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央视新闻频道关注我市“厕所革命”:建好小厕所 改善大民生
小公厕大民生,看似不起眼的公厕能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也能折射出城市的管理能力和服务理念。近期,央视记者来到成都,走上街头对公厕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曾经的厕所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等如厕难题,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场“厕所改革”在蓉城悄然打响!
解燃眉之急
公厕建设要合理
“公共厕所,我觉得还是少了点,不管是公园里面还是街道上,特别是女厕所,经常排起长队。”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不少市民纷纷发表意见。不仅如此,在一些老城区还存在厕所不够用,或者布局不合理的情况,造成居民出门找厕所太远太难。
为了解决老百姓如厕难问题,今年,成都大力实施城乡“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通盘考虑环卫公厕、旅游厕所等各行业公厕的规划建设管理实际,统筹推进城市和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在成都这个中心城市里面,公厕布局怎么样,能不能够满足人民的需要?比如说白天找到了厕所,而晚上有的厕所就不开放,那么白天的功能能够满足,晚上就不能够满足了,所以我们认为掀起一场‘公厕革命’,对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能级提升至关重要。”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委党组书记王宏斌表示。
在二环路西段一路口处,远远就能看到三三两两的老人提着菜篮子,走进一座“小别墅”……仔细一瞧,原来这是一座“移动厕所”。据了解,这里原本是一片绿地,没有建设厕所的位置,让前来买菜的居民,尤其是一些老年朋友上厕所非常不方便。为了让群众少跑路,解决如厕难题,城管人们动脑筋,想办法,一座“移动公厕”拔地而起。“这个公厕开放以后,为附近买菜的老人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公厕保洁员杨书珍笑道。
改变旧有观念
厕所也能成“风景”
公厕的修建解决了市民的燃眉之急,但“软件”设施和服务水平还需跟上。一改常人对厕所的不好印象,这座位于武侯祠旁的锦里公厕不仅干净卫生,环境清新,还颇有老成都传统韵味。公厕门外设置影壁、花窗、花篮、鸟笼等,一派鸟语花香;睡莲和锦里装点水槽,静谧而悠长;古色古香的圈椅和桌子还可供游人休憩。“我刚才路过这里还以为是茶馆,谁知道竟是厕所!”外地游客康女士连连惊叹道。
“不要小瞧了这座公厕,它可是我们量身打造的,以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灵魂的井巷建筑风格,与锦里景观相得益彰,展示川西庭院的文化特色。”武侯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外观漂亮,内部设施也是一应俱全。一体化无障碍母婴室,给残疾人和母婴群体提供了想象不到的方便。“我去过很多城市,大部分景点里的厕所都很脏,别说母婴室,能不能排上普通厕所都很难说。”康女士感慨道。
为方便市民和游客如厕需求,2015年—2018年,我市中心城区已安排集中补建429座环卫公厕。不仅如此,公厕品质与服务也将得到双项提升。今年4月初,我市首批419座环卫公厕向公众24小时开放,每座24小时公厕都新增了标志牌、夜间灯箱等;同时,市城管委还推出“成都城管”APP,“公厕查找功能”;并且在部分公厕里增加两纸一液(如厕纸、擦手纸、洗手液)便民服务及设施。
更多精彩,请戳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509duxev2&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你可能关心这些↓
【通报】成都城市管理2017年4月考评成绩公布,得分最高的是……
【稀奇】垃圾的恶臭竟是宝,我国最大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今日正式运营!
【油爆】跟着“成都城管”app,qio好看又好用的“花样”公厕
(编辑:粥粥)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