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他的画里天使也会受伤,死神也温情

舒又 中国水彩 2022-05-19


将鬼神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进行创作,于是恐怖主题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天使也会受伤



阿黛浓美术馆馆外



位于北欧设计之都赫尔辛基的阿黛浓美术馆(Ateneum)是芬兰最为古老的美术馆之一,几百年来,这里留存了许多见证芬兰以及世界艺术变迁的大师经典。“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梵高作品的美术馆”“芬兰艺术精华聚集地”“赫尔辛基最值得打卡的地方”……阿黛浓美术馆的无数标签正从侧面印证了这座美术馆在芬兰艺术界的含金量。



阿黛浓美术馆馆内

阿黛浓美术馆馆内


 

提及阿黛浓,提及芬兰艺术,不得不提到收藏于阿黛浓的“芬兰国画”——《受伤的天使》(The Wounded Angel),这幅画由芬兰的象征主义画家雨果·格哈德·辛伯格于1903年创作而成,辗转藏于此地,在2006年的全民投票中被选为“芬兰国画”,在无数芬兰人的心中,这幅画最能代表芬兰精神。



辛伯格《受伤的天使》

 


画中没有庞大叙事下的英雄主义,也没有繁杂的画面信息需要梳理,在寻常题材下,辛伯格别样的表达被大众共情与认可,成就了这幅经典的“芬兰国画”。



辛伯格《受伤的天使》局部

 


画中的天使形象一如人们往常在画中见到的那样,白袍金发,翅膀微动,却不再是以头顶光环、欢愉温暖的形象示人。天使被两个一身黑衣、面容严肃的男孩抬在担架上前进,头部被纱布包扎着,洁白的翅膀上沾上些许血迹,一幅受伤后脆弱消沉的模样。只有手中的那束铃兰,像是她还未衰败、尚存希望的纯洁象征,他们经过的路边也稀疏盛开着花朵,作为画面中不容忽视的亮色,消解了部分颓废感,带来“绝处定会逢生”的信念。



辛伯格《受伤的天使》局部

 

 

传言这幅画来源于一个芬兰民间的故事:两个农夫在钓鱼时发现了身受重伤的天使,二人把天使放在担架上带回村子,想要救助她,然而村民们以为会引来灾祸,便合谋烧死天使。农夫知晓后叫醒了沉睡的天使,天使的泪水滴在农夫的手里变成了不朽之花(amaranth)。此刻逃离已经无济于事,村民们把两个农夫抓走并火烧房子,天使被烈火炙烤,最终散发光芒抵挡火焰,从废墟中飞离。



辛伯格《受伤的天使》局部

 

辛伯格《受伤的天使》局部 



以这个故事以及《受伤的天使》为灵感,芬兰著名的交响金属乐队Nightwish于2007年8月11日发布了歌曲《amaranth》,一度占据芬兰各大音乐榜单榜首,直至今日,仍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中描绘了天使受伤,却也为破晓重生埋下了希望。

 

Caress the one 抚慰他吧

The never-fading rain in your heart 你那从未停滞的心雨

The tears of snow-white sorrow 是雪白色悲哀的泪滴

Caress the one 抚慰他吧

The hiding amaranth 那隐藏的不朽之花

In a land of the daybreak 在那片黎明的土地



辛伯格《受伤的天使》局部


辛伯格《受伤的天使》局部

 

 

天使在宗教中被视为来自天上的使者,向人间传达着神的旨意。她圣洁无暇,历来在名画中大多被塑造为播撒爱与欢乐的形象,然而在《受伤的天使》中,天使也会如凡人一般哀伤绝望,凡人的生活中各有风雨要面对,难免会有哀伤或想要逃避的时候,但真正的勇士一定不会无止境地消沉,而是在短暂休息过后,会直面苦痛,浴火重生。或许这就是芬兰人民眼中不朽的芬兰精神。


 

死神出门遛弯



辛伯格《死神花园》 



把常见的形象塑造成打破常规的样子,正是辛伯格的创作乐趣,他的另一幅代表作《死神花园》也收藏在阿黛浓美术馆,在这幅水彩水粉画中,死神的形象再一次颠覆人们的想象。他们站在栽满花草的花园中,像极了院内辛勤劳作的园丁,还是任劳任怨不发工资的那种。



辛伯格《死神花园》局部 


 

这座存在于幻想中的花园分外温馨,死神们手握花壶穿行其间,悉心照料着院内的每一株花草,手捧花朵时,仿佛在和花朵交流对话,嘱咐它们不用急着长大。



辛伯格《死神花园》局部 


 

死神无论在宗教还是传说中都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形象,看到死神意味着灾祸临头、生命终结,他只需轻轻一勾手,便能带走原本鲜活的生命。但在辛伯格的《死神花园》中,死神不再阴森可怖,而是一幅接地气的样子,辛伯格曾在一幅素描版本的《死神花园》上写下自己的创作意图:这里是死者前往天堂前的归宿。



辛伯格《死神花园》局部 


辛伯格《死神花园》局部 


 

死神所照看的花朵不是寻常花草,而是死者等待安息和转生的灵魂,即使这里只是去往天堂的中转站,死神也想做好接待工作,日复一日地喂养和陪伴这些离世的孤寂灵魂。




 


悲伤或恐怖的主题在辛伯格的笔下总能有不一样的打开方式,面对绝望或死亡,他将其呈现出颇具仪式感和温度的模样。在《死神花园》受到欢迎之后,辛伯格创作了一系列与死神有关的作品,画中的死神融入人群,谦和有礼,面露善意,将人们排斥的死亡塑造出一种带朋友出门遛弯儿的喜剧感,不仅颠覆了人们对于死神以及死亡的看法,也颠覆了辛伯格自己的原本画风。




 


在创作死神系列之前,辛伯格的画风是写实学院派,多年的专业美术学习使他具备了扎实的创作能力,画人物肖像、写实风景都得心应手。从Viipuri艺术之友绘画学校以及芬兰美术协会绘画学校毕业之后,他跟随画家加伦·卡雷拉进行学习,并周游欧洲列国,深入研究各地的风俗文化之后,辛伯格对于民间流传的死神故事以及对于死亡的多种解读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决定突破自己原有的题材与思考,更新自己的创作面貌。


 


辛伯格《死听》



于是有了《死神花园》、《受伤的天使》、《死听》等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创作。在他的笔下,静静疗愈悲伤也能充满力量,冰冷的死亡不再让人害怕或彷徨,而是离开人间到其他地方走一趟。




 


《受伤的天使》在阿黛浓美术馆安放多年,给无数前来参观的人们带去别样的震撼与触动。而《死神花园》也许是辛伯格的最爱之一,在1904年,辛伯格受委托为坦佩雷大教堂创作壁画时,他将《死神花园》再次描绘,仿佛温柔告知着前来参观的人们:不要把死亡视为痛苦的了结,在无人知晓的死神花园,死神会照料着你的灵魂,直至前往天堂长生。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

后人可以忘记我的油画肖像,但他们会永远记住我的水彩画!

他的水彩,越看越喜欢!

为何他能被称为“英国绘画之父”




注:征集投稿请后台回复“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和交流;中国水彩编辑整理,转发需标注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