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众多医疗健康投资方向,尤其看好医疗器械领域!这场产业大咖研判,收获太多了!

2017-12-29 健康时报微信 健康时报

12月29日,第十届健康中国(2017年度)论坛的“新业态:产业论坛”环节,邀请了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辉瑞大中华区副总裁谷成明、伊利集团副总裁陈福泉、上海安翰医疗董事长吉朋松、华盖医疗基金主管合伙人曾志强五位产业精英。



他们对健康产业做出了新的研判,他们都有哪些远见卓识和犀利观点,一起来看!


医疗设备不要只依赖进口

迈瑞医疗董事长 李西廷



“我国是人口大国,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增长迅速。” 李西廷介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6年的43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080亿元。


然而,国产医疗器械在高端领域长期缺席,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这也是看病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医疗工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和全球三强与国内三强的对比,中国医疗工业发展面临三座大山——“小、散、低”的特点。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1.6万家,平均产值仅2,169万人民币。


“要提升全国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在医疗器械这一关键驱动领域的科技发展方面实现新的跨越,努力打造高端国产医疗器械品牌”。


将人工智能用于慢病管理

辉瑞大中华区副总裁 谷成明



“慢病管理是根,人工智能是魂。”辉瑞大中华区副总裁谷成明在此次论坛上指出,将人工智能用于当下中国的慢病管理,把医疗知识和医生经验结合到一起,患者分群会更加精准,慢病管理也变得更简单。


慢病管理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中国未来数年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但当下慢病预防缺口大、基层医生水平差异大、疾病风险管不好、评估量表收集难、疾病随访没精力,都成了影响慢病管理面临的层层障碍。


而人工智能恰好能通过自己对大数据的分析,把诊断指南、医学知识、医生经验结合起来,让慢病管控有章可依。


医院医生看病,希望给病人一个最好的治疗方法。我们过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找到最佳的路径。当一个病人进大医院的时候,我们会把医院里面过去的数据统统放在一起,找到有多少个病人跟这个病人类似。我们再看这些病人中,有多少个治疗方法,都是哪一种组合。看最后的效果哪个最好,倒推回来,这就是最佳的临床路径。我们把所有的数据放到一起,也就是说比你任何一个人的经验都要多。


通过考虑成百上千甚至一万个维度,做到对患者的精准分群。通过对医院数据的分析,发挥最佳能动性,找出最优个性化治疗路径。


今年很多次抽检,整个乳制品都是百分百合格

伊利集团副总裁 陈福泉


中国乳业伴随着人民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在全国的食品工业中,技术装备非常先进,管理非常规范,今年很多次的产品抽检,整个乳制品都是百分之百的合格。


陈福泉表示,我们要有“大健康”的概念,不局限于身体健康,也要关注心理、生活等方方面面。陈福泉说,“我们做食品的,不仅是健康食品的生产者,更应该是环境友好的守护者,公益亲善的潜行者,社群融洽的推动者。”


人体癌症的前五名里,四个都是消化道癌症

上海安翰医疗董事长 吉朋松

人体癌症的前五名里,四个都是消化道癌症,排第一名的是肺癌,第二名是胃癌,第三名是食管癌,食管癌+胃癌两项的发病率就超过了人体整个癌症发病率的33%。


针对国人消化道高病发率的情况,吉朋松表示,关心消化道,一定要从基本体检开始。为此,安翰医疗经过9年时间研发生产出中国制造的第一颗胶囊机器人胃镜,成为胃癌早期筛查利器。


众多医疗健康投资方向,尤其看好医疗器械领域

华盖医疗基金主管合伙人 曾志强

“过去对资本有一些误解,很多人认为资本就是唯利是图。”但其实,好的资本还能够帮助企业优化企业战略、完善公司治理、协助上市以及维护、提供专业咨询等,这些功能远比简单地资金提供更为重要。曾志强在会上这样说。


在众多医疗健康投资方向中,曾志强尤其看好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从这几年融资的情况来看,医疗器械领域也是特别热门的领域,无论是并购,还是数量,还是金额,都创下了历史最高的增速,细分领域也是得到资本亲睐最多的。”他认为,国内医疗器械领域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企业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这些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的助力。有情怀、有温度的资本和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一道,携手产融结合,一起把中国的医疗器械做大做强。


本文根据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现场速记整理。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内容合作请致电: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范洪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