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才是真正的爱国,真正的爱情!现在的年轻人就应该崇拜这样的人

2017-04-16 神探007

来源:神探007综合水木文摘(ID:mweishijie)灼见(ID:penetratingview)

图/Pacino

在清华园里,曾经还能看到年近九旬的潘老骑着电动自行车带着年过八旬的李老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兜风。人们纷纷感叹,这不就是神仙眷侣的样子吗?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曾在从东京开往京都的新干线上对记者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40年沧海桑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高铁大国。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高铁运量最多、高铁等级最高……



无数的成就和每年超过10亿人次选择乘坐高铁,在我们享受高铁带来的便利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日以继夜的心血付出。但他们的名字,我们往往无从知晓,更没有办法感谢。


昨晚的《朗读者》节目中,董卿就邀请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潘际銮。



 

如今,我国已成为了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也成为了我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一张闪亮“名片”。


这一切,潘老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自豪地说:“中国已经在高铁和核电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焊接技术过硬。中国钢轨焊接的水平超过世界任何国家,超过欧洲,超过日本,超过美国。”



而潘老,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焊接第一人。


潘老今年90岁了,他在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投身科学,用知识救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代里,为我们建设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


他的人生经历不可谓不传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0岁那年,七七事变爆发,潘老在江西九江的老家被日本人炸平。他一边逃难一边坚持学习,在6年时间里念了6所中学,16岁那年以云南省状元的身份考取了西南联大,攻读工科机械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潘老青年时代最好的写照。


《朗读者》现场的清华学子们


在《朗读者》节目中,节目组和潘老特意选择的便是当年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写的那篇著名的檄文——《告全国民众书》。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023yn6mz4&width=500&height=375&auto=0

节目组除了请来近十位清华校友与潘老共同朗读这篇血泪檄文,还邀请了十多位当年西南联大的清华老校友:91岁的音乐家茅沅、95岁的历史学者胡邦定、97岁的诗人郑敏、91岁的航天科学家林宗棠等等在场外一同朗诵。



老人们的总年龄加起来有1200岁,但当他们读起这一段“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时,依然像几十年前一样心潮澎湃,群情激愤。


是啊!没有国,哪有家?



潘老在节目中透露:经历过卢沟桥事变的他,差点死于日军的轰炸,最后全家成了难民。


他说:我们念书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国,回家。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或许根本无法体会当年人们的心情


回首往事,潘老依然感慨万千:“抗日救亡是当时联大师生的共同目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对于我来说,10岁就穿梭在炮火之中,知道国家要亡了的滋味。所以,读书纯粹为了求学问,将来能够救国和报国,功名利禄那时根本没有想过。”


国难当头,青年学子必然挺身而出。潘老和无数爱国青年就这样把满腔热血投入到了救国报国的滚滚大潮之中。


留取丹心照汗青


抗战结束后,中国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回到清华园的潘老,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报国之路。


他立下宏愿,要把中国的焊接技术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潘老在工程现场


不管社会如何浮躁,不论名利多么诱人,潘老的研究从未停歇过。


科技不断腾飞的今天,我们又有几人知道潘老的大名呢?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都说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潘老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学术研究,多亏了他的这位贤内助——北大才女李世豫。


年轻时的潘际銮与李世豫


两人的爱情故事简单却温馨,相识三个月,异地恋五年,后来的几十年里,就再也没有分开过。



婚后,李世豫一直默默支持潘际銮埋头搞技术,自己忙完工作还要承担所有的家务事,照顾家里的老人和三个孩子。


说起老伴,潘老的脸上就笑开了花:“她跟了我,就跟了我,从没有怨过,就算我因为大项目而错过孩子出生的时刻也没埋怨。六十多年来,我的每个决定,她都支持,从没拌过嘴。”

而李老说起自己的老伴,则是一脸的骄傲。她经常说起第一次坐上高铁的经历,高铁验收的时候,她坐到高铁司机旁边,心里无比激动:“我心里高兴死了,又很害怕,那真快,我们从来没坐过这么快的火车。当时我想一想这都是我老伴的功劳。”


两人恩恩爱爱,相互扶持,一直走到了今天。潘老打从年轻时爱带着李老师“遛弯儿”的习惯还保持着,而且有所升级。


潘老载着李老在清华兜风



和你在一起时,我从未羡慕过别人。这大概就是他们爱情最好的写照。

网友评价:那个年代的人很稳,爱上一个人,就是一辈子,做一份工作,就坚持了一辈子,研究一个专业,就用了一生的时间。

 

去年中秋之时,央视采访了二老,用7分钟讲述了他们美好的爱情故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021fsuoq4&width=500&height=375&auto=0

当潘老提起苏东坡的那首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时,他说:我但愿她长久,她比我长久更好了。如果她不活着,我一个人很孤单,我连吃饭都吃不上。

 

动人的爱情,仅此一句,足矣。这笃定而美好的爱情,实在是给八卦喧嚣、底线沉沦的浮躁社会狠狠一击,犹如一泓清泉,沁人心脾,让人们感受到真正爱情的力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是时代的丰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身已许国,心怀国家,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年轻学子才有力量,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


这,才是真正的爱国,真正的爱情啊!现在的年轻人就应该崇拜这样的人,而不是那些经常闹出轨、没有内涵的娱乐明星。


我们终于告别了吭哧吭哧的绿皮车,乘坐着平稳舒适的高铁一日千里;我们终于不再担心临时停电,能坐在凉爽的空调房里惬意地工作生活;当我们由衷地感叹“中国,牛!”为祖国自豪的时候……

别忘了我们的英雄!


谢谢您!潘际銮先生!谢谢你们,中国的科学家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