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上最强复仇者:实施计划十余年,却难逃宿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最爱历史 Author 最爱君


本       文       约 5455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性和传奇性。

2500年来,他以复仇与忠君的双重标签闻名于世。无论是复仇还是忠君,他都以极端的方式表达他的态度:复仇以鞭尸泄愤收尾,忠君以忠谏身死告终。

但在他身上,复仇与忠君又以极其矛盾的方式留待后人评说,时而被当成不忠不孝的典型,时而被当成至忠至孝的模范。

关于他的争议,未曾平息。

他是英雄,也是恶神。是叛逆,也是功臣。

对他作出评判的人,或许根本不在乎历史真实,只在乎自己所处时代的现实需要。

后世为他的故事增添了许多传奇性,层累制造的历史,使得他的本来面目也日渐模糊。

然而,即便2500年过去,我们依然能从附加在他身上的真真假假的历史与传说中,锚定一条清晰而又悲情的主线——

他的父兄因为忠诚而被杀,他为了报仇,隐忍半生,实施了一个长达十五六年的复仇计划,但最终却难逃父兄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因为忠诚而被杀。

这个宿命般的结局,恰恰是历史上难以打开的一个死结,一个悲催的循环。

伍子胥像。图源/网络

1


伍子胥复仇故事的起点,是一个王、一个美女和一个奸臣。在后来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忠奸对立的事情反复发生,而这几乎成为历史学家展开乱世叙述的三大标配。

王是楚平王,美女是秦国女子,奸臣是太子建的老师费无忌。

楚平王让费无忌负责太子建的婚礼仪式。费无忌看到新娘,来自秦国的女子“绝美”,转头就给楚平王汇报,怂恿楚平王自己把这个秦女娶了,再重新给太子娶一个。

这样,费无忌取悦了楚平王,却得罪了太子建。为了给自己留后路,费无忌开启了抹黑太子的模式。先是鼓动楚平王将太子建调到城父(今安徽亳州谯城区东南边陲),随后进谗言,说太子建在城父厉兵秣马,结交诸侯,恐怕要叛变啊。

楚平王信了,召回伍奢进行拷问。

伍奢任太子太傅,是太子建的另一名老师。伍氏家族在楚国是地位很高的政治家族,伍奢的祖父伍参在晋楚之战中曾献奇谋,助楚军大胜。伍参之子、伍奢之父伍举也是楚庄王的重臣,见楚庄王不理政务、沉迷声色,就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南方有一只鸟,三年不展翅,三年不鸣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知道伍举拐着弯儿骂自己,瞬间被激起了斗志说,你的意思,我知道了,虽然三年不展翅,但一飞必将冲天,虽然三年不鸣叫,但一鸣必会惊人。后来,楚庄王终于成就春秋霸业,人称“大器晚成”。

根据《史记》记载,面对费无忌对太子建的构陷,伍奢直言劝谏楚平王:“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而《左传》记载伍奢劝谏楚平王的话是:“君一过多矣,何信于谗?”意思是,大王您娶太子之妻已经是过错了,为何还要一错再错,听信小人谗言,疏远至亲?

伍奢有伍家流淌在血液里的直言忠谏基因,但楚平王毕竟不是楚庄王,他动了杀心。

费无忌继续进谗言说,伍奢有两个儿子,不杀掉将来恐成楚国忧患,可以其父伍奢为人质,把他们召回来,一网打尽。

楚平王对此“言听计从”,一面派人去追捕太子建,一面派人去抓伍奢的两个儿子。

在楚平王派出的抓捕使者赶到之时,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进行了最后一次对话。兄弟俩都知道,父亲被囚禁,不过是楚平王要挟他们兄弟返楚宫,好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的筹码而已。但伍尚为人仁厚,遂将报仇的重任托付给伍子胥,自己则选择回到楚宫与父亲同死。在《左传》的记载中,伍尚最后对伍子胥说:“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

在父兄的印象中,伍子胥为人刚戾忍訽,能成大事。在家族面临灭顶之灾时,他最终做出了“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的抉择。但应该强调,在生死关头,一留一去,一死一生,这是兄弟俩共同的选择。

伍尚束手被捕,等待他的是殉父而死。而伍子胥拉开了弓,搭上箭对准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便逃走了。

当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被杀的时候,伍子胥已经逃亡在了邻国的土地上。一场复仇拉开了序幕。

伍子胥塑像。图源/摄图网

2


在先秦最权威的史书《左传》中,关于伍子胥的逃亡路线,只有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员如吴。”伍员(即伍子胥)去了吴国。

逃亡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则由其他史书和小说进行补述,越往后世,叠加了越多的想象与传说。

司马迁《史记》说,伍子胥为了躲避追杀,最早逃到宋国,跟先前已经出逃的太子建会合,然后一同投奔郑国,最后又去了晋国。不久,太子建在晋顷公的怂恿下重返郑国,而郑国人很快发现,太子建可能已被晋顷公收买为内应,于是把他杀掉。伍子胥惊恐不已,连夜带着太子建的儿子,逃向吴国。

在伍子胥的最后一次逃亡中,他竟然冒着巨大的危险穿越楚国的昭关(今安徽含山县),而不是选择从其他国家抵达吴国。这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昭关地处吴头楚尾,是楚国重兵把守之地。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被捕的风险这么大,伍子胥不可能走这条路线入吴。但从古代历史叙述的偏好来看,伍子胥过昭关因此更偏向于虚构和传说。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伍子胥过昭关的设定,后世才能不断往里面增添传奇情节。

比如,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作《韩非子》里面,就演绎了伍子胥过昭关的智谋:

子胥出走,边侯得之。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

意思是说,伍子胥被守关的负责人抓住了,想拿他去楚平王那里领赏。伍子胥反问守关人,你知道楚王为什么要抓我吗?因为我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但我已经把这颗宝珠弄丢了,到时我只能在楚王面前说,是你夺了我的宝珠并吞到肚子里去了。守关人一听就怕了,赶紧把伍子胥放掉。

司马迁《史记》则重点讲述伍子胥被守关人追捕,跑到江边,恰好有一位渔翁划船而来,渡他过江。伍子胥十分感激,解下佩剑赠给渔翁,作为报答。渔翁拒绝了,说楚王的悬赏令规定,抓到伍子胥的人封爵,并赐米五万石,这些都不入我眼,我又怎么会要你的宝剑呢?

正如法家重在突显伍子胥的谋略,司马迁则重在强调世道人心,在《史记》中,不乏渔翁、屠夫、耕夫这些无名的世外高人,他们地位卑微,与世无争,但品格高洁,总在关键时刻代表正义出手,帮助苦主。

到了东汉时期,当时流行的杂史,进一步附会出新的情节,说伍子胥渡江后特别叮嘱渔翁,不要泄露出去。当伍子胥因为不放心而回头再看时,渔翁已凿船自沉江中。一个逃亡者的猜忌,和一个隐世者的高洁,在这个离奇的细节中得到最大的强化。还有,今天人们熟悉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则是到了元代才编出来的。

总之,在《左传》的“员如吴”三个字背后,历代史学家和小说家推演出了伍子胥逃亡和闯关的许多传奇故事。在正统的观念中,任何结局的成功,都不是随意得来的,中间必经过九九八十一难。

伍子胥剧照。图源/网络

3


从当时的诸侯形势分析,伍子胥历经千辛万苦也要逃往吴国,是有道理的。

在春秋中前期,主要是晋楚争霸,能威胁震慑楚国的,除了晋国就没有了。当时的楚国逃亡者,一般会先跑到中立国宋国、郑国,然后到晋国,从晋国寻求复仇本国的机会。流传到现在的成语“楚材晋用”,反映的就是楚国君臣矛盾,使人才出逃到晋国,并为晋国所用的史实。

但到了伍子胥生活的春秋后期,晋国大族横行,内乱不止,已经无心与楚国争霸。来自楚国的逃亡者,如果背负复仇使命,依靠晋国攻打楚国来报仇,就显得不现实了。他们只能继续寻找有能力、有雄心抗衡楚国的国家,这就是新崛起的吴国。无论是伍子胥,还是与伍子胥有相同遭遇、父亲同样被楚国所杀的逃亡者伯嚭,因此都选择了奔吴。

但伍子胥入吴国乞兵伐楚的计划并不顺利。

虽然吴楚两国为世仇,常年在边境打仗,但当伍子胥向吴王僚献策一举攻破楚国时,公子光却站出来阻止吴王僚,挑明说,伍子胥不过是想替自己复仇而已,“不可从”。

这是一场读心术的较量。公子光看出伍子胥仅为了个人复仇考虑,不为吴国社稷考虑。而伍子胥从公子光的阻挠,则看出他有异志,不想让吴王僚独占破楚之功。

伍子胥决定退而求其次,向公子光推荐了一个名叫专诸的刺客,自己则隐退到乡下种田去了。

伍奢当年说自己这个儿子性格刚戾,但能隐忍,确实是知子莫若父。在复仇计划受阻之后,伍子胥选择了放慢步伐,用时间去赌公子光能上位成为新一代吴王,再利用其建功立业、巩固权威的需求,游说其攻破楚国。而这注定是漫长的等待。

五年后,伍子胥介绍给公子光的专诸,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一上位,他果然把伍子胥从山野之间召回来,任命为“行人”之官,参与国家大政。

又过了九年,吴王阖闾灭楚称霸的欲望,已经比伍子胥灭楚复仇的欲望强烈得多。伍子胥遂向阖闾献策,以三支军队分别骚扰的疲楚之策,拉开了大举进攻楚国的序幕。

公元前506年,春秋后期的一场经典战役——柏举之战,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境内,在柏举(今湖北麻城境内)击溃了楚国20万主力。吴国军队随后攻入了楚国都城——郢都。

这一刻,伍子胥已经等了十五六年。但当时,他的复仇对象楚平王已经死去十年,在位的是楚平王与秦国女子的儿子楚昭王。郢都陷落,楚昭王逃入山中。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十多年间一直胸怀血海深仇的伍子胥,四处搜寻不到楚昭王,怒气仍无法发泄,遂掘开楚平王的墓,进行鞭尸。但《史记》在另一处则记载,伍子胥仅对楚平王之墓进行鞭挞。

究竟是“鞭尸”还是“挞墓”,已无定论。伍子胥当年的好友申包胥,听到消息后派人传话,怒斥伍子胥:“你这样复仇,未免太过分了!已经不讲天理到极点了!”

伍子胥则对来人说:“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替我向申包胥致歉吧,就说我因为年事已高,而报仇心切,就像眼看要日落西山,却仍路途遥遥,所以才做出这种倒行逆施的事情来。

但这也符合伍子胥刚戾极端的性格,复仇,他就一定要狠狠地泄愤。

当初,伍子胥逃亡楚国之前,跟申包胥说,他(楚平王)杀了我父兄,我一定要灭了他的楚国。据《左传》记载,申包胥“勉之”,尊重伍子胥的决定,让他加油。但申包胥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你能灭楚,我也能兴楚。两人一个复仇,一个忠君,都是合理的诉求,没有对错,所以互道珍重。

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申包胥在郢都沦陷后,跑到秦国搬救兵,据说在秦宫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秦哀公。秦国出兵救援楚国,迫使吴国撤军回国。

伍子胥的复仇故事,至此以差点灭了楚国而告终。当年的一对好朋友,各自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嘉兴南湖伍相祠,匾额题曰“春秋大义”,两边楹联是“孝当竭力,忠则尽命;生为相国,死作涛神”。图源/摄图网

4


在伍子胥完成复仇大业之后,他并没有功成退隐,而是继续服务吴王阖闾,成为吴国的重要智囊。阖闾在世时,伍子胥颇受重用,帮助吴国奠定霸业之基。史载,“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但在阖闾死后,伍子胥在继位的吴王夫差那里,关系日渐疏远。当年与他同病相怜的复仇者伯嚭,开始取代伍子胥,成为吴王夫差最信任的重臣。

针对吴国的对外战略,是北伐还是南征,伍子胥与伯嚭形成了两条路线的斗争。尤其是在公元前494年吴越会战之后,吴国军队打得越王勾践率领残部退守会稽山,越国濒临亡国。伍子胥与伯嚭的战略分歧,达到了空前严重的阶段。

伍子胥多次向夫差谏言,一再强调越王勾践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力主吴国应当杀掉勾践、灭掉越国,摘除心腹之患,然后才能挥师北上,争霸中原。而伯嚭收受了越王勾践的贿赂,极力鼓动夫差与越国结盟罢兵,以便将主力投入北伐,尽早称霸天下,这也可以让越国获得喘息之机。

夫差最终站在伯嚭这边,仅对勾践进行奴役式的惩罚,而留给他一条命,也没有灭掉他的国,这给了勾践后来卧薪尝胆翻盘的机会。伍子胥对夫差发出警告,说天要灭越国,如果吴国不接受,一定会反遭其殃。而夫差已经开始用兵于北方,并被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大约十年后,伍子胥在吴国抵达武力巅峰的时候,却已预见了吴国的败亡。

尽管先秦的儒家一再劝告,忠君要有度,君王不听劝谏,可以选择离开。可是,也许伍子胥血液里流淌着家族忠谏的基因,也许他对自己的地位和现状仍有所留恋,他并未像年轻时离开楚国一样选择离开吴国。他采取的最决绝的做法,是在自己出使齐国时将儿子留在齐国避祸,自己还是返回了吴国。伯嚭则立马抓住把柄,再次向夫差进谗言。

夫差彻底被触怒,当场以属镂之剑赐死伍子胥。伍子胥自杀前留下遗言,把我的头颅挂在城头吧,我会看到越国灭亡吴国的。夫差听说了伍子胥的遗言,更加愤怒,命人以鸱夷革裹其尸浮于江,一代忠魂就此长眠于烟波浩渺中。

在伍子胥临死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刻让他感觉到吊诡的恍惚?在那一个时刻,父亲的命运在他身上重演了一遍:那一刻,吴王夫差就是当年的楚平王,伯嚭就是当年的费无忌,而他,伍子胥则是当年自己的父亲伍奢。一模一样的悲剧,在两代人身上进行了复制。

整个春秋时代,多少乱世豪杰陷于诸侯争霸的漩涡而无法脱身,真正功成告退、平安着陆的人,或许只有范蠡一人。这使得范蠡成为中国人梦寐以求却极难复制的理想人格镜像。而伍子胥,则是更具普遍性的悲剧人格原型。

苏州胥门,相传伍子胥死于此。图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年
尚学锋等译注:《国语》,中华书局,2007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
张立新:《逃离与眷顾——伍子胥悲剧命运的文化阐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杨华、冯闻文:《伍子胥故事的文本流变和中国古代的价值观》,《长江学术》,2013年第3期


经公众号“最爱历史”(微信ID:solovehistory)授权转载。







“果粒历史”组合优惠


《致命流感》实体书包邮(政策详见内文)

“果粒历史”小程序会员年卡

原价69元+168元,限时特惠共108元!

点击上方图片把历史私教装进口袋里



在看”的永远18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