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永波说法| 律师与三十六计
“上兵伐谋”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使用谋略胜敌。其进一步体现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思想,对后世战争有很大的影响。作为现在法律服务行业的谋士,律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建议可以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实现甚至超出当事人的基本诉求;相反,一个糟糕的建议却能导致弄巧成拙、步入绝境,白白浪费当事人的诉讼机会。因此,如何把握已知的情势,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甚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成为每个律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近日,有幸学习“三十六计”的内容,感觉与律师之道不谋而合,现根据三十六计中的几个典型的谋略,总结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希望多多指正。
一、围魏救赵
(一)故事简述
庞涓估量自己的才能不及孙膑,便召孙膑到魏国,设计弄残孙膑的双脚,在其脸上刺字,想让他终身成为废人。孙膑不甘受挫,在齐国使者帮助下,使用“金蝉脱壳”之计,逃到齐国。齐国大臣田忌以上宾的礼遇对待他,将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延请他为师。
这时,齐威王计划出兵救赵国,想任命孙膑为大将,孙膑因身体残疾坚决辞谢,齐威王便以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为军师,让他坐于帘车之中,为田忌出谋划策。
田忌准备率兵前往赵国,孙膑说:“要使人停止斗殴,不能用拳脚将他们拉开,不能上手扶持一方帮着打,要因势利导,乘虚而入,紧张的形势受到阻碍,就自然化解。现在两国相互攻战,精兵锐卒倾巢而出,国中只剩下老弱病残,您不如率军突袭魏国都城,占据通道,攻占其空虚的后方,魏军一定会放弃攻打赵国而回兵救援。这样我们就一举两得,既解赵国之围,又给魏国以打击。”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计谋。魏军急忙还师,并且在桂陵与齐国军队作战,魏军大败。
(二)我的看法
1、律师应该时刻明白自己的角色,自己担任的是谋士的角色,而不是宣兵夺主,把自己当成决策者。
孙膑初到齐国,齐威王就想任命他为大将。此时,孙膑考虑有三:①自己刚到齐国,既不熟悉齐国的军队,又没有领军作战的才能,冒然接受是对齐国的不负责;②齐威王此番建议不知是真有这想法,还是先做试探,显然更倾向于后者,一个国家的君王断然不能把国家的成败完全寄托于一个新来的谋士;③田忌本身作为齐国最有威望的将军,而且是他向齐王推荐的自己,自己一来便抢去将军的位子,难免使得国中将士对自己不服,就算自己作了大将,也没有人真正愿意听命于自己。因此,以谦逊之态处之,不仅可以得到齐威王与田忌的认可,也使得自己不被孤立,不用成为众矢之的。
孙膑的处境正如律师与当事人的关系,尤其是体现在法律顾问单位当中。律师断不能搞不清楚自己到企业是充当什么角色,不论自己多有才能,给出多么有建设性的建议,自己始终是谋士,不是企业的最终决策者。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进一步考虑是不是能在位置上坐稳的问题。
2、律师应当在合适的时间提出合适的建议。
围魏救赵的策略之所以能够被田忌所采纳,并获取成功,有两方面原因:①孙膑是在田忌自己做出判断之后,才提出的建议;假设孙膑审查过当时形势后,不等田忌表态,随即向田忌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的情形一次可以,许多次后,田忌便会觉得孙膑锋芒太强,显得自己很无能,甚至有抢自己饭碗的趋势。如此一来,田忌断然不会甘心认可孙膑,更不用说以后依赖于孙膑的计策了。②“围魏救赵”确实有其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取得胜利后田忌也能更好地回去给齐威王交差。
同样,律师给出建议应当看准时机:既不能过多的显露锋芒、不可一世,让当事人觉得律师不尊重自己的想法;又不能默不作声,使好的计策胎死腹中,让当事人觉得律师无能,可有可无。另外,律师应当在考虑周全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建议,条件不成熟就提出建议既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又砸了自己的饭碗。
二、隔岸观火
(一)故事简述
公元前341年,魏国庞涓率军攻打韩国。韩国派人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说:“是早救好呢,还是晚救好呢?”成侯邹忌建议:“不如不救。”田忌说:“我们如果坐视不管,韩国就会失败,被魏国吞并,唇亡齿寒,到时会祸及齐国,不如早些出兵救援。”孙膑说:“现在韩国、魏国的军队士气正盛,我们去救援,等于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国的打击,反而会听命于韩国。这次魏国有消灭韩国的野心,待到韩国感到亡国迫在眉睫时,一定会再来恳求齐国,那时我们再出兵,既可以加深与韩国的亲密关系,又可以趁魏国军队疲惫之机打败它,正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齐威王说:“说的好!”便暗中答应韩国使者,让他回去,却迟迟不肯出兵。韩国以为有齐国的支持,便奋力抵抗,但五战五败,只好把国家的命运交到了齐国的手上。
齐国于是出兵,派田忌、田鹰、田盼为将军,孙膑为军师,援救韩国,直袭魏国都城。庞涓听到这件事,急忙弃韩回国。魏国集中全部兵力,派太子申为将军,抵御齐国军队,韩国得以缓解被困之局。
(二)我的看法
1、律师要做到收放自如,在不了解形势时,万不能妄下判断,白白做了无用功。
正如孙膑所分析:韩、魏军队士气正盛时,齐国赶去救援,等于齐国代替韩国承受魏国的打击,反而会听命于韩国,使得齐国白白成为韩国的“盾牌”,韩国却坐享其成。
同样,律师与当事人第一次沟通时,当事人在不了解律师的情况下,往往不会把所有事情和盘托出。这时,律师就要做好沟通工作,做好“挤牙膏”的准备,一次沟通不行,就分多次,旁敲侧击的更多了解当事人的意思,以免在不明情势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却都没有用上,也耽误当事人的时间。
2、律师不能随便将自己的底牌告知当事人,以至当事人觉得自己就可以搞定,没有必要再委托律师。
故事中,齐威王答应韩国使者,却不肯出兵。韩国以为有齐国的支持,便奋力抵抗,但五战五败,只好把国家的命运交到了齐国的手上。
律师与当事人沟通,尤其是在当事人咨询的时候,一定需要把握好度,一方面不能让当事人感到律师不专业,不能为自己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不能表现的太懂,什么都给当事人说,当事人咨询后自己把事情办了,或者找其他律师办了,这对律师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
3、律师也要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以免让对方隔岸观了火。
法律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律师的几个当事人之间各自有小算盘,被对方抓住心理弱点,私下协商时被诱导早点处理,完全撇开了律师。等律师知道时,双方已经协商达成和解。由于律师没有起到作用,当事人就会提出退费。因此律师对己方也要做好防范措施。此计的核心就是己方内部意见不统一,给对方造成可乘之机,因此,要破解,就不要自己先“着火”了。律师遇到当事人意见不统一时,要多收集信息,与当事人做好沟通工作,统一意见,然后再做好规划。否则,等到发现问题时,已经来不及了。
三、走为上计
(一)故事简述
故事接围魏救赵,魏国集中兵力抵御齐国袭击。孙膑对田忌说:“魏、赵、韩那些地方的士兵向来剽悍勇猛,看不起齐国,齐国士兵的名声也确实不佳。善战的将军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孙武兵法》说:‘从一百里外去奔袭会损失将军,从五十里外去奔袭只有一半军队能到达。’”因而命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地界后,修灶十万,第二天减为五万,第三天再减为二万。庞涓率兵追击齐军三天。看到这种情况,大笑道:“我早就知道齐兵胆小,进入我国三天,士兵已经逃散过半了。”于是他丢掉步兵,亲自率骑兵精锐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孙膑估计魏军当晚将到达马陵。马陵这个地方道路狭窄而多险隘,可以埋伏很多士兵,孙膑便派人刮去一棵大树的树皮,在白树干上写到:“庞涓死在这棵树下!”再从齐国军队中挑选万名优秀射箭手夹道埋伏,约定天黑后见火光而一齐发箭。果然,庞涓在夜里赶到那棵树下,看见白树干上隐约有字,便令人举火照看,还未看完,两边箭如飞蝗,一起射来,魏军大乱,溃不成军,庞涓自知兵败,拔剑自尽。齐军乘胜大破魏军,并俘虏了太子申。
(二)我的看法
1、律师要做好前景预期工作,为当事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上边的故事中,孙膑懂得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使用“走为上计”,增兵减灶,力克庞涓于马陵,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孙膑也因为这一战闻名天下。
在法律实务中,把当事人(企业)比作是汽车的油门的话,律师起到的就是刹车的作用,在形势对己方非常不利的情形下,要学会因势利导,避开锋芒,保留实力。这方面在法律顾问单位法律实务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一是律师要适时地建议企业终止前景暗淡的投资和经营项目,减少亏损,降低负效益;二是在企业运转顺利的情况下,预测到前面可能发生的情况,律师应当适时建议企业停止经营一些可能发生意外的项目,这虽然会减少一些盈利,但由于“刹车”及时,易于躲过市场不利的变动;三是企业在竞争中遇到强大对手,实力对比不及对手时,律师应当适时建议企业选择暂时退却,并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寻找新的市场,使企业转危为安。
2、律师一定到分析好形势,切不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冒然行动,以至于无法挽回,白白砸了自己饭碗。
故事中,庞涓在察觉到孙膑“减灶”的举动后,选择放弃步兵,连夜追击,最终折戟于马陵。他犯的最大忌讳就是“穷寇莫追”,错误的决策反而成就了孙膑“以弱胜强”的佳话。
法律实务中,有时律师会认为案情比较简单,已成定局,没有做进一步的跟踪调查。等到发现问题时已经来不及做准备,只能被动挨打。殊不知,法律是非常严肃的,特别是在刑事实务中,非胜即败,一着不慎便招致翻盘!因此,律师对案件严肃对待,做尽可能完备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是对三十六计中三个典型的故事做简要的阐述,加上自己对律师工作的一些浅见。本文中所描述的计策旨在点明律师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不是要律师处处与当事人针锋相对,处处防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