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驭海飞天”!揭秘哈工程这支屡让行业“惊喜”的团队!

谋海济国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3-03-25

本世纪初,抓住国家海洋装备快速发展的机会,哈工程智能学院智能控制团队与国家需求相策应,迅速壮大,并走上国际化道路,成为乘势而上、力谋发展的成功缩影。

22年来,这支团队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4项国防一等奖以及1项特殊贡献奖,召开首届国际船舶智能与自主航行技术论坛,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船舶智能与自主航行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他们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飞”了起来,也成为一支屡让行业“惊喜”的科研团队。


想在前 做在先

一支服务国家战略超前一步的团队

朱齐丹(左一)带队开展海上试验

“22年前,我们在海上平台飞控技术领域寂寂无名,如今,国内四大飞机制造公司——哈飞,成飞,西飞,沈飞与我们保持密切合作。”团队的飞控技术“征服”了一众行业名企,“朋友圈”遍及全国,这让负责人智能学院朱齐丹教授深感欣慰和自豪。

智能控制团队2000年成立,在团队负责人朱齐丹的带领下,经历了起初从摸不到科研方向的迷茫到用技术树立口碑和信誉,再到获得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机会,抓住机遇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找到了学科发展的突破口,团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1999年,朱齐丹参与了大型船舶直升机灯光引导系统项目。尽管项目经费少、体量小、以探索尝试为主,但朱齐丹看的是未来海洋装备大发展的广阔前景,把它当做“大”项目研究。

“经费只有6000元,系统硬件都配不齐。”朱齐丹和几位老师就自制木头盒子代替铁质外壳,精心设置控制系统。试验当天,引导系统的灯光控制功能远超预期——不仅可以自行检测故障,还可以连续调光,甲方赞不绝口。有了第一次合作的良好印象,几年之后,国家海洋装备事业迎来大发展,对方再次找上刚刚组建团队的朱齐丹,进一步深化合作,并和他签了40万的订单,团队发展获得了“第一桶金”。

得益于大型船舶直升机灯光引导系统项目所积累的经验和良好信誉,智能控制团队在2004年被推荐参研国家海上平台飞行器飞控降落项目。

 “不是航空专业却来研究飞行器飞控降落技术?”面对质疑声,成员们倍感压力。朱齐丹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这项技术在国内是空白,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不是比专业背景,比的是谁能超前一步,走在前面。我们有这个实力!”。

打印机吐出的各类飞控资料,堆满了房间,成员们伏案学习、研讨设计,当起“冲锋陷阵”的猛将。“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国内外所有关于飞行器飞行控制降落的技术,我们拼尽一切时间掌握并展开研究,研读的资料可以堆满一个仓库”,团队成员张智说。

在一次研发碰头会上,智能控制团队在技术上的超前设想,让总牵头方充满惊喜:“他们汇报的低速飞行的背向技术、反向技术……全部是我们当时正准备部署攻关的方向。”团队在核心关键技术突破面前,始终超前一步,做到可靠顶用。

参与任务4年,团队成功突破了飞行器动力学仿真技术、飞行器全自动引导控制技术、特种装置性能评估等核心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家在海上平台飞控技术方面的空白。国内各大航空高校、企业纷纷与智能控制团队开展合作,团队迎来飞速发展。

凭借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这样的“超前”,团队在控制学科的多个方向上飞速发展:率先在多体船纵向运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船舶先进控制技术得到飞速成长;开创性地将机器人全景识别技术应用于目标平台飞行器运动学分析,智能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

夏桂华在智能船上指导实验

2016年,夏桂华教授带领智能控制团队开拓新方向,团队发展再次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遇,他所研究的智能船舶高精度仿真以及智能驾驶航线优化等方向,不仅是国际前沿,同时还将团队原有的海上平台飞控技术、先进船舶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三大优势方向全部集成到船舶智能研究领域。团队不仅为中国智能船舶发展制定标准,同时所参与研发推进的智能船项目正推动中国从1.0向2.0迈进。2021年,团队瞄准国际前沿智能船舶数字孪生技术,开展国际交流、国内合作,走出了一条服务海洋装备发展的特色之路。


实干奋进、温暖互助

一支充满战斗力的团队

朱齐丹(右二)与团队成员在智能船上进行调试

“智能控制技术团队已经形成了一个实干奋进、学术自由、友爱谦让的学术氛围,谁走在前面,后面的马上就会追上去”,朱齐丹说。

2011年春节刚过,团队到郑州进行某项目验收工作。工期紧张,所有人员白天调试,晚上整理验收文件,每天睡觉不超过3个小时。

“工作持续了一个礼拜,所有人熬的眼睛充血”,朱齐丹跟成员们同吃同住共进退。团队成员刘志林表示,这种实干精神,其实就是一种习惯,是在一次次科研攻坚中,一点一滴互相影响慢慢凝结成的。“我们经常凌晨,接到科研任务,二话不说,拽上行李箱就出发”,刘志林说。

科研上的实干求真,在学术攻关也时常上演成“拍案而起”的激烈交锋。2017年,在智能船舶仿真验证评估软件研制的研讨会上,大家常常为技术上的不同意意见争论得面红耳赤。

 “从系统的角度顶层设计,采取分布式结构,从全局考虑,进行模块化分解,然后大家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平行配合工作,先全局,再局部,自上而下地设计。”夏桂华话音刚落,成员张智接着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与老师相反,我认为应该先从底层关键技术开始突破,以点带面,自下而上,在系统开发的初期仅有少量的人参与,逐渐分枝散叶,从而形成最终的软件。”双方随即就技术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其他人丝毫没有劝阻的意思,反而参与到其中,让争论更加激烈。

“这种会议上,我们就是要较真,没有学术权威,不分职称和官职的大小,一切围绕学术,激烈的碰撞才能产生创新的灵感”,团队成员的共识就是拍完桌子还能齐心协力接着一起攻关。

这种激烈的交锋并未影响到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张智是团队软件编程的“鬼才”,却有入睡困难的困扰。考虑个人情况,在保证工作有效推进的情况下,团队为张智单独设置了弹性办公时间,减轻了他的事务性工作。征求团队各成员意见时,所有人贴心地表示愿意多分担任务,减轻张智日常事务上的压力。

“朱老师,这次评优,把名额给苏丽吧,她更需要。”“朱老师,我觉得张智会更需要一些,这次就别考虑我了”。2021年底,评选优秀教师,团队名额有限,朱齐丹却接到了张智和苏丽两个互相推让的电话。“有这样的队员,我想,还有什么坎是我们团队爬不过去的呢?” 朱齐丹说。


“扶上马” 送一程 

一支骨干成员个个身怀“绝活”的团队

团队进行学术研讨

朱齐丹带队方法是抓“大”放“小”。“大”是成员发展大方向,朱齐丹会在研究方向上把成员“扶上马”,再送一程。“小”的是日常各类事务以及项目的对接推进,朱齐丹充分放权。成员有了足够空间成长,团队也就变得更强大。

计算机学院院长蔡成涛还是本科生的时候,就酷爱研究机器人,他曾代表学校夺得全国机器人大赛亚军,成为该赛事历史上成绩最好一届学生。2008年博士毕业后,蔡成涛选择加入了智能控制团队,11年后,他成长为该领域的国家级专业人才,团队的骨干力量。

“朱老师鼓励我将机器人全景识别技术应用到目标平台飞行器的识别应用上。”进入团队后,蔡成涛采纳了朱齐丹的建议,在这个方向上不断发力。

最初,缺乏科研条件和平台。朱齐丹举着脸盆模拟飞行器从场地一侧跑到另一侧,累的满头大汗。蔡成涛在现场采集景象识别数据的同时,也将这份温暖和感动埋在了心底。

在朱齐丹积极争取下,机器人全景识别技术迎来了第一次大平台试验机会,但却因一个小小的失误——息屏未做设定,导致试验失败。蔡成涛情绪低落,朱齐丹鼓励他不要放弃。几年后,朱齐丹争取到了第二次试验机会。运送仪器途中,忽逢秋雨倾盆。“我们赶紧撑起唯一一块塑料用来给仪器遮雨,人站在雨里,上牙碰下牙,冻得直打颤”,蔡成涛说:“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仪器,不能再辜负争取来的第二次机会。”

第二次试验消息传来,取得圆满成功,智能机器人全景识别技术找到了施展的大平台。“没有朱老师的指引和团队的扶持,就没有今天的我,”蔡成涛说。如今,智能机器人全景识别技术已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捕捉飞行器飞行轨迹,优化动力飞行参数,还应用于智能船舶的环境感知,成为船舶自主航行的 “眼睛”。

目前,智能控制团队已发展成为梯队合理、创新性强的19人团队。和蔡成涛一样,“软件鬼才”张智,“拼命三郎”刘志林、王立鹏、苏丽,“硬件高手”吕晓龙、曾薄文、王立辉,“教学能手”原新、张雯,“青年才俊”李波、姜享利、尚晓兵等一批中青年人才都成长为在控制学科研究方向上个个有“绝活”的骨干力量。这些出色的成员,可以快速集结形成强大的集团作战能力,让团队有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解决核心关键技术的强大底气。

世界第一!他们让“中国心”动力澎湃


徐玉如院士,这御海盛世,如您所愿


与气泡“共舞”!

这位哈工程教授瞄准“童子功”,做硬核科研!

40年铸国之重器!

哈工程这支团队三项“绝技”全国领先!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撰文 | 刘涛

排版 | 李孝龙

编辑、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