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建与青年(二)】钱理群: 乡村建设与青年的精神成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文化纵横 Author 钱理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文化纵横”

“乡村建设研究”编者按“乡村建设研究”本月联合“国仁青创”共同推出“乡建与青年”专题,我们特邀多年以来参与乡建志愿活动、关注青年成长的孟登迎老师,围绕兴起于世纪之交的“新乡村建设”运动,编选了来自不同视角的讨论文章,与乡建同仁和青年朋友们共同学习、思考。感谢孟登迎老师对“乡村建设研究”的支持!

特邀编者按“新乡村建设”兴起于世纪之交,是由一些知识分子自觉推动、部分农民和打工青年共同参与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包括下乡支农调研、生态农业推广、文化公益服务、城乡互助等等。这场发自于民间知识界的社会运动,由于从一开始就与青年知识分子的广泛参与密切关联,被著名学者钱理群誉为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第六次知识分子下乡运动”。二十年来,已有数万名大学生和二百多所大学的支农学生社团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过“新乡村建设”运动。这次青年知识分子下乡支农运动以及随后扩展出来的青年支农、生态农业和城乡互助实践活动,无疑是本世纪以来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如何理解这场社会运动得以出现的社会历史语境?如何理解它对目前“制式化”的大学学科教育提出的深刻挑战和积极影响?如何评估它对于中国青年文化和志愿者文化的影响和意义?参与这场运动的青年知识分子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精神历程?他们目前对自身的处境和追求还有什么样的思考?支农青年和乡建青年目前急需哪些方面的帮助?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思想界、文教界、产业界以及所有关注青年和国家前途的人们去做出更认真的思考、探讨,去付出实际的行动。

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乡村建设研究”公众号陆续推送温铁军、钱理群、刘老石(刘相波)和孟登迎等学者有关乡村建设运动与青年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文章,并同时推送刘老石老师与乡建青年白亚丽、梁少雄和王茜对乡建青年成长道路和实践的反思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有80岁的老教授,有“90后”乡建青年,还有英年早逝的中年骨干。文章写作和发表的时间跨度也比较大,白亚丽的文章发表于2004年,刘老石生前所写的文章也过去了十多年,钱理群老师和温铁军老师的文章虽是近期发表,但其实也与他们的实践结合和积蓄了数十年。可以说,这些文字尽管还略显简略甚至粗糙,但贯通了几代知识青年的家国情怀,后者似乎已经超越于一般的师友交谊,已经成为连接着生者与死者的永远不灭的共同理想和精神对话。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有限的文字,引发社会各界对乡村建设和青年成长的更多关注、讨论和实际帮助。今天推送的是钱理群老师的《乡村建设与青年的精神成长》,作者简介:钱理群,1939年生于重庆,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20多年来始终关心大学教育、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热情鼓励并支持支农青年志愿者的精神成长。本文原载于《文化纵横》2019年第6期,感谢《文化纵横》授权转载!

特邀主编简介孟登迎,男,陕西渭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英国文化研究,青年文化。



乡村建设与青年人的精神成长


 

访谈时间:2019年8月1日
访谈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泰康之家燕园社区
访谈人:孟登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潘家恩(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黄志友(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1、“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


访谈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开始投身乡村建设。而自“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出以来,乡村建设似乎越来越“主流化”。很多人摇身一变都成了“乡村振兴”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但实际上是否真的改善了乡村的现状是颇为可疑的。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钱理群先生(左)谈乡村建设(右一孟登迎、右二张慧瑜、右三黄志友)

钱理群:在最近的文章和演讲中,我已经提到要开始认识这一变化。晏阳初当时也讲,参与“乡村建设”的人多了是个好事,但太多之后就可能会变质。今天的“乡村建设”面临的也是这一状况。

在中国做乡村建设的确不容易,但是对此也不必太悲观。面对今天这个局面,我认为,中国的乡村建设还要再在体制中沉潜十年。在中国做“乡村建设”需要两种精神:其一是韧性,不能想着一下解决总问题,必须认识到乡村建设是长期的事情;其二是智慧,就是要善于在种种制约条件下寻找和开拓生存与发展的空隙。

我还注意到,乡村建设进行了这么多年,其中有发展也有变化。早期的乡村建设,更多的是通过社会参与去改变农村。但后来你们的这些新的探索—如创办市民农园,开展让市民包地、种地参与农业生产等活动—实际上体现了通过经济引领乡村建设发展的特点。如今温饱已经不成为问题了,所以年青一代在寻找新的精神追求。我觉得乡建活动受到年青一代的欢迎,就与此有关。因此,年青一代在精神追求方面的变化,为今天及未来的乡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乡村建设也为年青一代提供了发展更健全人格的机会。实际上,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今天的乡村建设也很有吸引力。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在实现我们年轻时期的理想—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提出了要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消除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的目标。

钱理群先生谈乡村建设(右潘家恩)

我之所以觉得乡村建设在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也是因为你跟年轻人讲要解决大的政治问题、国家问题,他不见得懂,也不见得感兴趣;但他们对乡村建设这样的活动可能会感兴趣,因为乡村建设为青年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条路径,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意义。当然,任何事情一旦变得时尚了,都会面临新的危机。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事情也得容忍,哪怕今天年轻人是为了玩而参与,也总比不参与强。你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有理想,有自觉的信念,这是不太可能的。//////////

访谈人:近期,您编撰的《安顺城记》马上就要出版了。这本书可以说是传承地方文化的有益尝试。您怎么看待地方志编写、地方文化继承与发展和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呢?

钱理群先生组织编写的《安顺城记》

钱理群:在我看来,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自己也觉得,编写《安顺城记》是我近年来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我也很期待,将来会有更多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乡建人,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把地方志书写推广到全国各地去。我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民间修史的策略。首先,民间修史必须是本地人和作为书写者的外地人的结合必须找到在地性和外部性的互动对接。比如我写贵州安顺的历史,就必须是黔人和黔友——也就是我这样的外地人——的结合。让我直接去写乡土,我也写不了;但是,没有我也不行。借着这个互动对接的机会,我们也可以培养出一批人去关注他们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我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就把我在贵州结识的五六代人都动员了起来。再一个经验就是,一定要找到当地有巨大文化影响的人。我们这次的成功,也来源于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及当地社科联提供的协助。此外,还可以围绕地方史开展很多延伸活动。比方说我在安顺市,举办市民读书报告,让这些地方的作者给市民去讲安顺的故事。对于这类文化活动,市民是很有积极性的,因为是在他自己的家乡举办的关于他们家乡的公共演讲。另一个例子是用新媒体的方式,抢救性地拍摄一些古村落、古树、古建筑的视频。地方政府和当地市民,对此也很有积极性,因为这些是地方的文化名片,把它们拍摄记录下来也是一种历史传承。再下一步,就是编写乡土教材,现在这方面仍然有限制,但我一直想推动乡土教育通识化。但要注意的是,今天的乡村建设,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开展的,我们今天的乡土是世界视野下的乡土,因此今天的乡土教育也必须是在地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统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可能性。再进一步,还可以把地方上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成旅游资源。因此从编写地方史开始,以此为中心推广延伸开来,不要只出一本书就完事了,而是要把它做成普及性的系统工程。


2、乡村建设、社会建设与“志愿者文化”

访谈人:进入21世纪后,“志愿者群体”开始登上中国社会的舞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知识分子的关注。近年来,您也在关注这一现象,并致力于编辑、出版《志愿者文化丛书》。在这套书里,您将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和卢作孚这四位乡村建设先驱纳入“志愿者”的行列,其中像卢作孚的乡建工作几乎已被历史遗忘,对此,您是如何考虑的?这些乡建先贤的实践和思想,可以为今天的青年志愿者提供怎样的资源和精神给养?钱理群先生所著“志愿者文化”系列丛书
钱理群:“志愿者文化”是我在志愿者活动和乡村建设活动中慢慢形成的一个概念。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它们的思想文化资源来自哪里?当时大家认为主要是港台地区和国外的一些资源,而我想要寻找本土的思想资源。最初,我在“西部阳光行动”做过一个演讲,讲鲁迅的思想资源对志愿者运动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和意义。后来我觉得不够,在鲁迅之外还要寻找其他思想资源,这样就想到了晏阳初当年的乡村建设这一派的理论和实践。他们对解决中国问题有一个基本判断:中国是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要建设好中国,必须从农业、农村入手。在当时,这实际上是全国性的思潮,但有不同派别:一派可以称为“农业技术派”,这一派认为重要任务在于发展现代农业;晏阳初是“乡村建设派”,毛泽东是“革命派”……但他们都是为了解决乡村问题。实际上乡村建设和中国革命是有内在联系的。在考察中国的近现代历史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个从乡村入手来改变中国的大的脉络和思路。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的努力都可以被归入这一大脉络下,只是大家是从不同角度来展开具体工作的。我觉得这是近现代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个相当核心的问题。今天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关心乡村建设的人,仍然保留了这一判断——即认识到中国农村问题的重要性;或者说中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不能离开乡村,不能完全简单地走西方工业化道路。此外,我之所以开始关注“志愿者文化”,还涉及一个很大的问题—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那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建设社会呢?传统中国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以下有庞大的乡绅阶层,有乡村社会—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民间社会—政府的管制力不像现在一样一直渗透到最基层。我们今天所做的乡建实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恢复传统的民间社会。但是恢复传统的民间社会,也不能完全走由乡绅来管农村的老路,还得发动普通农民来参加,由此构成乡贤和乡民共同构建的民间社会。这就涉及另外两个大问题。我之所以对志愿者运动和乡村建设运动特别感兴趣,是因为我觉得中国现在存在两个大问题。第一个问题的思路来自鲁迅,也就是我们仍然面临着国民性改造的问题和思想启蒙的要求。第二个问题,传统中国社会始终没有社会组织: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有国家体制,有商业市场主体,但是没有“社会”,这是我们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大缺陷。所以,我认为志愿者组织和乡建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重新建设社会,这就是一种社会建设。所以我参加志愿者活动和乡村建设,都是为了思想启蒙和发展社会组织这两个目标。并且,志愿者活动和乡村建设是通过渐进、和平的方式,去应对以上两个根本性的社会问题。

//////////

访谈人:您认为前面提到的四位乡建先驱,对今天投入乡村建设的知识分子和青年,有哪些核心的和比较重要的参考?

从上左至下右依次为乡村建设四位先驱:梁漱溟、卢作孚、陶行知、晏阳初

钱理群: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们越来越注意到农民的组织化问题。这四位开始都是做教育,但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最开始他们都是偏启蒙的,早期他们是从技术教育入手,改善农村的教育现状,这是必要的;后来就慢慢注意到了公民教育,这就是一种发展。进一步,再考虑到比较全面的乡村建设,注意到了怎么使农民组织化的问题。外来的人不能代替本地农民,最后还是要农民自己解决乡村的问题。外来者再支持,也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而农民组织化了就会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办法。

3、“再沉潜十年”:青年人的精神成长

访谈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借助乡建、支农等途径来培养青年,您对此有什么期待和建议?您当年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影响非常大。我们在一线工作,也深知各种利益对青年学生的诱惑。我们的判断是,许多中国青年其实都有本能的向善心理,社会主义传统环境的熏陶和父母的培养,也给他们带来了关于公平正义的最基本的诉求;但体制和媒介,又有对个人占有和自我实现的诱导。这两者之间其实有一些冲突。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把想上进和向善的孩子调动起来,能够让他们找到一种合作式的、而非原子化或个人化的实现方式?钱理群:应该注意的是,我提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不是“个人主义”,不能把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混为一谈。其实十几年前就有批评,很多人认为“80后”不行。我当时就有发言,说历代人都对下一代人有不满,但最后下一代人都能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最后都接了班。所以着急干吗?用不着发愁。你看你们这些“80后”不也成了今天中国社会的骨干吗?所以我觉得对今天的年青一代,也要有一个全面的看法。今天的年青一代有个人主义的概念,有维护个人利益、个人权益的自觉性,相比我们这一代人这是很大的进步。大公无私,专门利人,毫不为己,要求有些太高了。现在的一代人自己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也包括他自己的物质享受,在现代的时代条件中还是需要肯定的。但问题在哪里?不仅是年青一代,而是整个中国的国民都失去了精神追求。失去了精神追求后人要活着怎么办呢?就只能靠维护自己的利益,把维护个人利益发展到极端以后,就成了利己主义。按鲁迅的说法就是把个人的悲欢看作是整个世界,眼中没有他人,我自己快乐就好,不快乐就不好。个人利益成了唯一追求的东西,其他的东西我都不管。我最近有一个讲话,也是我的忧虑,就在讲当下的国民性问题。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党内党外,从上到下,都面临着一个国民性问题——现在整个中国最大的困境是整个民族没有了精神追求,就只能靠本能在生存,本能的生存法则就是趋利避害。如果年轻人整体上都以趋利避害作为自己人生的价值尺度,这是非常危险的。什么事有利我就做,什么事不利我就躲避。现在的体制也鼓励这种形式逻辑,听我的就有利益,不听我的就没利益。这是现在很多问题的根源,构成了最大的民族困境。每个人都是两面派,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上上下下都是这样,孩子和家长说话,和他自己在群体里说话,和老师说话,都不一样,而且还是高度自觉,做得还非常娴熟。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人不能完全没有精神追求。现在人的精神追求,一是个人利益,另一个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但是爱国主义如果发展到一种极端简单化的形态,也是不利的。从当下的问题来说,你们现在做乡村建设,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做乡建就不是趋利避害,因为可能会对“个人利益”有所损害。现有的困难就在这里,做乡建的挑战也来自这里。趋利避害、本能生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乡村建设是少数人的选择。你们做了另外一种选择,利益在这里,困惑也在这里——因为是少数人的选择,你就始终是孤独的。我始终能感觉到,做这些事,孤独就是你的命运。尽管为了对抗这种孤独感,我们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结伴或抱团取暖,减少一点孤独感,但从根本上、总体上来看,这个群体就是孤独的。

//////////

访谈人:最后一个问题,您是从90年代末开始关注所谓的“另类”青年,或者说是理想主义青年。看了您的文章之后,我们都很有感触,您当时提出“沉潜十年”,刚才又说要“再沉潜十年”,该怎么理解?

钱理群先生向乡建青年书赠“再沉潜十年”,并寄语“我们存在着,我们努力着,又彼此搀扶着!”

钱理群:我讲“再沉潜十年”,是有一个前提的,即我是针对温饱问题解决了的学生一辈来讲这个话的。更年轻的一代,不能向他们提过分的要求。今天的年青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实际上面临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你们这样,更多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又做一定的学术研究,并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为什么讲“沉潜十年”呢?因为必须要做长期准备。在改造农民的国民性方面,我是悲观的,但我说自己也是“总体悲观,态度积极”。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为什么说“再沉潜十年”?这是针对你们这个年龄层次的,你们也就有十年时间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因此真正能够发挥的时间其实不太长。在这个时段里,你应该以最大的限度去做你最想做的事,“沉潜十年”就是去努力做出对你来说最好的成果。第二种,对于那些不参加社会实践,只是专门搞学术的人而言,同样也需要“沉潜十年”以及“再沉潜十年”。从学术的眼光来看,80年代直到今天,中国学术界没有或者说很少产生真正能够在历史中留得下来的著作;也没有大师级的人物。虽然有很多很好的、有价值的著作,但是真正能够在理论上有创造的,几乎没有。其中一个原因是,今天的学者坐不下来。或者说,80年代以来的时代潮流,推着学者不停地变换研究课题;但大家真的都坐不下来,真正有推动性和原创性的理论始终没有出来。中国学者面临一个很现实,同时却又很难回答的问题,就是:很多文明古国都消失了,但是中国传统却能够一直传承下来;现在全世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很多都垮台了,但中国却没垮,不但没垮,还继续发展着,这一切是为什么?作为一个中国学者,有责任用理论去回答这些问题。一个真正搞学术的中国人,他的奋斗目标应该是创造出一个对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具有解释力和创造力的理论。你们研究乡村建设,最终也是要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作“总结20世纪的中国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村建设研究也要纳入这个体系。只要能有一些特别有才华、有理论准备的人,投入这一工作中去,就可以做出理论创造,对20世纪中国提出一个具有解释力和批判力的理论。注意我讲了两个方面:能把历史经验解释清楚,同时也具有批判性。之所以“再沉潜十年”,就是因为我觉得在你们这一代人中,是有可能实现理论的创新与突破。我一生中有两个精神基地:一个是最底层的贵州,一个是最高层的北京大学。中心和边缘,高层和底层,精英和草根,我出入于这两者之间。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人生经验和学术经验。任何一面都有局限,如果你永远待在农村,视野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当你到了北京,和农村断了联系,比如很多人改革开放后考上大学,从此就会觉得那些农村是自己苦难的源泉,提都不想提,离得越远越好。但我更希望能把苦难转化为资源,所以我始终都有安顺这样一个根据地。我觉得你们也应该有一个具体的根据地。做乡村建设,可以往这方面努力,把乡村作为自己的根据地,根据地的意思就是:那儿有一群和你有关系的人,你随时可以回去;但你又不局限在那儿,而是还可以和世界交流。


延伸  阅读
【专题】仝志辉:20世纪50年代乡村改造:没有“乡建派”的乡村建设
【专题】金一虹:“有实无名”的乡村建设——从费达生的社会实验说起
【专题】王先明:从农村复兴到乡村振兴的百年跨越
【集体产权改革与集体经济专题】温铁军、罗士轩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形式的创新

本期编辑 | 古周洋

图源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