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大师:听哈工程“大先生”故事


“中国潜艇之父”邓三瑞

“水动力学大师”戴遗山

两位哈工程“大先生”

如同两座高山,两座灯塔


10月25日,在学校大力支持下

船舶工程学院在启航活动中心举行

邓三瑞教授追思会暨“三瑞讲坛”第一讲

以及“致敬大师”——

首届“终身荣誉教授”邓三瑞、戴遗山教授图片展


线上线下近万名师生、校友共同回顾了邓三瑞教授在我国潜艇事业、智能水下机器人发展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及其“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家风范;通过“致敬大师”——首届“终身荣誉教授”图片展追忆了邓三瑞、戴遗山两位“终身荣誉教授”忠诚报国、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勇攀高峰的崇高精神。


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总经理黄平涛,哈尔滨工程大学原校长刘志刚,科技部863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徐国华教授,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原主任庞永杰教授,“神舟”八号、九号某核心装置主任设计师,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研究员于华男,商汤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建成,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智能制造与集成技术研究室主任成巍,商汤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架构师由光鑫出席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臧克茂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南京理工大学杨静宇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大连民族大学张汝波教授,重庆市杰出企业家、凯瑞特种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万春撰写了追思文章。


校党委副书记夏桂华、杨冶,党委常委、副校长韩端锋,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吕冬诗出席活动,部分机关、院系负责人参加活动。


“三瑞讲坛”:讲述邓三瑞教授的故事


为了缅怀邓三瑞教授等老一辈“船人”为行业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激励后人铭记“为船为海为国防”的使命,船舶工程学院特别设立“三瑞讲坛”,并举办邓三瑞教授追思会做为讲坛首期活动内容,以共同感念先贤,传承精神,开拓进取,百折不挠,为加快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担当责任、贡献力量。

邓三瑞教授追思会开始前,在场师生、嘉宾默立一分钟,向邓三瑞教授致以怀念与敬意。追思会播放了纪念专题片《初心 • 潜心》,展现了邓三瑞教授在船海科教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为船、为海、为国防”的高尚情怀和他忠诚报国、淡泊名利、敢为人先、为人师表、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

杨冶代表学校在致辞中向“三瑞讲坛”的开幕表示祝贺。他说,邓三瑞教授是优秀的科学家,是深受师生爱戴的大先生,是哈军工精神创造过程的参与者,更是哈军工精神的发扬光大者。


杨冶指出,从邓三瑞教授和戴遗山教授等从哈军工到哈船院再到哈工程的代表性人物身上,可以看到一代代哈军工传人“为船为海为国防”的身影和足迹,感受到“三个第一”的价值追求,深刻体悟到哈工程蕴藏的深厚的持续发展的巨大力量。


杨冶通过30多年前师从邓三瑞教授攻读系统工程研究生以及在工作中与邓三瑞教授和戴遗山教授的接触,深情追忆了两位教授带给他深刻的思想启迪与引导。邓三瑞教授曾一语道破微小型潜器项目的关键在于其应用定位不是使目标整体性摧毁,而是使其功能性丧失,徐玉如教授闻后彻悟,使他感悟到一个大科学家的战略思维;当他向邓三瑞教授请教“科学研究有没有什么方法”时,邓三瑞教授的回答“化简”,引导和影响了他此后的科学哲学著作研读与思考;戴遗山教授在黑板上“徒手一笔成圆的绝技”体现了为师者永无止境的追求和千锤百炼的工夫,体现了哈军工“三严”教风和至善至真的境界;邓三瑞教授提出教学要“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的教学理念,即把具体的东西讲抽象,把抽象的东西讲具体,让他体会到教学的很高的境界。他认为,两位先生的共同特点是对一些基本问题或本源问题永不停止思考,而两人的差异则表现在邓三瑞教授更加“高屋建瓴”,戴遗山教授则是“一针见血”。2002年,校训产生前的一次座谈会,两位教授提出“校训要言有所本”“以毛主席的‘工学’二字为本”作为关键字构造校训,成为“大工至善、大学至真”校训形成的思想源头。他说,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能与邓三瑞、戴遗山两位大师相遇,亲耳聆听他们的教诲并有所传承,是他一生的幸运,两位老师在他心目中是“两座高山”“两座灯塔”。


杨冶指出,要永远牢记,正是以邓三瑞教授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哈军工人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投入到共和国海防事业的发展进步之中,才有今天学校在“船海核”领域的快速发展;要永远牢记,以邓三瑞、戴遗山等教授为代表的“大先生”们,格物致知、宁静致远、教书教人的高尚品格;要永远牢记,他们为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发展埋下的最珍贵“种子”,要将他们的事业与梦想发扬光大,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初心与使命。


杨冶希望广大师生通过追思邓三瑞教授,继续坚守立德树人、强国安邦的神圣职责,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专业自信,练就过硬本领,在培育杰出人才、铸造国之重器的新征程上,做出不负前辈重托的历史性贡献。


各位讲坛嘉宾从不同角度对邓三瑞教授进行了追思致辞。

 

邓三瑞教授是勇于创新的专家学者,

言传身教的好老师


黄平涛


邓三瑞教授是我国试验潜艇设计的第一人,我国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研制的开创者,也是我们敬爱的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试验潜艇设计的第一人

1958年,哈军工掀起了技术革新的高潮:空军工程系研究设计高速歼击机;工程兵工程系设计和生产了拖拉机;海军工程系顾懋祥老教授为鱼雷快艇加装艏水翼,提高航速;邓三瑞老师带领二期学员主持设计制造小型试验潜艇,代号“032”艇。


当时我国设计制造潜艇的形势是,1953年,苏联向中国有偿转让常规鱼雷潜艇的建造权,提供整套材料、设备及设计图纸资料,由中国船厂建造,并派专家来华指导。1955年4月至1957年10月,江南造船厂、武昌造船厂都完成了首制艇的建造。1960年8月,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和援助,中国的潜艇设计部门、船厂和驻厂军代表开始按照苏联图纸,完成建造任务。


1960年之前,我国潜艇研究所、制造厂、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仿制苏联转让的潜艇。“035”型潜艇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制造的常规潜艇,1967年开始设计,1969年开工,1974年建成。


1958年,邓三瑞老师29岁,1953年才从大连海校造船系毕业,却敢于承担小型试验潜艇的设计任务,表明他充满着勇于创新的精神,由于参与过江南厂潜艇的仿制,接受过苏联专家的指导,对潜艇设计制造专业知识有较多积累,较快地完成了设计任务。1959年,小型试验潜艇完成建造后,在旅顺试验成功。


1958年6月,中央批准研制导弹核潜艇,彭士禄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因为邓三瑞老师主持了水滴型潜艇的设计工作,便聘请他作为总体设计顾问,可见邓三瑞老师在潜艇领域的影响力。


我国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研制的开创者

邓三瑞教授和徐玉如教授对智能水下机器人的立项和研制起了重大作用,是我国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研制的开创者。


1988年,国家计委科研局决定开展智能水下机器人项目。时任哈船院院长的邓三瑞老师,推荐他的学生徐玉如为专家,参加水下智能机器人的论证工作。


1989年4月,哈船院成为智能水下机器人项目的责任单位。这个项目需要综合多学科技术,不仅涉及计算机的软硬件、自动控制等,还有小型的水下体及其舵桨的水动力性能等。邓三瑞和徐玉如教授前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为承接课题做了充分的准备,其关键技术是智能和动力定位,哈船院完全有能力作为这个项目的责任单位。


邓三瑞老师在卸任院长后,我们相遇时,还不时的和我谈过这个项目的情况,进展顺利,最后实现了路径规划,完成了演示验证,进行了验收。


博学、严谨,能看到事物本质

邓三瑞老师博学、严谨,往往一语中的看到事物的本质,给我以很大启发。有一次我们班同学对某些问题展开了辩论,几位同学辩论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这时邓三瑞老师来了,也参与到我们的辩论中,他说:“真理越辩越明,不要怕争论。”


邓三瑞老师在指导我们做毕业设计时说:“你们是搞工程的,搞工程的人是不能马虎的,哪怕是一条线、一个字也都要确保准确无差错。”


邓三瑞老师对待学术、对待教书育人严谨认真的态度、平易近人的风格,在学生中很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深受学生们爱戴,每当他深入班级,学生们都众星捧月地围在他身边,他博览群书、视野开阔,讲话很风趣,不像是老师而更像是朋友。

 

“大家一起采用新方法、新技术,

共同突破难关,就能完成任务”

臧克茂

(船舶学院苏玉民教授代读)


我在1955年9月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结识了邓三瑞同志。有一次我见到他时说:“我新到部队,你是老同志,请多指点和帮助。”他说:“你不要客气,我只是相对来说是个老兵,算不了老同志,那些参加革命很多年、出生入死的人才是老同志,我和你一样要向他们学习。当穿上军装真正成为军人后,要求应该严一些,应该时刻想到自己是革命军人,要自觉遵守军人的纪律和规定,保持军人的荣誉。”


1956 年9月,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与邓三瑞同志成为一个党支部的党员,接触的机会多了。他讲话时声音洪亮,普通话说得好,语言生动、逻辑性强、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大家都喜欢听他发言,亲切地称他为“老三”,开会讨论问题时,常有人说,“老三你说说”,可见他在同志们心中威信很高。


1958年,邓三瑞同志担任研制新型潜艇(代号032)的负责人。我们电气专业的任务是配套设计出推进电机及其控制装置。我们专业几个有关的教员和1955级学员就到湖南湘潭电机厂,结合工厂的生产制造实际进行研究设计。


最初我们遇到了“容许尺寸小,而性能指标很高”的设计困难,我专程到上海向他(这期间他大部分时间在上海)汇报。他耐心地听我们汇报后说:“我们造船总体设计也在想办法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希望能给大家的空间尺寸尽可能大一些。大家一起想办法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共同突破难关,这样就能达到目标,完成任务。”


在整个项目的共同推进过程中,邓三瑞同志与我们一起想办法,攻克难关,合作十分愉快,使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后来设计空间尺寸在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后,仍差一点,我再次向邓三瑞同志汇报了实际情况。邓三瑞同志表示会满足我们的要求,增加20公分长度。


在研发7103项目时,我曾经跟随邓三瑞同志一起出差,同住一间房间,他把位置好的床铺让给我住,让我感到邓三瑞同志对自己要求很高,关心下属,具有革命老同志高尚优秀的品德。


 
 

“教师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刘志刚


我在学生时代就听说了学校鼎鼎有名的邓三瑞教授,设计过中国第一艘试验潜艇。在我留校当老师之后,又听说邓三瑞教授被联合国聘为海军军备竞赛研究专家组专家,从来没出国留过学,却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专家之后,得到了一个5000美元的奖金全部交给了学校。


其实和邓三瑞教授最早的一次直接见面是在学校出版社的社庆上。邓三瑞教授的讲话非常简洁,却让我记忆犹新。他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出版社要多出耐读的书。比如活页文选等,价廉且方便阅读,不需要很厚很大。二是在出版编辑时要注意严谨细致,不能望文生义 ,即使有些有转义的词语也要弄清楚来龙去脉。


当学校凝练校训时,邓三瑞教授对校训的内涵做了深入研究,使校训的内涵得到了极大得到了丰富。他引经据典,对国学、哲学思想的理解很深厚。


邓三瑞教授不仅博学多才还十分热爱生活。很多次在学校的运动会期间,总能看到一位穿牛仔马甲,背着照相机到处认真照相的老先生,就是邓三瑞教授,他还写得一手好字,尤其到了晚年,吃饭手都抖了,但是还能洋洋洒洒地写五千字的小楷。


邓三瑞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儒雅睿智,博学多才,博学思辨,乐观豁达,甘于清贫的大师,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先驱者。邓三瑞教授2005年时被聘为首批终身名誉教授,得奖之后,他在获奖感言中说:“教师应该是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他一生都在践行这句话。

 
“交流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杨静宇

(船舶学院王卓教授代读)


邓先生待人平等,同时非常严格认真,该批评的时候不留情面。记得与他一起参加了徐玉如教授主持的“水下移动平台自主驾驶技术首次研讨会”后,邓先生问我们为什么不多发言交流,邓先生收起笑容严肃地说:“在研讨交流中不要背包袱,发言是和大家一起交流,说的意见有对有错很自然,大家都会理解。积极发言是很愿意和大家交流的表示,交流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这一番批评,我们心服口服,受益匪浅。


邓先生对我国古文化的博学,让我们十分敬佩。在一次会议休息时,邓先生将他习字的作品《论语》送给我们。作品用行体书写,工整流畅,字体均匀,力透纸背且有灵气,展示出邓先生的博大胸怀和乐观态度。


他问我们对《论语》有何看法,我们只是一知半解,相视无语。邓先生笑着说:“没有关系,对我国的古文化大家都在学习,我先谈点看法。现在,论语有二十来篇,四百多章,大部分内容是后人添加进去的。其中的精髓是孔子讲学时随手写下的只言片语,也可以说是孔子语录。要研究论语,应当将这些语录找出来。我写的这些就是找出来的语录,其中大多数是别人找到的,我觉得对,就抄过来的。” 如果不是亲耳听到,很难相信这些关于古文化的理解把握是出于一位理工科出身的教授之口。


 
 

掌舵智能水下机器人的研制

大力培养技术人才


徐国华


邓三瑞先生对智能机器人“智能”的认识和理解之精辟、表达之通俗、语言之风趣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时,“智能”具有怎样的能力,我们要实现哪些功能,一直是课题组面临的棘手问题。邓三瑞先生提出智能由大脑智能和小脑智能组成,还用故事通俗地描述小脑智能,进一步明确了作为首台智能水下机器人,要着重于技能性的、反射性的小脑智能,再辅以逻辑推理及判断的大脑智能。


他多次告诫课题组同志们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制定合理可行的研究目标。当时研究经费不充裕,国内相关的配套技术水平不高,动力、导航、水声定位等关键设备较薄弱,研究工作困难重重,邓三瑞先生“脑洞大开”,定制两个玻璃钢箱体,上下盒盖扣起来,搭建了初步试验样机,进行水池试验,验证关键方案,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正式样机。


在二龙山水库开展湖试时,水库现场既没码头也没吊车,他以惊人的胆识和毅力带领大家完成了各项任务。那时就开展智能机器人用机械手浮游灭锚雷作业技术研究,即便今天,这类作业对智能水下机器人都是挑战。


智能水下机器人“八五”计划的成功,首先表明了预研计划制定的正确,研究目标既站在高的起点,又是务实的,对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分阶段研究、突破的途径是很科学的。这些方面,项目掌舵人邓三瑞先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随后的“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等水下机器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可贵的是,邓三瑞先生对水下机器人技术人才的大力培养,不仅有徐玉如院士,还培养了大批中年、青年水下机器人专家。

 

“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


张汝波


1992年开始,我作为成员有幸参与了智能水下机器人项目,让我与邓三瑞先生、徐如玉先生有了长时间接触,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两位老先生学术造诣的精深。在两位先生的带领下,根据实际需求明确提出了“自主导航”、“自主避碰”和“自主作业”三个“自主”作为7B8 水下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主要体现。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制定项目指标时,两位先生提出了四个字——“高而可攀”。转眼快几十年过去了,这四个字仍然对我的教学、科研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1995年春夏,水下机器人经过了水池试验后,在哈尔滨附近二龙山水库开始了湖中实验。做湖试的条件是很艰苦的,但是两位先生也与我们年轻人同吃同住,不搞特殊,平易近人。时间赠予他们的是阅历、睿智、包容、淡定,给予了我们年轻人的永远是“如沐春风”。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最终顺利完成了湖中试验,实现了自主功能,可以说是在国内实现了第一台具有一定智能水平的水下机器人。两位先生亲自把研制的智能水下机器人命名为“智水”号。从此也就产生了从“智水I”到“智水Ⅴ”系列水下机器人。


从1995年开始,两位先生提出了新的目标——让机器人“下海”,在复杂海洋环境中实现水下机器人自主航行、自主探测、自主作业等功能。经过5年的工作,2000年开始了海中实验。智能水下机器人海试在当时国内也属于首次,在试验反复失败的情况下,是两位先生为我们日后的试验明确了方向,并从技术和精神上给予了指导和鼓励,使我们恢复信心,逐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出海试验从五月一直持续到七月末,条件比较艰苦,我们年轻人都有点吃不消,两位先生仍然坚持和我们一起吃、行,一起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反复的试验,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按要求完成了各项任务,各项性能达到预定要求。随后项目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组织的技术鉴定,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和重大突破。项目也获得了国防科技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经过十年的技术积累,两位先生领导的科研队伍不断扩大,先后承担了众多水下机器人项目,从“智水I”水下机器人到“智水Ⅴ”水下机器人;从微小型水下机器人到综合探测水下机器人;从水下机器人到水面机器人,等等,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两位先生学术造诣精深,知识渊博,当之无愧是我国智能水下机器人研究的开创者,也是深受师生爱戴的“大先生”,培养了许多船舶工程、海洋工程、智能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水下机器人技术未来的突破点

就在于人工智能技术”


庞永杰


1990年,我从动力工程系回到船舶工程系,并从流体力学教研室转到船舶操纵性教研室,正式加入邓院长和徐玉如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从这时开始,我经常能够聆听邓院长的精彩演讲,感受邓院长的大家风度和对问题认识与众不同的高度。当时,我们这个团队在邓院长和徐玉如老师的领导下,承担了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科研课题。邓院长当时就说过,水下机器人技术未来的突破点就在于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后来的科研方向都放在了解决水下机器人的智能问题,包括智能感知和理解、智能规划与控制等方面。现在看来,邓院长当时的认识是多么高瞻远瞩!

 

邓三瑞教授对来宾介绍水下机器人(1994年)

完成水池和湖中试验后,邓院长指出,必须走向海洋,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试验。“九五”后期,在徐院士的领导下,试验就从浅水走向深水,试验环境从湖中走向海洋,海中布设的目标也从过去的模拟目标改为从有关部门借来的真实目标,从而完成了在真实的海洋环境下,自主规划航行路线、自主探测识别目标、自主作业等能力演示,项目获得了2002年度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邓院长对科学的热情、对科学问题的专研精神和对科学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特别感动我的是邓院长对人生、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年近八十的时候,邓院长还经常骑着自行车出去买菜。有一年,他对我说,感到自己有时候手发抖,为了控制手抖,他开始坚持每天写一篇小楷,一直坚持了许多年。2017年春节前,我们去看他的时候,他将一本前几年写好的《道德经》送给了我,我回来后就请人将其装裱起来,作为永久的留念。从这篇小楷中,能够看出邓院长对待人生的那种坚毅、果敢和进取精神,也蕴涵了一种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情绪。

 
“工程问题”恰恰是“学术问题”的起点

尚游  张万春

(船舶学院秦洪德教授代读)


读本科的时候参加过一次邓院长的讲座,记得题目是《漫谈中国海军》,就在11号楼三楼的大阶梯教室。那时候只听闻邓院长是大名鼎鼎的潜艇之父,驻联合国专家,没想到邓院长这么幽默风趣,翩翩学者风度。邓院长没有任何讲稿,旁征博引,漫谈开来就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技术、教育的课程,以至于后来有邓院长的研究生跟我们讲,要是能将邓院长讲课的过程录制下来,那无异于是对邓院长最好的尊敬,对学生最好的财富。那个时候才懵懵懂懂似乎理解,大师之谓大学的道理。对母校,军号是传承,大楼是传承,大师的精神更是传承。

 

没有想到,在读研时候,竟然有了近距离接触邓院长的机会。103教研室那时候记得刚开始叫“海洋工程研究中心”,教研室(中心)氛围非常好,徐老师,庞老师以身作则,他们好像没有晚上10点前离开实验室的时候。邓院长那几年开始研究系统工程,但是经常到教研室指导,我们这些学生,实在太小太小的晚辈,但是邓院长从来没有架子,和学生们一起聊天。有一次新型潜艇下水,邓院长说为什么叫“新型”,因为有“旧型”,我们大笑,但是邓院长认真地开始解释,潜艇型号设计的设计继承和工程演进,其实我们这些学生虽然是学习船舶工程专业的,但是没有任何实际工程经验并不了解一艘船是如何实际造出来的。“工程问题”恰恰是“学术问题”的起点,也是一种启发。

 

水下机器人是交叉学科更是综合工程多学科集成,工作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这是难得的思维训练,借这个课题打开了学科界限的一扇窗,也是我们毕业后跨到一个完全陌生领域的原始积累和勇气。徐老师当选院士之后,一次到深圳请学生吃饭,谈及水下机器人的发展,还在重复那句话:“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开创者是邓先生,是邓先生种的树,我们只是摘了果实。”谦虚一如既往。


很多年过去了,非常感激也非常感慨:大胆假设,先生没有离去;小心求证,学生还是哭了。各位老师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老先生的高瞻远瞩着实让人佩服


于华男


对邓老先生的初步认识还是在我本科求学期间。那时,总听高年级的学长说起系里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们,邓老先生就是最常被提起的一位。邓老先生是中国潜艇设计的先驱、联合国军备竞赛专家组专家,是专家中的专家。每每他公开讲课,连走廊里都会站满人。那时候的我,虽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邓老先生,但也为系里有这样一位师长而骄傲,时时向往能够得到他老人家的亲身指导。这一愿望也为我留校继续深造种下了种子。


和邓老先生真正结缘,是我进入103教研室以后。老先生那时年事已高,不再教授专业课,但依然非常关心专业的发展,经常到教研室与老师们一起讨论。这也给了我们这些小辈近距离接近邓老先生的机会。老先生也从来没有架子,和学生们一起聊天,关心我们的成长。


那一年,老先生在三乙楼试验室现场给我们几个师兄妹讲解水下机器人的场景,今天想起来还历历在目。老先生从我国第一台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7B8的立项,一直讲到“智水—Ⅲ”机器人研制,如数家珍,每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发生的重要事件,老先生都记得非常清楚。老先生还向我们详细分析了水下机器人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敏锐地指出智能化、集群化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勉励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刻苦钻研,一起将我国水下机器人技术推上新台阶。反观今天智能、集群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老先生的高瞻远瞩着实让人佩服。

 
 

“智者,惑,常惑”


刘建成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邓院长是在2000年的103教研室元旦晚会上,邓院长说:作为七十古稀的老人,他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跨入千禧年。在古稀之年,他开始学习书法,研究摄影,保持一颗永远求知的心,希望我们也永远保持进取心!于他的寄语中,我们能感受到邓院长对于学生的鼓励,并期盼学生们勇于挑战未知的世界和领域。


2002年一堂特别的英语课上,邓院长为我们讲解,不同人种或者地域的人为什么英语发音不同。这已经超出了一般语言教学的范畴和深度,再一次让我们从邓院长的身上看到了他求真求知的真诚态度。教学过程中,邓院长睿智、幽默的大师风范,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永远激励着我。


古稀之年的邓院长,对智能水下机器人项目的牵挂从未放下,会抽时间来103教研室,现场给我们详细讲解智能水下机器人的相关知识,也会去水池实验室现场指导我们做实验。他常告诫我们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而他自己正是通过这言传身教,给我们这些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还是在实验室里,邓院长谈到对求知的态度,讲到“智者不惑,我认为是不对的。智者,惑,常惑,不断地求真、试验,离真惑近了一步,又产生新问题了,这个才算告一段落。”这些话让我们深受启发,鼓励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求知。


 

2002年邓院长在103教研室给我们小班授课时的合影

 


致敬大师

首届“终身荣誉教授”邓三瑞、戴遗山教授图片展举行

追思会结束后,“致敬大师”——首届“终身荣誉教授”图片展正式开幕。图片展以照片的形式,展现了邓三瑞、戴遗山两位“终身荣誉教授”专注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的高尚情操,以及他们为我国相关领域做出的开创性、奠基性贡献。

杨冶代表学校为开幕式致辞:邓三瑞教授和戴遗山教授牢记初心使命,忠诚报国、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勇攀高峰的风范,是对科学家精神的完美诠释,是学校“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价值追求的完美体现。他们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在我国船海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奠基性贡献,在他们开辟的方向和奠定的基础上,一批优秀团队、教师,坚持“为船为海为国防”,正致力解决我国船海领域受制于人的瓶颈技术难题,深度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成巍、由光鑫在开幕上与大家分享了他们求学期间与两位的教授的宝贵回忆。


成巍

邓三瑞教授说“智者常惑”“不断求真求实”。智能水下机器人方向的发展,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在邓三瑞教授、徐玉如院士的带领下,从水槽模型试验到海上劈波斩浪、从水池“五花大绑”保护到深水恣意畅游、从“一无所有”到满载(传感)器(工)具、从水池“小试身手”到水下“堪当大任”,智能水下机器人经历了无数的磨砺、无数的试错,最终成为哈工程一张最靓丽的名片。在邓三瑞教授、徐玉如院士的感召下,也打造出一支有理想、有能力、有超强战斗力的团队,为水下机器人事业无悔奉献。


硕士期间,我曾上过戴遗山教授讲的《舰船在波浪中运动的频域与时域势流理论》课程,印象最深的,一是拿到教材时看到红色的硬质书皮以及满书的公式,敬佩油然而生;二是上课时戴教授和讲义,就把深奥的理论和复杂的公式流畅地写满黑板。我的硕士课题是穿浪双体船仿真,研究期间碰到问题,到戴教授家求教,戴教授耐心帮我分析了问题,并指出了其中的难点。最终,我还是在《势流理论》中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由光鑫

第一次和邓先生近距离接触,是在当年我们103教研室传统新年party上,先生为实验室做开年致词。那年,邓先生刚好70岁,精神矍铄,底气十足,为我们描述了当前水下机器人技术在整个海军体系中的地位和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勉励大家把握时机,争取把我们的技术推进到世界先进行列,完成“智水—Ⅲ”的海上试验。先生语言风趣、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总是用恰到好处的典故讲诉当前的问题。


第一次到先生家里,我有点小紧张。先生的家里很安静,没有豪华的装修和想象中的古董摆件,但是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我一边看先生处理文档,一边环顾先生的书房。先生给我介绍了他现在的兴趣和正在处理的文档。具体内容我有些记不清楚了,好像是一些地方志,我只记得有很多的报纸剪辑和一些手写的笔记。此时先生很开心,一边和我介绍这些东西,一边在电脑上整理和录入手稿。后来,我陆陆续续又去过先生家里几次,先生的乐观、平易近人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让我看到了他更真实、更生活的一面。


两位教授高瞻远瞩、博学精进

着眼前沿,勇于创新的精神

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第四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

创新型国家建设使命光荣

让我们共同感念先贤

传承精神,开拓进取,百折不挠

为加快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撰文 | 朱虹 过怡安 董昕瑶

摄影 | 王一勇 

排版 | 田昊

编辑 | 朱虹 贾天添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