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建设专栏】钱理群:让知识分子成为人民的知识分子

新读者请戳→ 乡村建设研究 2024-01-13

本文刊发于《新华月报》2015年10月号“乡村建设”专栏。


“乡村建设”专栏是由新华月报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及国内多家乡村建设实践机构友情合作出品。


钱理群: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本文是作者为《平民教育人文读本》专门撰写的序言,该读本于2013年由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编写,作为设于工业区和农村的社区大学通识课程教材。


获取更多乡村建设相关的内容,请戳上方“乡村建设研究”^_^



中国的平民教育,可以上溯到民国初年的通俗教育;而平民教育运动的兴起,则始于五四运动。当时的全国学联曾于1919年10月专门发布《实施平民教育案》,提出以“养成大多数平民的觉悟与能力”的“平民教育”为“救国之根本”。在此之前即已开始活动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则产生了很大影响,构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三十年代,平民教育运动形成高潮,并有了更为自觉的理论倡导与组织化的行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定县实验。在《平民教育概论》等文里,晏阳初明确提出:“凡一般已过学龄时期,而不识字或已识字而缺乏常识的青年和成人,不分男女、老少、富贵、贫贱,都有领受平民教育的必要”,并规定平民教育的立足点,是认定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都“自人而生”,因此也必须从“人”,特别是民众的身上,去求“根本的解决”。因此,“平民教育目的是教人做人”,做一个有“知识力”“生产力”和“公德心”的“整个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就必须进行“文字教育”“生计教育”和“公民教育”,以立“民智”“民生”与“民德”。在他所主导的定县实验里,则具体为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在抗战时期,晏阳初和他的同事将定县经验推广到重庆北碚等地,继续推动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到五十年代以后,晏阳初又以国际平民教育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推广其在中国国内的经验,平民教育也因此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


今天,我们来重温这段平民教育的历史,除了会因为历史的曲折而生出许多感慨外,也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之感。因为当下的中国,再一次突显了平民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在我们所面临的众多危机中,最根本的,并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无疑是教育危机和人的精神危机。我们不禁要想起晏阳初当初发出的警示:“今日最急需的,不是练兵,不是办学,不是开矿,也不是再革命,我们全国上下所急需的,就是革心”,“有新心而后有新人,有新人而后有新社会,有新社会而后有新国家”,这都是切中时弊之言。这样的着眼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是当下中国所急需的。


今天强调平民教育,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时代发展背景。这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平民社会出现了两个新的群体或阶层。首先是越来越为社会所瞩目的农民工,而且今天的农民工已经逐渐完成了由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转型。据共青团北京市委2012年12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市16-35岁的新生代农民工约220万人,占全市16-35岁青少年总数的23%,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据清华大学的一个课题组的调查,他们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7年,基本是受过初中或初中以上的教育,许多人都有高中、中专、技校及大专、自考本科的学历,其中大学生的比例超过5%。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和国企下岗工人、国企转制工人(据说有5000万人),一起被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工人”。这样的新工人阶层,自然会提出自己的要求。据前引共青团北京市委的调查,除要求基本的物质生活的保障外,他们特别注重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生活,45%的被访者表示社会及单位提供的文化活动不能满足需要,读书看报、社交活动、情感沟通、婚恋交友等精神交流成为迫切愿望。调查还显示,北京新生代农民工94%的人会上网,平均每天上网3.6小时,这就意味着,他们正渴望着有一个更广大的世界,获取更广泛的讯息,他们具有在城市里落地生根,获得有尊严的人的生活的紧迫感,他们对世界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一旦他们开始说话,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现在的问题,是社会是否尊重、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并且帮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


同样需要关注的,还有留守在农村的群体。绝不能认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与农民就会消失;有研究者指出,即使今后每年转化为市民的农民有1500万人,再过三十年,农村(含乡镇)居民,还有五亿多人。我们所要走的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并举的道路,培育乡村建设人才,满足留守农村和这些年陆续回乡求发展的青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社会教育任务。


应该说,多年来一直有一批有识之士在以社区教育的形式,坚持这样的社会教育、平民教育,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积累了经验。现在,在新的形势下,更加明确地提出发展平民教育的任务,更加自觉地继承与发展前述平民教育的传统,这样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且具有相当的迫切性。


在我看来,当年的历史经验和传统里,有两个基本点,在今天特别值得继承和借鉴。一是平民教育的立足点和目的,是“教人做人”,即“启迪民智,开发民力,培养民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整个的人”。为此,平民教育的内容,也必须是全面的:不仅要进行生计教育,而且要进行文艺教育和公民教育。同时也要看到时代是发展的,今天的平民教育将面对前人所未曾遇到的新问题,我们不能固守传统,而要有新的努力,新的发展。比如前文已经提到的,今天的教育对象,基本上是已经完成了义务教育的新一代的工人和农民。他们有着自己的和老一代农民工、农民不同的精神困惑、问题和精神需求。这都要求今天的平民教育必须有新的内容,新的方法和形式,新的探索。


我们的探索想从教材的编写入手,于是就有了《平民教育人文读本》的尝试。我们将《读本》设计为两卷,即“经典卷”与“当代卷”。“经典卷”的编写,基于两个基本理念与目的,一是要用人类文明和民族文明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新一代的工人与农民,这也是他们的权利。将人类文明和民族文明的最高成果,从少数人手里解放出来,成为全体公民的公共财富,这是我们的理想与追求。其二,阅读经典的目的,又在于提高新工人、新农民的“文化自觉”,这是他们寻求自我解放,争取自己的权利的根本条件与前提。在具体的设计里,我们着意编选了《影响人类精神的宣言》等西方文献与文学作品,并特意选择了富兰克林、杰克·伦敦、惠特曼、鲍迪埃等平民出身的政治家、实业家、文学家的作品。同时,我们更精心编选了《〈论语〉与儒家文化》《〈逍遥游〉与道家风骨》《〈兼爱·非命〉与墨家精神》,和《劳工神圣》《鲁迅杂文及其“立人”思想》,以及《中国民间的人格神》等单元,以全面展现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与民间文化传统的精华。我们期待以此构建一个精神的高地。


“当代卷”则面对当下中国,特别是底层人民的生活现实。除了编选当代文学中底层生活题材的作品,特意精选了打工者自己的创作,以及反映乡村建设和志愿者运动的文章,意在提高新工人、新农民的“文化自信”,发出声音,自己来描写自己。我们期待“当代卷”能够更贴近新一代农民工和乡村建设者的实际生活,适应他们的现实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更喜欢看武侠小说、军事作品与民间戏曲和口头创作,但考虑到本读本提供的是一个基本的阅读文本,就没有选入这方面的内容,而留给了担任平民教育的授课老师,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应本地学员具体需求的地方性文本,作为补充教材。


这就说到了另一个重要问题:从事平民教育的知识分子的选择与责任。当年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定县试验,就聚集了近500位知识分子,其中有60余位是学有专长的归国博士,大学教授、校长等,所以当时的媒体把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运动称为“博士下乡”运动。这里所显示的,是平民教育的另一层意义:创造一个知识分子与群众相结合的桥梁,通过平民教材的编写和讲授,让更多的觉悟了的知识分子融入为平民服务的浪潮之中,让知识成为人民的知识,让知识分子成为人民的知识分子。为此,我们特地约请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邵燕君教授和她的学生,毕业和在校的当代文学研究生一起编写这本教材;我们更期待有更多的支农支教的志愿者朋友,参与教学工作,在使用中对本读本进行检验与修正。我们的最大期待是,在平民教育的实践里,实现读本的作者、编者、教授者、学习者之间生命互动和共同成长,以进入“上仰星空,下接地气”的精神境界、人生境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乡村建设专栏】钱理群:让知识分子成为人民的知识分子

新读者请戳→ 乡村建设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