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音频系AI制作
2022年2月6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进行,中国队最终以团体总分22分、排名第五的成绩,历史首次晋级到自由滑比赛。
花样滑冰比赛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不少网友发现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舞姿——
和电视剧《甄嬛传》中安陵容冰嬉十分相似——
安陵容正是依靠着滑冰这一特殊技能努力“争宠”,有网友笑称,安陵容今天参加花样滑冰不知道能否打动评委的心,也有人打趣说安陵容参加比赛过不了药检。
网友PS的安陵容参加花样滑冰比赛的运动员介绍。来源/微博@咪咕体育
玩笑归玩笑,如果追溯历史,电视剧中的冰嬉与现代花样滑冰是不是一回事呢?
冰嬉又称冰戏,是清代对冰上运动的称谓,包括冰上竞技、表演和娱乐。冰嬉虽是清代定名,但冰上运动古已有之。古代北方民族在雪地和冰面上追逐猎物,从而训练部众、壮大实力,也促使早期冰上运动发展。《新唐书·回鹘传》记载:东至木马突厥三部落,曰都播、弥列、哥饿支……桦皮覆室,多善马,俗乘木马驰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辄百步,势迅激。
这时的冰上运动多乘木马或脚踏木板而行,借助工具提高速度。宋元时期,冰车逐渐盛行起来。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种在河北地区盛行的“凌床”,类似于今天的冰车,被人们拖拽而行,即使是官员也会乘坐。元代疆域辽阔,狗拉冰橇承担了东北部分地区运输粮食的功能。明清时期,冰上运动逐渐与生产和运输脱离,独立发展并进入宫廷。《明实录》中便有在紫禁城西华门外“且冬则冰床作戏”的记载,而清代冰嬉的巨大发展与清统治者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古画中的狗拉冰车。来源/(清)傅恒等《皇清职贡图》(局部)女真人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寒冷的生活环境练就了他们熟练的冰上行军与打猎的技巧,他们打磨兽骨和木板制成鞋,在鞋底缚以铁条,捆绑在双脚上,行军机动快速,为女真族带来了一个个出奇制胜的军事胜利。冰上行军在女真军队中如此重要,使得冰嬉在上层贵族中推行更加方便。《满文老档》记载,1623年正月,努尔哈赤在大本营辽阳太子河畔的冰面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冰嬉活动,努尔哈赤与诸嫔妃、贝勒、福晋以及文武官员饮酒庆贺,大摆宴席,席间进行了冰上抢踢球和女子冰上赛跑的运动,虽然未穿冰鞋,但这次活动规格极高,成为清代冰嬉的早期起源。清军入关后,统治者着力于稳定政局,注重士兵的训练,将滑冰与骑射、摔跤、石锁并列为八旗军队操练士兵的四大技术,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乾隆皇帝在位时,由于满人入主中原以来受汉文化影响颇深,民族意识逐渐淡化,乾隆特将冰嬉这一满人特有的文化进行发扬,将其提升到“国俗”的高度,由皇帝亲自检阅。此外,北方冬季漫长寒冷,冰嬉逐渐成为冬季检阅军队的重要方式,意图增强士兵身体素质。乾隆皇帝非常重视冰嬉,他在位时,检视冰嬉超过百次。每年冬至后,八旗按照定数各挑选二百名冰嬉的佼佼者,由内务府准备冰鞋等装备。为了保证自己取得成绩,八旗设立专职训练的“技勇冰鞋营”,参加者称“冰鞋”,教练称“冰鞋教习”。腊八前后,乾隆皇帝在西苑三海举行冰嬉大典,特设瀛台、五龙亭、太液池等皇家冰场,在北海琼岛修建庆霄楼以供自己和母亲孝圣宪皇后共同检阅,乾隆皇帝还曾提诗彰显目的:“冰鞋队在液池西,长至才过集健儿,鞠蹴分棚旗八色,庆霄楼上看冰嬉。”古画中可见乾隆皇帝的冰床,内务府服务人员与侍卫簇拥左右。来源/(清)金昆、程志道、福隆安合作《冰嬉图》(局部)冰嬉有三大项目,第一项是“抢等”,类似于今天的速度滑冰,比赛开始前在皇帝御座外二三里处设一大纛,参赛者在大纛下整齐排列,皇帝就坐后会鸣炮,“抢等”裁判听闻炮声后即通知选手做好准备,裁判再鸣一炮或挥动小旗,比赛开始,所有选手“作势一奔,迅如飞羽”,以最先滑行到御座边者为第一,按照抵达次序分不同等级,皇帝御座前环立几名侍卫,防止参赛者冲撞皇帝。参加“抢等”的八旗士兵。来源/(清)金昆、程志道、福隆安合作《冰嬉图》(局部)冰嬉第二项是“抢球”,类似于今天的集体冰球运动,参赛者分左右二队,身着红黄两色比赛服,脚踩冰鞋,侍卫担任裁判,将球猛击至赛场中央比赛即开始,这项运动争夺激烈,“得球者复掷,则复抢焉,有些已得球,而彼复争夺之者或坠冰上,复跃起数丈,又遥接之。”“抢球”不用脚踢,而用手抢夺,这与努尔哈赤时期的冰上运动相比又是一大发展。参加“抢球”的八旗士兵方阵。根据乾隆的《冰嬉赋》,抢球又叫革戏,所穿为双齿冰鞋,用以防滑,身着红黄两色比赛服,可能在一场比赛结束后将比赛服交给身后队员轮换。来源/(清)金昆、程志道、福隆安合作《冰嬉图》(局部)冰嬉的第三项是“转龙射球”,是一种将骑射和滑冰结合起来的比赛项目,这项运动技术含量高,八旗选派本旗冰嬉技能优秀者参赛。参赛者身着与本旗颜色相同的比赛服装,上三旗由皇帝统辖因而率先出场,入场后先按规定在冰面上排成队形“盘旋曲折、蜿蜒如龙”做滑冰表演,然后在赛场上设置旌门,上悬一“天球”,下悬一“地球”,参赛者两三人一组,一人手持小旗作为先导,其后随行者手持弓箭,极速滑行至球门时张弓搭箭,分射两球,中者受赏,而后按原路盘旋归队,最后一名持小旗者是幼童,即“转龙”的龙尾。“转龙射球”不仅因为加入射箭从而技术含量高,还因为统一的集体动作和花样百出的个人表演,“一人左转,两队皆左转;一人向后翻身,两队皆翻身;伸腿张臂,五色战裙,上下掀腾,风驰电转,朱缨貂尾,左右摇荡“,除此以外参赛者还要统一做出“燕子戏水”“凤凰展翅”“白虎摆尾”等高难度动作。所以,安陵容如果参加比赛,很可能会表演的就是这些动作。“转龙射球”。来源/(清)金昆、程志道、福隆安合作《冰嬉图》(局部)冰嬉在乾隆时期被写入典制,成为一种军礼,但在实际操作时,它又会成为一种宫廷散乐,是展示国家实力与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1761年,乾隆皇帝平定西域后,在紫光阁举行宫廷筵宴,赐宴对象为傅恒以下诸功臣,并满汉文武大臣、蒙古王公台吉等一百余人,入觐的回部郡王霍集斯、叶尔羌诸回城伯克萨里、哈萨克汗阿布赉、来使苏勒统卓勒巴喇斯等十一人与宴。此时正值正月,太液池冰面上举行了皇家冰嬉。紫光阁是武举殿试的地点,皇帝在西苑进行宴请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而冰嬉则是一种奖励给特定人群的恩赐,既加强了民族联系,又能向其他民族首领展现满人的尚武精神。除了传统的“转龙射球”外,参加冰嬉表演者服装也有所改变,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不同表演需要。清代冰嬉的观赏人员构成也十分复杂,有蒙古、西藏、回部等,还有朝贡制度下的藩属国,如朝鲜、琉球等,甚至清朝有贸易往来的西方国家英国、荷兰等,都有受邀观看冰嬉盛典的记载。来源/(清)姚文瀚作《紫光阁赐宴图》(局部)嘉庆道光年间,冰嬉逐渐衰落,一方面是由于皇帝的身体原因与忙于工作“无暇行幸”,另一方面,冰嬉庞大的财政支出使得冰嬉的举办越发艰难,规模与影响力也大不如前。光绪十一年,国力有所复兴,朝廷再次开始举办“冰鞋之戏”,活动地点从紫光阁移师北海,国家庆典和彰显实力已不再是冰嬉的主题,冰嬉的实质转向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宫廷娱乐之用,“冰鞋之戏”也逐渐成为晚清粉饰太平的一种手段,在挣扎中走向终结。宫廷冰嬉带有国家庆典的职能和政治目的,而民间的冰上运动则是单纯的娱乐。皇家禁地开放与冰上运动技术的提高,身份限制的取消使得大众冰上运动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化妆滑冰从欧洲传入中国,临近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台基厂设立了日侨创办的人工冰场进行化妆滑冰。民国建立后,开放皇家园林发展国民体育运动被政府提上日程。1925年8月,北海公园经整修后对外开放,在乾隆皇帝检阅冰嬉的庆霄楼举办了开幕礼,公园内许多地区陆续被人承租。1926年初,北海公园湖面已然结冰,有学生和外国人在此滑冰。公园适时组织冰场,同时为了扩大影响,特邀中外愿献技之溜冰者进行化妆滑冰大会,数千人买票观赏,冰场周边设立北洋政府五色旗和万国旗,参赛的一百余名中外男女衣冠华丽奇特,有人打扮成动物装束,有人化妆为英国武士,最奇特的是以巨大的金色铜火锅作为装饰,参赛者站立其中。除化妆比赛外,还有竞速、接力、传物等项目,20世纪20年代的北海冰场成为最具人气的大众滑冰场所。
1926年《京报》关于北海化妆滑冰大赛的报道与1929年《顺天时报》刊登的北海化装滑冰大赛的照片。北海风景秀丽,冰面宽阔,有冰船以备救急,因此极具人气,也促进了滑冰运动的发展。来源/《京报》《顺天时报》剪影
北海的化妆滑冰固然影响空前,但一般民众也不具备化妆的财力,入冬后约上三五好友在冰面上自由滑行才是更多人的选择。金受申曾在20世纪30-40年代的《立言画刊》上记载了老北京的民间滑冰趣事:“至于民间的溜冰,也没有冰鞋,更没有冰场,只在鞋上绑一木板,板上安两根大铁条,平民的冰鞋,便已完成……以往的溜冰,不注意短跑和表演技术,虽然有时来个‘苏秦背剑’、‘金鸡独立’、‘凤凰单展翅’的花招,但也没人看的重,也没有化妆表演。所最擅长的,便是长跑,有时二十八英里竞赛,顷刻便来得来回的。”由此可见,当时的民间滑冰,并不看重花样,而看重传统的竞速,踩着笨重的冰鞋在河道上从朝阳门滑行到通州再折返,倘若这些人穿着现代冰鞋,在更加光滑的冰面上滑行,不知能有多快。1946年,《Life》杂志亚洲区摄影师Jack Wilkes在北京北海公园拍摄的吴桐轩,吴桐轩曾是慈禧太后冰嬉队长,将武术与滑冰融合,被称为“最后的冰嬉传人”。来源/新浪体育
民国以来的冰上运动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身份限制被打破。清代冰嬉的参与者必须是八旗官兵,即使到了光绪年间也没有允许绿营士兵加入。同时,冰嬉也局限在男性,相比于努尔哈赤时的早期冰嬉甚至有所收紧。随着民国建立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女子体育这一理念也得到大众认可并逐渐发展,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大众传媒、消费文化、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女性运动被冠以“时髦”“解放”的外衣,而滑冰就是冬季女性主要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民国初年,冰鞋已经实现自主生产,加上进口冰刀,这就比“木板铁条”的自制冰鞋先进太多了。现代冰雪运动传入中国后,冰雪运动在学生群体中得到有效推广,滑冰也是“新女性”的代名词。 《时报》1930年所刊载的燕京大学女生滑冰照片,“寒光刀影未名湖,北海稷园总不如”,未名湖冰场是几代北大人的记忆。来源/《时报》剪影
花样滑冰与清代冰嬉差别很大,虽然冰嬉中的“转龙射球”会有转身、跳跃乃至杂耍般的高难度动作,但毕竟不是同时代、同类型的运动。即使是花样滑冰,其自身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国在冬奥会上与花样滑冰也结下了不解之缘。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四届奥运会上,首次接纳花样滑冰为竞赛项目,但由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担心自己的“北欧运动会”受到冲击,因而抵制,但如果冰上运动没有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也就失去了意义。1924年,双方采纳折中意见,商定于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之前,另外举办一次只有冬季项目的赛事,将其称为“国际冬季运动周”,这次赛事设立包括花样滑冰、速度滑冰、滑雪等6个大项,由于大获成功,北欧各国也不再抱有敌意,这次活动因而被追认第一届冬奥会,这就是法国霞慕尼冬奥会。1924年参加法国霞慕尼冬奥会的部分花样滑冰选手(从左至右):奥地利选手何马∙普兰克-扎博(HermaPlanck-Szabo) 、英国选手艾索尔·摩曼(EthelMuckelt )和美国选手比阿特丽克斯·洛克伦(BeatrixLoughran)早期的花样滑冰需要冰刀在冰面上划出规定图形,裁判会到冰面检查图形,不像今天一样更强调复杂的动作。这种评分方式在20世纪末逐渐退出国际赛事。早期冬奥会中的花样滑冰,甚至还没有音乐伴奏。1932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一支管弦乐队走上冰场,循环演奏同一支曲子为所有选手伴奏,此后,花样滑冰开始与音乐联系。2014年起,国际滑联宣布允许花样滑冰配乐出现歌词,这对选手选择配乐、服装、编舞与形象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考验。这么看来,安陵容作为后宫妃子,身着红色华服来一曲冰上舞蹈,还真比真实历史上的冰嬉运动更加接近今天的花样滑冰。
来源/电视剧《甄嬛传》片段
当然,她肯定还需要完成比赛的规定动作、提高难度系数,才能走得更远。而就在今天刚刚结束的花样滑冰男子组单人滑短节目中,中国选手金博洋以一曲《卧虎藏龙》,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进行了完美融合——
2022年2月8日,金博洋代表中国出战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短节目,身着水蓝色比赛服演绎《卧虎藏龙》。来源/腾讯视频
我们看到花样滑冰会想到安陵容,不仅仅表明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熟悉与喜爱,更意味着中国历史的一脉相承,巨大的记忆宝库给了我们更多的情感支撑,将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人联结在一起,共同说一声:中国,加油。韩丹:《论我国古代滑冰的巅峰——清代冰嬉活动盛衰考述》,《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韩丹:《宋代无冰嬉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林家维:《乾隆朝紫光阁赐宴图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4期任昳霏、郭磊:《飞驰的冰刀与停滞的帝国——冰嬉盛典与清代文化命运兴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伍容萱、方非:《乾隆朝冰嬉初探——基于冰嬉图像及文本的研究》,《故宫学刊》2020年,总第21辑贾青峰、宋慧铭、郑锡坤:《中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年第11期肖婷婷:《<满文老档>中的冰嬉盛典》,《兰台世界》2021年第8期杨玉昆:《追忆北海的冰上运动传统——为北海公园冰场开放90周年而作》,《北京档案》2016年第1期呼啸:《时髦的解放——民国女性体育文物欣赏》,《文物天地》2021年第3期肖亚卓:《那一年,冬奥会还不叫“冬奥会”》,新华社巴黎1月25日电乐文婉、王春燕:《花样滑冰选曲有哪些讲究》,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印文晟、蒋强、陈环:《花样滑冰规则的演变历程与发展趋势》,《冰雪运动》2008年第2期《中国参与冬奥会的前世今生》,《团结报》2022年1月27日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精华结集一本书读懂古代中国的承袭与变革 《看不够的中国史》有料、有戏、有视野点击下方图片购买↓↓↓
点击下方图片或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把历史私教装进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