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服饰 | 古人是如何系腰带的?既美丽又实用的带钩风尚

2018-04-27 3N3N 国家人文历史

公众号“器晤”(微信ID:qiwu3n3n)授权转载。

带钩这个小物件,曾经陪伴人们走过四千多年,于腰间演绎着时尚。


带钩 ,是古代一种束带的钩挂用具,已经消逝在历史里。历史上因为需要而创造了它,后来又有新物件取代了它,束带的方式改变了。

 

带钩成为了历史,也慢慢被忘却,慢慢变成了谜。古代带钩有不少发现,只是带钩的研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主流话题,但它作为一个历史物件,虽则细小,却也不失其要义。


战国束带佩带钩铜造像图


束带矜庄,是《千字文》中的一句,古人将束带看作是一种人生态度乃至修身标准姿势,而带钩又是那时代束带不可少的要件,所以它的制作与佩用体现出鲜明的时代风尚。

 

 一钩一时代


考古发现的带钩很多,说数以万计并不为过,非发掘品可能更多。对带钩进行分类分期研究,探讨它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过程,是中国考古关注的课题之一。

 

带钩的分类,可从质料、工艺、造型几方面考虑,侧重于质料和造型。

 

制作带钩的原料以铜、铁为主,也有金、银、玉、石等。在春秋晚期的秦国和齐国已经使用黄金制作的带钩,山东临淄郎家庄和陕西凤翔高庄见有出土。战国早期的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有金带钩4件,西汉时期有更多的金带钩发现,江苏涟水三里墩和铜山小龟山就有出土,制作十分精美。

 

江苏涟水三里墩出土战国金带钩


铜质带钩出土最多,从西周晚期开始出现流行到魏晋时期,以后还有零星发现。铁质带钩在战国早期的秦墓中开始见到,与铜带钩大致相始终。玉质带钩在史前良渚文化中发现十多件,形制不同于周汉。与铜带钩同形制的玉带钩始见于春秋秦墓,春秋晚到战国初的宋国勾敔夫人墓也有出土,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和曲阜鲁墓也有发现。汉墓中时常也有制作精美的玉带钩出土,东晋墓葬中偶尔还有发现。到明清时期玉带钩又有复兴,但并不十分流行。

 

陕西长安建章宫出土

西汉铁芯多节玉带钩


造型上带钩有型式之分,有学者按带钩大小分型,如长型中有琴形和棒形,中型中有琵琶形,小型中有虎形等。带钩多取动物形为装饰,可依此分作以下几类:


  • 水禽形,钩体似鸭腹形,鸭嘴形钩首,纽近尾端,大多素面无纹。

  • 兽面形,钩体以浮雕和镂雕的兽面为特征。

  • 耜形,以往或称匙形,钩体连接钩颈的一边略为平直,其他三面呈椭圆弧形或多边形,钩颈为略长的杆状,钩体多镶嵌镂错几何纹饰。

 

这三式带钩形体都不大,均属小型类。


山东曲阜鲁故城出土

战国兽面玉带钩


  • 曲棒形,钩体为比较均匀的棒形,一般都不太粗壮,呈明显的弓形弯曲,大都素体无纹。

  • 琵琶形,全钩呈反琵琶形,钩体大小不拘,横截面以半圆形多见,以长钩为主。

  • 长牌形,钩体呈长方或圆角长方形,一般都比较长大,钩颈钩首细小。

 

这三式多数形体较大,属大型类。




长牌形带钩


  • 全兽形,钩体满饰雕镂的整体兽形纹饰,有的为神话动物,常见的有蟠龙、卧虎、犀牛,还有兔、鱼、鳖、蜥蜴、鹿、蛇、猿猴等。有的带钩一器饰数兽,制作考究。

  •  异形,凡在钩体、钩首、钩纽方面不同于上述七式的带钩都归入此类,主要有人形、牛首形、双体形、双纽形和双钩形多种。

 

这两式带钩在工艺上有较高的价值,其中相当一部分或者纯是艺术品,实用价值不高,有的原本就不是实用器。

 

在八类带钩中,比较常见的是前五式,其中又以水禽形、曲棒形和琵琶形最为流行,数量最多。

 

从工艺制作上分类,带钩又有错、镂、鎏、嵌、刻之别,精彩纷呈。正如《淮南子·说林训》所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场面上彼此都束带挂钩,彼此的带钩又各不相同,真可谓一钩一世界。


 腰间变换的时尚


考古发现最早的束带用具,是良渚文化的玉带钩。良渚玉带钩有成熟的造型,仅见于高等级贵族使用,推断它已具有礼仪性质。玉带钩出现后没有在更大范围普及,在中原地区同期文化中没有发现。

 

文明的伴生状态,有秩序,也有战争。当战争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军士的装备也越来越规范,皮革用于盔甲的制作,也开始用于腰带的制作。宽厚的革带不能打结,于是发明了勾挂方法,这方法应当是受了良渚人使用带钩传统的启发。金属与非金属的钩应运而生,这样的钩将尾端固定在革带上,使用时勾住钻有孔眼革带的另一端,靠人体的张力束腰。腰带上配钩,这带上之钩就有了一个约定的名字,叫做带钩。

 

大约自春秋时代开始,带钩的使用已经较为普及,经战国到两汉,带钩成为先人不离身的小当家。没有带钩,行军打仗的兵士不会有自在的行动,一般的人众也不会有自在的行动。有钩有带,约束自我,方得自在之身。

 

腰带制品,当汉晋之际,出现过一次重大的换代过程。带扣逐渐取代带钩,成为束带用品的主打产品。带扣最先是用于马具束带,用于人身以后,更加艺术化了,无论造型与附加装饰都有了明显改变。不过后来这种艺术化的风气不再盛行,带扣大体沿着实用的路径演变,很快就定型下来,定型得与我们今天使用的带扣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了。

 

带钩如果从良渚文化算起,至汉末之时,间断使用了近3000年。如果自春秋初年起算,金属带钩使用了1000年上下。接着带扣用到今天,则接近有2000年光景。上自帝王,下至庶民,在正式场合都不能缺了它,就是这样的小物件,陪着过去的人们自在走过了4000多年。

 

带钩多为长体造型,前有钩首,背后的中尾部有圆形的纽,钩和纽是连接腰带两端的接点。不过良渚文化的这些玉带钩的规格一般较小,以长度而论,最短的不过3厘米,最长的也只有9厘米多,一般在5-7厘米上下。玉带钩整体造型比较规整,它的一端为穿绳的孔,另一端为勾系的弯钩,钩首较长。

 

良渚文化的玉带钩应是随腰带横在腰间,钩首向左,使用者是以右手握钩,勾挂在绳套上即可。钩上的带,以钩尾的绳孔看,应属不太粗的丝麻绳之类,一端拴在钩孔上,另一端依腰围大小做成环套,使用时套挂在钩首上。

 

良渚带钩与周汉带钩之间,有型制上的差异,更有时代上的缺环,我们不知道在这个足有1000多年长的时段里,古中国人是不是普遍用带钩束带,如用,又是什么样子,这也许是中国考古上的一个新的未解之谜。

 


青铜时代的带钩,可以将始作期划定在西周末至战国早期之间,而流行的开始年代是在春秋中期。

 

周都洛阳出土春秋中期的带钩,同期带钩还见于北京怀柔的燕墓,山东临淄的齐墓,河南淅川、湖北江陵和湖南湘乡的楚墓,陕西宝鸡和凤翔的秦墓,山西侯马的晋墓,江苏苏州的吴墓,还见于甘肃灵台古密须国墓和辽宁喀左东胡族墓。虽然这个时期的带钩发现的数量不能与战汉相比,但从临淄郎家庄一次出土66件带钩分析,当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带钩使用已经比较普遍。

 

春秋时期的带钩以水禽形为主,也有兽面形、耜形和琵琶形,以小型为多,长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钩体以素面为主,钩纽靠近钩尾。秦墓中见到的一些小带钩有的还没附纽,带钩的一般特征还没完全具备。

 


到战国早期,出土带钩的地点比之春秋有了明显增加。三晋地区韩魏两地发现带钩较多,其次秦、楚、齐、鲁、燕也有一定数量带钩出土。战围早期的带钩依然以小型为主,除继续见到水禽形和耜形外,新出现曲棒形,见到相当多的琵琶形。最长的带钩近20厘米,有的钩纽离钩尾渐远,一部分带钩的钩纽已移至带钩中部。此期铜带钩一般都是素面,很少附加纹饰。

 

带钩的鼎盛期划定在战国中至战国晚期之间,出土数量明显增加。三晋地区发现的属于战国中期的带钩不少,在今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出土最多,河北也发现赵国和中山国的带钩。南方楚国使用带钩也比较普遍,在河南、湖北和湖南境内都有发现。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开始使用带钩,带钩逐渐发展到了鼎盛期。

 

战国中期常见的带钩有水禽形和琵琶形,后者数量最多,凡出带钩的地点几乎都能见到它。其次还有耜形和曲棒形,新出现的有长牌形和异形。钩纽的位置继续往钩体中部移动,多数位于距钩尾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钩体处,个别秦国带钩的钩纽位于钩体中部,这种现象无论在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早期,都不曾见到过。

 

战国玉带钩


这个时期带钩的长度有了很大变化。水禽形带钩依然很小,琵琶形大多属长钩类,长牌形带钩以楚墓出土为多,长度都在20厘米以上,这种带钩可能主要为楚国所用,其他地区其他时代极少发现,时空特征相当明显,它与战国晚期见到的两兽首相背的长牌形带钩不同,后者只见于战国晚期的三晋地区,也相当有特点。

 

带钩到战国晚期就完全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分布范围之广,数量型式之多,工艺制作之精,都是前所未见的。

 

战国晚期发现较多带钩的地区有三个:三晋、秦、楚,常见的有水禽形、曲棒形,琵琶形在三晋发现最多,长牌形只见于三晋地区。耜形除见于三晋外,秦国墓葬中也有少量出土,其他地区绝少发现。曲棒形一类长型带钩的钩纽皆在钩体中部,长牌形和琵琶形带钩的钩纽多在距钩尾三分之一钩体处。

 

秦汉时期是带钩使用的普及期,这是国家统一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带钩流行的主要型式是水禽形、曲棒形和琵琶形,其他战国时代的带钩基本淘汰。带钩完成了定型,除少数艺术型带钩外,制作工艺维持在一般水平。

 

西汉早期的带钩发现较多,在今内蒙古、辽宁、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等省区都有出土。主要型式有水禽形、兽面形、曲棒形、琵琶形。琵琶形带钩以窄体多见,以素面为主。

 

从秦统一到汉初的带钩中,都没有见到耜形和长牌形,它们都消失在战国晚期。西汉中晚期的带钩常见水禽形和琵琶形,以素面为主,制作粗劣,不如前代。这一时期的带钩有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包括琵琶形在内,长度超过10厘米的不多。

 

新莽时期的带钩主要有水禽形、曲棒形和琵琶形,多素体无纹。东汉时期的带钩亦以这三式多见,钩纽几乎都是在中部或接近中部。钩体以素面为主,很少饰纹。

 

东汉带钩长短均有,10 - 15厘米长的带钩比西汉时期在数量上有很大增加。东汉时期北起今内蒙古、辽宁,南到两广、云贵,东达江浙,西去玉门关外,都有带钩出土,这是历史上带钩分布最广的时代。


 


进入魏晋,是带钩的衰落期。西晋时期带钩已不多见,东晋以后更少。洛阳发掘的54座西晋墓,只出1件带钩。西晋带钩以曲棒形发现为多,但它与前代同式带钩有一个重要区别,即钩纽都在钩背中部并略偏向钩首处,而不是偏向钩尾。过去发现最多的琵琶形带钩此时已不见,魏晋时期带钩无论从分布范围、出土数量、工艺制作和种类上看,是很快地衰落下去了。

 

带钩的出现及其传播过程是怎样的呢?王国维在《胡服考》中,认为带具源于鞍具,“欲知带制,必于鞍制求之”。他这里如果指的是带扣之类,那无疑是正确的,考古见到的魏晋以后带饰有些就很难区分究竟是带具还是鞍具。但他的说法如果也包括了带钩在内,就不尽然了。

 

陕西长安客省庄春秋晚至战国早期的墓中曾出土三种“S”形带钩,为扁平铜片制成,侧视呈“S”形,两边有凹槽,发掘者认为它们的用途和带钩相似,时代定在战国早期或更早。这种“S”形带钩在陕西凤翔秦墓也有发现,时代都属战国早期。此外,西安半坡也见到一件类似的铁带钩,新近在甘肃马家塬战国墓也有出土,而且制作十分精致。从伴存物情况判断,这些“S”形器作带钩使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它们应是原始型带钩之一种。


 

大型带钩和小型带钩是同时独立发展来的,虽然它们开始在形体上差异较大,由于用途上的变化,造型逐渐趋向一致,都是钩首、钩体、钩纽合为一体。从实用的意义出发,大小之别始终存在,但是在大钩与小钩之间,并不存在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发展规律。

 

自中国本土起源的东周带钩,随着时代的推进,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大,东汉时期分布最广,魏晋以后范围最小。其传播过程分为七个阶段:


  1. 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带钩分布的范围北不过辽河,南不到岭南,西及宝鸡,中心在三晋和关中地区。最早的带钩和原始型带钩都是在这里发现的,除长牌形以外,各式带钩均有发现。

  2. 战国中期带钩的分布扩大到四川盆地的巴蜀地区,长牌形带钩开始见到。

  3. 战国晚期带钩分布范围扩大到岭南地区,岭南发现的数量、种类都比较少。

  4. 秦统一到西汉时期带钩分布的北限和南限稍有扩大,北及今辽宁北部(匈奴或鲜卑故地),南到贵州(古夜郎之属),但与战国时期相比变化不甚大。

  5. 西汉中晚期带钩继续向西南传播,到达古滇国之域的今昆明附近。

  6. 东汉时期带钩在原有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又开始向西北传播,通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到达新疆东部地区,这是考古发现的带钩分布范围最大的时期。

  7. 魏晋以后带钩分布范围大大缩小,基本维持在早期阶段的范围以内。

 

前后两个阶段带钩的分布范围都比较小,反映了带钩由始作期,经鼎盛期、普及期,到衰落期的发展过程。


注:未经版权方允许,请勿转载、抓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