身份,它被运用到了配饰和服饰的装饰中。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叠戴的风格深受Chanel女士的偏爱,但到了Lagerfeld时代,这一切都被继续放大和改造:色彩上,链条的框架不再局限于金色,并且可细可粗,可以是项链、手链、腰链,可以被挂在身上任何可能的地方。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我们可以把这一腰链视作野蛮版的镀金链条变形。更重要的是,在千禧年前的1999年秋冬系列中,Lagerfeld已经预见了下一个世纪千禧一代亚文化青年的喜好。
链条、珍珠代表了Chanel女士对于配饰的独到解读,她认为简洁低调的服装需要简洁低调的配饰来搭配,而她的标志性形象也是斜纹软呢套装加珍珠项链。Lagerfeld在对珍珠的运用上,保留了Chanel女士的多层次搭配,几乎在每一季我们都可以看到珍珠项链这样子的呈现。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而他还继续延展,将大小珍珠搭配,或者将珍珠与线条金属串联,当然还有那些如今看来充满复古感的珍珠耳环,让人即使一直看到珍珠出现也不会觉得厌倦,而这些珍珠配饰也都成为了非常具有标志性且能塑造出Chanel感造型的重要元素。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此外,珍珠也成为了服装设计的一种元素,在1990年代,他常常会利用珍珠来制作服装上的装饰,排列勾勒出图案。
△虽然Lagerfeld在做设计时和我们常常提到的那些解构主义设计师很不一样,但是他在对元素的利用上其实和解构主义有着一样的思路。他把来自Chanel女士的元素解构再重新创作,于是便有了我们看到的这顶由他长期的缪斯Kristen McMenamy戴着的来自1997年的高级定制珠链礼帽。
原名Gabrielle Bonheur Chanel的香奈儿女士,在她之后的人生中选择继续沿用她曾经的表演艺名Coco Chanel,Chanel的双C标志便来源于其首字母缩写。Chanel女士在1925年推出了双C标志,传言她在游览了法国尼斯的Château de Crémat之后,受到那里的玻璃装饰的启发而产生了这一灵感。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从秀场到品牌包装,从耳环到包扣,Lagerfeld继续延续了双C标志这一品牌元素中点睛之笔的存在。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他对于双C标志的运用绝不是简单的洗脑式的,而是通过他的大众文化魔法,这些标志还可以成为墨镜、妆容,甚至纹身。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粉色丝绒家居套装、monogram设计,Lagerfeld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绝不只是停留在当下,这套1996年春夏系列中出现的Paris Hilton式的套装证明他又一次成功预言了大约十年之后的潮流偶像是什么样的。
和链条一样,通过Chanel的经典手提包,我们对菱格纹已经十分熟悉了,但实际上即使是菱格纹包,Lagerfeld也曾经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创作出了许多包型:超大号的单肩包、超长的手拿包还有藏在裙子下的腿包。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这也证实了Lagerfeld的强大的商业能力,他能用Chanel的各种经典元素刺激女人的消费欲(更别说2019春夏系列里,他还试着向我们推销背着两个链条包上街的造型)。
当然,菱格纹也被运用到了包包之外的服装、配饰上,精明的Lagerfeld总是能在美丽优雅的造型和恰当的戏剧性之间自由来去。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Lagerfeld在1999年发布的秋冬高级定制上呈现了这一件菱格羽绒裙,如果今天我们会为Moncler的合作系列惊叹,那20年前Lagerfeld的这一相似之举,也绝对可谓壮举。
从珠宝到手表,从服装到化妆品,山茶花和Chanel的联系总是密不可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关于Chanel女士为何如此钟情山茶花,还有一段浪漫的都市传说。Chanel女士早先在13岁的时候就被舞台剧《山茶花》所深深打动,而她最爱的男性Boy Capel赠与她的第一束花亦是山茶花。
Lagerfeld完全延续了Chanel女士对于山茶花的浪漫憧憬,他把纯白色的山茶花化作头饰、耳环甚至刺绣,点缀于属于Chanel品牌的优雅造型之间。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但正如前文所说,Lagerfeld对于来自Chanel的各种经典元素都使用到了极致,这件来自1991年秋冬系列的山茶花透视上衣便是一个极佳的例子。
关于Chanel每一次高级定制发布的一个重要看点,便是最后闭场出现的“新娘”。每一季Lagerfeld都会设计一件婚纱装,在过去的十年他创造了许多浪漫的场景:美女与野兽一般和狮子结婚的新娘、前者手一起出现的双生新娘、挺着大肚参加婚礼的高贵新娘等等。
一场完整的秀场艺术,离不开服饰和秀场布景的完美配合。Chanel早已深谙此道,回顾往年的Chanel秀场,你会发现,Chanel的秀场布景比衣服还要梦幻。Karl Lagerfeld将秀场作为挥洒时尚灵感的舞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每一季都以一个新颖的创意主题来呼应该季的时装,独具特色的秀场布置。
2010秋冬系列
2014年秋冬的超级市场主题将高级时装与亲民的超市连接在一起,传递着“时尚也可以很亲民”的主题。 2015年春夏谢幕,模特们手拿抗议牌站上街头,这是一场以女权主义为主的时尚运动。还有2017春夏高级成衣系列的数据中心堆叠的硬盘、交错的网线、光缆与电源线,模特们穿梭其中,Karl Lagerfeld通过这一全新系列阐明了经典大牌Chanel的熊熊野心,那就是征服整个数据时代,将Chanel的时尚神话延续。
2014秋冬系列
2015春夏系列
2017春夏系列
如梦如幻的3D立体纸上丛林高级定制场景,栩栩如生的立体剪纸布景,展现了一个童话中的花园奇境……每一季的Chanel秀场都是被奉为是一场大型的艺术装置表演。
2015春夏高定系列
就让我们坐上时光机,回到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Chanel经典秀场。
1996春夏系列
2003春夏系列
2006春夏系列
2015秋冬高定系列
近期这些内容值得你补补课...
请问小姐你有100张嘴嘛?
你管我,我就是要买口红!
你猜我最喜欢你哪一点?离我远一点。
年长者慎入 | 测试你离00后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