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产学研融合书写“挑战杯”华电答卷!5G智能电网仿真团队这样做

华北电力大学报 华北电力大学 2024-03-22


在日前闭幕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基于HTML5+JS的5G智能电网仿真”项目获“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竞争协同机制为手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企业发出“英雄帖”,高校参赛团队“打擂揭榜”,这便是挑战杯“揭榜挂帅”赛道的独特之处。在这场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上,仅“揭榜挂帅”专项赛就有近2000件参赛作品。我校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基于HTML5+JS的5G智能电网仿真”项目,最终在全国230余所高校的700余件入围终审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该项目由陈智雄、韩东升、杨志老师共同指导,由苏鑫鹏、尹东东、蒋昊轩、于琳竹、田晓艳、何佳泓等6名学生组成。项目聚焦行业需求,发挥电力与通信专业优势,着力解决实际难题,开展“5G+电力”综合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时间回溯至2023年10月27日,在四千里外的贵州大学,一场精彩的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彼时,场上尹东东从容地演讲,苏鑫鹏机智地答辩……场下和场外的老师们都紧张地捏着一把汗。为了交出满意答卷,每个人都全力以赴。


敢于筑梦,聚焦“5G+电力"


2023年2月,挑战杯“揭榜挂帅”榜单公布,看到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5G+创新应用仿真设计”选题,电子系通信工程专业的苏鑫鹏等同学信心满满,开始组建团队决心“揭榜”。


敢于“揭榜”,源自长期的关注、积累和热爱。


“我在新生宣讲会上第一次了解到各类科技竞赛,学长学姐们的现身说法让我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苏鑫鹏开启了他通往创新之路的大门。他大一加入电子俱乐部,跟着陈智雄等老师开始接触科创项目,一边埋头学习专业知识一边进行科研实践,像找到了一个新奇“玩具”一样,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学习摸索。过程中他也收获了多个奖项,从大一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节能减排的国赛二等奖,到两个5G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创”)入选国家级立项,再到“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获一等奖,他对科技创新越发着迷,也积累了充分的信心。



团队很快组建完成,成员里不仅有电子系的同学,还有曾经和苏鑫鹏一起参加科技竞赛的环工系“老战友”,成员们基于各自特长,建立了融洽共进、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为了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他们向老师求教,指导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给予了精心的点拨和指导。经过深入研讨,团队锁定“5G+电力”的创新选题,聚焦5G通信在智能电网的垂直应用,为5G技术赋能智能电网多类型业务融合发展开展创新挑战和科研攻坚。


“5G+电力”是聚焦新型电力系统业务需求的更新迭代。“传统电网业务采用的是光纤等有线通信方式,很少使用2G和3G等无线公网技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传统蜂窝网络的时延等性能无法全面满足电力业务需求。但是,5G通信有所不同,其低时延、高可靠、大连接等特性可以很好满足电力系统数字化和多类型业务发展要求,实现5G+电力的融合发展。”指导老师杨志说。


在此情况下,针对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团队从智能电网应用的典型场景中凝练出了三个关键技术问题,即,变电站5G覆盖性能优化、输电线巡检5G信号切换和居民小区用电信息采集,开始了“5G+电力”综合仿真系统的研究。


勇于追梦,师生携手攻坚


方向确定后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难关就是高难度算法研究。成员们先是开展广泛调研做出算法雏形,再通过不断地改进、迭代。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团队花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终于将算法精准适配到场景之中。比赛用到许多复杂度高的算法是课堂上还没有涉及的,如果不在课外下苦功夫,是‘啃’不下来的。指导老师陈智雄说。


因为疫情原因,团队只能在线上备赛,成员们积极克服困难,用行动代替抱怨和松懈。他们将任务拆分成一个个模块,分别交予个人,再在每周的会议上进行讨论、修改和整合。丰富的竞赛经验也让成员们学会合理把握节奏,将各项工作前置,提前做好下一阶段的准备,为后期修改调整留下充足余地。


“有一次开完会,就一个算法如何优化的问题在工作群里请教老师,信息是凌晨一点发出去的,几位老师马上就在群里给了详细的回复。”项目成员尹东东说。这种走心的指导是日常交流的常态。”



为了解行业一线的实际情况,在电子系的支持下,团队得到校友的帮助,于今年5月和9月先后前往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500KV变电站、国网冀北风光储输示范基地进行调研。“电力系统中无线通信传输时会受到哪些特殊因素影响?”“现在电力系统5G基站的铺设和变电站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终端的位置和环境对5G信号传输的影响有何规律?”……


“实地探访和测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获取了相关数据,把这些数据分析结果应用到仿真模型构建中是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指导老师韩东升说。



从一开始的算法雏形到最后的精准适配,从最初的频频出错到赛前的熟稔于心,经过一次次思想碰撞、一次次推倒重来、一次次排练预演,团队成员的水平提高了,信心也更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指导老师尽职尽责,提供各种所需资源,严谨把关各个环节,时不时为他们纠偏和支招,把项目每一个关键点打磨到极致。“老师们花了很多心血给我们提供专业的指导。中期结项前、争夺擂主前,每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之前,老师们都会带着我们完整捋一遍流程,重新润色完善材料。”回忆整个参赛历程,项目成员蒋昊轩说。


成员的严谨态度、团队的戮力同心、老师的孜孜不倦……让他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在他们的心中,科技创新的火苗已经点燃,并且越烧越旺,团队成员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助力圆梦,产学研深度融合


特别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创新实践平台,还有老师们线上线下多轮次的打磨指导,使项目逐渐成熟完善。在成员们看来,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


“我们几个都是从大一开始就加入了创新创业社团,参加各种科研竞赛,以赛促学,同时学校和院系为我们进入企业实习、实地研学创造条件。在院系和社团内部,也会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由学长学姐带学弟学妹进行科研实践,形成良性循环。”苏鑫鹏说。


团委老师也多次组织培训讲座,还邀请了校内外专家对项目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解决了准备过程中的许多疑惑。项目成员于琳竹说。正是因为学校完善的机制和平台,像苏鑫鹏这样的同学才能从大一开始就摩拳擦掌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崭露头角。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需求的科研与育人”,将产学研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发展同频共振。项目成员苏鑫鹏、于琳竹和蒋昊轩将继续读研深造,经过多次科研竞赛的历练,他们对于科技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科创的魅力在于能够切实解决需求,希望能把这些好的经验传递给学弟学妹们。”苏鑫鹏说。


“挑战杯”已告一段落,但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的探索并未就此止步。在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的今天,有效破解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两张皮”的问题,产学研深度融合无疑是一剂良方。获奖的华电学子们将行业所需转化为学之所向,用成功的案例为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了生动注脚


近期精选

 戳图片可直接跳转哦!

重磅!华电杨勇平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寻找历史记忆|华电校史馆公开征集“老物件”啦!

华电在第十八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喜获佳绩

素材来源丨党委宣传部(保定)

文字 | 唐烨 陈华 杜雅婷 贾若麒 汤予琦

图片 | 武雨昕 张明强

编辑 | 闻靓

初审 | 董艺双 陈昀睿 郭泊钰

复审 | 刘馨浓 唐烨 

审核 | 卜叶蕾 王万雨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