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阳人怎能不知道一代名窑相州窑!乡村手艺人找回失传技艺

2017-07-11 安阳日报新媒体 安阳网

提示:点击上方“安阳网”一键关注


隋青釉钵:残。圆唇,敛口,深腹斜收,平底微内凹,内底残留有三个支烧痕。灰白胎,内外施豆青釉,外釉不及底。口径19.6,底径5.6,通高8.4厘米。(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乡村手艺人郭红朝:寻找失落的相州窑

《安阳日报》记者郭荣


一代名窑:相州窑


史载:“河亶甲居相。”《通典·州郡》中记录:“相州,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也。”《安阳县志》载:“北魏天兴四年(公元401年)始置相州于邺城。公元580年,杨坚废邺城,将相州南迁至今安阳城。”曹魏时营建的邺都,在今安阳市北20公里处。北周以邺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公元580年,杨坚将安阳改称相州。窑以地名,故安阳市发现的隋代瓷窑址又称“相州窑”。

相州窑的产品从一开始就精工细作,造型简约大气、胎釉接合紧密、装饰写实性强。相州窑作为一代名窑,曾经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对于河南省内瓷窑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它也是河南省最早烧制瓷器的重要产瓷区之一。


隋素烧殿宇模型:顶为单檐歇山式,正面下端中间微实榻大门,门扉有门钉。屋顶正脊两端置鸱吻。屋内壁一侧刻划“相”字。两山周檐下及门均涂红彩。白胎,未施釉。通高37.8,面阔19.2,进深15.7厘米,重7.6千克。(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郭红朝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作品


乡村手艺人找回失传技艺


乡村手艺人多半都有自己的绝活,是传统文化、民间工艺的继承者和传承人。6月22日上午,走进林州市桂林镇桂林村一相州窑复古陶瓷作坊内,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文房用具、粉盒、小玩意儿、复古陶瓷以及各种半成品琳琅满目。当天记者采访了作坊的主人郭红朝,了解他一路寻找失落的相州窑的故事。


郭红朝以前做古玩生意,尤其喜爱古代陶瓷,经常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古玩市场进行交易。“接触的业内人多了,我逐渐知道安阳相州窑曾经盛极一时,在南北朝时能够代表瓷器最高烧制工艺。但遗憾的是,在宋代以后相州窑逐渐衰落,制作工艺也接近失传。”


渐渐地,郭红朝心里萌生了自己研究和制作相州窑复古陶瓷的想法。首先他查阅史料,郭红朝介绍,相州窑古遗址位于安阳市安阳桥附近,考古发掘的相州窑古陶瓷为早期北方青瓷,兼烧白瓷、黑瓷、黄釉瓷等,它的制作技艺早已失传,要想制成这种釉色,釉土、坯土的选择、烧制时间及烧制工艺都十分重要。


为了寻找失落的技艺,郭红朝背着干粮、骑着摩托车到周边的老窑址到处选料,回到家后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对胎料、釉料的成分进行研究配比。一种颜色他要尝试几十种不同的配制方法,光堆在家里烧制失败的陶瓷就有好几麻袋。为了节省原料,他将烧制失败的陶瓷砸成碎片,反复进行试验。其间,为了力求达到与原始器物胎釉一致的水平,他四处奔波,到陕西耀州等制瓷有名的地方拜师学艺。


郭红朝告诉记者,他的先祖在清代及更早时期,就以烧制陶制盆、罐等各种生活器皿为生,到他这一代已经传承了七八代。郭红朝从小在窑房里长大,耳濡目染,对陶瓷烧制的技艺有一定的把握。


2013年的一天,他像平常一样在作坊中烧制瓷器,打开窑炉一看,盘口瓶的釉色跟之前购买的残品几乎一模一样,就连裂纹也相差不大。“当时那种激动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没想到经过多年的摸索竟然成功了。”郭红朝说,随后他又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根据不同时代相州窑的不同特点,陆续烧制成了南北朝、隋、唐、五代高温、低温复古陶瓷,为相州窑复古陶瓷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林州的郭红朝烧制出了相州窑复古陶瓷!”随着时间的推移,郭红朝烧制出相州窑复古陶瓷的消息不胫而走,从此郭红朝的家中也渐渐“热闹”起来,全国各地的不少收藏家登门拜访,希望能购得一件相州窑复古陶瓷。


“相州窑作为一代名窑,曾经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为寻找失落的相州窑复古陶瓷技艺,我会继续研究探索,力求精益求精,并将其发扬光大。”郭红朝信心百倍地说。




相州窑安阳窑址挖掘(网络收集)


安阳相州窑是北方早期的一处重要窑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有三次。


  • 1995年安阳县辛店乡灵芝村,发现一处早期青瓷窑址。出土器形有盒、罐、瓶和钵形器等,器壁一般较厚,胎质细腻,胎色灰白。器里满釉,器表半釉,有垂釉现象。釉色青中闪黄、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窥见胎面,与相州窑产品相同。窑具有支烧、垫饼和器托,未见匣钵,当系叠烧。这个窑址资料至今也还未整理发表。


  • 1974年2月,在阳桥南洹河之滨进行基建工程时发现窑址。河南省博物馆、安阳地区文化局联合进行了清理。窑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60米,面积达9万平方米。堆积层一般厚1米,最厚达1.5米。可见当时这里为一处有相当规模的瓷窑遗址。在调查与试掘中,发现一个残窑炉。窑体略呈圆形,内径约1米,窑壁厚0.15米,窑壁系用耐火土筑成。窑残高1.1米,上大底小。另外,还发现了两个不规则的小灰坑。坑壁的土质极为坚硬,在坑内发现有红烧土、瓷片、窑具堆积层。除出土有大量的青瓷,绿釉瓷片外,还出土有素烧莲瓣形装饰品,素烧平底碗等。共出土窑具、瓷器、装饰品、明器等残损和完整的器物400余件。还发现有瓷土和釉药等原材料。器物有碗、盘、盆、钵、瓮、四系罐、高足盘、高足杯、刻花瓶、刻花壶、器盖等。有如意云形装饰品。有房屋、碓等明器,还有男侍俑头、武士俑、文吏俑、青瓷骆驼等。出土的窑具有齿形支烧具,三岔形支具、托杯、支棒、垫饼、圈状支具等九种,其中以三岔形支具与圆形垫环数量最多,并发现有与河北磁县贾壁村窑产品相近的瓷器和窑具。


  • 2006年8月——11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该窑址面临较为严重破坏而采取的抢救性发掘,以期解决中国陶瓷史上白瓷的起源问题。考古发掘地址是在安阳电池厂生产区进行的。共发掘探方7个,面积383平方米。灰坑或窖藏坑39个,灰沟4条,水井1眼。可复原瓷器900余件,以及大量的瓷器标本和部分窑具。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罐、瓶、钵、盂、高足盘、高足杯、器盖及瓷塑等。釉色以青釉为主,白釉、褐釉次之。器物的胎壁较厚,胎质较为细腻,胎色灰白,说明瓷泥是经过淘洗的。器里外施釉,器外施釉不到底。青釉呈玻璃质,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以窥见胎面。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常见的有青中带绿,青中带黄以及青灰、青褐等色。施釉一般薄而均匀,流釉现象不甚显著。因系叠烧,器物里面都留有较大的支烧痕迹。窑具主要有单个支珠、三岔支钉、托杯、支圈、垫环等。从出土器物看,均为裸烧,没有使用匣钵,也没有发现匣钵残片。


隋素烧靴:高筒,尖首。局部涂有黑彩,大部分无釉。局部可见淡青釉。高8.6,通高5.6,宽1.8厘,靴长4.4,宽0.6厘米,重0.12千克。(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中国五大名窑(网络收集)


钧窑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汝窑

汝窑莲花式温碗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官窑

官窑葵瓣洗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官府经营的瓷窑,也泛指明、清时期景德镇为宫廷生产的瓷器。宋代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元代景德镇官窑称“枢府窑”。明清景德镇官窑,近代常以帝王年号分别命名,如;“宣德窑”、“成化窑”、“康熙窑”等。明清官窑亦称“御窑”,官窑以外窑场,称“民窑”。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设新窑,一个“置窑于修内司”,后又在“郊坛下别立新窑”。据分析,“修内司官窑”在杭州凤凰山脚下,而“郊坛官窑”则位于杭州的乌龟山一带。为了做出区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其中,“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定窑

定窑瓷器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哥窑

哥窑瓷器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相关链接:





您可能感兴趣:



编辑/付亚丽 审核/李中华

新闻热线/0372-2561290 2561263 2561254

投稿邮箱/ayrbwww@126.com

更多内容详见《安阳日报》《安阳晚报》

《安阳网》《河南手机报安阳版》及相关微博、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