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登上《新闻联播》!让青春在新征程上书写光荣与梦想!
让青春
在新征程上
书写光荣与梦想
日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新闻联播》
报道党的二十大
在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
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副院长刘念接受采访
畅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心得体会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
迈上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新征程上
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始终坚持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刘念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们要努力解决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卡脖子”难题,为国家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
\ | /
★
我校2011年获批建设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电气工程学科位列A级,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十年来,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双一流”学科建设,电气工程学科带头人刘吉臻院士提出并建立了“多源互补、源网协同、安全高效”为基础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分析控制理论体系,研发了源网联合仿真与控制系统等国际领先的实验平台。
以新能源电力系统为核心对象,围绕我国由低碳向零碳转型的战略目标,学校在关键核心技术、科教协同育人、能源高端智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
提出了基于多源互补与火电灵活控制的高比例新能源消纳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推动国家将火电灵活运行作为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重大举措,支撑我国新能源并网规模持续增长;创新发展了先进输电装备电磁分析与多物理场调控方法,解决了新能源规模化外送中换流阀、换流变等装备的“卡脖子”问题,支撑国家特高压直流和柔性直流重大工程建设;发展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动态相量同步测量与保护控制理论技术,保障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支撑我国电力二次设备制造持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五年,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课题5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93项,各类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2.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第一完成单位的省部级一等奖12项,省部级奖励63项。
创新科教协同育人模式
服务能源电力行业发展
与国家电网联合成立了能源互联网学院,以电气工程学科为核心,联合四个一级学科自设能源互联网交叉学科,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服务能源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华电集团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学院,与23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商务援外培训,服务我国能源电力“走出去”战略。获批国家“双万计划”专业4门,新增国家级课程/教材9项,获批CSC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项,新增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规模居全国第一,超过80%的毕业生成为我国电网运行、工程设计及装备研发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为西电东送、智能电网、特高压建设等国家重大电力工程项目贡献了专业力量。
科技创新牵引高端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决策
针对低碳向零碳转型过程中的技术路径与机制体制,电气工程学科依托大学与中电联共建的新型能源系统与碳中和研究院,协同推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高质量建设,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国工程院的重大咨询项目,围绕碳中和实现路径、能源政策法规、新型电力系统市场体系、碳交易市场、能源交通融合等领域,牵头制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能源领域“十四五”科技规划》等重要规划,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综合性、针对性的研究成果,支撑了电力体制改革若干重大政策起草与市场规则制定,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高端智库支持。
2022年,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建设目标。下一步,学校将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为核心对象,坚持将“四个面向”作为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多源互补、源网协同、供需互动、灵活智能”的学术思想,凝练方向、建设平台、汇聚人才,解决电力行业发展中面临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难题,努力推动电气工程学科水平跻身世界一流前列,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
近期精选
戳图片可直接跳转哦!
等你来!能源电力世界青年学者论坛
十一月,再见
招贤纳士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部2023年度人才引进及教学科研岗位招聘公告
素材来源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初审丨朱慧花 董艺双
复审丨刘馨浓
审核丨卜叶蕾 卜春梅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