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这个“程二代”无所不能的四年
她,成绩优异。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前六学期的第一名,陈赓奖学金、毕业金榜提名奖获得者,保研至浙江大学。
她,投身科创。在各种大赛中曾获得国际级奖励1项、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及校级奖励10余项。
她,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作为我校普通本科生女排队队长,曾带领队伍在2017年黑龙江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中获得第二名。
她,多才多艺。担任院系晚会主持人,参加演讲比赛、英语竞赛。获得“超级演说家”“第四名”、“最佳台风奖”等奖项。
她,热衷社会实践。曾去巴厘岛支教数周,参加“一带一路”论坛,亚太青年交流计划,作为全国只有五名的探秘官参加由麻省理工科技论坛主办的全球科技论坛......
对别人来说,做到一个“她”也许就需要倾尽全力,而哈工程自动化学院大四本科生徐文欣却做到将这五个 “她” 集于一身。
她还是个“程二代”,妈妈金鸿雁就是哈工程走出的校友。
这位新时代的斜杠青年是怎样炼成的?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01
每天只睡6小时,勤奋、自律是优秀的敲门砖
01
“怎样做到学习、科创、文体、社会实践都如此优秀?”
面对提问,徐文欣腼腆的笑了:“这是我被问到过最多的一个问题。”
她的答案却很简单:时间与效率。自己只是将别人睡觉的时间,用来学习和提升自己。
本科期间的她每天平均只睡6个小时。到了紧张备战科创比赛的日子里,熬夜至凌晨三点都是寻常事。
徐文欣特别自律,她深知这是使自己变得优秀的最佳途径。4年来,雷打不动地每晚定时练习英语听力,每天晚上回寝室后,她都会准时在晚上十点钟,听半个小时的英语听力并且做听写训练,从不间断。“既然我定下了计划,就一定完成。不会拖延、怠惰、找借口,哪怕觉得疲倦,哪怕外界干扰再大,都不会受到丝毫影响。”
如何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徐文欣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生活中的需求太多,内心也会随着迷茫,要学会‘断舍离’。”她给自己定下了三原则:1.确定目标;2.坚持原则;3.取舍有道。
刚上大一时,徐文欣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与向往:什么都想接触,什么都想尝试。本就兴趣爱好广泛的她在这一年里参加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加入学院学生会文艺部,担任自动化学院迎新晚会主持人、参与晚会演出,并加入飞鹭、青协等社团......而经过了一年的尝试,她陷入了迷茫,开始思考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
这个时候,徐文欣开始和自己对话,和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对话,和身边的老师对话,从他们的经验中帮助自己寻找自己。最后,她发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科生,很重要的是动手实践能力。此时,通过努力把课本上的知识转换成真正的作品,成为了徐文欣最想要做的事。于是在大一过后的暑假,她开始接触科创。
02
优秀母女二人组,皆是HEUer
02
当初为什么选择哈工程?原来徐文欣还是一个“程二代”。她的母亲是1989级哈船院动力工程系校友金鸿雁。就读哈船院时,金鸿雁曾是《船工周报》通讯员,还是校排球队队员。
母亲对于母校的热爱、对科技强国的信仰,深深影响了徐文欣,使她更加坚定自己的工学之路,最终来到当初母亲梦想起航的地方,传承一代又一代人的信仰:在国家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实我并不觉得自己很优秀,我也认为没有人是天生优秀的。”徐文欣谦虚地说。
正如冰心那首短诗所言: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神雾杯”,“TRIZ”杯,全国机器人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等,徐文欣都取得了骄人成绩。而在她回忆起自己初接触科创之时,这样说道:“我开始时真的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当时的心情十分忐忑与迷茫。但是我还是咬着牙逼着自己往前走下去。”
2015年,徐文欣开始走进实验室。那年,她参加了她人生中第一次大赛。“神雾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这场比赛汇集了全国各地区343所大学共3190件参赛作品,参赛人数达到了16000人。参赛学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
作为一名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徐文欣团队对于环保领域完全不了解,而比赛主题是结合环保制作出有创新力的作品。他们经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制定出了几份参赛方案。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却发现行不通,只好推翻原有方案从头再来。这样的情节,在徐文欣的记忆里已数不清重复上演了多少次。
在从哈尔滨去北京参赛的路上,她和团队同学全程小心翼翼的抱着作品“智能自动扶梯节能装置”,生怕哪个零部件坏了。作品有的零部件是3D打印的,尽管一路小心,到北京后仍然出现了问题,甚至直到比赛前夜还在熬夜修改。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最终她们团队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人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徐文欣说: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自始至终,徐文欣都相信努力的意义,相信奋斗的青春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03
过不设限的人生,充分激发生命可能性
03
“我喜欢挑战自己,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的自己会迸发出什么样的力量。”作为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徐文欣,曾担任我校普通本科生女队的队长,带领队伍在2017年黑龙江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徐文欣从上小学开始接触排球,到今天已将近十年。她的妈妈金鸿雁在就读哈工程期间也是校女排队的一员。她认为排球运动带给她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毅力的培养、性格的磨练。她仍清楚记得参加黑龙江省排球锦标赛时的最后一场比赛,当时场上比分是24比23,只要再赢一分就能获得最终胜利。那时是徐文欣发球,全场的目光都紧紧聚焦在她的身上。她扛住了巨大压力发了个漂亮的球,此后愈加勇毅,多大的压力和困难都不会让自己畏惧。
“我并不愿过早地限制了自己的道路,兴趣爱好并不一定非要作为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方向。” 徐文欣并没有走上职业运动员的道路。正如她的这番话,徐文欣从来没有停止过尝试,并在“跨界”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身为工科生的她,对金融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曾通过层层筛选面试,在作为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拿到了宝贵的实习资格。如今已保研到浙大的她,表示对于未来初步确定了人生目标,但也不会因此限制自己。
徐文欣认为,上大学的意义不止在于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尽力挖掘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愿意为此甘之如饴的付出。
2018年1月,徐文欣通过层层选拔,作为中国代表和来自亚洲的220余名代表共同参加了于泰国曼谷举行的,由联合国主办的亚太青年交流会议。为了出色完成自己的提案,她在泰国当地的村庄生活了一周,和当地居民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寻找问题所在。最终,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青年一起头脑风暴,做出一份切实可效的方案,并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认可,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实施。
除此之外,她还曾作为青年代表,参加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第二届青年责任与发展会议;参加“一带一路”论坛,了解国家经济政策......通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行业大咖的交流与研讨,徐文欣看到了从未见到过的世界,并从中不断的探索到新的自我尝试点、发现点。
四年时光匆匆而去,在毕业之际,徐文欣对母校的表示感激:“十分感谢哈尔滨工程大学和自动化学院给自己提供的平台,促成了自己的每一点进步。”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在于能为热爱的事情拼尽全力。徐文欣所做的,正是不遗余力地拥抱生活,拥抱热爱与梦想。用奋斗书写出青春最美丽的篇章!
推荐阅读
1 | 从学渣到学霸,“网瘾少年”变身专业第一! |
2 | 寒门难出贵子?这位哈工程学子告慰父亲:他做到了! |
3 | 牛!3年34篇SCI,这位哈工程博士生为肿瘤诊疗 “减副增效”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撰文 | 李怡霖
编辑 | 齐鑫
策划 | 霍萍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给出彩HEUer点一个100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