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天来了,带着孩子和法布尔一起观察大自然吧

2016-03-24 中图网


处于儿童时期的小家伙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喜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世界上共有多少种植物呢 ?如果地球上没有植物,人类会怎样呢?昆虫都是我们的朋友吗?(恩,我想,也许,是吧?)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问题源于自己眼睛看到的世界与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不了解造成的,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得到的答案是错误的,就会对他们的一生造成影响。(oh,天哪,谁来救救小编!)好吧,还是让法布尔先生先帮帮小编吧!
土壤的来历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可以用于耕种的土地。人们使用农具在田间地头耕作锄犁,作物可以在土壤里生根成长。我们能看到,有些地方岩石裸露,寸草不生;有些地方土地贫瘠,植被稀疏;而有些地方则土壤肥沃,草木繁盛。但是,没有哪个地方完全是土壤,土壤下面不是很深的地方总是会出现与周围群山相连的岩石。土壤养育了所有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那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任何岩石上都有细小的石缝。每到冬天,石缝中的水和湿气都会结冰,冰成形时会膨胀,从而破坏岩石,使它们碎裂成沙砾而落入尘土。这一过程所形成粉末状的矿物质,会在雨水的冲刷下沉积在山谷中。高山上的岩石更是一年到头都在经历这个过程。碎石、沙子、泥土和土壤几乎都是这样形成的。冰的膨胀力将它们从山顶剥离,水又将它们冲刷到远方。冰是如何使岩石碎裂化为土壤,让山谷变得富饶的呢?我们来看看积雪融化时,变得千疮百孔的路面,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
平时,路面非常坚固,但在霜冻过后,融雪会使它们裂开,到处都会冒出破碎的小土块。这是因为霜冻来临时,土壤中饱含的水分会结冰而体积膨胀,撑裂了路面,不过,此时路面的碎片仍然被冰雪黏附在一起。当积雪融化时,这些原本黏附在一起的碎片就会分离,先形成泥土,之后又化为尘土。这和冰将各类岩石化为齑粉形成土壤的过程非常相似。
但是,仅靠这些岩石碎片形成的粉末状矿物质还不足以形成耕地,耕地中还需要肥料,这只能依靠植物分解产生。为了让大家了解自古以来一直滋养着土壤的肥料是怎么来的,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例子。火山喷发
大家在地理课上都学过火山吧。火山是一座山峰,它的峰顶被“掏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状洞穴。火山附近的大地不时会发生震动,巨大的声响在火山深处回荡,好似滚滚雷鸣,又如隆隆炮声。火山口上会升腾起高高的浓烟,白天看起来是滚滚黑烟,夜晚则呈火红色。突然,山峰崩裂,一股熔岩像燃烧的河流般从裂缝中涌出。一段时间后,火山沉寂下来,那骇人的熔岩之河不再喷涌,岩浆也会停止流动,但可能需要好几年时间它们才会彻底冷却。这时,地面上铺展了一层厚厚的黑色岩石,就像铁匠炉台边凝固的铁水。这层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绵延数千平方米的岩浆上会出现什么呢?乍看起来,这片荒凉、不幸的土地注定再也无法披上绿色的外衣了;但其实不然,千百年以后,橡树、山毛榉还有其他高大的乔木将会在这里拔地而起、茁壮成长。空气、冰雪、雨水,尤其是霜冻将会侵袭火山岩坚硬的表面,从上面剥下微小的沙粒,沙粒又渐渐化为尘土,尘土里会出现奇特而又顽强的植物——地衣。地衣生长在岩石上,呈现或白或黄的斑块,它能进一步瓦解火山岩,并在死亡后腐烂,其残渣就形成了少量肥料。有了肥料,继而出现了苔藓,苔藓在消亡的同时继续增加肥料。不断增加的养料使需要更多养分的蕨类植物成长起来,紧接着一丛丛小草出现了,再往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荆棘和稀疏的灌木。就这样,岩浆上不断落下新的碎片,生生不息的植物腐烂后形成肥料,土壤随之年年增加。随着时间的流逝,森林最终会逐渐覆盖那些火山岩。我们的耕地也是这样形成的。尽管坚硬的岩石上寸草不生,但在水、空气和严寒的共同作用下,岩石变成了尘土,形成了矿物质,而植物从最简单的种类开始代代更迭,形成肥料,二者共同构成了土壤。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自然界里最低等的生物,用微小的力量顽强地履行着它们的使命,为整个环境的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天气变化虽然能破坏最坚固的岩石,却不足以形成耕地,除此以外,还需要能在荒凉的土地上生长的小草、苔藓和地衣等顽强的植物来瓦解岩石。这些低等植物如此弱小却又如此坚强,正是它们让岩石形成的尘土变得富饶,成为富含肥料的土壤,从而为其他高等植物提供养料。苔藓和地衣不会生长在肥沃的平原上,它们的战场在山顶。在那里,它们包裹着坚硬的岩石,使其化为土壤,然后从山顶慢慢滑落,再被雨水冲刷到山谷中,让山谷变得肥沃。这个过程从不间断。山区里弱小的植物使土壤不断增加,一股股雨水则将土壤冲到平原。这些低等植物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它们永不停歇地剥离岩石制造土壤,这个过程真是值得我们深思!它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创造了多么伟大的成果啊!
动物小帮手椋鸟
那些不需我们照顾,反而能自发地和昆虫、幼虫及其他吞食庄稼的害虫勇猛斗争的动物就是我们的好帮手。如果没有这些动物帮我们控制害虫,害虫就会过度繁殖,最终完全毁掉庄稼。这群贪婪的食客每年都会更替一批数量庞大的新成员,人类又能拿它们怎么办呢?连个头稍大的金龟子,我们都对它无计可施,更别说那些更小的害虫了,人类哪有那样的耐心、技巧和敏锐的眼神来战胜它们吗?哪个人能去一寸寸地检查田地,一颗颗地查看麦穗,一片片地检查果树的叶子呢?即使人们将全部的精力都花在上面,也无法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如果没有动物小帮手,那群吞食粮食的可恶害虫甚至能把我们也吃了。还好我们的小帮手有消磨不尽的耐心,察觉一切诡计的技巧和让害虫插翅难逃的敏捷性。它们观察敌人的一举一动,在敌人最隐秘的藏身之处找寻它们的踪迹,发现后穷追不舍,直到将其消灭——这就是小帮手们的最终目标,它们亘古不变的天职。自身的饥饿和嗷嗷待哺的幼崽使它们既冷酷又慈祥。小帮手们以危害我们利益的动物为食,以我们的敌人为敌。
雨燕、燕子等小鸟,猫头鹰、蝙蝠、刺猬、鼹鼠、蜥蜴、蝰蛇(欧洲产的一种小毒蛇。)、青蛙、蟾蜍都承担着这项重任。感谢上苍赐予我们燕子和黄莺、知更鸟和夜莺、雨燕和椋鸟,保护我们不受穷凶极恶的食客——昆虫的侵害。但这些可贵的生命、我们粮食的救主、令人赏心悦目的精灵,却被一些愚笨又可恶的家伙夺去了巢穴。感谢上苍赐予我们猫头鹰和蟾蜍,刺猬和蝙蝠,蝰蛇、蜥蜴和鼹鼠,保卫我们的一粥一饭。然而这些有益的生物,这些勇猛善战、为我们除害的帮手,却遭到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的恶意诋毁和谩骂。
鼹鼠
这些动物给我们的帮助如此之大,我们却肆意伤害它们,这岂不是恩将仇报?几乎所有的小帮手都遭到了人们的迫害。小帮手们的善举处处可见,我们却对其百般刁难,将它们彻底驱离我们的田间和居所。蝙蝠为我们消灭了大批敌人,却被逼成了丧家之犬;鼹鼠让害虫无处藏身;刺猬向毒蛇勇猛宣战;猫头鹰和所有昼伏夜出的鸟类都是捕鼠能手;蝰蛇、蟾蜍和蜥蜴都以危害庄稼的害虫为食——而它们全部都遭到了人类的驱逐。人们仅仅因为它们长相丑陋,就要把它们赶尽杀绝。盲目的凶手啊,你难道不知道,就因为这毫无道理的厌恶让保护你的卫士成了牺牲品?你抱怨老鼠,却把猫头鹰钉在门上(国外第一种习俗,认为将猫头鹰钉在门上可以辟邪。),任它的尸骨在阳光下变干——多么可怕的战利品啊;你抱怨蛆虫,却用铁锹把鼹鼠从地里翻起来残杀;你让猎狗追捕刺猬,仅仅是为了消遣;你抱怨蛾子在你的谷仓里作恶,但当蝙蝠落到你手中是,你却从不手下留情。就在小帮手们不遗余力地为保护你而忙碌的时候,你仍然抱怨着,仍把它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人类啊,千万不要成为这种盲目而愚蠢的凶手啊!
捕食昆虫的鸟类对农业有巨大的帮助。我们在田间地头、花圃果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那里是它们坚持不懈地与各类害虫斗争的战场。这些鸟类技艺高超、眼疾手快,极富耐心,全力以赴。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它们的帮助,我们可能早就因饥荒而丧命了。除了那些愚蠢的人,还有谁会去破坏鸟儿们的巢穴,伤害这些用动听的歌声给村庄带来活力,保护我们免遭昆虫肆虐之苦的生命呢?所有破坏破坏鸟巢、贩卖鸟类、残害小鸟的顽劣之徒都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这样,在鸟儿们的保护下,我们的庄稼和果园才会丰收。
接下来,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些小帮手们的生活习性。蝙蝠完全以昆虫为食,从不挑剔,它食谱包括:翅膀坚硬的甲虫、瘦弱的蚊虫、肥大的蝴蝶、傍晚出没的飞蛾以及一切在夜里会受到亮光吸引的害虫。谁能数得清蝙蝠夜里在空中盘旋时吃掉了多少昆虫?猎物如此瘦小,猎手的胃口永远得不到满足。金龟子
让我们再来看看凉爽夏夜中的情景吧。随着夜幕降临,气温也变得宜人,昆虫离开它们的巢穴,来到外面玩耍、捕食、交配。这时,硕大的夜蛾在花朵之间飞速穿梭,将它们长长的口器插入花冠吮吸花蜜;嗜血的蚊虫在我们耳边嗡嗡作响,挑选最柔软的地方把毒针戳进我们的皮肤;金龟子离开住所,呼扇着一对翅膀在空中游荡,寻找自己的伙伴。蜉蝣伴着愉快的乐声跳着欢快的舞步聚在一起,如同人们轻轻呵出的一团烟雾;大蛾子扇着铺满银色粉末的翅膀,伸展着翎毛一样的触角,在空中嬉戏或搜寻合适的地方产卵;小小的食木甲虫也离开了自己的“宫殿”,在老树干的树皮上游荡;有翅昆虫从被它们占领的玉米堆中如云雾般团团升起,扑向成熟的稻田;螟蛾拨弄着葡萄藤、苹果、梨树和樱桃树的须蔓——所有害虫都在忙着寻找食物,或是为它们的子孙物色藏身之所。

但是,一位不速之客突然打破了这“欢乐”的气氛。那就是蝙蝠:它不知疲倦地煽动着翅膀在空中盘旋,忽高忽低、忽隐忽现,时而向左、时而向右。蝙蝠的嘴很大,两边可以咧到左右耳处,每次抓到一些小飞虫,能一口将其吞下。围猎的蝙蝠越来越多,一团团甲虫和蚊蝇全都在劫难逃,时不时有一阵欢快的“呼声”宣布又逮住了一只肥大的蛾子。只要夜幕不退,这些敏捷的捕食者就会继续消灭害虫,直到吃得肚皮圆圆的才会回到自己黑暗、安静的巢穴。第二天,同样的捕猎场景又会上演,蝙蝠整个夏天都兢兢业业地捕食害虫。大家应该尊敬蝙蝠,它是帮助我们打败“粮食劫匪”的大英雄。
话说回来,什么书能告诉孩子一个他们想知道的大自然?

这可是法布尔经典名著,法布尔对科学真理的挚爱和对自然的独到理解原汁原味都在这里。
《原野的故事》由法国著名博物学家法布尔所著。法布尔以其巨著《昆虫记》闻名于世,但可能广大读者并不了解的是,他对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抱有极大的热忱。本书便是法布尔为小读者们创作的关于土地、植物、环境、农业知识的普及读本。与现代科学教材不同,这部《原野的故事》带有这位科普大师独有的“法布尔风格”。他没有按照惯常的思路从植物的形态、生理等讲起,而是从植物自然生长所必需的土壤、水、二氧化碳等自然元素开始;书中也没有回避那些“枯燥”的化学以及农业知识,而是以讲述故事的口吻带领小读者们去探索那广袤原野世界中蕴含的奥秘。法布尔不但在书中讲授了科学知识,还清晰地展示了自然环境与人类世界的关系,阐述了很多生存的智慧。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分子,必须敬畏自然,理解自然,遵从自然法则,爱护自然环境,才能得以生存发展。今天,我们将这本《原野的故事》、将法布尔对科学真理的这份挚爱以及对自然的独到见解,原汁原味地呈献给读者。这本书不愧为一部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身的传世佳作,不但可以作为所有读者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入门之作,亦可作为青少年户外活动的实践指南。
关于法布尔,小朋友们一定不会陌生吧?
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国著名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以其巨著《昆虫记》闻名于世。该书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具重要地位,被翻译成多种不同语言,风靡全球。法布尔自幼家境贫寒,基本上是自学成才,凭着自己“对科学真理的热情”慢慢走上科学之路。他一生涉猎广泛,不但有“现代昆虫学之父”的美誉,在物理学、化学、植物学领域也是硕果累累,同时还是一位广受欢迎的教师。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活动详情


近期图文推荐

活动:30万种图书折上9折  聊摘:总有一部好电影让你记忆犹新

 和疯狂动物相处的最佳方式  | 扬州雕版大师李江民到访七楼书店

 二月:别人的书单 | 叔本华:比读书更重要的是什么?

 从萌娃到帅哥再到硬汉,最后:他只需要是一个好人


中图微信书友群

请先添加微信号ztwsyh(中图网书友会),然后可被邀请加入微信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