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志愿服务条例(草案)》,来看看宁波8万城管义工是怎么做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志愿服务条例(草案)》。
草案明确了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和管理体制,确定了志愿者权利义务、服务对象权益保障、鼓励发展专业志愿服务等,并规定了扶持和保障措施,促进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成为推动文明进步、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
城管志愿服务是动员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城市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37号)全文三十六条,专列一条(第二十七条)阐述“动员公众参与”,要求“倡导城市管理志愿服务,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志愿服务宣传动员、组织管理、激励扶持等制度和组织协调机制,引导志愿者与民间组织、慈善机构和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组织开展多形式、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
浙江宁波的城管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得比较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约请宁波市城管义工协会撰写此篇作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标题为《切入社会治理创新格局 有效构建公众参与渠道》。
背景
随着宁波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区面积大了、矛盾问题多了、利益冲突明显了,市民对城市品质和文明指数提升的呼唤更强了。
在城市管理执法领域,点多面广、矛盾突出的现象愈加明显,政府部门越来越意识到仅由有限的行政管理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支持和参与。
2008年9月,宁波市城管部门决定组建“宁波市城市管理义务工作者协会”,目的是运用这个活的载体,构建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渠道,实现城市管理从单一的政府行为向“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多元共治、共享成果”的“大城管”转变,实现城市管理由行政管理向全民参与治理转变。
基本情况
宁波城管义工协会在宁波市民政局登记注册,具有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是由群众个人和单位自愿参加并联合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致力于围绕城管职能办好事、办实事。
协会资金来源主要为市城管局按照协会预算拨付的专项经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专款、社会捐助等。
协会从2008年发起成立之初的114个“星星之火”逐步呈现燎原之势。
截至2016年底,协会累计注册个人会员80933人,年平均增长达到1万人,注册单位会员747家,社会构成不断丰富。
9年来,协会累计服务突破100万人次,服务时间达到250万小时。
发展过程
协会整体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一是城管工作宣传阶段,让老百姓加入城管义工,以“城管宣传员”的身份,客观公正地宣传城管正面形象、扭转社会对城管的看法;
二是动员参与城市管理阶段,组织社会公众参与和体验城管工作,通过培训、或者发挥自身具有的技能,营造参与城市管理服务的氛围;
三是打造社会治理平台阶段,协会成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枢纽型平台,义工服务融入到每位城管义工日常生活和习惯中,让老百姓随手参与城管工作,成为真正的“城市管家”。
协会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创会理念,以“问题导向”寻找服务突破口、以“需求导向”优化服务供给端,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创新大局,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持续精准发力,激发社会责任,倡导文明风尚,实现良性互动。
义工服务事业已经成为了广大市民参与宁波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协会先后获得宁波市“最具影响力文明服务品牌”“浙江省最美建设集体”等多项荣誉。
2016年,协会摘得全国志愿服务领域最高荣誉: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协会获得省、市各级领导的批示肯定达十余次,先后接待了多个省市城管部门的交流考察团。
管理制度化
一是构建四级网络体系,夯实组织保障
协会在各区县(市)城管局设办事处16个,有办事处主任,副主任和联络员,已实现全覆盖;
在街道(乡镇)设服务点106个,有联络员和通讯员,已实现全覆盖;
在社区(行政村)设联络站485个,有联络员和通讯员;
中心城区已实现全覆盖,全宁波大市覆盖率已达80%。
“四级网络组织体系”已经成型,方便每位义工就近找到组织、就近参与服务。
各级组织均配齐联络员、通讯员,各地工作人员总结出十大类义工招募途径,确保了协会的组织性,丰富了工作触角。
二是规范内部管理手段,扎实制度保障
协会以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由理事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秘书处作为核心运作团队,确保协会高效有序运行。
协会科学制定《章程》,编制《内部管理制度》,把十余个制度一本成册,包括了会员管理机制、培训机制、财务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协会在全市范围统一标志标识,对各办事机构推行内部空间标准化布置,形成团队共识,树立品牌形象。
三是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做实发展保障
深挖服务载体,创新服务内涵和外延,制订《长效服务项目管理办法》,建设项目孵化基地,成功孵化200多个具有“管理体系完善、参与服务人员相对固定,具有可复制性强、互动性强、参与度高、持续性强、管理盲点补充性强、资金投入量小、社会效应明显、百姓关注度高、契合城管职能”等特点的长效服务项目。
牢牢抓住管理体系中“团队”“项目”“岗位”三个关键,明确队伍执行项目,项目内设岗位,岗位对应义工。
四是建立分类培训体系,筑实能力保障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依托市党员培训基地和市城管局培训中心等资源,开展可同步收听收看的城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课程,形成联络员培训班、骨干培训班、城管义工大讲堂等基本培训模式,形成十大类岗位培训视频体系,注重协会工作人员(联络员)常态化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服务内容岗位化
协会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两大原则,实现义工服务从临时型、突击型向岗位化、常态化转变,使参与城市管理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和共识。
一是围绕中心、专项服务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清爽城市,义工先行”万名城管义工清洁城市家园行动,为宁波打造全国最清爽城市做出文明表率;
开展“五水共治,义工参与”护河行动,千名城管义工清除河道沿线生活垃圾、劝阻各类不文明行为;
开展“垃圾去哪儿”公益活动,上万市民全程跟踪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置过程;
组织近千人以垃圾分类督导员、入户指导员等身份,在所居住的社区直接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等等。
二是关注民生、特色项目
2008年起,协会在中心城区主要考点设“高考加油站”,为考生和家长免费提供清凉消暑用品、应急文具包。
2009年起,累计动员数千名义工到疏运点和墓地维护秩序、清理垃圾、提供便民服务,形成“清明祭扫,义工帮忙”服务品牌。
2010年起,举行大型义卖活动,筹得的爱心款全部捐助于各地生活困难的城管义工家庭等。
2011年起,开通“城管义工便民直通车”,作为一个流动的义务服务品牌,累计百余次走进社区、广场、学校、单位,持续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是按需设岗、长效服务
根据职能工作需要,设置城管知识宣传员、行政执法协助员(文明执法监督员)、公共设施认管员、爱绿护绿管理员、民间治水观察员、市容环卫监督员(垃圾分类督导员)、城管便民服务员、文明意识倡导员、城管工作考评员、其他综合服务员等十个大类的服务岗位。
并由此衍生出“民间路长岗”“菜场文明劝导岗”“小区护绿养绿岗”等271个长效服务岗位细类,部分关键区域做到定岗、定人、定时、定责。
实践证明,长效服务岗的存在,许多棘手的问题被“城管义工”迎刃而解。
四是把握节点、重点服务
学雷锋日,城管义工深入开展各种便民服务。
六一节,城管义工连续六年以“代理妈妈”身份结对贫困学生,主动将爱心助学款、文具送到结对学生手里。
环卫工人节,各地义工开展“清爽城市100分”主题活动,体验环卫工人的辛苦工作,向过往路人发出文明倡议。
春节、高温期间,倡导互帮互助,坚持走访慰问困难义工、优秀义工,累计慰问义工超过2000人次。
重大节庆、活动、文明城市迎检期间,城管义工在自己的服务岗位上加强服务、展示甬城文明城市风采。
五是深挖资源、拓展服务
挖掘城管系统资源,开展寻找城市之美“公益旅游日”暨公众开放日活动,设立跟着垃圾去旅行、城管治水线路等8条公益免费旅游专线,组织数万市民,通过寓教于乐、互动体验等方式,了解城市管理、宣传城市管理。
协会还依托管理职能,延伸服务、一员多岗,如今,8万城管义工身兼数职、越来越直接参与到城市管理当中。
社会治理平台化
具有城管特色、切入社会治理,是城管义工协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扎根落脚在城市管理、城市治理领域,是协会永葆生命力,实现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
一是着眼互联网+搭建渠道做对接
协会建成宁波城管义工网和义工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一网两微一平台”的宣传格局和对接方式。实现义工身份识别、服务意向、服务时长、星级评比、激励机制、活动发布、社会互动、公众参与等功能。
协会每个组织和个人均有权限内的登录账号,网站注重用户体验、实现信息分享、实行在线培训、提供参与各类义务服务的直接对接渠道。
二是崇尚快乐文化,形成共识有信仰
“快乐奉献互助永恒”是协会的核心文化和组织信仰,并已深入人心。
协会通过建立“城管义工之家”“城管义工活动基地”等,通过举办城管义工文化艺术节、义工故事演讲、义工银幕进社区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播撒快乐的种子,用快乐凝聚人心,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乐于随手参与服务、愿意融入日常生活。
城管义工作为“减压阀”“润滑剂”成为越来越多政府管理人员和普通百姓的共识。
三是借力媒体平台,扩大名声播美誉
充分运用各种公共媒体、社会传媒、自媒体等,大力宣传城管义工工作的目标、方法、经验和成效。协会与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宁波电视台合作推出“城管义工”专栏,并聘请电视台主持人“来发”做形象大使。
9年来,各网络单位通过各级媒体报道700余次,义工服务品牌正在被更多人所熟知、所认可。
四是培树典型人物,赢得口碑获点赞
2013年至今,协会共评选认定2299名星级义工,其中五星62人、四星221人、三星576人,其中有宁波市垃圾分类形象大使,动员家人参与城管义工的全国优秀志愿者;
在志愿服务岗位上被发展为中共党员的“菜场阿姨”;
90高龄,专业义务指路比软件还快的网红“指路爷爷”;义务参与道路保洁考核,被评为最美城管人的“90后城管义工团队”;
累计为民理发3000余次的一线执法队员等等。
发展思路
未来,协会将按照“回归城管职能、突出核心项目、设置专业岗位、注重线下动员、实现线上对接、丰富激励手段”的总体思路,以建设“四大工作平台体系”暨建立长效服务项目体系、形成有效社会对接渠道、夯实内部管理体系、丰富信仰激励体系为主要抓手,有效丰富和完善“基层社区”、“沿街商户”、“单位会员”三类触角,坚持“三服务两治理”,即坚持服务中心、服务社会、服务市民,有效切入城市治理、深度融入基层自治。
发展导向
把以“做大”为主调整为以“做实”为主
一味强调大而全,什么都干,会失掉特色,注重专而精,能够契合城管职能,能够有成效、出实效,能够做到坚持“就近服务”,融入基层社会自治,能够主张随手服务、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宁波综合执法改革后,在21项执法领域有效拓展探索、构建相应的公众参与平台。
突出激励,营造氛围
对系统内的义工注重精神激励和制度规定,把义工服务和各类评先评优结合起来个,融合青年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和银灰志愿者队伍。
对市民注重物质激励,对服务积极,长期在做的城管义工,要有物质激励保障,协会还要用好单位会员以及爱心商户,为他们争取各类优惠。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来源:大城管)
(编辑:抱抱)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