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课·策划案① | 王将:陈述与犹疑
方案策划人:
王将
艺术家和项目:
碧山工销社、冯峰、管怀宾、何云昌、胡为一、洪浩、蒋志、刘韡、刘港顺、刘雨佳、厉槟源、林奥劼、蒲英玮、邱志杰、青田计划、秦琦、琴嘎、石节子美术馆、沈少民、宋冬、隋建国、王鲁炎、王音、王庆松、徐震®、萧昱、谢南星、羊磴艺术合作社、杨福东、杨心广、郑国谷、赵要、赵赵、张晓刚、张培力、张慧、庄辉
特别项目:
为什么要展览
此文为《策展课:策展与设计》应题方案,是在特定限制下的一次策展“心计”,方案保留了课题内预设的所有艺术家名单,并将其归类为5个项目单元(如下文所述)。如此构思不在于凸显阐释者的操作难度,相反它没有负起作品阐述的责任,而是以一个怀疑者的立场去提出一些问题,并放弃了任何冒然的定论。因此将展题定为《陈述与犹疑》,符合一个中立者的疑虑,也为整个展览定下了怀疑论的基调。需加说明的是,每个单元都增加了一些策划人的的“动作”,而每个动作都可以展开一个更为具体的方案设计,这些动作在文中虚拟性地发生,成为了引导性的展览策略。
单元一:两个基本问题
为什么艺术?为什么展览?
我们似乎早已假定艺术是在艺术家身上自然发生的事,其以艺术为名的行动和成果便是艺术本身。“为什么艺术?”是一场针对艺术家的提问,采访对象来自于4个社会介入性项目:碧山计划,一场关于知识分子返乡与村民共建乌托邦的实验;石节子美术馆,致力于对乡村公共空间的艺术改造;羊蹬艺术合作社,将艺术还原为一种形式化的日常生活;青田计划,以一种去艺术化的手段来完成乡村改造与文化生产。部分艺术家选择远离艺术界的中心区域,长期投身于在地化的艺术实践。多样性的背景势必为所设提问带来不同质地的答案,观众可以从中发现与体会每位艺术家的立场。项目“为什么要展览”也在此单元同时呈现,它集合了百余位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回答,通过观念化的音频与文本呈现,完成了一次艺术行业的灰色诉说,它既延伸了“为什么艺术”的提问,又将艺术掷入一个社会学的场域。从这些回答里可以发现,一切世俗化的因素都在冲击艺术的自律性。“为什么艺术”与“为什么展览”,它们的答案映照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留给观者在其间踱步和思考的空间。而沈少民作品《算了吧,风》可作为一个具体的观察样本,呈现出一个现实中反复修改的的作品/展览方案,艺术家试图用一连串的妥协、改动、放弃来作为观念化的事件,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表明艺术生产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干预。
▲羊磴艺术合作社
焦兴涛 羊磴艺术合作社
2012年至今
综合
可变
单元二:艺术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事件还是剧本?是营销还是区隔?
艺术进入公共视野,通过展览、网络、口口相传,是什么让一些作品持续地停留在观众的记忆中?通过图像、体验、叙事,或是其它可能性?一个好的故事必然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它可以是真实的事件,也可以是虚构的表演。该单元中呈现了7件影像作品,它们中有些已经成为了艺术界的谈资,而有些似乎在拒绝被简要描述。当然,这种对于传播力的比较并不是想以此替代对作品价值的考量,而是希望通过对它们的讨论,来分析作品信息传达的效力。不同的艺术家记录事件,设计剧本,制造情绪,是否每个故事都能在观众心中激起涟漪?该单元通过“接受美学”的视角来选择和展示这些作品,以此建构出一种从受众出发的样本研究。另一方面,故事与说故事的方式也在选择观众,趣味总是使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分野。展览中每位观众也将收到一份特别设计的问卷,它将帮助观众比较和记忆这些故事,同时也成为作品信息传达与接收的档案记录。
▲塔克拉玛干计划
赵赵,2016
电缆、冰箱、变压器
彩色高清录像,有声
15’15’’
单元三:证物中的幽灵
谁会提议撬开《艺术家之屎》的罐头,来检查下艺术家的工作?
1961年意大利艺术家皮耶罗·曼佐尼将自己的大便装进90个罐头,并以远高于黄金的价格来售卖这些作品,他的助手曾公开透露罐头中所装的只是最普通的石膏,但这并没有激起争议,也许人们更愿意去相信一个29岁早逝天才,他一定拥有真诚的“荒谬”。半个世纪里,艺术史的光芒照耀在这件作品之上,却没有人会去判别这个罐头中的可能存在的伦理问题。而今天我们讨论艺术语言的虚构性,难免会落入一种陈词滥调。作为一种方法论。它一样适用于观念艺术的生产,艺术家通过想象、联想、推理等心理机制来制造内容,似乎已经成为艺术家的特权,拥有着身份正义。可是,这种虚构的合法性是否适用于一切作品的语境?观念是否应该具有一种底线上的贞洁?一些作品,基于真实而产生力量,但我们通过什么去确立它的真实?在艺术中,对于真实的考证充满盲区,我们是否可以轻信艺术家的表述?虚构与真实,如果谁打开了曼佐尼的罐头,会是什么结局? 该单元呈现的作品(包括一件策划人和艺术家串谋的伪作),出自于或虚构或真实的语言构建,却可以融洽地被当作一种展示与阐述的共同体汇集在一起。展览成为了一种真实与虚构,和谐并吊诡的存在,混沌而分不清伦理。
▲51平方海报;如何杀死艺术;我们爱观察社会;录像局档案(左起)
皆为林奥劼作品
2018;2016;2014;2013(左起)
A1;A3;A2;A1(左起)
单元四:美丽配角登场
如果有一位美丽/英俊的导览向你介绍这件天才作品,你是否会对它怦然心动?
艺术社会学者霍华德·贝克尔在他的论著《艺术界》中断言,艺术不是一个独特个体的创造,艺术是集体活动的产物。在这种艺术世界观的视阈里,任何一个艺术的参与者都可以被认可为艺术的创作者之一,于是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他们的工作如何使艺术作品变得更为出色。本单元以媒介的传统属性汇集了8位艺术家的绘画与雕塑。这些作品本应在射灯的光晕下保持各自的独立与矜持,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和直观的审美情景,但是展览在这里试图打破这种稳定关系,成为一次关于美丽配角的登场表演。展厅成为了仪式化的剧场,两位优雅的导览员戏仿着博伊斯的行为,他们面涂蜂蜜与金粉,向观众阐释这里的一切。绘画雕塑配角,绘画雕塑配角,配角,绘画雕塑…… 作为“艺术的阐述者”,他们热情的表演,足以使这一切更加难忘。
▲在海边
张慧,2018
纸上素描
303.5 x 368 cm, 303.5 x 368 cm
单元五:悬疑的彩蛋
观众与展览发生亲密关系,每个人留下的疑问可否作为艺术本身?
作为展览的最后一个单元,展区墙面上设置了为观众准备的黑板,每位观众都可以在这里拿起粉笔自由书写对于此次展览和作品的疑问。因此疑问将被聚集、累积、交叠,黑板也会成为一个不可预设不断变化的审美对象。而空间中与之呼应的艺术家作品,普遍具有一种暧昧的表达策略,偏向于悬疑的审美趣味。它们是在拉长理解的距离,或是在设置理解的密码,还是在等待一切开放性的提问与阐释?这些黑板,作为观众介入展览的集体“创作”,是疑问多样性的呈现,是追寻知识的诉求,也是对文化区隔的抗议,它最终还是一种普世价值对艺术的诘问。提出你的疑问—本单元向观众发出了参与的“邀请”,试图以此作为展览对自身的反省。
▲不确切的快感(二)
张培力,1996
6视频源,12画面,无声彩色录像装置
30’
感谢博尔励画廊对此作品的支持
以上为展览《陈述与犹疑》的五个单元,通过文本与设计的预设,呈现展览空间递进中环环相扣的叙述关系。
▲王将-关于几个策划的问题
策展人简介
王将
策展人,站台中国-dRoom策划人,曾任陌上画廊艺术总监,on space独立空间策划人,从2014年开始,策划30多场艺术家的个展和群展。王将的艺术观念深受皮埃尔·布尔迪厄的艺术社会学说影响,在策划与创作中通过调动自我身份的能动性与相对性来打破身份政治的囿限,并以怀疑主义作为辩证工具,运用丰富的形式和媒介向艺术系统的现实状况发问。其行动往往从艺术体制研究和文化区隔批判出发,探索网络媒介对观念艺术的新型分配,试图衍生出能够作用于艺术系统的创新型实践。
关于“策展课”
深圳华·美术馆主办的“策展课——策展与设计”展览邀请崔灿灿作为发起人,以策展与设计为主题,由37位(组)不同类型的艺术家和项目提供其代表性作品,包括绘画、装置、雕塑、影像等。展览以这些艺术作品作为基础素材,邀请8位策展人对本次展览提供不同的方案,通过各自的学术背景和观念构思,将37件作品和项目进行重构式的组合,形成全新的展览叙述文本进行展出。
展览期间,在实体展览不变的前提下,8位策展人将陆续提供各自方案,不断丰富他们各自对展览叙述方式和陈列方式的思考与设想,并于展览后期呈现策展方案最完备的状态。9月初展览闭幕前将举行为期2日的闭幕研讨会,邀请策展人对其策展方案和思考轨迹进行分享与讨论,共同探讨和反思策展的功能及价值。
展期:
2019年6月22日-2019年9月08日
闭幕论坛:
2019年9月初
主办:
深圳华•美术馆
更多展览链接:
华·美术馆
华·美术馆是国内首家以设计为主题的美术馆,由华侨城集团投资兴建,于2008年9月1日在深圳华侨城正式成立,现为OCAT馆群中的设计馆。
华·美术馆以关注和推动设计的交流、发展与研究为主要方向,同时瞩目于当代艺术和多元艺术活动,积极探索和反映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致力于通过展览、教育、收藏、研究工作,实现公众与设计、艺术和文化的链接。
(正在展出)
开馆时间: 10:00-17:3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特殊情况以馆内公告为准)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深南大道9009 - 1号(华侨城洲际大酒店西侧)518053
交通信息:地铁罗宝线(一号线),华侨城站C出口
门票:全票30元,半票15元,每周二为免费参观日(节假日以及特殊展览除外)
电话:0755-3399 3111
www.oct-and.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华·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