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当代建筑是展品,成都最好的“展场”在哪里?

设计竞赛 一筑一事 2021-05-28

城市即展场


上世纪20年代,欧洲一帮著名的建筑师汇聚在德国斯图加特郊区的魏森霍夫(Weiseenhof),做了一场建筑实验。


这场实验由密斯·凡德罗发起,参与者则囊括了十六位在欧洲最具有影响力建筑师,如勒·柯布西耶、彼得贝伦斯、格罗皮乌斯等等。


 魏森霍夫的建筑群示意图和设计师。图片来自网络


在当时被古典秩序统治的建筑界,用“石破天惊”来形容这场建筑实验也丝毫不为过。事实上,魏森霍夫建筑群对20世纪的建筑界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被认为是奠定现代主义建筑的里程碑。


 1920年代的柏林街头的传统建筑和魏森霍夫的现代建筑,看起来像两个时代的产物 。图片来自网络


一群不愿墨守成规的建筑师,用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极为超前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理念,不仅让德国郊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声名大噪,更极大地改变了“建筑”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


时至今日,魏森霍夫仍有数座建筑被保留,并作为当代建筑遗产得到保护。这片区域无异于一座露天的建筑展览馆,引得无数游客和学者前往朝圣。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和皮埃尔·让纳雷( Pierre Jeanneret)1927年在魏森霍夫设计的住宅14/15号,如今看来仍不过时。图片来自©Hassan Bagheri / hbarchitectural.com


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魏森霍夫的传奇被不断“复刻”——来自著名建筑师的作品在某个区域内“扎堆”出现,不仅让所在区域获得大量关注,让大众发现或重新发现这些区域的价值和潜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兼具思考性和实用性的建筑实验,激发人们思考“建筑革新、城乡规划、区域活化”等更大的议题。


而现在,有一场世界级的“建筑实验”即将发生在成都。



GREENWAY TO IDEAL CITY

绿道,通往明⽇公园城市


锦城公园国际建筑设计竞赛



竞赛拟邀请7位来自全球一线建筑高等学府的教授及建筑师担任导师,分别对锦城公园中的7个建筑单体及7组新锐建筑师团队进行指导,并在决赛展演前通过工作坊亲身指导。这些导师所在的建筑系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伦敦AA建筑联盟学院、康奈尔大学、东京大学等,最终导师名单将在11月上旬公布。

7个建筑单体的设计将在最低限制条件下交由建筑师大胆发挥,期待成为锦城公园中独具特色的建筑展品,并成为城市公共配套以及市民生活中重要的载体。无论是建筑本身的设计价值,还是建筑的使用功能,都力求具备城市话题。

绿道,通往明日公园城市。在明日成都的发展中,绿道及锦城公园是非常出彩的一笔,在这个巨大的城市级展场空间中,留下自己的建筑设计方案,让建筑师的作品得以点亮一座城市的创意力。本次竞赛,将为来自全球的新锐建筑师们提供一次绝佳的创作机遇。


主办单位

成都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策划执行

成都市一筑一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建筑“实验”

如何重新定义区域和我们的生活?



📍日本,濑户内海


濑户内海区域在上世纪曾是日本的工业基地,之后因产业结构调整变得衰落凋敝,虽然很多小岛都拥有绝美的自然风光,却因大量青壮年人口的流失而渐渐变得了无生气。


 位于直岛的安腾忠雄博物馆。图片来自benesse-artsite.jp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安藤忠雄受邀来到濑户内海的直岛,开始一系列文化项目建设。此后,如安藤忠雄、西泽立卫、草间弥生、大竹伸朗、藤本壮介、妹岛和世这样的建筑师和艺术家都在这里留下永久的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依次为:西泽立卫设计的丰岛美术馆、中村拓志设计的丝带教堂、藤本壮介设计的直岛亭。源自网络


时至今日,濑户内海已经成为日本当代建筑师作品的绝佳展场,不断有新锐的建筑师在此崭露头角,而每三年举办一次的濑户内国际艺术祭(SETOUCHI TRIENNALE)也吸引着全世界的爱好者前往。



📍荷兰,阿姆斯特丹,东港码头


阿姆斯特丹的东港码头(Eastern Docklands)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18世纪后,由于对港口和岛屿的需求日益加剧,长岛Oostelijke Handelskade、KNSM、Java等岛屿相继被填海建造而成。


同时为了满足船舶停靠以及货物装卸的需求,各岛屿之间开辟出互相连通的内部运河和港湾,东港初具雏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依次为:Frits van Dongen设计的桥梁、建筑师H.Kollhoff 和Ch. Rapp1994年设计的block Pireaeus住宅、2001年由建筑师Frits van Dongen设计的De Sfinx住宅。源自网络


然而,20世纪之后,东港狭窄的运河和码头难以满足新的航运要求,逐渐衰落,甚至在70年代成为低收入者和流浪汉聚集的“脏乱差”之地。


80年代末,政府开启了东港改造计划。彼时恰逢“住宅应服务于不同人群的需求”这一理念开始时兴,亟待改造的东港成为建筑师发挥独创性、并实现新住居理想的“实验田”。


当时,为满足不同类型的人群而设计和建造不同的户型与营造不同的居住环境,成为这一时期住宅建设的新理想。于是,东港诞生了一批多阶层和多社会群体共同居住的混合社区。


 左:Entrepothaven住宅建于1992年,由atelier PRO设计;右:由19世纪仓库改造而成的新住宅,由Chris Smit设计。摄影©Mick Palarczyk


如今,拥有特色建筑集群,并实现着全新住居理想的东港,因不同社会群体混居,而呈现出多元而充满活力的社区环境。


现在的东港,不仅成了游客们趋之若鹜的时髦之地、专业人士学习的经典案例,更是各阶层居民安居乐业、享受城市生活的美好社区。



📍中国,秦皇岛,阿那亚


北戴河阿那亚所在的区域,曾是一片不太景气的度假楼盘,在被如今的管理者接手之后,引入了一批重量级的建筑师在此落地作品。


早期最著名的“孤独的图书馆”出自建筑师董功之手,在网上引发了巨大关注之后,也为这片区域带了个实质性的客流量和销售转化。


 孤独的图书馆,由建筑师董功设计。

 阿那亚礼堂,由建筑师董功设计。摄影ICY©ICYWORKS


如今阿那亚已成为著名建筑师作品的“收藏夹”,直向建筑、如恩、B.L.U.E.、OPEN、Wutopia Lab等顶尖建筑师事务所都在此落地设计。


同时,建筑师们在此对建筑设计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和实践,也是阿那亚成为“理想住居之地”范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依次为:由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沙丘美术馆、由如恩建筑研究室设计的阿那亚艺术中心。摄影ICY©ICYWORKS



以建筑的名义,重新发现“绿道”


贯穿全城、绵延几百公里的城市“绿道”,作为大手笔的规划实践,它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为城市增加了绿色那么简单。


 作为一个舶来品,绿道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城市为平衡工业化进程和生态保护而出现。它的诞生,完善了彼时时兴的“公园城市”这一概念,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系统。


绿道,不仅是一条绿色生态长廊,还是一条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紧箍咒”、优化城市生长的“指示环”,更是国际理想城市必备的绿色名片。


这从绿道不过100多年的历史中,就可见一斑。


世界上第一条绿道诞生在美国。1867年至1900年,由规划先驱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将波士顿公地、公共花园、马省林荫道等共9大城市公园和其他绿地系统有序地串联起来,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不仅形成了一片绵延16KM风景优美的绿道景观,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规划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沿途风景。源自网络


绿道理念随即在其他大都市风靡。


在英国伦敦,20世纪初就有近300个、面积约等于城区7倍的绿道向四周铺展,“城市-乡村”相结合的花园模式,形成宽广的农田林地环抱的人居环境,重塑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德国的老工业区鲁尔区,则是借助绿道成功转型的典型。该区通过7个绿道计划,将绿道建设与工业区改造相结合,原本脏乱破败的工业区,变成了一个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区,不仅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也提升周边土地的价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英国绿道风景。伦敦持续打造包含不同类型绿色通道的“绿链”,通过高密度的绿化措施,完善了城市的绿地框架和自然保育。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德国鲁尔区。上世纪60年代,因为石油、天然气的冲击,以煤钢为主的鲁尔区,陷入困境,随着绿道系统的介入,得以成功转型。


位于法国的卢瓦尔河流域“绿道”,全长近800km,横跨2个行政大区、6个行政省、8个大中城市以及1个自然公园,沿途还设有14个自行车服务点,150个餐饮住宿点,是法国重要的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自然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的绿道。


新加坡的绿道运动从1980年代末开始,建设了连接森林、公园、体育休闲场所、滨海地区等全国的绿地和水体的绿地网络,为生活在高密度城区的人们提供了足够的户外休闲娱乐空间,创造出城市在花园之中的体验,成为一个绝佳样本。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法国的卢瓦尔河流域“绿道”规划图、沿途风景。它是欧盟“绿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其他国家,从德国、意大利,到日本、丹麦、加拿大,绿道系统已成为国际理想都市的“标配”。


作为一个城市蜕变、转型,甚至改变命运的起点,绿道被视为通往明日公园城市的关键。它不仅从物理空间重塑着都市格局,也从精神上重新定义了都市的品格个性。


 花园城市新加坡。源自网络


时至今日,绿道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言。然而,绿道发展至今,当人们重新看待它的功能和价值,又有了新的期望:


除了是公共绿色空间、户外休闲场所,绿道还能是什么?


作为镶嵌在现代城市里的自然景观,新时代的绿道需要什么样的建筑?


对绿道的重新思考,未来会如何改变我们的城市?


或许这些问题,恰恰可以通过一场发生在绿道上的建筑实验获得答案!


就像近100年前发生在魏森霍夫的那场“建筑革命”,当时并没有人能准确预见,十几个“夸夸其谈”的建筑师居然会如此剧烈地改变建筑设计、生活方式甚至人们思考的方式。



天府绿道-锦城公园

率先发起一场“建筑实验”


当我们把视线从国内外的经典案例收回,投向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成都。一轴、两山、三环、七带,长达17000公里的天府绿道,正在蔓延生长,构架起成都新的骨骼。


今天,我们将绿道视为一片前所未有的展览场域,明日,它将为城市收藏起富有创意的新锐建筑展品。而这场巨型的城市建筑展览,将从由长约200公里、用地规模达133.11平⽅公⾥的锦城公园开启。


锦城公园位于中心城区绕城高速两侧各500米范围及周边7大楔形地块,跨经12个区,设计生态用地133.11平方公里,是天府绿道体系“三环”中的重要一环。



📝它拥有足够多元的景观


如我们所见,整个锦城公园跨越的区域丰富多元,既有传统林盘、湖光水色的自然景观,有生态农业、传统民艺等人文景观,也有高楼林立、时髦现代的城市景观。


对建筑师而言,这是一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开放式命题。不管是倾心于传统建筑,还是热衷高新科技和新锐风格,都能在这100余平方公里的广阔区域内找到适合自己作品的“展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锦城公园变幻的景观。



📝它重新定义着“城市绿色空间”


刻板印象中的“城市绿色空间”大多局限为绿地、公园等,但锦城公园将碎片、隔离、零散的生态斑块整合。


 锦城公园如丝线般将零散的生态“斑块”串联起来。


500公里的环形绿道串联起16个特色小镇、30个特色园、170个林盘院落、若干亭台楼阁,还有20平方公里水体以及100平方公里生态农业景观区,形成一条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绿道环”。


锦城公园重新定义着城市绿色空间,也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带来新的思考和灵感。


 在锦城公园举办的“成都豆瓣红国际嘉年华”。



📝它承载着更丰富的生活方式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锦城公园已经超越了传统公园的功能如遛弯遛狗、郊游野餐、喝茶谈天、运动休闲等,承载着更新颖而多元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公园休闲方式。摄影©一筑一事


在锦城公园长达500公里的环形绿道里,咖啡馆、餐厅、民宿、美术馆、酒吧夜店、书店、小剧场、手工作坊、工作室、体验式农场等等丰富多元的业态和功能都可以被兼容并蓄地“收纳”其中。


而这些新空间应该如何自然地融入周遭景观,该如何真切地融入市民的生活?又能实现什么样新的城市生活理想?这也是建筑师们乐于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锦城公园。图1.2摄影ICY©ICYWORKS;图3来自网络


.

.

.


GREENWAY TO IDEAL CITY

绿道,通往明⽇公园城市


锦城公园国际建筑设计竞赛


7位国际建筑大咖导师

7个城市展品级建筑地标

1次参与明日成都的创作机遇



.

.

.



01

竞赛说明


1. 主题:


GREENWAY TO IDEAL CITY   

绿道,通往明日公园城市

      ——锦城公园国际建筑设计竞赛


2. 背景阐述:


作为中国历史⽂化名城之⼀,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开发最早、持续繁荣时间最⻓的城市之⼀,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随着现代化发展高歌猛进,成都也成为中国的创业、科技之都。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排名榜单GaWC《世界城市名册2018》,将成都与波士顿、汉堡、哥本哈根等城市同属全球强⼆线城市⾏列。


绿道建设的成都实践,是成都重大的惠⺠民⽣工程,为发展城市绿色名片、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形态优化、产业发展等⽅面具有重大牵引意义。


在当今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不论传统文化、哲思和手⼯工艺,还是正在世界各国掀起革命的新技术运用,以及备受关注的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等议题,都激发着全世界设计师进行全新的思考。建筑设计师如何基于自身文化,同时也立足于全球化的语境,结合全新视角,发展出当代建筑设计语言,都将在本次设计竞赛中集结展现。


3. 地点:


七处标底分布于锦城公园的环带中。


4. 参赛对象:


面向全球范围内各大建筑高校/设计院/建筑设计工作室及事务所。


5. 报名时间:


2019年10月28日星期一 至 11月5日星期二 18:00(北京时间)


6. 主办单位:


成都市人民政府


7. 承办单位: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8. 策划执行:


成都市一筑一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02

项目详情


1.竞赛设计标底



锦城公园作为天府绿道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长约200公里,用地规模超过133平方公里。本次竞赛的七处项⽬标底分布于锦城公园的环带中,作为国家旅游休闲区,旨在结合当地历史⽂化属性,以及国际化、前瞻性的设计理念,打造美好宜居公园城市最强引擎。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7个可以自由发挥设计的“理想场域”。


此次设计竞赛的所有标底,为建筑设定了7个功能不同的“理想模型”,参赛建筑师需要在7个标底中选择两个意向设计标底(优先第一志愿),勾选是否服从标底调剂(以竞赛工作组最终发布的匹配结果为准)。


1号:体现清朝建筑金华寺文化特色的“创意展陈空间”,建筑面积:1,300m²


2号:集演出、餐饮、购物、休闲、游客接待、便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空间”,建筑面积:19,500m²


3号:彰显“川西竹文化主题”的“创意展陈空间”,建筑面积:7,600m²


4号:以花卉为主题的功能业态,建筑面积:5,400m²


5号:儿童及家庭游乐基地,建筑面积:19,800m²


6号:儿童及家庭旅居场所,建筑面积:16,902m²


7号: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展示湖区生态美学的地标性建筑,层高不超过15m,层数3-4层,建筑面积:1,200m²



除7号建筑有特别说明外,其余6个建筑高度不超过10m,层数、外形均不设限,是建筑师可以自由发挥设计才能的场所。在7位国际导师的指导下,这些地标性建筑将重新定义城市绿色空间、丰富公园建筑景观,让人们生活更加多元化,是一次对城市未来的畅想。


希望参赛建筑师既能站在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也能从建筑未来发展的角度,创作出彰显成都特色、与国际都市接轨的新型地标空间。重新定义绿道场所的同时,试着引领一座城市面貌的变革。



03

竞赛详情


竞赛工作组将严格筛选出最优的42位报名选手,并根据其标底意向分为7组,并与7位国际导师组队进入设计期。


最终决赛将于成都线下举行,角逐出7个最优方案,将受邀进入深化落地方案设计。(标底意向匹配将参考参赛建筑师的简历、项目经历、报名时间顺序等综合要素)



04

奖金设置


参赛对象中,将有21个优质方案晋级决赛,决赛将角逐出7位优胜者,胜出者将有机会深化设计,并会获得相应奖金,奖金合计2190,000元。


1.晋级奖金  20,000元~50,000元


2.深化设计奖金  100,000元~300,000元


*奖金金额视标底面积不同而定,获奖方案经深化设计后,将有机会在绿道真实建造



05

报名信息


1.报名时间:2019年10月28日星期一 至 11月5日星期二 18:00(北京时间)


2.报名方式:


请各参赛者认真阅读《锦城公园国际建筑设计竞赛 竞赛征集公告》,填写《锦城公园国际建筑设计竞赛 报名表》


·上述文件可登录百度云链接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h45HsPWomr4zS8GJujsV2g  


密码:50yk



·报名表请附上作品集发送至邮箱: 

 greenway2019@qq.com


我们将在48小时内对您的报名资料进行审核,并返还审核结果。


咨询请添加微信:17381908019

或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详询




注:除自行从百度网盘下载外,参赛者也可联系咨询微信号或进入微信沟通群获取《竞赛征集公告》与《报名表》。参赛者投递报名邮件并确认报名成功后,可加入微信竞赛群获取更多资料及信息。     



.

.

.


在绿道诞生百余年之后,我们开始想象全新的可能性——


500公里的绿道,如何成为陈列建筑作品的天然走廊;


美好的自然景观如何与极具设计感的当代建筑相映成趣;


延展的城市绿地,因为新的建筑而成为可以满足更多大众需求的“复合公共空间”;


出色建筑师们的设计集群,凝聚成这座城市的文化现象、一张确凿的文化名片......



但这并不会是另一个魏森霍夫、濑户内海或是阿姆斯特丹的故事翻版。因为锦城公园的独特性,也因为这座城市本身的独特气质和生活方式。


所以我们很难预测一场发生在锦城公园的建筑实验,会给城市生活带来什么新的玩法,这座城市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但我们可以确信的是,未来可期,更激动人心的是,你我可以参与其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