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 古代游牧民族的发型真的很杀马特吗?

2018-04-10 静默之鸮 国家人文历史 国家人文历史

经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微信ID:LBQYJS)授权转载。

说到中国如今的古装剧,服化道往往是缺乏考据的重灾区,其中古人的发型问题最为严重,即使是一些被认为很考究的历史正剧,甚至纪录片,对于古代各个少数民族发型的考据,也不甚严谨。那么古代少数民族到底应该什么发型呢?


《明妃女医传》中杀马特满满的蒙古族发型


以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为例。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少数民族可以说是久经变迁。在如今的电视剧中,最习惯的描写方式是将这些游牧民族打扮成披发的造型。这虽然符合古人对于少数民族“披发左衿”这种颇带歧视性的认知,但实际上,史载中具有“披发”这一特征的北方少数民族,只有羌人一支。


现在影视剧中常见的游牧民族形象


《后汉书·西羌传》中记载“羌胡被发左袵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虽然有关羌人的形象,在史书上没有进一步的记载,也没有画像、壁画保留,但幸运的是,从羌人的后裔党项人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当年汉代羌人可能的形象。不过在李元昊时期,李元昊推行契丹文化,强迫党项人像契丹人一样剃发。虽然并没有彻底执行,但也对党项人的发型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壁画中的党项人形象


历史上不剃发的北方少数民族,不只有羌人和后来的党项人。曾经在中国兴盛一时的鲜卑人,也同样没有剃发的习俗。《南齐书·魏虏传》中记载:“亦称鲜卑,被发左袵,故呼为索头。”


这里的“索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史学家认为是光头,然而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其实不然。首先在很多记载中提到过,鲜卑人与羌人一样,也是“披发”,如果真的是光头,又何来“披发”?根据太原王家峰发掘的北齐武平二年太尉、武安王徐显秀墓的一个鲜卑骑俑形象,也确实证明了过去的看法有问题。


北齐鲜卑骑俑


这尊骑俑最具参考意义的是没有戴着冠帽,因此可以很直观的对鲜卑人的发型进行研究。显然,鲜卑人的发型类似于今天我们说的“脏辫”,扎满小辫。因此,鲜卑人在过去也被称之为“索虏”。这一发型经过了属于鲜卑分支的柔然人,一直影响到了突厥,之后又影响到中亚游牧民族。


中亚壁画中的突厥人,很明显他们保留鲜卑人系辫的传统



后来13世纪的塞尔柱人,他们依然还系着辫子


说完不剃的,再来说说那些有过剃发历史的少数民族。目前资料较多,能够证明普遍剃发的是契丹人。不过契丹人的发型款式相当多样,就目前的考古发现的辽代壁画、图卷来看,契丹人的发型至少有十余种。而且不仅仅只有男性剃发,女性也同样剃发。


壁画中的契丹人形象


在契丹人之前,匈奴人也有一些剃发的习惯。比如一幅南北朝壁画中的匈奴人,头型类似后来清初在进行剃发之后,当时汉人所留的发型。这种发型类似颜师古注释中的“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也就是在《汉书·李陵传》中所记载的“后陵、律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胡服椎结。”



匈奴人所留的“椎结”发型


不过由于匈奴人本身内部复杂的部族构成,匈奴人的发型也有诸多截然不同的款式。比如通过对匈奴古墓进行考古研究,发现了史书中所记载的“短发”,也就是一种类似现在锅盖头的发型。除此之外,匈奴人也有“索头”“披发”等等发型。



匈奴统万城遗址中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其形象是一个很标准的中亚粟特人形象,可见匈奴内部的复杂程度


虽然目前还难以考证契丹人的剃发和匈奴剃发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契丹人的剃发习俗,对于当时许多少数民族都可谓影响深远。比如建立金朝的女真人。女真人的先祖,也就是唐代的黑水靺鞨,在《新唐书·北狄传》中记载:“俗编发,缀野豕牙,插雉尾为冠饰,自别于诸部。”这一形象与后来的北亚民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18世纪俄国人绘制的楚克奇人形象,这个古老而又原始的民族,与《新唐书·北狄传》中记载的颇为相似


到了宋代,根据宋《三朝北盟会编》关于女真人的记载:“男子辫发垂后,耳饰金环,后颅留发以色丝系之,富者以珠玉为饰。”作为黑水靺鞨人的后裔,显然在发型上,女真人和自己的先祖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考虑到当时契丹人的影响,也就不难理解这种新的发型从何而来,而女真的这一发型,也最终通过建州女真建立的清朝,影响了整个中国。(注:明代建州女真源自挹娄系的被元代称为生女真的胡里改人,与金代女真人不同)



金代《文姬归汉图》中所描绘的金人头型


深受契丹人发型影响的,还有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早在蒙古还是各个大小部落的时代,辽已经对蒙古草原大部分地区进行了统治。因此他们对整个早期蒙古社会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蒙古人的发型,几乎就是辽代契丹人发型的翻版。



元代壁画《夫妇对坐图》,最左没戴帽子的,留着非常典型的蒙古式头型


其实,人类发型的变迁,主要受他们所处环境的影响。主要生活在草原地区的民族,很多都有剃发的习俗。究其原因,与草原环境下,虱子一类的寄生虫更多有关。而森林地区一般气温较低,这些寄生虫的问题,并不严重,因此他们更多的会蓄发。归根结底,文化还是和社会生产密不可分。


注:未经版权方允许,请勿转载、抓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