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如何通过专利布局应对专利诉讼
发现了这样的情况,说明是做了FTO尽职调查这方面的工作。首先这是很好的,能发现核心技术已经被人家覆盖了。既然已经发现被他们的专利覆盖了,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不同的地方,这是传统的风险规避的方法之一。因为专利流氓公司不是竞争对手,所以也没办法跟他进行商业合作做交叉许可,或者用别的专利对他造成威慑,这些都不起作用了。
首先就看你这个核心技术上面是不是还是可以用这种design around 或者invent around规避设计或者发明规避。我更喜欢用invent around,就是发明规避,这样的话你还是能发现一些跟专利流氓公司的专利不同的地方,然后把这些用在产品上,并且可能的话还是要申请专利,这是有好处的。
另外一个,因为既然是专利流氓,他还是要想收费。那如果你的那个规避设计或者发明规避能做到当然好,如果做不到或者成本太高,或者是你规避设计之后,用户体验不好,那这个时候跟他谈一些许可。因为许可的话,毕竟还是要谈的越早越好,尤其是你的产品还没有进入市场或是没有大批量进入市场的时候,还是能谈到好的价格。
第三点如果前边都用了,还是没有取得你想要的结果,可以通过美国专利局,譬如说我们现在讲到的IPR,就是双方赋予inter partes review(第三方复审程序)对他的专利进行无效,因为这个IPR以及现在Post-Grant Review(PGR)的成功率比较高,76%以上甚至到90%以上的成功率,所以这个可以,一个是可以逼迫对方跟你和解,达成你想要的专利许可、费率;另外一个可能如果是谈的过程当中,真谈不下来的话,试图把这个专利无效掉。
因为这个题目比较大了,我只能是笼统跟大家去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专利布局的话,就像我今天分享的专利有大致4个方面的功能。
那么从这个方面去讲,首先就是进攻性的,是要维护我们的市场范围、市场份额,保证我们的技术不被别人轻易地盗用、山寨,这是一个攻击(性)的保护市场份额的作用,所以要从保护产品、保证市场这方面考虑。
另外一个就是offensive,就是“矛”跟“盾”的关系。别人起诉你,你可不可以对对方进行反制?这个时候进行专利布局,要考虑到这个功能,也就是你的专利不光要覆盖你的发明、产品,还要覆盖竞争对手的主要产品、主要市场。对于国内成熟的企业,这还是一个基本尝试,但是很多企业不一定知道。我们看到很多专利,会问为什么要申请专利?别人会回答,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发明,如果出于这种目的,这个专利出来可能是很好的一个技术,但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第三点,它有一个就是所谓的策略性实用,以及第四点是一个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三、四点是相关的,那我合在一块去分析,就是要你的专利覆盖面越广,写专利申请,尤其是披露发明的时候,还有写权利要求的时候要从各个角度想一想,如何能从越多人那收到钱,譬如说我们现在讲的机械类的,那要想一下设备制造商,还有你这个机械如果是机械反过来用来再制造别的产品的话要想用这种机器制造出来产品。然后另外一个在美国就叫product-by-process,通过某种特殊的程序、方法造出来的产品。
那么要从各个角度、各个不同的产业链上边都覆盖,这样的话,去进行专利运营的时候,这个专利就能卖比较好的价格,另外即使不运营,你把这个专利卖给别人的时候,也是可以很好利用。
侵权成本低的话如何发挥专利的价值如何鼓励创新?这确实是比较难的,因为在中国我们知道其实现在(因为我是美国律师,不是中国律师,所以我只能根据我所了解的刚才我也做了一个简单的搜索)在国内现在13年、14年的数字差不多8万到10万人民币的这么一个平均的专利侵权赔偿,是非常低的了。用一年多两年把诉讼打完,可能律师费用都不止那么点,然后辛辛苦苦拿上7、8万,10万人民币,所以没办法比的。
美国只要赢了官司的话,不可能这么低的。像三星跟和苹果的案子,互相各有胜负,那案子都是涉及几亿美金的赔偿额,当然律师费用也是相当高的几百万,像苹果跟三星的是上千万美元的律师费用,所以侵权成本比较高。
那我们谈专利运营也好,刚才谈专利的这四个方面的功能也好,都是比较能使上劲的,顺理成章的,那对于我们的侵权成本低的怎么办呢?还是需要的,因为我们讲一个侵权成本高低的话,这个可能不是由我们企业来决定的,也不是单个或者很多专利运营公司就能把这个专利价格提起来。我认为这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首先从司法上各个方面来做到,就是我们大家的意识上。
另外一个诉讼的这种制度上,譬如说在中国没有discovery调查取证,侵权的证据可能还好,但是对于侵权赔偿的这种证据很难去证明,很难去收集这些证据。像在美国,原告也要给被告提供很多跟这个专利发明相关的证据,财务造成的损失,这些证据都要拿出来。
那对于中国是比较难了,中国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我认为这种境况还是在改善,你有了专利的话,你跟国外公司去合作,因为我有很多国内的这些公司,我们的客户,虽然大家在同样的一个专利保护不力的体系下,但是他们还是在不停地、不断地申请更多的、更好的专利。因为我们知道这时候基本上处于一个时间节点,大家可以想象未来5年、10年以及过去的5年、10年。那个时候不可能想象现在做知识产权的这么热门的,这么多人在做,形式一定是一直在改变的,并且你有了专利进入国外市场,像美国、欧美的话,对于有的诉讼也好,你会避免很多这种风险,这还是值得的。
所以我认为还是需要以国际的视野、以未来的视野去看这个事情,所以专利还是要发挥它的价值,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这是一个一体两面的事情,甚至对于企业去写专利的时候,肯定要盯着竞争对手,就跟下棋一样,盯着竞争对手去布局。专利一定是这样的,如果你不盯着竞争对手去写的话,那说明你不知道、还没有意识到你的专利是用来干什么的。因为你首先要知道谁是你的竞争对手,这是你首先要明确的,并且竞争对手不止一家,另外一个对于产业链都要知道、了解,从上游到下游都要了解,你的专利最好能从各个角度、各个环节都有布局,这样的话就比较好。
那利用智慧芽的专利分析、专利预警的功能也是很好的。譬如说专利分析的话,你找一下就相当于专利地图一样,patent landscape,这样出来的话,哪些还是绿地,还没有被人占用,哪些已经是专利荆棘密布的地方,哪些地方已经是满了。那你根据这个,就知道会抢占一些还是绿地的地方,但是又是大家必经之地,你不能去抢占一个大家都不申请的专利,因为它没用,你要以未来的眼光看,就相当于你在通向未来的高速公路上给他设一个收费站。
专利预警也是一样,专利预警就像刚才我讲的FTO一样,你要通过FTO这种自由运作的尽职调查做完之后基本上知道,这个专利和你的产品要有风险会在哪些方面?并且分析之后要知道对方的专利是做哪个产品的哪个部分,这样心里比较有底。所以最后你的专利申请做的好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对于机械类的,在对于你自己的关键的产品上有几项专利去保护你的这些产品的发明,同时也要看别人,包括你的竞争对手或者是跟你不是直接竞争对手,但是相关行业的这领域里边,别人的产品、别人的专业有没有覆盖你的产品,这些信息要有。那反过来要从竞争对手,就说这个产业链各个角度去看,你有没有哪些专利覆盖这些,覆盖你竞争对手的,覆盖这些产业链这些环节。
实际智慧芽的专利分析、专利预警是可以帮你做到这些的。就说你公司老总说,因为我们今天花了100万人民币申请专利,那给我看一看,我花这些钱都申请了哪些专利,在哪些领域,那同时看看我的竞争对手,还有在这个业界,这个产业链里边我的专利布局是怎么样的一个现状。你如果是5到10分钟立马能给他拿出来这么一个报告的话,说明你老板花那100万人民币太值了,如果说我们做了好几年,申请专利也是几百件,还是稀里糊涂的,那老板就知道他花钱好像有点冤的慌。
本次智慧芽学院线上webinar有幸邀请到飞翰律师事务所美国律师朱韶斌先生,针对机械领域的中国企业应对美国诉讼的成功案例进行了精彩的分享。朱律师具体分析了北京太尔时代、天津纳恩博(Ninebot)、常州菲思特(First)应对美国专利诉讼的不同策略,剖析其中的奥秘,并解读诉讼双方的利益考量作为中国企业的借鉴和参考,为中国企业如何利用专利增加市场竞争力给出了宝贵的建议。朱律师借用36计中的“围魏救赵” “釜底抽薪”,生动有趣讲解案例,内容详实的双语PPT,不容错过。
本文编辑:智慧芽陈丹丹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学习!
PS. 一起来为学院做个小调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