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达康书记别低头!您知道“书记”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2017-04-08 一本正经说历史 国家人文历史

经公众号“ 一本正经说历史”(微信ID:ybzjlishi)授权转载。

最近,被《人民的名义》刷屏了吧?一部评分可以超过9分的国产反腐大剧,剧情和人物简直不要太吸引!有趣的是,在前两集还被人们误认为是反面的达康书记竟然成了流量担当,一大波表情包贡献网络......



剧中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对于这些官员们,除了有“同志”的称呼,多数会使用“某某书记”这样的称呼。“书记”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时候成为职位指代的?


截图来自《人民的名义》电视剧


说起“书记”一词,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在古代,“书记”不是官职,书记是用以记事的书写文字。三国曹丕《与吴质书》中有“元瑜(即阮璃)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之句,其中的“书记”,指的就是章、表、书、疏等类的文体。


南北朝时期,书记逐渐演化为抄写员的专称。《齐景陵文宣王行状》中说道:“谋出股肱,任切书记。”吕向在《文选注》中对此注解为:“书记,谓文字之士也。”


到了唐朝,在元帅府和节度使手下主管撰写文字的属官称“掌书记”,也可称为“书记”,就是上面所说的“文字之士”,这些“掌书记”官职较低,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权力,如同官衙里的师爷。杜甫《送高十五书记》诗,诗题下鲍注云:“高书记适也……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是说当时高适的职务是左骁卫兵曹参军,因为他兼任掌书记的职务,所以杜甫称他“高十五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书记相当于掌管一个地方军政机关的秘书长。唐代后来藩镇握大权,这书记常由藩镇任命,报备朝廷。书记的官职虽不高,但凡是地方所有事涉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的官方文书,都出于其手,要真正胜任,其实很难。韩愈曾说过:“书记之任亦难矣。”做书记的,既要民主,把下面各人的话都表达出来,又要集中,将各人的话还要拢在一起,而且最后念出来,能让上面下面都接受,这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韩愈要讲:“非闳辨通敏兼人之才,莫宜居之。”


宋代时,各州也设有掌书记一职,属府衙属官,掌管笺奏公文,著名文学家苏辙就曾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自此以后,掌书记的地位逐渐提高,明代大臣李善长就是从朱元璋的掌书记一职开始,最终担任了丞相之职。民国时候,一些办理文书、缮写工作的人员也称为书记。


五代十国的古装剧中出现过“书记”这个职位


十月革命前,俄国一些政党中设有“书记处”,属于政权机构。后来俄共也设立了书记处,主要是处理党的日常事务。1922年,俄共“十一大”新设立总书记职务,由斯大林担任,领导书记处工作。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总书记一职从此成为苏共的最高职务。


还有一个传说,马克思与恩格斯曾在巴黎会面,商讨成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也就是后来的共产党的事宜。当恩格斯问马克思,该怎样称呼这个组织负责人,马克思毫不犹豫地回答:就叫“书记”。


在1850年左右,英、法、德等国家里,都已经实行了较为完整的公务员制度,当时的“书记”是级别很低的负责事物性工作的小勤务员,做的工作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文秘”工作。而在一些欧洲国家里,被称为“书记员”的人,通常指的是法庭的记录员。


为何会用最低层的公务员职位来称呼共产党的负责人呢?据说马克思将共产党组织负责人称为书记,是希望担任这个职务的人能够勤勤恳恳地工作,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完全、彻底、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的公仆。


1864年9月,马克思应邀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为领导机构临时委员会的委员,并担任德国通讯书记。


1921年中共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不多,自然事情也不多。中央因此只设立了由三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为书记。这是当时由苏联共产党的“书记”(俄语:дьяк)这个词翻译而来。


“一大”选举中央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同时,基层各级地方共产党组织和青年团组织的负责人也采用了书记这个称谓。


别看只是小小的一个称呼的问题,但在含义上,将中共与当时的官僚、军阀就此区别开来,更加接近群众,也符合当时中共的建党理念。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在章程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


除此之外,这次会议还规定了从四大开始对中央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改称为“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执行委员会的委员长职务,改称为“书记”,一直沿用至今。



“书记”这个词称得上古今差别巨大。古代所指的书记的含义随着古代官制的消失自然而然也消失了。现如今,“书记”两个字则包含了中共建党之初对党员的要求与希望。


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由来及职权》李海文;

《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超值白金版》文宇主编;

《选举工作》中共党史出版。


好 文 推 荐


60万太平军不敌1万湘军:太平天国后期战斗力为何断崖式下跌?

1862年10月,忠王李秀成率领号称60万之众的太平军精锐回师雨花台,而湘军此时能勉强不过1万人。在历时46天的战役中,太平军竟然未能打破敌军对天京的围困,其战力之低下,令人瞠目结舌……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战争时期的蒋介石手谕:事无巨细一管到底,严厉怒斥更是日常

整个抗战期间,蒋介石亲下手令进行军事部署、遥控指挥战斗的例子多不胜数,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总之可用五个字总结——委员长很忙。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生而为人,我要洒脱:这碗来自魏晋的鸡汤我干了

魏晋时代,政权更迭频繁,战火连绵,死亡常常不期而至。但正因如此,魏晋人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既然生命无常,那我们就要在刹那的现量的生活里,追求生命的最大丰富和充实。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