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毛泽东的账本与蒋介石的地图:两种不同军事思维下的考核标准

2017-04-20 萨沙 国家人文历史

《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转发至朋友圈。

抗日战争结束时,冈村宁次就认真检讨过日军何以在中国战场难以取胜。冈村认为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就战术作战来说,基本是完胜。但战略上是极其失败的。战争中你面临的作战目标,一是固定的城市、农村,二是移动的敌军有生力量。作战中,理应集中全力消灭敌军有生力量,占领城市则是次要的、顺手的。因为,一旦歼灭了敌军有生力量,那么城市也就无兵可守,唾手可得。


在侵华战争中,日军乐于攻占城市,几成恶习。每每作战,日军往往无视国军部队,一心攻占城市。官兵上下都以占领中国城市为最大荣耀,根本懒得或冒风险追击、包围、歼灭中国军队。如此一来,表面上每次战役日军都大获全胜,占领了中国城市和地方,实际上根本未能消灭国军的主力,这就让这场战争被拖入了“中国节奏”,日军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可怕的持久战。日本的国力和军力无力承受这种持久战,最终被拖垮。


这种观点根本不新鲜,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上下心知肚明。国军高层一再强调“不计一城一地得失”“抗战是持久战”等等。为避免主力免遭围歼,国军主动放弃城市的战例屡见不鲜。比如徐州会战中,国军在台儿庄歼灭日军万余人,迫使日军全线撤退,结结实实教训了日军。但是,国军几十万主力部队被日本人发现,当日军集中兵力压过来时,蒋介石不顾全国上下一片“大捷”之声这个舆论形势,下决心主动让出徐州,保存实力。试想,如果在徐州把几十万主力拼光,还能守住大后方吗?

1

蒋介石犯下战略错误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膨胀了,膨胀到忘记了军事常识。把日军当年的战略错误,原封不动的又犯了一遍。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看到,蒋介石对着中国地图,命令他的将军们占领这里,占领那里,看起来很厉害。当时,国民党一方面天真的认为,只要拿下了上海、南京、武汉、北平、沈阳等几个大城市,以及控制了津浦线、平汉线、陇海线、正太线等几条铁路线就等于控制了中国。


1947年,蒋介石夫妇与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


1947年初,马歇尔拍拍屁股走了,蒋介石倒是很得意。此时的国民党部队表面上很辉煌,全面进攻打得风生水起。以东北国民党部队为例,1945年11月强攻占领东北门户山海关,随后连续占领绥中、兴城、葫芦岛、锦西、锦州。次年5月占领战略要地四平街,随后占领伪满洲国首都长春,一直追击到松花江边。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节节败退。在关内战场,据国民党方面的统计:从1946年1月到9月,国军连续占领解放军控制的华中、中原、冀热辽、晋察冀、晋绥、山东、东北的99座城市。更令蒋介石高兴的是,到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20万大军占领延安。这段时期,国民党的新闻媒体极为兴奋,大肆报道1年内占领200城,解放军主力已经覆灭。很多民众相信,解放军已经完蛋了。一些投靠解放军的军阀部队倒戈。但实际上国军根本就未能歼灭解放军任何一个方面的主力,占领200个城市与歼灭解放军主力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相反,占领过多的城市不见得是好事,反而会像当年日军一样,背上沉重的包袱。城市和农村均需要兵力防御,这就让本来兵力就不足的国民党部队捉襟见肘,可以进攻的机动兵力越来越少,逐步失去了进攻能力。


反观共产党一边,因为相对弱小,所以脑子就比较清醒。毛泽东最为关心的是消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就提出:“我们的方针是稳扎稳打,不求速效,只求平均每个月消灭国民党正规军8个旅左右,每年消灭敌军约100个旅左右。”实际上,国民党的机动兵力也就一百二三十个旅左右,即使加上整补,有两年机动兵力就枯竭了。所以说,毛泽东就如同一位账房先生,一心一意就算一本账——每个战场每个月能消灭多少国民党军。

2

解放军早已今非昔比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一方占有一定优势,但是优势有限。1946年1月,解放军控制区达24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5亿,拥有500座城市。国民党控制区,人口2亿多,双方对比不到2:1。解放军正规军为127万,还有大量的地方部队。国民党部队名义上是430万,实际上可以作战的正规军只有200万,剩下的地方卫戍部队、准军事部队等战斗力不强,也是2:1左右。


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左后骑马者为江青


武器装备方面,国民党一方确实是得到了很多美式、日式武器装备,战斗力大增。但是解放军的实力提升更多,早已不是“小米加步枪”,以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为例,出关后就接收了大量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的日式武器装备。原八路军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回忆:沈阳苏军曾将日本关东军最大的武器仓库苏家屯仓库交给其看管。打开仓库,发现里面的武器堆积如山。先后拉了三天三夜,拉出步枪两万多支、轻重机枪1000挺、还有150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野炮和山炮。不仅装备了自己和到达东北的其他部队,还向山东运送了一批武器弹药,仅子弹和炮弹就有五百多万发。林彪先进入东北的部队,清一色的日式装备:日式步枪、轻机枪、重机枪、掷弹筒、步兵炮、山炮、重炮、飞机。


除了武器以外,在苏联的保护下,东北民主联军在大连和中苏中朝边境建立了大量兵工厂,基本可以满足弹药的补给和轻武器的消耗。比如大连建新公司(兵工厂),员工就有近万,生产的武器弹药数量极为惊人。除了供应东北林彪部队以外,1948年,建新公司生产“一二四”式山炮弹23万发、掷弹引信2.2万多只,迫击炮900门,经海路运往山东,又转运淮海前线,直接支援淮海战役。


北平市民在东长安街三座门看解放战争形势图1949年1月,北京  高帆摄影


到1947年前后,得到大量日式武器装备以后的解放军已经是脱胎换骨,迅速完成了野战化。以孟良崮战役为例,解放军3天内发射炮弹3.3万发、子弹200万发,平均1天1万发炮弹和60多万发子弹。即使是精锐的国民党74师,全师3万多人,在这种火力密度之下被歼灭就不足为奇了。


蒋介石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解放军的战斗力。搞全面进攻,妄图一口吃掉解放军,狂妄之极,焉能不败?实际上,国民党唯一的胜算就是解放军一开始就跟国民党的精锐部队硬拼死打,但解放军不上套,早在战争爆发之前,解放军就一再强调“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种战略的执行,可以从解放军战功最高的两个将领——林彪和粟裕用兵上看出。

3

林彪以退为进慢慢吃掉“驻印军”


东北是国民党部队重点进攻地区,蒋介石拿出了他最精锐的驻印军。林彪部队虽然也不少,但实力还不如国民党部队,林彪在山海关挡了一下,发现顶不住,就及时放弃了锦州地区集中主力决战,把“击退国军,独占东北”的战略意图收了起来。林彪清醒分析局势,认为为了争夺锦州擅自决战,只能让自己的有生力量被国民党部队歼灭,经过请示后果断撤退。随后,林彪利用马歇尔第一次调停获得了3个月的宝贵休整时间,增强的军队的战斗力,保证了30多万的主力的存在。


苏军在1946年3月撤退,4月双方二次开战,5月战役焦点集中在长春门户四平街。此时,国民党部队数量也不过31万,兵力不如东北民主联军,似乎是林彪占优。林彪集中兵力打了第二场大战,在与精锐的驻印军的正面对抗中,林彪发现己方仍旧挡不住对手。以威远堡战役为典型,国民党1个步兵团加上1个炮兵团,竟然一度打垮了我军1个纵队。杜聿明四面调兵遣将,试图在四平街将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合围歼灭。林彪果断撤退以保住主力,并做出了必要时放弃哈尔滨的计划。事实证明,这是很正确的。四平街战役中,国民党部队伤亡1万多人,解放军方面仅第3师就伤亡1万多人。如果在这里硬打,解放军即使不被全歼,也是元气大伤,一二年内也恢复不了,更无力保卫松花江以北的根据地,东北全境将落入敌手。林彪及时撤退,虽然丢了四平街,但避免了更大的伤亡,保存了主力。休整训练几个月后,林彪就在新开岭歼灭了国民党半美械部队第25师,歼灭俘虏少将师长李正宜以下8000多人。


至此,国民党虽然占领了从山海关到长春一线,控制了东北大部分重要城市,对林彪却无能为力,渐成强弩之末。


从1946年下半年开始,林彪积小胜为大胜,开始有计划的歼灭国民党部队有生力量。虽然从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仍然是国民党军攻,解放军守,但战况已经大为改观。林彪能一次次的集中兵力歼灭国军,4个月就歼灭国民党部队精锐5万人,解放军则毫发无损,还缴获大量物资,通过俘虏加强自身实力,结果是解放军越打越强,国军越打越弱。1947年5月至7月,东北民主联军果断主动进攻,发动了夏季攻势。夏季攻势仍然以歼灭国民党部队主力为主,短短3个月,国民党部队伤亡8万多人。当国民党部队有生力量消耗到一个临界点时,就被迫转入防御,甚至是撤出一些城市。最后,东北的55万国军只能龟缩在沈阳、长春、锦州几个大城市,坐等被解放军歼灭。

 

4

粟裕大步后撤累计歼敌几十万


粟裕所在的山东战场,重现了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1947年6月的苏中战役,粟裕只有3万多人,国民党部队则有12万。短短1个多月内,粟裕七战七捷,歼灭了国民党部队5万多人。虽苏北根据地丢了,但粟裕主力伤亡不过1万多,歼灭了敌人,保住了自己。苏北根据地只是一个战场,东边不亮西边亮,只要能够保证部队的兵员和后勤供应,暂时放弃又有什么呢?等吃掉了国民党部队主力,就可以顺手占回来。


之后,粟裕指挥的一系列作战,几乎都是这种歼灭战。宿北战役,歼灭国民党部队2万多人;鲁南战役,歼灭国民党部队5万多人;莱芜战役,歼灭国民党部队7万多人;泰蒙战役,歼灭国民党部队2万多人;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部队3万多人。


孟良崮战役特别能说明问题,战前国民党部队表面上是集中了24个整编师60个整编旅共计45万人,大举进攻解放军。但是,国民党实际进攻部队只有25万,另有7个整编师17个旅约20万人担任铁路线和大城市的守备任务,不能参加直接攻击。解放军参战部队有多少?根据粟裕回忆有27万之多,实际上国民党部队在兵力上市处于劣势的。国民党部队原本宝贵的兵力,就这样被占领的城市牵制,白白浪费,违反了军事常识。


蒋介石与美国海军来华代表团。1947年


粟裕通过一系列作战,让国民党部队损失高达20多万,而自己部队伤亡与之相比少的多。以孟良崮战役为例,就是打掉74师这样一支精锐部队,解放军伤亡1万多人。诚然,这些战斗让粟裕丢失了一些地盘,但主力部队没有大幅度的减弱。相反,国民党部队集中主力多次重点进攻,始终不能歼灭粟裕主力,反而损兵折将,实力日益消耗,终于日薄西山。


到1947年秋的沙土集战役,华野歼灭国军1万人;1948年起,开封战役歼灭国军4万;睢杞战役歼敌5万;兖州战役歼敌6万;济南战役歼敌10万;到了11月的淮海战役之前,粟裕在短短2年时间已经歼灭国民党部队30万,自己则越打越强。到了1948年11参加淮海会战的华野部队就有16个纵队加4个旅,高达40多万人。


实际上,关内关外的几个大的战场上演着大同小异的戏码,国民党部队兵力被占领的城市“吃掉”,能用于机动的兵力越来越少,解放军则在收缩中集中,开始以多打少,一口一口吃掉国民党的机动兵力。


从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国民党部队损失高达78万人,加上非正规军一共伤亡112万多,解放军的伤亡只有36万,大约是敌人的1/3。此时,战略形式已经彻底扭转,国民党可以作战的正规军从200万减少到150万,解放军方面,野战军从61万人增加到100万以上,双方兵力的差距基本消失了。到了1948年,双方军队数量已经均衡,甚至解放军重武器2.2件的数量还超过了国军的2.1万件。


毛主席和周恩来同志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1948年)


著名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解放军在兵力、火力上均有绝对优势。只有淮海战役,国民党部队兵力略多,但所谓“六十万吃掉八十万”也是不客观的,国民党实际参战的兵力约50万左右,解放军方面先后投入兵力达60万。


回顾解放战争,1947年是关键性的一年,由于蒋介石盲目乐观,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把国民党部队的有生力量消耗在城市占领中,机动兵力则被解放军一点点消耗掉,这一年解放军积小胜为大胜,一步步把国民党军逼向进退两难的绝境。




敬请关注

《国家人文历史》

2017年5月上

1947大转折


毛泽东的账本与蒋介石的地图

两种不同军事思维下的考核标准

离心离德,各说各话

逐步陷入困境的国民党政权

创开战以来歼敌最高纪录

莱芜战役:夺取山东战场主动权

胡宗南的武装大游行

占领了延安,却陷入了泥潭

每一块砖头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弹痕

四平:东北解放战争胜负手

战略反攻序幕拉开

千里跃进大别山

从清风店到石家庄

首创夺取大城市先例

宜川瓦子街战役

国民党不断被摊薄的战线终于断裂

好 文 推 荐


在长安建都乃千年之计,大汉繁荣至此开始

从公元前202年刘邦定都,到公元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离开,期间虽然并未一直作为京城存在,但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足有千年之久。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战争时期的蒋介石手谕:事无巨细一管到底,严厉怒斥更是日常

整个抗战期间,蒋介石亲下手令进行军事部署、遥控指挥战斗的例子多不胜数,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总之可用五个字总结——委员长很忙。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生而为人,我要洒脱:这碗来自魏晋的鸡汤我干了

魏晋时代,政权更迭频繁,战火连绵,死亡常常不期而至。但正因如此,魏晋人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既然生命无常,那我们就要在刹那的现量的生活里,追求生命的最大丰富和充实。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