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沿】萧淑贞:工业化的教育问题:变革与出路——兼答若干支教问题

萧淑贞 乡村建设研究 2022-12-31

编者按:


何为教育?如何在历史、政治、经济的整体性视野中反思当代教育?本文指出,教育的问题从来都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教育是这个因果链条被决定的最后一环,只有跳出教育,从经济、社会、文化的本源上寻找,才能看清教育自身的问题。


作者简介:萧淑贞,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项目官员,“为中国而教”理事,著有《发现人性》、《不是所有的故乡都在沦陷:走绛州》。


感谢萧淑贞老师赐稿并授权“乡村建设研究”推送!




工业化的教育问题:变革与出路

——兼答若干支教问题


文 / 萧淑贞

 

之所以写这篇东西是因为公益界会不断讨论和质疑支教的局限、有效性、对当地的伤害及长期、短期支教的利弊等,标题则受乔治·埃尔顿·梅岳著、费孝通先生翻译的《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的启发,之所以从工业化的角度看当今教育,是因为只有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全局整体的高度,才具有看清楚局部的视野。换言之,教育的问题从来都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教育是这个因果链条被决定的最后一环,只有跳出教育,从经济、社会、文化的本源上寻找,才能看清教育自身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追本溯源,就会陷入细枝末节的纠缠,不得要领,期望这样的高度有助于理解农村学校的教育问题,附带回答支教的困惑。

 

一、全球化的本质


谈到农村学校的教育问题,就不能不从工业化谈起。


在谈及农村的荒芜和沦陷时,常常提到城市化和工业化,但对于它们与全球化关系的认识含混不清,离开了全球化说不清楚工业化和城市化。如果不能理解全球化的本质,就无法全面认识城市化。


全球化的本质是工业和资本的全球化,在世界上,拥有工业和资本优势的国家居于优势地位,通过全球化带动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实现工业化。通过经济生产方式的集约化、规模化,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全球化的主导者作为世界的中心;在一个国家内部,工业化则把大量劳动力吸收到城市,才有了城市化。城市成为集聚资源的中心,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资源都向城市集中,城市集聚了大量的工作和生活机会,农村则成为边缘的附庸。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是通过进口廉价农产品打击农业,压低农产品价格,种地不能够赚钱,将农村劳动力驱赶到城市,成为流水线上的廉价劳动力来实现的。同时,医疗和教育等其他花费不断增多,只能持续在城市打工才能维持生计和支付教育费用。


农村学校教育出现问题的逻辑就是这样的:工业化使农村空心化,撤并学校,出现留守儿童,越是城市化,贫困家庭的孩子就越上不起学。只要听任这种情况存在和发展,农村孩子就有可能越来越上不起学,与城市的教育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是完全理解农村教育需要了解的大背景。



政治权利可以形成“中心化”,经济同样也会形成“中心化”,工业化是另一种形式的中心化,我们对于权力造成的“中心化”非常警醒与敏感,但对于经济尤其是工业化、全球化带来的“中心化”却盲目追随歌颂,在工业化面前没有清醒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丧失了基本的思考和判断力。费孝通先生翻译的乔治埃尔顿梅岳的《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其实还可以写成系列的《工业文明的政治问题》《工业文明的文化问题》《工业文明的教育问题》。




二、工业化的教育问题



工业化和工业化的教育问题在哪里?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不仅仅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与之相应地,全面渗透到社会、文化、精神道德和教育各个领域,使之整体呈现出“工业化”的特征,我们可以回顾“全球化”的中心化带来的种种现象:农村空心化、传统文化一度消失、谷贱伤农、奶农把牛奶倒在河里——这些很多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现象,在我们眼前都发生了。


 “全球化问题应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很广泛的范围来讨论,”“但多数的研究实际上主要是从经济领域和经济的视角出发,强调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i]西方主流理论对于全球化的认识倾向于“淡化道德评价,强调经济评价,即主要从增长、稳定、分配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来看。工业化的特征主要有:追求集约化、规模、效益、效率、流水线、统一标准、量化,社会则过于强调竞争、冷漠-----等等,这些特征也渗透覆盖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业化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方面功不可没,但也产生了很多危机。如果对照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更加容易看清楚工业化和工业化带来的教育问题。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四个维度,经济发展已经面临产能和环境问题,转向绿色、循环、生态的、共享的绿色发展,这一点不必多言。


中国文化重视社会建构,中国社会本身具有强健的弹性,但也遭到了严重破坏,除了种种贫富分化、暴力对抗的社会问题,诸如心理、道德、精神问题也是社会出现问题的反映,校园里同学关系的淡漠、日渐增多的霸陵欺凌事件,暴露的正是社会性遭到破坏的问题;过于强调竞争、效率带来现代的城市焦虑,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抑郁症已成为一大健康杀手,全球有3亿人罹患抑郁症。


三十年来,经济的战车将人们的精神和道德远远抛在后边。工业化的文化使文化的多样性遭到破坏侵蚀,在八十年代,与民族、传统有关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艺术产品和民俗都无一例外地都遭受过消亡的危机,这些年间又开始慢慢复苏回归。不同的城市,到处有同样的广场,同样的商场,同样的品牌。世界各地的电影院里,年轻人喝着可口可乐,看着好莱坞大片。大规模的同质化使文化和生活的乐趣和生机也在减少。


工业化的教育则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量化、标准化、规模化、统一化,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量化等在教育领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各地的大学城、高教园区、学府城蜂拥而起,大中小学各种量化的评估等等,教育的系统化、体制化更加严密,如果某一环欠缺,或者落后,就丧失了入局的机会,或者进去了,也会被踢出来,这一成体系的体制力量空前强大,使家长普遍感染教育焦虑。教育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被窄化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又窄化为知识教育,知识教育又窄化为应试教育。


因此,中国人固有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演变成这样的教育逻辑和模式: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好生活。在这样的观念中,教育的功利性都是与工业化的“中心”联系的,人们心目中最好的工作是世界五百强、四大会计事务所等等,“精致的利己主义”准确地概括总结了工业化教育的功利特征。在一个体系化的体制里如何通过各个阶段的高分数、进到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精致而体面地将能从教育中获得的利益最大化,成为人才流水线上闪光的一环,这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的由来。


人才培养的功利化来源于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本的观念,人被物化,被视作拥有知识、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而不是还需要道德、精神、心灵全面成长的“人”。以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待教育,算的是教育投入和回报的帐,而不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面的整体需要。所以,听经济学家计算投入儿童早期教育多少,会有多少倍的回报,总是有养肥了再宰的不舒服。“在经济理论的影响下,我们在训练青年的教育体系中安排了对技术的了解和处理技术的能力,而我们在发展对于社会的认识体会或是培养处理人事的能力上却毫无作为。我们所提供的教育真是在阻碍这样一些能力的发展”。[ii]在杜威看来,这也是正规的学校教育容易滑向的歧路:“总是有一种危险,正规教学的材料仅仅是学校中的教材,和生活经验的教材脱节。永久的社会利益很可能被忽视。那些没有为社会生活结构所吸收,大部分还是用符号表现的专门知识,受到学校的重视。因此,我们有了这样一个通常的教育概念:这种概念忽视教育的社会必要性,不顾教育与影响有意识的生活的一切人类群体的一致性,把教育和传授有关遥远的事物的知识,和通过语言符号即文字传递学问等同起来。”[iii]工业化的教育对于社会性的培养一面是缺失的,学生的精神、道德乃至心理健康都是被漠视忽视的,同时也远离社会实践。


工业化的教育不利于学校和学生的个性化和特色发展,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很自然的,教育的其他属性和维度被理所应当、不假思索地被抹杀了,国际通行追随的PISSA项目仅是对于学习能力的衡量,没有培养人格和心性的“育”的部分,教育在重视生产生存的知识、技能之外,欠缺对于社会性、文化传承和与自然融合的培养。


只有先进的教学设施算不上好的教育,城市学校虽然有看得见的优越的办学条件,但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失去了灵魂,无论拥有多好的物质条件都称不上好教育,也是空洞肤浅的,而钱不多也不一定办不好教育。

这是工业化的教育问题的大致特征。

 


三、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的教育



教育需要在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中,从变革的文化、社会、经济中,寻找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如果所获得的知识和专门的智力技能不能影响社会倾向的形成,平常的充满活力的经验的意义不能增进,而学校教育只能制造学习上的‘骗子’——自私自利的专家。”[iv]


教育的变革多是因为社会的变革而发生,教育本身的问题、需要为世界、国家和社会应对什么问题、教育变革的内容和方法,必须跳出教育的狭窄的“专业”圈子,放在文化、经济、社会等维度下,把教育与其他决定教育的因素联系起来看,明确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决定教育如何应对,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教育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明确前进的方向、目标。而“专业化”在面对综合的社会问题的无力和脱离实践,已经使过于细分的“专业”的社会科学在固步自封中面临危机,不仅仅是教育。目前教育致命的问题在于,过分强调所谓“专业化”,已经屏蔽了看清楚教育问题的可能性。人们在谈起教育理论的时候,头头是道,真正需要分析现实的教育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却不能学以致用。


而仅从经济发展还是从社会、文化、精神道德的整体协调的发展看教育,二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一个致力于工业、积极经营商业的社会和具有高度审美文化、很少把自然力变为机械力量的国家,不可能对生活的需要和可能性抱同样的见解。”[v]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现代性的问题,构建生态文明的社会,中国需走出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建立自己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尤其是不同于西方的发展理论,教育能够重新回到教育重视“人”本身的本质,从未来多维度的发展需要实行相应的教育变革。


“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它的明天就是什么样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教育去培养具备这样的价值观和能力的人才。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维度出发,发现教育的问题和欠缺。而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时,作为一种工具和途径,教育就是首当其冲的需要变革的手段和对象。任何教育改革都需回应社会、文化的需求和关切,才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成功的可能,而不是单单从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概念出发。


关于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我们在晏阳初的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就可以看出来,乡村建设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面向人群等,而“建设又从教育开始”,也是在实践中如何主动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范例。




教育作为实现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目标)的途径和工具。可持续发展的四个维度也是彼此关联,相互促进的。


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从这些方面去教育孩子。在面向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中,从农耕的田艺园艺、生态社会需要的社会性、文化世界观、自然环境的角度,让学生与社会、与自然、与自己的文化建立联系,是教育应该遵循的几个方向、实现的几个重要目标。而帮助学生与社会、与他人、与自己、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也是无论什么时代都应坚持的教育的本质和初心。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也不是仅限于学校教育,而是面向全社会所有人的大教育。


对照这些目标,就会发现,一直被视为落后的、被抛弃的农村恰恰在这些方面都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乡村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也比较贴近符合人性。乡村是离自然环境最近的地方,易于培养“天人合一”的精神气质;乡村社会尽管有这样那样小农意识的缺陷,但乡土的亲密关系易于培养人的社会性,农村孩子容易建立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不习惯各自孤独、冷漠的原子化。而自然环境和亲密关系对于心灵的健康成长和疗愈作用日益被重视,有的美国孩子被送到中国治疗抑郁症,还有银行高管在丽江两年抑郁症消失,回京工作一个多月就自杀了,诸如此类。各行各业的不少杰出人才出身农村,乡土的课堂、乡村的成长环境对于人的可持续的发展潜力的影响有待深入的调查研究去进一步揭示。



乡村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构成一个整体“联系”的世界,这一点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它能抵消支离破碎的细分的单一学科的狭隘,让人们去整体把握原本就是一体的现实和实践问题;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关心他人的温暖的人文主义也会在注重自我的现代群体之中,具有凝聚和感召力,这些可能是乡村呈现的教育条件的优越性之一,也是不少有农村成长经历的人们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只不过在工业化、城市化的遮蔽下,我们看到的只是落后。只有等到教育重新回到教育的本质,乡村的空间场域蕴藏的教育资源才能够被珍视。如果能从这些维度和方面去研究乡村蕴藏的资源对于教育的作用,就会用另外的眼光去审视农村和农村教育。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教育,乡村的优势就会凸显,农村教育才能在强势的工业化面前重拾自信,到那时就不是争着把孩子往城市去送了。


在表面上,农村学校的问题突出显化为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低下,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但是,更本质的是,对于农村这个场域中蕴藏的教育资源和价值的否定、漠视和忽视-----这一点才是对于农村学校教育致命的伤害。


几年前,“为中国而教”的理事会就提出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维度去发展教育理念,并希望不久的未来能尝试借助一群在农村支教的年轻人的实践来带动并建立一个供全国农村教师共享的APP,从而引领农村教育的探索。从农耕经济技艺、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几个维度,在乡村中挖掘教育资源,真正地贯彻“生活即教育”。如果连整个教育体系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那靠农村支教两年的年轻人能去完成这个任务么?当然不能。然而一批又一批体会过乡村的痛点并实践了乡村教育的年轻人们,能推进整个教育觉醒的进程。


同时,还须等待。


等到社会问题足够大,等到教育的危机足够严重,人们必然会警醒。


可喜幸运的是,我们等到了。城市学校意识到自身的缺陷,国家提倡建设小菜园的绿色学校、开展游学等实践活动,也开始出现各种生命教育、自然教育、环境教育、灵性教育以及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传承等教育探索,比如结合二十四节气的教育,回到了中国文化的根本,回到生活就是教育,回到建立人与社会、与自然、与自己的文化建立联系的本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乡村自身独特的价值就呈现出来了。


教育需应对、回答世界和人类发展的未来需求,也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合拍,引领教育变革的,首先要对于时代和世界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有着明确而坚定的把握,并将教育视为“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vi],“把教育与未来的社会发展连接起来,把受教育者应接受的教育与未来连接起来”,[vii]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需要面向未来,提出新的目标和方向,引领一场教育的变革。


“传统哲学一向把人类和自然分离开来,把个人和社会分离开来,把身和心以及知和行分离开来,造成二元对立”,[viii]教育需要为解决这些现代问题做准备。惩戒没有建构的力量,并不能修复被破坏的社会性,结合目前的校园霸凌、种种道德精神的社会问题,切实认识健康的人格、心理和心性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注重人格、道德、精神修养。在固根培基的幼童阶段,培养心性,培养社会性,经文化积淀,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说:“越深入寻找全球环境危机的根源,我就越确信这仅是一个内在的精神——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词汇----危机的外在表现”。[ix]建设生态文明还依赖人们的精神文明,引导人精神的发展和向自我的探索,以高度的精神成长获得生命的自觉、自主和真正的自由,这样的教育也能将“为社会发展的教育”和“为人的发展的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


从决定个人发展是否有潜力的艺术、审美、精神、心灵和人文修养到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和心性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的根本,在宽阔厚实的基础上,再加上知识技能的教育,无论怎样变化都不会有大问题。而关于修身养性的培养,中国的传统教育是最擅长的。



对于现在的支教,更多诟病的是“跳不出应试的桎梏,只是在有病的教育体制上贴上一块膏药”,问题确实是这样的,那么如何认识、解决这个问题?


潜在的,无论是支教还是其他任何形式,都是带着去帮助弱势群体的高高在上的心态。在工业化的强势话语下,大部分人很难想到农村有什么可以珍视的价值。所以,在农村支教的组织和个人,不能埋头拉车,必须在一个更大的历史和时代演变的背景下,不仅找到问题的根源,还要看清楚演变的趋势;不仅能看到问题,还能找到方向和希望,面向未来进行教育变革,就不会在短期支教、长期支教还是支教无效中不断纠结。如果公益组织能够在可持续而发展的框架下,结合各地乡村的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在课程、教材、方法等方面做出成体系的探索,反倒能够成为引领体制内的教育进行变革的先锋。


乡村对于中国的意义还没有被完全认识,建设有弹性的社会,乡村有弹性的原因和因素有哪些还有待研究。但这些年正是因为有大量乡村的存在,中国社会才有弹性。乡村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不断化解了不管来自国际还是国内的种种动荡、危机,尽管乡村已经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乡村的土地依然是吸附力很强的海绵,无论冲击多大,到乡村都软绵绵地化解消失于无形。


如果农村发展好了,农村教育就不会成为问题。反之,如果农村教育真的办成了像现在的城市吸引农村一样,把孩子送到农村去接受教育,农村的发展也会呈现新的景象,到那时,回望如今的教育困境和困惑,再看农村教育,滋味会大大不同。

 



[i][i]陶大镛主编《世界经济新格局研究》第2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ii]乔治•埃尔顿•梅岳著,费孝通译《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第59页,群言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

[iii]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1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

[iv]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1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

[v]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34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 

[vi]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2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

[vii]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2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

[viii]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2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

[ix]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地球的平衡:生态和精神的危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