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驷马况?柳州该地突然2000多人涌入,有人买下很多地!原因是…

微姐 柳州晚报 2023-05-21
如果说中渡镇的桉树、蓖麻源于一所神秘的医院,不知会有谁相信?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芒种过后,村民正在田间忙作,水田不远处的青山中,桉树林郁郁葱葱,而蓖麻却没有踪迹。
5月17日,记者在鹿寨中渡镇采访时,英山中学退休教师、今年85岁的罗富忠给记者讲述了一所神秘的医院故事,它的名字叫一二0伤兵医院。这所医院如今没有遗址,难寻其踪,但在《鹿寨文史资料》中却有完整的记载(资料中说叫一二0教养院),这又是为什么呢?


罗富忠


寻踪


对于大多数中渡人来说,一二0伤兵医院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略知一二。这所医院为何出现?医院原址在哪里?后来为什么又没有了?5月17日和6月7日,记者分别在知情人罗富忠老师及广西山歌王罗李明的带领下,去寻找答案。

罗李明

据《鹿寨文史资料》记载及罗富忠、罗李明现场讲述:一二0伤兵医院总部曾设在现在的英山小学内。

英山小学


近80年过去了,虽然知道了在哪,但是记者在英山小学却没有看到一二0伤兵医院的任何痕迹,除了在当地人的记忆和回忆中,这所医院就像天边飘过的云彩,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那么,这究竟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医院,如此来无影去无踪呢?

历史穿越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入侵中国,爱国志士纷纷奔赴前线,奋勇杀敌救国。为了及时救护伤员,当时的国民政府指令各省在大后方建立伤兵医院,治疗抢救从前线运回的伤病人员,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正是在那个时候建立的,具体是哪一年有待考证。

曾经的一二0伤兵医院就在此处

抗战时期,中渡镇有一个名叫梁寿笙的将军参加过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他与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有着很大关系。“当时桂系部队参加台儿庄战役后,出现了很多伤兵,梁寿笙就提议在中渡建立一所一二O伤兵医院。”罗李明说,由于中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方便,梁寿笙的建议得到了采纳。

罗富忠老师介绍:“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总部设在中渡古镇城北郊约2公里处的老虎㟖,即后来的英山小学里面。此外,在城郊西南面的石燕坪农场还设有一个分院。”

从石燕坪起,沿着山麓向北直至响水炼铁厂(即后来的响水铁矿),近7.5公里的村庄附近都新盖着许多茅草房,当时群众称之“野鸡棚”,全部是伤兵的住房。

据估计,伤兵医院总人数应该在2000人以上。有一些带家属的或者有钱的官员,租借民宅住宿。罗富忠还记得,自己外祖父家还住过一个连长,连长当时有一个孩子和自己年纪差不多,连长一家人自己开灶煮饭。


利弊


众多抗战伤兵的到来,使中渡这座寂静的古镇陡然热闹起来。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的建立,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荡起阵阵涟漪。

上世纪40年代,医疗条件有限,群众看病并不方便。作为一所医院,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在中渡掀起的第一个涟漪就是让群众看病治疗方便了很多,不少当地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

“除了给村民看病,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的军官们还带来桉树、蓖麻等村民从未种植过的植物。”罗富忠说,伤兵医院搞过一些生产基地,给当地推介了一些作物品种,传播了生产经验。此外,由于众多伤兵人员的出现,中渡市场购买力和农副产品销售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同时,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在文化教育也作出贡献。由于医院就在当地苗圃中学的里面,那时中渡新办的中小学师资短缺,有的科目无人上课,伤兵医院的人知道后,抽派了一些有文化的家属和教官到学校任教。那时在上私塾的罗富忠就曾见过两个军官太太去学校教书。这些“临时老师”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师资短缺的问题,而且对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面一样,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

“一些伤兵居功自傲,纪律松懈,经常赌钱。”罗富忠说,有一次一个叫张禄的道士和伤兵在菜园赌钱发生争执,会武术的张禄把伤兵打得手都肿起来了,第二天张禄赶紧买了猪肉去给伤兵赔礼道歉。

据资料记载:那时还常有一些伤兵调戏附近农村妇女,晚上,还有伤兵到中学里偷盗住校生的钱物,在市场上也有伤兵强买、诈卖。一些伤兵更是经常聚众赌博,殴打群众,挑起事端,最严重的是一些伤兵拿着枪欺压民众。

无论如何,建立伤兵医院是国民政府战时有效举措,对附近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医术

然而,在当时大环境的影响下,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存在时间并不长。

1944年上半年,当时的中渡县快沦陷时,为躲避日本鬼子的破坏和屠杀,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的人员奉命撤退,撤往贵州。据说,撤退时,国民政府并没有抽派部队护送或接送。这些撤退人员经河池南丹到达枫木坳时,被日本鬼子伏击围歼,十分惨烈。

伤兵医院的人员虽然走了,但留下了医院的“架子”,后来当地把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改名成了中渡医院,继续为当地人提供医疗服务,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此外,在伤兵医院的人员撤退时,亦有当地或已婚人员自愿留下定居。其中军医张维礼是最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人。

“张维礼是北方人,和我们当地一个诨名叫‘滚子六’的人感情非常好,成了兄弟。他们准备撤离的时候,‘滚子六’劝他留下。”罗富忠说,加上当地人的确有就医需求,促使张维礼决定留下。除了看病救人,他还在学校里教英语和生理卫生知识。

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撤离时曾留下不少贵重难得的药品,如盘尼西林、青霉素、黄药粉和奎宁丸。张维礼用这些药品为群众治好很多疾病,比如,当地疟疾(俗称“打摆子”)病人较多,张维礼让患者服用奎宁丸,效果立竿见影。

罗富忠本人就曾感受过。有一次他也得了疟疾,全身发冷发热,盖上三床棉被都还怕冷;发热时,掀开被子,全身感到火烤般燥热难受。罗富忠母亲从张维礼那里买回奎宁丸,他只吃了两粒就好了。

张维礼因医术高超,在中渡很有名气,四里八乡的很多人请他看病,他攒下了很多钱,在中渡买了很多田地。新中国成立后,张维礼还被请去鹿寨县人民医院做医师,造福一方。张维礼与鹿寨的缘分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来他回了北方老家。

如今,中渡一二O伤兵医院只是一个历史符号而已,但倡议建立医院、英年早逝的梁寿笙将军的传奇人生,为中渡这个历史文化名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这位运筹帷幄参加台儿庄大捷的将军又有怎样的动人故事呢?请关注后续报道。

“柳州1号”视频号今日关注↑↑↑

女儿高考进考场

父亲站在房车车顶目送

阅读推荐

高考数学还没考完就泄题?教育部最新通报!甘肃:作弊考生成绩无效!

●开了挂!柳州这位“学霸”,拿奖到手软,新加坡工作竟不要!他却说…



来源/全媒体记者 李广西 周仟仟 陈粤

审核/林雄  编辑/王思博  校对/刘慧

本文为柳州日报社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新闻爆料电话:0772—5307060;推广合作联系方式:17307722632(微信同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