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崔翔老师讲述电院简史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2023-12-07

谨以本文纪念华北电力大学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成立65周年。本文1.4万字,阅读约需38分钟,摘编自《华电记忆(第八辑)》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简史(北京电力学院时期)”第64-117页,原文4.5万余字。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本部设在北京,在保定分设电力工程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学院至今已有65年的办学历史,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为我国各个时期的电力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不仅在我国电力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良好声誉。

65年来,学院历经北京电力学院时期(1958年至1970年)、河北电力学院时期(1970年至1978年)、华北电力学院时期(含北京研究生部、北京水利电力管理干部学院,1978年至1995年)、北京动力经济学院时期(含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1983年至1995年)以及华北电力大学时期(1995年至今)。

北京电力学院的建立

1958年5月,中共中央在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即,全国开启了大跃进运动,经济建设明显加快,各个领域原本就少的高级技术人才更加缺乏。

作为国民经济先行官的电力工业也不例外,不仅需要再建一批火力发电厂、水电站以及配套的高压输变电和配电工程,更需要扩大电力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模。

水利电力部(简称水电部)为了自主培养更多的电力高级技术人才,决定参照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的模式,在北京电力学校的基础上创建北京电力学院。

北京电力学校始建于1950年8月,195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校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北下关。

1958年10月,国务院批准水电部建立北京电力学院,分设大学部和中专部。原北京电力学校改为北京电力学院的中专部,同时撤销北京电力学校。

1958年11月27日,水电部[58]水电厅字第361号文指出:“我部根据国家水利电力事业发展需要,决定以北京电力学校为基础办成一所高等学校。其名称定为:北京电力学院。学院在部统一领导下,交由技术改进局领导。兹颁发院印一颗即日启用。原北京电力学校名称撤销,校印作废。”

1959年2月21日,水电部任命技术改进局(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局长兼党委书记方琛兼任北京电力学院的院长兼党委书记,副局长梁超兼任副院长,李峰任副院长,北京电力学校的原校长董一博任副院长。

水电部冯仲云副部长提出北京电力学院要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方针,新院址选在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镇四拨子,与技术改进局毗邻,以便北京电力学院与技术改进局相互支撑,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他还指示,技术改进局的领导和各专业室的主任,要做好北京电力学院的专业规划、技术援助和工作指导等工作。

冯仲云副部长是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首任校长,熟悉大学的办学规律,后来调任水电部副部长,分管教育和科研等工作。他的这些指示为北京电力学院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北京电力学院建立之初,师资奇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水电部采取了三个措施:一是将北京电力学校的部分骨干教师调整到北京电力学院;二是从技术改进局、相关发电厂和电力局选拔了一批技术水平高的工程师调入北京电力学院;三是将1960年前后分配到水电部的本科毕业生全部分配到北京电力学院。这些措施初步解决了北京电力学院的师资问题。

北京电力学院大学部设置了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机电器制造、热能动力装置、电厂化学四个专业,学制均为五年。

图1 北京电力学院首届部分本科生参加

建校劳动时的合影。(选自校史馆)

电力工程系的建立


DIANLI

电力工程系(简称电力系)的前身是北京电力学校电机科,电机科后改为电力科。1958年建院之初,电力科设置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电机与电器三个专业。

1959年,北京电力学院对教学组织和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成立了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和电厂化学系。

电力系的首任系主任是无党派人士戚秉彝,系党总支书记是陈秉堃。同时,技术改进局派徐士高工程师兼任电力系的系主任。戚秉彝负责电力系的日常工作,徐士高负责电力系的办学方向和规划等咨询工作。

在此,对徐士高院士做一个简单介绍。

徐士高(1908-1990),男,山东黄县人,高电压技术专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1944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强电工程系博士学位。是我国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的奠基人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电力系成立时,设有系办公室、发电输配教研室、电力机械教研室、电工教研室,三个教研室下共有九个实验室。设置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简称发电专业)、电机电器制造(简称电机专业)两个本科专业,学制均为五年。鲍伟廉、杨天民、康健宁分别任发电输配教研室、电力机械教研室、电工教研室的主任。

图2 1961年发电5802班女生

在教学楼前的合影。(选自校史馆)

  //  

1959年上半年,电力系的办学条件仍然十分困难,师资只有20余人。但是,水电部提出的培养目标还是很高的,要培养能文能武的新型知识分子,即:不仅要求培养电力工业相关的发电厂、变电站、电机电器制造等方面所需要的设计、安装、运行和制造的高级技术人才,还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忠实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等。

在师资队伍方面,电力系除了从北京电力学校调入的部分骨干教师外,还陆续接收了一批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北京邮电学院、南京工学院、华中工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的应届毕业生。

到1959年底,电力系的师资队伍尽管人数不多,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课的构架基本形成。制定出13门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了电工基础、工业电子学、自动化、二次接线等8门课程的教材,占电力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62%。特别是在二次接线教材编写中,编入了很多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新技术,学生不仅要依靠教材学习,还要到电力设计院、发电厂和变电站等现场去学习。教师通过编写这些教材,提高了业务水平,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教学实验设备方面,主要依靠了北京电力学校的底子。经过努力,学院校办工厂很快就可以生产各种类型的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以及电机设备、50kV高压试验变压器、小型汽轮发电机组等。1959年,为了进一步解决教学实验设备的不足问题,电力系采取了自制和外购的两条腿走路方式。教师和学生克服了各种困难,自力更生,苦干实干,自制了大批实验仪器、设备、模型以及大型图表等,自建了资料室、实验室等。例如,自制了各种变压器、电抗器等共83台、电子学成套实验装置24套、高压冲击发生装置1套、以及5kW直流电源多套,实验室的仪表增加了近一倍。

在电力系成立之初,尽管水电部提出了要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方针,但电力系还没有系统的科研工作和科研规划,科研工作主要体现在师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技术革新等方面。

1959年5月,学院承担了北京市下达的制造电动机等产品的生产任务,为此成立了电机制造厂。在制造电动机的同时,该厂也成为电力系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

1960年,根据水电部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远动方面高级人才的培养要求,电力系又新建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简称电自专业)。电自专业因学生毕业后会接触到我国电力系统方面的机密信息,因此被列为机密专业。至此,电力系共有三个专业,即发电专业、电机专业、电自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电力系新建的电自专业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1960年,电力系开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1961年9月,哈工大电力系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并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后,电力系对电自专业进行了重组,更名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专业,但仍简称电自专业。电自专业后来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一个专业。

哈工大电力系的并入

1961年,对于北京电力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哈工大电力系整体并入北京电力学院。

1959年上半年,国家决定将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分开。哈工大被列为国防院校,学校性质开始由民用转向国防。1961年2月,哈工大被划转到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委)。国防科委要求哈工大的所有专业都要转向国防专业,不再开设民用专业。

哈工大电力系开设的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简称发电)、高电压技术(简称高压)、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简称动经)三个专业均是国防科委要求哈工大不再开设的民用专业。然而,这三个专业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由苏联专家援建的首批专业,也是全国同类专业中的第一个专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由于这三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到水电部的电力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等单位工作,为此,水电部曾向哈工大这三个专业投入了很多建设经费。

水电部得知哈工大要停办电力系后,高度重视,即刻联系哈工大,派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党总支书记陈秉堃等两次赴哈工大电力系调研,与师生座谈。随后,水电部刘澜波副部长与哈工大李昌校长在北京会面,商定将哈工大电力系的发电、高压、动经三个专业整体并入北京电力学院的事宜,以充实和提高北京电力学院的办学水平。

下面,对哈工大这三个专业进行简单介绍。

发电专业创建于1950年9月,是苏联专家莫斯科动力学院发电厂教研室的尼·依·沙阔洛夫、输配电教研室的弗·彼·拉师克夫和列宁格勒工业大学发电厂教研室的雅·拉·鲁静指导建立的。高压专业始建于1954年春季发电专业设立的高电压工程专门化,是苏联专家列宁格勒工业大学高电压工程教研室的康·斯·斯捷范诺夫指导建立的,1956年,高等教育部批准将高电压工程专门化从发电专业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立高电压工程专业。动经专业建立于1954年底,是苏联专家列宁格勒工程经济学院动经教研室的罗·雅·布利里、莫斯科工程经济学院动力企业组织与计划教研室的依·米·赫依斯捷尔和莫斯科动力学院动力企业组织与计划教研室的萨·里·普鲁兹聂耳指导建立的。这三个专业对应六个教研室,分别是输配电教研室、发电厂教研室、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教研室、高电压工程教研室、动力经济教研室、动力生产组织与计划教研室,教研室主任依次为杨以涵、戴克健、吴展允、蒋德福、汪雪瑛、李正。

1961年6月8日,水电部给北京电力学院发文[(61)水电教字第63号]:“我部接到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61)科八字第341号]批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抄件。该委同意哈尔滨工业大学将电力、高压、动力经济等三个专业的教研室正副主任、教师等29人,学生208人,和部分教学专用设备转给你院。这部分师生和专业设备的移交,对于你院今后教学力量的增强,教学质量的提高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你院应当作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它做好。”

1961年9月,哈工大电力系的发电、高压和动经三个专业的教师、学生和教学设备以及2500余册电力类图书等整体并入到北京电力学院。其中,发电专业和高压专业整体并入电力系,动经专业整体并入动力系。

并入电力系的发电专业的教师有杨以涵、戴克健、何富发、吴展允、王铭诚、南志远、蒋本一、刘庆国、石永海、周波、翟东群、袁正清12位教师,随迁家属中的苏沛浦(哈尔滨市供电局)、何之文(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等亦转入电力系做教师,本科生有1957级55名和1958级46名。同时,1959级张文勤和徐尔贵、1960级王中元、1961级周洪顺和周国斌5名研究生也并入电力系。并入电力系的高压专业的教师有蒋德福、解广润、陈维贤、黄齐嵩、胡世雄、吴璞三、李如云7位教师,随迁家属中的教师有陈慈萱(哈工大电器专业教师)、黄丽娴(哈工大电测专业教师)等亦转入电力系做教师,本科生有1957级24名和1958级29名。同时,1960级解春林、李岱、汤善臣、周绮帆和1961级曾楚英5名研究生也并入电力系。1961年后,又有部分留在哈工大的教师调入。

图3 现存于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的哈工大图书

《理论力学习题集》和哈工大教学用书

《变压器计算》。(图书馆提供)


哈工大电力系三个专业的1957级、1958级学生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后,情绪一度十分低落。针对这些问题,学院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积极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决定,将个人诉求融入国家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北京较好的主副食供应条件,改善学生的伙食。


图4 哈工大电力系发电57-2班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后

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合影。前排左一为王仁洲先生。

(选自《华电记忆(第五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哈工大老校长的水电部冯仲云副部长了解到这个问题后,高度重视,亲自来北京电力学院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冯仲云副部长风趣地说到,你们来到北京,离中央更近了,离水电部以及下属的科研、设计、调度等单位更近了,你们在水电部领导下的北京电力学院的电力系学习,是“电的三次方”。冯仲云副部长不愧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高级将领,政治思想工作到位,很快解决了学生们的思想问题。

哈工大电力系三个专业在离开哈尔滨之前,时任哈工大党委副书记吕学坡找时任电力系主任翟东群谈话。翟东群先生回忆到:“吕书记说,李昌校长委托我与你谈话,李昌校长说,你们作为哈工大八百壮士的一部分,要把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治学理念带到北京电力学院去,你们要继续为我国电力工业培养高级人才!”

哈工大电力系三个专业整体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后,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也成为北京电力学院特别是电力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电力工程系的重组

1961年9月,随着哈工大电力系三个专业师生的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对电力系以及教研室和专业进行了重组。

重组后的电力系主任仍为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原系主任戚秉彝,电力系副主任为哈工大电力系原系主任翟东群。

同时,重组了电工教研室、电机教研室、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教研室(简称发电教研室)、电力系统自动化及远动化教研室(简称电自教研室)、高电压工程教研室(简称高压教研室)五个教研室及对应的五个实验室。五个教研室主任依次为康健宁、杨天民、杨以涵、吴展允、蒋德福。哈工大发电、高压专业的教师以及适合在电力系做教师的随迁家属与电力系原有教师融合在一起,被分别编入五个教研室和五个实验室。


图5 电自教研室部分教师合影。前排左起沈有昌、高中德、张玉诸、鲍伟廉、南志远、吴展允、孟永炎,中排左起陈明珠、周国斌、谭荻茜、施瑠玲、苏沛浦、何之文、刘惠茹,后排左起杨维娜、周洪顺、张瑞华、谈德茂、杨奇逊、吴凤书、黄孝涌、甘克启。(张瑞华先生提供)

图6 电机教研室部分教师合影。

前排左起张露漱、叶东、林宪枢、杨天民,

后排左起萨支育、方启宏、屠汉明。

(叶东先生提供)


电力系重组后有三个本科专业,分别为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发电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专业(电自专业)、高电压技术专业(高压专业),并取消了电力系原设置的电机电器制造专业,将相关学生转入上述三个专业。

哈工大发电、高压专业的并入,极大地增强了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的办学实力,直接开启了电力系乃至北京电力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快速提升了电力系的办学水平。哈工大发电、高压专业成熟的教学体系、先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教师队伍、重要的社会资源以及承担的科研项目等,特别是铭记责任、求真务实、崇尚科学、自强不息的学风,对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以及今天的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均奠定了雄厚的发展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徐绳均先生回忆到专业教学计划时说到,“我们来时,北京电力学院成立之初招收的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课,但学院能够讲授专业课的教师很少,教学计划也不完整。因此,我们来后就全部采用了哈工大的教学计划,包括专业课、各类课程设计和实习等,专业课也都由哈工大来的专业课老师讲授,专业课的教材、习题集、课上讨论参考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配套材料都很完备。”

哈工大这批教师不仅全面诠释了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而且继承发扬并形成了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德才兼备,知行唯实”的治学理念。

1962年秋,水电部教育司的张瑞岐处长调任电力系主任。此时,电力系党总支书记是关榕。

1963年至1965年,电力系的师资队伍从1958年建系之初的20余人增加到近百人,分别来源于北京电力学校电力科教师、哈工大电力系教师、水电部技术改进局工程师以及国内知名大学电机系毕业生。

师资队伍的建设

北京电力学院成立之初,就深知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师资队伍。1960年,学院提出要紧抓师资培养,当时出台的文件指出,“党指示我们要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我们学校从中专建立学院后突出的感到教师教学方面的困难,党委十分重视这项工作,通过争取外援留住毕业生补充了师资队伍,采取了在职提高与脱产进修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培养教师,在校内通过政治学习,参加教学活动等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

1960年,电力系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派出6名教师分别到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北京铁道学院进修电力系统自动化、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机电器制造、自动学与远动学、自动调节原理等课程。例如,1960年9月,杨奇逊先生从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任教。他回忆到,“当时系里要办电机电器制造专业,我在浙江大学学的就是这个专业,所以系里让我连着两次出去进修。第一年让我到上海交通大学,回来以后,第二年又派我到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电器方面有一位名教授,天津大学在微电机方面有一位名教授,所以系里就安排我到这两个大学去进修。”

1961年5月30日,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党员大会。水电部冯仲云副部长莅临会议并做报告。他说,“部里视学院为重点院校,有决心将学院办成不亚于北京钢铁学院的学校,成为全国电力方面较权威的学校。”针对师资队伍太年轻的问题,他说,“不能忽视年轻教师,哈工大的教师都很年轻,但教学都很好。年轻教师多努力,也可以成为教授。”在谈到学生问题时,他重点谈了两个方面,“学生在校还是要学得宽广一些,要懂得多一些。”“党委会对学生思想教育要特别重视,但不等于天天开会。……如果一个学生不好好学习,别人考五分,自己不及格,就没有资格成为党员”。冯仲云副部长的这个报告,给学院办学方向定了调,给青年教师鼓了劲。

青年教师们也非常主动,经常到清华大学旁听相关课程。这些青年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到清华大学等旁听课程以及老教师的传帮带,很快地成长起来,独立地承担起课程的主讲任务。例如,俞有瑛先生回忆到,“一次下课后,系领导对我说,同学们很欢迎你和胡清兰老师的电工基础课程。我很高兴。”

电力系为了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继承了哈工大的传统,每年挑选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留校任教。曲和南先生回忆到,“系里为了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所有留校的学生都要到现场工作一年。”

课程设置

电力系重组后,在课程设置方面,吸收了哈工大电力系的经验和做法,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学计划规定:每年理论教学的时间不得少于30周,五年内总理论学习时长应不少于147周;五年内生产劳动时间应不少于20周,教学和生产实习时间应不少于12周;社会活动不得占用正常教学时间等。电力系三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设置重视基础,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较多,一年级和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与基础课,三年级和四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做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五年级第二学期进行毕业设计;(2)总学时数多,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每学年的周学时数分配均匀,上课和自学的课时数平衡;(3)专业课设置比哈工大时期更加细化,课时数增加,整体教学计划比哈工大时期更成熟;(4)注重实践环节,有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如果将三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现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可以看到以下不同:(1)重视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时数普遍较多。例如,电机学为175学时,现在只有112学时或更少;(2)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除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学时普遍多于现在外,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均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3)重视讲授非电气学科的知识,例如,讲授普通化学、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动力机械概论、热工学及发电厂热力部分、水力学及水电厂部分、动力经济组织与计划等。

教学工作

电力系重组后,对教学制度进行了改革,吸收了哈工大电力系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叶东先生回忆到,“当时的电机学课程有175学时,除了在实验室进行课程实验外,我还要带学生到北京重型电机厂进行1周的生产实习,了解大型同步发电机的结构、生产工艺和试验等。这不仅有益于电机学课程的学习,也有益于后续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专业课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还增加了课堂研讨等环节,进一步完善了相关课程的教材、习题集、课堂研讨参考集等教学配套材料,有些全套采用苏联原版教材。有些专业课还请水电部的知名专家住校上课。

在课堂教学方面,在重组后的一年内,电力系就顺利完成了38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任务,25名教师为本系开出23门课程,9名教师为外系开出10门课程,8名教师开出新的课程等。例如,在电工教研室的10名开课教师中,就有7名是开新课的教师。又如,新成立的高压教研室,不但给高压专业的学生讲授专业课,还要为电力系其他两个专业开课。因此,1962年也成为电力系成立以来开出课程最多、开课教师人数最多的一年。

针对原电力系学生与来自哈工大学生在教学进度、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差距,各教研室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讲义,使基础薄弱的同学快速得到了提高。翟东群先生回忆到,“发现这一问题后,电力系开始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特别是在师资上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课程辅导力量和时间等。除此之外,还修订了三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了各个班级的过渡教学计划,整理修订了一部分教学大纲,编制了38门课程的教学日历、2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题目以及各个课程的实验指示书等教学文件。”

电力系重组之前还没有自己编写的教材,哈工大电力系教师等调入北京电力学院后,继续保持了在哈工大时期伏案耕耘的作风。这一时期出版的编著或翻译的主要著作或教材如下。

1962年,解广润编著的《高压静电场》和编译的《电水锤效应》,先后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64年,杨以涵、倪保珊、张宝洪编写的高等学校教材《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由电力工业出版社出版。

1964年,王文端、蒋德福、解广润、陈维贤、黄齐嵩、胡世雄、陈慈萱翻译的西洛琴斯基的《高电压工程》第三卷第一册《电力系统的波过程及内部过电压》,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

1965年,陈维贤编著的《电力系统的内部过电压》,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

1965年,颜怀梁、胡世雄合译的多尔金诺夫的《电力系统过电压》,由电力工业出版社出版。

图7 杨以涵、倪保珊、张宝洪编《电力网及电力系统》。(拍自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


在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电力系也继承了哈工大时期的苏联风格。电自专业1964届本科毕业生曲和南先生回忆到,“我们的毕业设计题目都是真的。我和三个同学被送到北京电力设计院继电保护室做毕业设计,我们就住在设计院附近,由室主任管理,室里的四个工程师指导我们,平均一名工程师指导一名学生。我们电力系培养的学生,由于理论基础好,懂生产实践,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些都成为电力系的办学特色。

邵汉光先生回忆毕业设计答辩时说到,“当时很多高校的毕业设计答辩并不严格,我参加过一些高校的毕业设计答辩,往往是学生在上面讲够15分钟,下面几位教师听一听就结束了。但是,哈工大的传统不是这样,与哈工大类似,北京电力学院当时的答辩是很严格的,想混是混不过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答辩会的隆重程度在当时都是非常少见的,都要请知名教授来主持,有答辩委员会,有评审人,有本人报告和教师提问等环节,环环都很严格。”

1963年7月的高压专业本科生毕业答辩合影也反映了这个事实,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参加高压专业本科生毕业答辩的校外专家至少有:水电部技术改进局的徐士高先生、许颖先生、徐士珩先生、清华大学的杨津基先生,他们都是我国高压领域学术造诣一流的知名专家。

图8 1963年7月高压专业毕业答辩后部分师生的合影。前排左起依次为许颖、徐士珩、王文端、XXX(待确认)、杨津基、徐士高、戚秉彝、蒋德福、陈慈萱、XXX(待确认)、XXX(待确认),中排左二黄齐嵩、右四胡世雄、右三王永泉、右一林恩赐。(陈慈萱先生提供)


经过几年的努力,电力系各项教学工作步入正轨,特别是发电、高压和电自三个专业教研室的师资力量齐全。

1962年7月,电力系有了首届本科毕业生,即并入电力系的哈工大发电57-1班、发电57-2班和高压57-1班的学生毕业。1963年7月,由哈工大电力系发电、高压两个专业并入电力系的1958级本科生与电力系原1958级本科生一起毕业。

图9 电力系第二届部分本科毕业生(原哈工大电力系58级学生)毕业合影。一排左起刘庆国、周波、何富发、戴克健、吴展允、杨以涵、张瑞岐(系主任)、林燃(副院长)、梁超(副院长)、董一博(副院长)、翟东群、吴凤书、关榕(系书记)、孟昭朋、王铭诚、林宪枢。三排右五高中德,左一沈有昌、左二陈志业。(李嘉陵先生提供,二排右一)

研究生培养

北京电力学院在哈工大电力系并入之前,没有研究生教育。直到1961年9月哈工大电力系的10名研究生并入后,电力系才在全院率先开启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电力系的这10名研究生分别是:1959级发电专业的张文勤、徐尔贵;1960级发电专业的王中元和高压专业的解春林、李岱、汤善臣、周绮帆;1961级发电专业的周洪顺、周国斌和高压专业的曾楚英。

电力系重组后,这10名研究生的导师如下:杨以涵继续指导张文勤、徐尔贵;吴展允继续指导王中元、周洪顺、周国斌,同时聘请了马鸣铎工程师参加指导王中元,戚秉彝、彭淳绍工程师、郭启全工程师参加指导周洪顺、周国斌;解广润继续指导解春林、李岱、汤善臣;陈维贤继续指导周绮帆、曾楚英。

值得指出的是,马鸣铎先生和彭淳绍先生均是水电部技术改进局系统所的工程师,马鸣铎先生在系统所继电保护室,是我国继电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彭淳绍先生在系统所通信室,是我国电力系统通信领域的知名专家。聘请马鸣铎先生和彭淳绍先生参加指导研究生王中元、周洪顺、周国斌,也开启了北京电力学院与水电部技术改进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先河。(郭启全工程师的信息待查)。

电力系重组后,延续了哈工大电力系原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课程主要由指导教师制定学习计划,学生自学并写出读书报告。时任北京电力学院基础部数学教研室副主任的刘国隆先生回忆到,“我还为哈工大合并过来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讲授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同时主动积极地帮助电力系统微波通信研究生周国斌、电力系统载波通信研究生周洪顺,学习近代数学,使用随机过程统计推断理论方法,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图10 1964年初北京电力学院高压专业1960级研究生解春林、李岱、汤善臣答辩后的合影。前排左起:解广润、杨津基、徐士高、张大琨、戚秉彝;后排左起:汤善臣、王文端、李岱、徐士珩、蒋德福、许颖、解春林。

(摘自《解广润论文选集》)


1963年至1965年,这10名研究生陆续结毕业(等同于现在的毕业)。

张文勤先生回忆到,“因这届研究生是完全按苏联副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的,当时国家未设学位制度,教育部也无具体规定,北京电力学院参照哈工大做法,给第一届研究生发了结业证书。”


图11 张文勤先生的研究生结业证书

(张文勤先生提供)


1964年4月17日,水电部按教育部的要求,向教育部报送了北京电力学院1963年至1972年期间的研究生培养规划,其中电力系的研究生规划是,在1963年至1967年期间,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高电压技术两个专业各招收1名研究生;在1967年至1972年期间,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高电压技术三个专业各招收7名、5名、5名研究生。然而,后来因“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被迫中断。直到1978年,研究生培养工作才得以恢复。

科研工作

1962年,电力系重组后,科研工作陆续开展起来。但是,不同于现在,电工教研室和电机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主要是在发电教研室、电自教研室和高压教研室开展的。

电力系先后与水电部技术改进局、北京电力设计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科研合作,承担或参加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电力组下达的30余项科研课题。电力系和动力系等参加了北京市电机工程学会年会,提交学术报告23篇。学院举行了技术专题报告28次,研究生和毕业班学生积极参与,提交15篇论文或报告,学术活动日益活跃。

高压专业的调出

1964年5月之后,苏联、美国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威胁。毛主席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北京的建设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受此影响,北京电力学院因为资金紧张,原来规划的建设项目纷纷下马,征地计划也被搁置,水电部决定将2000人左右的规模缩小到1200人左右,并将高压专业和电厂化学系及其专业的师生整体调整到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高压专业和电厂化学系共计62名教职员工以及1960级到1964级的5个年级共计321名学生,整体转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从此,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失去了高压专业。

高压学科是实验型学科,与电力系统学科更偏向宏观、偏向理论不同的是,它更偏向微观、偏向实验。学科特点更类似于物理学科,理论与实验并重,强调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相结合。

因此,高压专业的整体调出,对电力系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不仅失去了中国建立的第一个高压专业以及一流的师资,而且造成了电力系的学科结构严重失衡,破坏了电力系学科的完整性,削弱了电力系的整体实力,对电力系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就像一个茁壮成长、健步向前的青年人突然失去了一条腿,使电力系只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艰难而顽强地继续向前奋进。高压专业的整体调出,对北京电力学院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难以弥补的历史遗憾。这也是为什么电力系始终惦记着要补上这条腿,恢复举办高压专业的原因所在。

社会实践和教学改革

1963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在农村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城市开展了“五反”运动。这对当时电力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学生学习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杨奇逊先生回忆当年被派到农村参加“四清”运动时,谈到“吃了很多苦、日子也过得很苦。负责一个生产队,怎么去做人的工作?学会了换位思考。”高中德先生回忆到,“参加“四清”运动使我更了解到中国的国情,锻炼了工作能力,学会了做群众工作。”

1964年2月13日,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教育工作座谈会,提出了缩短学制、压缩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等意见。按照高教部和学院的要求,电力系在考试方法、精选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与学时数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特别是围绕三个专业的课程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学风及考试办法等进行了教学改革。电力系党政领导也深入教研室、实验室、班级蹲点,推进教学改革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的电力系

“文革”前半段,电力系与学院以及全国各高校一样,都脱离不了时代的命运,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1969年11月,因中苏关系日益紧张,北京电力学院按照上级指示被迫南迁到河北省邯郸地区。电力系被安置在峰峰电厂。在峰峰电厂,电力系教师和学生除了在机、炉、电等车间跟班参加劳动外,还要下厂、下矿、下农村接受再教育等。

1970年6月22日,水电部将北京电力学院移交河北省管理。

1970年7月,电力系1969届和1970届学生在峰峰电厂就地毕业,除少数学生留校外,大部分被分配到边疆、厂矿和农村等,进行“三大革命”斗争的实践。


图12 电力系发电6417班毕业合影。后排右四为杨以涵先生,后排右三为杨天民先生,前排左起依次为陈志业先生、肖正华先生

以及军宣队和工宣队成员

(付书翰先生提供,四排左三)


在河北省邯郸地区期间,电力系还根据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需要,由电自教研室部分教师在岳城水库原工地成立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厂,生产继电保护设备等。

孟永炎先生回忆到,“我们在岳城水库一个火车头修理厂房旁边的几间房建立了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从和洋灰、打地开始,都是我们自己弄的。当时取水要从河面凿冰,凿开冰后取水,和洋灰把那个地面抹平。这样,在那里办起来最早的也是搞晶体管保护的实验室。那时候参加的人比较多,杨奇逊、曲和南、何之文等。…。后来迁到保定,我们这个小的生产单位没有解散,就变成电力系统自动化电自工厂,电自工厂后来生产了不少东西。…。天津有个117电厂,它的继电保护当时都让我们做,当时电自工厂承担了这批任务。”

1970年10月,河北省通过《北京电力学院办校方案》。在通过的办校方案中,电力系仍举办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两个专业。电力系结合河北省的实际需要,将两个专业的学制由5年改为3年,并制定了这个特殊时期的、带有时代印记的专业培养方案。

1970年12月,北京电力学院搬迁到河北省保定市,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

1970年12月5日,河北电力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工农兵学员也就是1970级工农兵学员共计120人在河北省保定市报到。其中,电力系共招收了60人,发电专业和电自专业各30人,所在班级分别称为发电7001班和电自7001班。

此时,学院及广大教师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仍自强不息,初心不改,率先恢复文革中断了5年的招生办学,成为当年全国恢复招生办学的少数高校。

从此,开启了河北电力学院的时代。使用了12年的北京电力学院名称,遗憾地消失在燕赵大地上。

从1958年10月国务院批准水电部建立北京电力学院,到1970年12月河北省通过北京电力学院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尽管电力系建系只有短短的12年,但可谓是,历经艰辛,跌宕起伏。其中经历了3年的建系初创,5年的重组提高,3年的停课革命,1年的搬迁漂泊。建设的校园和实验室被挪作他用,建立的教学和科研体系被打乱。万幸的是,电力系建立起来的教师队伍基本没散,形成不久的办学灵魂没丢,树立起来的品牌口碑没变。广大教师直面困难,再次搬迁,勇敢地来到河北省保定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积极投身到电力系的重建之中。

下面,再简单地介绍一下电力系的历任系主任。

戚秉彝,男,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第一任系主任。

徐士高,男,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电机系,1944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强电工程系博士学位,兼任第一任系主任,负责电力系初创时办学方向和规划等咨询工作。

张瑞岐,男,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电机系,第二任系主任。

杨沅,男,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第三任系主任。

本文能够成文,离不开诸位先生和老师们的贡献。由于我校多次搬迁,档案资料大量丢失,加之作者能力所限等原因,本文肯定存在部分史实不准、信息缺失等瑕疵。对此,敬请电力系前辈们谅解!如发现史实不准、信息缺失等问题,请告知作者及时修改补充。


作者介绍


崔翔,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华北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本科学习,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焦天予、吴阳晨和陈泓佚,2015年9月至2019年7月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习。

张鑫宇,2016年9月至2020年7月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习。


近期精选

戳图片可直接跳转哦!

精彩内容抢先看!亚太电协大会10月20日开幕

喜报!华电2名“新讲师博士后”入选2023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上新”更“上心”,展览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华北电力大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精品项目进校园展览开展

文章来源丨华电记忆8

素材来源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编丨王欣 吴家坤 魏萌

初审丨董艺双 高煜

复审 |刘馨浓 郭松源 王欣

审核 |卜叶蕾 王栋梁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