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文节选自《爱尚美术》“镜见”栏目,

节选2497字,全文共计8916字。

阅读全文,请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纸质杂志。


陈坚

1959年出生。山东青岛人,汉族。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


陈坚 《在麦场》 153cm×102cm 水彩 2017 年


寻古问道,这个特别重要。

没有传承和美育,艺术就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

传统的精华就是光,

因为有了光,世间的万物才有了色彩。

我们对于光的崇拜源于对生命的歌颂和赞美,

昼夜交替,光影流转,

光伴随着我们走出漫长的黑暗,

人们在光的照耀下繁衍生息。


陈坚 《有心事的男人》 153cm×111cm 水彩 2015 年



精神的在场


Q

陈坚先生是一位歌者或者诗人。你能在一棵草中发现一个世界,大海也能包含你的情感。你的足迹所至,生活会变成一首诗。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去谱写。虽然画的是物象,但是又不只是物象,而是你情感深沉的咏叹。你画中的抽象部分,是线和色彩的舞蹈。画就是你内心的一种旋律,所以永不可被替代。

陈坚

我比较倾向于将自己的想法或感受放到画面里去,使作品不为僵化的解读所限制,让观者产生共鸣,能有一种“机缘巧合”的现场感,充满着奇妙的、扣人心弦的启迪和体验。能加深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理解。

陈坚 《受尊敬的老人》 77cm×56cm 水彩 2015 年

陈坚《塔什库尔干县城》 153cm×102cm 水彩 2017 年



Q

你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眼睛。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的场景,在你那儿就是舞蹈,弥漫着诗性。之前提到院校教育的问题,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还是有它的好处的。拿着教科书去学一种形式,远不如师傅的日常行为带给徒弟的影响更大。日常的一点一滴隐含着一个人面对世界的方式,而一个诗性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比你学习绘画本身重要得多。很多学生还不懂得分辨什么是真、什么是伪。

陈坚

我认为对当下学院教育的关注,对艺术传统精神的继承与超越,对人性、社会和生命意义的价值判断,都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有所改变。以东方带有刚柔并济之美的哲理,通过心灵的感动、情感的建构和亲情的抚慰,显示当代生活的丰富性和审美的包容性。

Q

如果写实绘画没有画家的情感在里面的话,价值就等同于一张照片。一个画家描绘的是自己的心灵、精神和情感。

陈坚

我们应更加关注艺术本身的自然品格和内在精神。我主张画家内心要和绘画创作之间有精神交流,要相互启发。作品要有呈现出多种可能的潜质,多维度意象的交织、融合,既要有深厚、拙朴的气息,也要有传统文人的诗性情怀,更要有独到的感悟和艺术创作的鲜明个性。不能流于表象的阐述,要把自己的个性、思索、疑问通通注入到作品之中。这样作品或许才能带给观者不一样的感受。

Q

西方美术史中的每一次大运动,都是对观看方法的一次改变。塞尚开启现代主义运动。如果按照寻常的观看方式推理他的画,那些静物是要从台面上掉下来的。然而他画的是静物吗?画面中的那些既不是瓶子也不是苹果,而是他重新去观察世界、观看万物的新的视角,每一次革命都是这样的。

很多人总是把古人看世界的方式奉为最高。但古人坐过飞机吗?俯视过大地吗?见过雪山吗?他们没有,但是我们见过。我们不能被古人的目光捆绑着,不敢睁开眼睛看。一定要从我们观看自然的方式开始改变,中国画将来的突破与创新也一定是这样的。

陈坚

从塞尚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作品和心灵是相通的。他的作品本身就有一种魅力、一种集合力,他把爱凝聚在一起了。你有什么样的眼光,就会看到什么;你爱什么事物,就有感于什么事物,就会去捕捉什么事物;同样,你拥有什么,就有呈现出什么的可能性。借用辛波丝卡《企图》中的诗句:“只有玫瑰才能盛开如玫瑰,别的不能。”我能想象到最优雅的事,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那朵玫瑰:扎根土壤,吸取养分,努力绽放,散发芳香。(维斯瓦娃·辛波丝卡,波兰诗人,1923年-2012 年。1996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巨大的数目》《呼唤雪人》等。)

Q

齐白石就没有被殿堂里的文人画拘住。文人画什么时候关注过老鼠上灯台、白菜萝卜这种民间之趣?

陈坚

齐白石对生活有着独特的理解,用极具表现力的手法和构图,去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并充满力量。如果用艺术的表述方式,能够把山水、动物、树木、花草的精、气、神提炼出来,那么人间就太美了。真正的艺术是表现万物之精神,假如把它过分的物质化、产业化,就变味了。

Q

你的这个展览,好像在给当代人立一个路标,标志着艺术的本源是什么样子。艺术的本源应该是高级的、无功利的,是一种奉献,或者像海德格尔说的:是一种捐献。我把我的生命捐献给这个东西,像捐献给上帝一样,它应该是有这么一个指向的。我知道你为什么喜欢《爱尚美术》,因为我们也试图找到指向神圣的那个路标。

陈坚

我总是试图从视觉图像中,找到一些和琐碎生活有关的线索,因为那些藏在作品背后的东西才是支撑艺术的重要力量,使之焕发生机。寻找到这种联系至少对我已经产生了作用,必要的时候,我甚至按照古人的生活方式,尽最大可能与土地靠拢,与一切自然的事物靠拢,与质朴的心灵靠拢。

Q

中国的艺术向来是靠文学来滋养的,艺术作品是在日常生活的整个氛围、文化中养成的。

陈坚

寻古问道,这个特别重要。没有传承和美育,艺术就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传统的精华就是光,因为有了光,世间的万物才有了色彩。我们对光的崇拜源于对生命的歌颂和赞美,昼夜交替,光影流转,光伴随着我们走出漫长的黑暗,人们在光的照耀下繁衍生息。


陈坚 《老朋友》 153cm×102cm 水彩 2017 年

陈坚 《劳动的大肚汉子》 57cm×76cm 水彩 2017 年


Q

我也是玩儿命在做这本杂志,拼尽了我所有的可能性,这里面有太多的苦楚。你说我的词语悲凉,百分之百的悲凉,但是这里面有一种更高的精神际遇。我曾经到女娲补天的原型地,那个地方产出五彩石。我拣到了一块红色的石头,上面的图案完全就是一个女娲像,简直就是个神迹。那块石头现在还在我的书橱里。它从我背包里掉出去了三次,我祈祷了一下才带走它。我相信有一种高于我们这个层面的力量,有一种更大的规律在掌控着我们。我觉得人是有天命的,当你认了命,也就没有那些愤怒了。诉苦,三天三夜我也诉不完,但是遇到你这种艺术家,就能感受到真正的喜悦。

陈坚

荣东兄说得我目眩神迷。其实在空间中有着迷离的梦幻气息和浪漫元素,假如用一种特殊的材质将时光凝固——透明的材质有时会让人忽视人类的存在——将光与时间冻结,让观者感受到更多的神秘世界的复杂和深度。

Q

帕米尔高原海拔多少米?

陈坚

最低海拔3200米。


Q

人在那个地方没有高原反应是不可能的。

陈坚

站在帕米尔高原上,我的内心也具有了大气象与大格局。我描绘塔吉克民族的男女老少,并没有刻意设计情节或主题,而是捕捉那些人物的内心世界——人性精神的明朗、刚毅、乐观、温良、质朴、虔诚、真诚……

Q

有道理。我就特敬畏雪山,它确实有着很神秘、很伟大的力量在里面,是一种看不见的、神圣的灵性。在那个地方生存的人,他们的气质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有种天然的质朴。

陈坚

光让我们看到太多的东西,但我们几乎从未注意到光的存在。我希望艺术能捕捉到光,并揭示其本来的面目。作为绘画者,要有“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在修行般的劳作及往复的脚步声中发出思考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潇


往期回顾


陈坚访谈录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本刊期待与艺术家、评论家共同铸造时代的艺术语言,

维护学术精神的纯粹,

坚持做一本“有独立声音、独立思想”的原创刊物。


投稿邮箱:aishangmeishu@vip.126.com

微信ID:aifineart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更多纸质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