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古代“王婆”如何靠一张嘴盘活“爱情买卖”!

任思潼 国家人文历史 2024-04-17


本 文 约 44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 钟

在指尖滑动的现代交友世界,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隔着屏幕的邂逅但你可曾想过,在遥远的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少男少女们又是如何寻觅良缘,牵手共度一生的呢?

近日,河南开封景区的“王婆说媒”节目,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媒人的风采。幽默诙谐的“王婆”,身着古代服饰,为单身青年“保媒拉纤”,凭一己之力带火整个景区,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受到年轻人的热议和追捧。


“王婆说媒”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爆火。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那么“说媒”的起源是什么?古代媒人是个怎样的职业?古代说媒与现今河南开封的“王婆说媒”又有什么不同呢?

 那些年,被父母和媒人“安排”的婚姻


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是“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两方基本见不着面。那么男女两性是如何从素不相识到结为连理的呢?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民国时代,婚姻的缔结往往离不开“媒”的巧妙斟酌。一段婚姻若没有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则会被认为是非法的、不道德的。媒妁(媒,谓谋合二姓者;妁,谓斟酌二姓者。一说男方曰媒,女方曰妁),作为男女婚配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古代婚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媒妁”起源于何时?史料并无明确记载。据《绎史》卷三引《风俗通》记载:

“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据说女娲与伏羲由兄妹而为夫妇。鉴于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女娲于是令已婚的男女定居在一起,同时,自任媒神,掌管男女姻事。因此,由神话传说来看,女娲为制定婚姻礼制的始祖母,也就是中国第一媒神。


伏羲女娲像页来源/故宫博物院


在《诗经》中,“媒”字已经出现。《诗经·卫风·氓》中就有诗云:“匪我期,子无良媒”诗中的女子为自己辩解,她并非故意拖延婚期,而是因对方未寻得合适的媒人。而“媒人”一词在徐陵编《玉台新咏》中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里也多次出现: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遣垂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不过,尽管“媒人”一词有所提及,但诗中并未详细描述媒人的言谈举止,使得我们对当时媒人的细节了解相对有限。

“媒妁”又是何时成为男女婚配的必要条件?真正具有婚姻中介人性质的“媒”,是父系氏族制确立、父权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诗经·豳风·伐柯》曰: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作品,这首诗的出现,说明在当时的某些地区、阶层中,已经开始遵从比较严格的礼制规范了。战国时期,《孟子·滕文公下》中记载: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可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此时已经成为男女婚配的必备条件。


榆林窟第25窟弥勒经变中的婚嫁图来源/敦煌研究院


媒人也是“公务员”?


媒人,又称媒妁、冰人、媒证、月老、红娘、伐柯人等,是中国传统婚姻中不可或缺的礼俗人物。《礼记·曲礼》认为“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而唐代更是把“媒妁之言”移入法律条文,作为婚姻成立的法定条件。如《唐律·户婚》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倘若婚姻违律,媒人也要连坐。自唐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婚姻“必用媒”载入律法。《宋史·礼志》记载,熙宁十年,神宗下诏令:

“其冒妄成婚者,以违制论,主婚宗室与媒保同坐,不以赦降。”

司马光制《书仪》时规定:

“必先使媒氏往来通言,俟女氏许之,然后遣使者纳采。”


司马光画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媒人的身份有两类:官媒及私媒。

官媒,顾名思义是为官府充役的媒者。中国自周代起国家就专门设置了管理男婚女嫁的职官——媒氏。《周礼》中对媒氏的职责也做了规定:“媒氏,掌万民之判”,也就是让适龄男女结合的意思。具体来说,它的职责包括:

(1)根据出生文书,催促年满30岁的男子和年满20岁的女子成婚
(2)仲春佳月,组织男女婚嫁
(3)掌握聘礼的数量
(4)禁止不合礼制的冥婚等

汉武帝时,为了开拓西南,在蛮荒百越之地设立媒官,教导当地居民进行婚姻嫁娶。到了元代,官媒制度日渐完善。元代《通制条格》中曾命令地方的官府根据地方居民的人口情况,由地方长老保送信实妇人,充籍为官,称为“媒妁”。《元史》中也将官媒称为“媒互人”。这些官媒受到政府的委任与监管,负责“钦依圣旨,定到聘财求娶”。明清时期,据《醒世恒言》中描写,官媒婆是在地方媒婆中选取顶尖人物充任的。在《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一篇中,当地的官媒婆李婆亡故后,“官私做媒,又推张婆出尖”,即原先的犯罪家属官卖的事务,都改由张婆负责。由此可见,明清时期官媒、私媒内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这一时期,官媒的职责较之前朝代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管理民间嫁娶的职责大大削弱,这些官媒已经不再负责民间普通百姓的嫁娶,而是仅仅负责所属地区官府之家的嫁娶活动。


官媒是为其所从属的官府中人家说媒,而一般民间婚嫁的撮合任务,便主要由私媒承当。私媒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战国策·燕策》中:“周地贱媒”的记载,这里的“媒”当为私媒。私媒又有职业媒婆和临时媒婆之分。众所周知的“月老”一词,就来源于唐代传奇《定婚店》。唐代的媒人中已经可以见到女性的身影,当时被称作“媒妪”“媒媪”等。“妪”“媪”都是对中老年妇女的称呼,可见,唐代的女性媒人应都是年长的女子。


月老殿来源/北京民俗博物馆


宋代,职业媒人进一步发展,当时在东京汴梁的媒婆群体中已经出现等级划分:

“上等戴盖头,着紫背子,说管亲宫院恩泽;中等戴冠子,黄包髻背子,或只系裙,手把清凉伞儿,皆两人同行。”

日本学者胜山稔通过对白话小说和相关史料进行研究,认为以维持生计为目的的职业媒人应该产生于南宋以后。这是因为宋以后城市有了极大发展,人口都集中于城市中,这使得媒人居中介绍成为可能,也导致了媒人的商业化。

明清时期,职业化的私媒盛行于民间,平民百姓的婚嫁一般都通过私媒完成。

为了提高“谋和”的成功率,媒人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长”:首先便是伶牙俐齿、能说善道;其次便是拥有超高情商,深谙男女双方的喜好和心理,然后“对症下药”,见机行事。官媒也好,私媒也罢,职司虽有所不同,但都是婚姻的中介人和促成者。不可否认,在封建时期,媒人对于维护婚姻制度、提高婚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红线之牵,比“恋爱综艺”还精彩!


“说媒”是婚姻礼俗的应有之仪。关于说媒的一般程式,朱熹的《家礼·昏礼》中有相关叙说:

“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年十四至二十,身及主昏者,无期以上丧,乃可成昏,必先使媒氏往来通言,俟女氏许之,然后纳采。”

在《礼记·昏义》中已有对上古婚礼仪式的记载,即嫁娶必须按六个步骤进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下面以《金瓶梅》李衙内和孟玉楼为例,来具体看看“王婆”如何说媒。

《水浒传》中的王婆形象来源/电视剧《水浒传》截图


李衙内对孟玉楼心仪已久,特意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官媒陶妈妈去西门庆家提亲。

(纳采)陶妈妈到了西门府,一眼看到孟玉楼,那端庄娴静的气质让她赞叹不已。她向孟玉楼表达了李衙内的诚意,孟玉楼听了,心中虽然有些害羞,但还是对这门婚事有了些期待。

孟玉楼问起了李衙内的情况,陶妈妈赶紧回答:

“哎呀,玉楼娘子,你且放心。李衙内是个才貌双全的人物,今年三十一岁,是县里知县的独生子。他学问渊博,武艺高强,可谓是人中龙凤。他对你倾心已久,特意让我来提亲。若是你嫁过去,那就是当家夫人,身份尊贵,没人敢欺负你。”

孟玉楼被陶妈妈一番话说得心动不已,她决定答应这门婚事。于是她吩咐丫鬟准备茶点款待陶妈妈,取来一条红段子,让丫鬟交给铺子里的人写了生辰八字。(问名)

吴月娘见状,便说:

“你当初是薛嫂儿做的媒,如今还是让她来,你们两个一起拿着婚帖去回话,这才是礼数。”

不一会儿,薛嫂儿也被叫来了,她和陶妈妈见了面,互相行了礼。

这两个媒人拿着婚帖离开了西门庆家,往县衙去回话。她们一路上聊着天,薛嫂儿告诉陶妈妈孟玉楼的出身和婚史。陶妈妈有些担心李衙内会嫌孟玉楼年纪大,薛嫂儿却出了个主意:

“咱拿了这婚帖儿,交个过路的先生,算看年命妨碍不妨碍。若是不对,咱瞒他几岁,也不算说谎。”


两人走了一段路,果然见到一个卦摊,上面写着“子平推贵贱,铁笔判荣枯”。她们上前问了声好,便请先生算八字。先生接过婚帖看了看,然后开始掐指寻纹,摇动摇卦的算子。他算了一会儿后批下四句命词:“娇姿不失江梅态,三揭红罗两画眉。会看马首升腾日,脱却寅皮任意移。”(纳吉)

两个媒人听了先生的话,心里都有了底。她们拿着婚帖和命词回到县衙,向李衙内回话去了。李衙内听到好消息后,心中大石落地,当即定下了行聘礼和准娶的日期。次日,便由两个媒人再去西门府中向月娘和玉楼回话;到了行聘礼那天,又是两个媒人相随到西门府中“下了茶(茶礼)”。(纳征&请期)

到了亲迎的那一天,孟玉楼身着嫁衣,红妆艳丽,媒人陶妈妈和薛嫂儿为她带上红罗销金盖袱,抱着金宝瓶,一路护送她离开了西门府,前往李衙内的府邸。(亲迎)

至此,两位媒人完成了男女双方从互不相识到结为连理的全部工作。


莫高窟第12窟中的婚嫁图。来源/敦煌研究院


“媒”在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促进了婚姻文明的进步,还在促成男女青年的联姻中发挥了积极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也看到了“媒”在旧婚制中的局限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婚制的束缚和限制。


当我们回顾“媒”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轨迹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其复杂性,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婚姻中的“中介者”。实际上,“媒”的角色和功能远比这更为丰富和多样。它既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也是社会风俗的反映者,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如今,河南的“王婆说媒”依然活跃,希望这个活动能屏弃干扰,真正为现代的年轻男女牵线搭桥,助力他们寻找并缔结美好的姻缘!

参考文献:
[1] 芮东莉. 中国古代“媒”的嬗变[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2] 辛银美.古代的媒妁与《金瓶梅》中的媒妁形象[J]明清小说研究.2008,(01).
[3] 吴秀华.古代的媒妁[J]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9, (01).
[4] 朱蕾,任仲书.宋代社会中媒人的活动与影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91-95.
[5] 任志强.明清时期媒人的作用与责任[J].新西部,2020(03):98-101.
[6] 朱蕾,任仲书.宋代社会中媒人的活动与影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91-95.
[7] 张昂霄.明清“三姑六婆”群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END
作者 | 任思潼
编辑 | 胡心雅 郑美玲(实习)
校对 | 火炬 李栋 张斌 古月




国历好物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点击下方图片或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把历史私教装进口袋里



“在看”的永远18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