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嗣瀛院士:年高不敢忘忧国

教之音 2022-06-06

中国教育在线(zgjyzx)综合整理自青岛大学报、网络

▍图文如侵权,联系即删,转载须标明出处

▍陈老师微信:zgjyzx3388  商务合作QQ1927876294 

读者欢迎随意转发分享,文末大量学习资源可下载

▍ 菜单栏有“团购好书”,今日推荐: 《曹文轩主编·百年国际大奖小说系列》9册 原价207元团购79元;《我们的历史》全11册 原价336元 抢购价99元;限量发售!


好文章,好资源

对话框回复“干货”试试!滑到文末领取学习资源!

2020新整理的一些专辑,请回复关键字!

回复“开学必读”、“家长必读”、“育儿百科”试试!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张嗣瀛,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

近期,我们将会陆续介绍一些科学家事迹给我们的孩子们阅读,让孩子一起了解那些为祖国腾飞付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这将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树立自己的理想,我们将这一系列归于合集“国之栋梁”,大家回复关键字“国之栋梁”就可以看到所有的合集。

昨天的文章请点击:

他是美国眼中最可怕的中国人,隐身55年,以一己之力扭转了全世界的局势!



 






他是在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回国前后就从事自动控制研究的国内首批研究者其中之一;


他是在莫斯科被毛泽东主席接见并现场聆听“世界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著名演讲的留苏留学生之一;


他成功解决了国产反坦克导弹“红箭—73”脱靶问题;


他93岁时将青岛大学系统科学学科由二级学科博士点带进一级学科博士点,并成功申请了山东省一流学科;


2018年以他为首的“系统与控制教师团队”,成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他叫张嗣瀛,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


爱国、报国、奉献,始终是涌动在张嗣瀛生命中的血液,在他身上,也充分体现了他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情怀。






乱世辗转,笃实好学




   1925年,张嗣瀛生于齐鲁大地山东章丘。生逢战乱,他的求学路注定是不寻常的。从1931年到1944年,他克服重重困难,先后辗转于3所小学6所中学,完成了13年的曲折求学之路,并于194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一路走来,这不同寻常的求学经历,磨砺了张嗣瀛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孜孜求学的意志。



1948年,内忧外患、战火纷飞,张嗣瀛经导师推荐,在浙江金华的英士大学担任了一年助教。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东北人民政府招聘团到上海招聘,他才顺利北上,被分配到位于辽宁省东部紧邻沈阳的抚顺矿山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系任教,教授力学。1951年,随着抚顺分院与东北工学院的合并,张嗣瀛正式成为东北工学院机械系讲师。


在东北工学院任教期间,年轻的张嗣瀛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他认为作为大学老师必须要善于学习、搞好科学研究。为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自学了综合型大学理学院的部分数学课程。1952年,全国掀起了学习苏联技术和建设经验的热潮。张嗣瀛的学习计划中便又多了一项,那就是学习俄文。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他披星戴月,最终完成了这段零起点的学习任务。


1956年张嗣瀛在给东北工学院学生教授理论力学课程


张嗣瀛在自学过程中发现了数学“曲线族的包络”概念。他设想,如果把曲线族的包络这一概念搬到控制系统稳定区域中,定义稳定区域的包络并找到包络,便可以把整个稳定区都包起来,得到一个更大的稳定区。为了这个设想,他开始了不分昼夜地推理、推导、分析、证明。最终张嗣瀛证明了控制系统稳定区域包络的存在性,并推导出了包络表达式,得到了最初预想的结果。这是他第一次独创性的研究,第一个科研成果。1956年,全国第一次力学会议在北京召开,张嗣瀛在会上作了论文报告,钱学森听取报告并给予了指导。





赴苏深造、厚积薄发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派出一大批优秀学者赴苏联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张嗣瀛被派到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师从莫斯科大学教授、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N.G.契塔耶夫(Chetaev),学习进修现代控制理论,主攻运动稳定性问题。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主席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启程,赴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活动,并出席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首脑会议。张嗣瀛作为留学生代表,有幸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这些名言深深地印在了张嗣瀛心里。


张嗣瀛在莫斯科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理论、新方法,在莫斯科大学教授、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N.G.契塔耶夫(Chetaev)的指导下,做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先后在前苏联科学院《数学与力学学报》(PMM)及国内《力学学报》、《东北工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59年在《十年来中国数学研究概况》(《科学通报》,18期)一文中列举了张嗣瀛在这一期间的研究成果。他的多篇论文还被钱学森与宋健合著的《工程控制论》一书索引,同时也被国际著名控制理论专家M.阿萨斯(Athans)、P.费尔博(Falb)、A.费里德邦(Felidbaum)、F.L.甘特麦克尔(Gantmacher)、M.A.埃泽曼(Aizerman)等人的书索引。在A.K.巴德里巴耶夫(Badelibaev)的书中,还以“稳定区包络”为题,将张嗣瀛的有关研究成果作为书中的独立一节内容加以阐述。


为期两年的进修学习很快步入尾声,导师契塔耶夫向张嗣瀛提出了挽留。但当张嗣瀛想到毛主席的话,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内心清晰地浮现这样一种声音:“祖国派我出来是希望我将来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现在正是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留在这里。”张嗣瀛拒绝了导师的好意,1959年的夏末,他与一同赴苏留学进修的同事们按期回到祖国。 


1957年,张嗣瀛赴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跟随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契塔也夫教授专攻自动控制理论。1959年7月完成进修任务后回国。图为同期回国的同学们离开苏联之前,前排右3为张嗣瀛


张嗣瀛带着多篇关于有限时间区间稳定性问题的论文,回到了阔别两年的东北工学院。而当时国内关于稳定性理论的研究还是空白。可以说,张嗣瀛是我国稳定性问题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之一。随后,他将研究领域扩展到最优控制问题,多篇论文连续在当时国内唯一的控制学术期刊《自动化学报》上刊发。张嗣瀛关于最优控制理论方面的许多研究结果现已作为教材内容收入到控制理论专业教科书中,多篇论文被关肇直所著《极值控制与极大值原理》一书索引。







孜孜不倦、科研报国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军备互相竞赛、加大了争霸世界的较量,使得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为了保卫国家的建设与安全,我国也加强了军事科学研究的力量。在这种形势下,命名为“红箭-73”的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工作启动了。张嗣瀛受命参加了反坦克导弹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凭借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有效解决了由于指令交叉耦合导致的导弹不听控的关键问题,完成了目标为三千米远的活动坦克靶试验,打靶结果十发九中。“红箭-73”导弹的研究成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张嗣瀛也因此在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了“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


经过最优控制问题和实际军工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张嗣瀛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研究方向,即微分对策问题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张嗣瀛开始了对微分对策理论全面深入的研究,系统地、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并与实际部门协作项目相结合,得出了一系列应用成果,是我国微分对策理论研究的开创者。1987年张嗣瀛出版了《微分对策》一书,这是国内唯一一本关于微分对策理论的专著。当今世界最系统、最完备的大型学术性数学工具书《数学辞海》中收录的有关微分对策的30余个词条均出于《微分对策》一书。同年,张嗣瀛也因其“微分对策及定性极值原理的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微分对策理论的应用方面,张嗣瀛首次提出了“惩罚量”等新概念,和一系列相应的非线性策略及其算法,将以往定性鼓励策略发展为定量鼓励策略,并在生产规划、能源配置、库存管理等方面获得应用。张嗣瀛也因此研究荣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张嗣瀛作为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在北京主持筹办了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的“建模、决策与对策(MDG)国际学术会议”,并任国家组织委员会主席。这次国际会议在国内控制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议结束后,在从北京回沈阳的火车上,张嗣瀛同随行的几位同事讨论起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问题。就在十多个小时的旅途讨论中,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创办一本学术杂志,为国内控制界的学术同行们再开辟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1986年,62岁的张嗣瀛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他主持创办了自动化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控制与决策》,并亲自出任主编。这是当时国内控制界仅有的四大学术刊物之一,对国内控制领域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1989年秋,张嗣瀛又提出主办一个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的想法。借鉴美国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的模式,依托《控制与决策》杂志,每年定期举行一次,形成中国的“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



20世纪90年代初,张嗣瀛提出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复杂系统的研究。张嗣瀛以复杂控制系统的对称性及相似性结构为主攻点,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攻坚战。至20世纪末,这一研究方向取得了重要进展,得到了系统性的结果,并向着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拓展。不到十年间,在国内外期刊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百余篇。“复杂控制系统对称性及相似性结构的研究”1995年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篇张嗣瀛执笔的介绍此方向的论文被收入到黄文虎院士等编著、由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般力学(动力学、振动与控制)最新进展》一书中。2005年他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一起,创办了《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学术期刊并共同担任主编。也是这一年,年届八十的张嗣瀛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一句话“年方八十学新知,再干十年才九十”,真实地表达了他在科研领域不服老、坚定信心再启征程的精神。





年高不敢忘忧国、桃李满天,寄语未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半个多世纪的漫漫岁月,张嗣瀛不仅为祖国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殚精竭虑地把心血倾注在年轻人的培养上。2013年,他获得了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50万元,将全部奖金捐给学校,设立研究生“张嗣瀛奖学金”。
他培育出的桃李英才已遍布世界各地,有的已担起国内某些科技领域的重任,有的则成为科教界的中坚。


张嗣瀛善于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他认为做研究不能局限于老师的研究方向,要增加学术活跃性,敢于创新。他教育学生学术氛围是严谨、公开的,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与同学、与导师交流,激烈的讨论、思想的碰撞往往是学术创新不可或缺的推力。他寄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尊师重道的同时,敢于打破常规,敢于为祖国的学术发展和技术进步冲锋陷阵。他还会用马云、乔布斯的例子激励年轻的学者:“他们是敢想的人,一想就开创了一个时代。”


谈及自动化产业的未来,张嗣瀛仍保有一腔热血。他感慨很多原创性理论都是国外提出来的,国内的原创理论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他认为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应该立足长远,克服困难,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争取做出更多的原创性理论。他经常说:“我们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做科研,要有自己的方向和特色,搞别人没有搞过的东西,要在国际控制领域建立我们中国人的制高点。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张嗣瀛深情地说:“我这一生很庆幸,亲眼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尤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10年GDP超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如今,已是日本的两倍多。”他说:“从大学时代,到在东北大学任教,再到我93岁的今天,爱国,盼望祖国强大、民族复兴的感情一直在我的心中涌动着,并鞭策着我不懈努力。如今,又身处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我希望我能多活几年,多看几年,看到我们超美,看到我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看到我们强大的航母舰队,看到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功率航空发动机。我们的科研有少量已进入世界先列,如量子纠缠,量子卫星。我希望看到在多个领域我们的科学研究引领世界!”







家国情怀





自1949年,张嗣瀛在东北已过了半个世纪。他的青年、中年、直到老年几乎都在东北。他在日记中写道:“北国寄旅隔关山,遥望东海路三千。故土归兮忆旧事,青丝白发五十年”。他想老家山东了,“回老家山东再干点活吧!归去来兮,胡不归!”


1999年的金秋十月,当从沈阳飞往青岛的航班进入青岛的上空时,一位衣着简朴,精神矍铄的老人,正从舷窗充满深情地俯瞰这方并不陌生的秀山丽水。六十年前,他曾在这座城市读过一年的初中,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大海,并被大海的博大浩渺而不知疲倦所深深吸引。此后不久,随着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即将踏入山东大地,他离开了这座拥有大海的城市,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流亡求学历程,而今他作为青岛大学的一名教授,又回到了这座城市。



当他的脚步一踏进青大的校园,他便对迎接他的校领导说:“我不是来养老的,我是来工作的,我要为青大干点事。”


他的确不是来养老的。


来校不到两个月,他就筹备成立了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并任所长。此后他着手主持申报“系统理论”硕士点及博士点,并获批准;他主持引进了一批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了一支完整的学术梯队;2004年创办了《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学报并任主编(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入编为自然科学总论类核心期刊)。


在他来校后短短五年的时间里,一个研究所、一份学术刊物、一个博士点、一支人才队伍、一个人才培养基地在青大诞生了——这就是被大家称颂的张嗣瀛院士的“五年五个一”。2012年“系统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功获批,并在全国高校系统科学学科排名评估中位居第四;此后以自动化学院为主的青岛大学“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2018年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成功……现在,作为《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期刊的主编,他仍旧亲自审校每一篇刊发的论文。



张嗣瀛的精神也深深影响着青岛大学的其他学者与青年教师。他将他一生的科研经验无保留地与师生们交流,经常通过座谈讨论和个别指导的形式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就树立科研志向、研究生科研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张院士是我们团队的灵魂人物,也是我们科研与育人的榜样和指引团队前进的旗帜。”自动化学院院长于海生教授说。今年,以张嗣瀛为首的“系统与控制教师团队”成功入选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张嗣瀛的书房在他居所的二楼,书房有大小两个书橱,大的陈列的是他工作时经常要查阅的书籍和资料,小的里面排列着的都是装帧很新的书籍。小书橱里面的书都是他自己以前没学过的,如《图论》《统计力学》等,这几年他一直在学,因为做复杂网络研究涉及到这些方面的知识。在他家里,窗台上、桌角、床头等一些地方都放置着一些纸片和笔。他说,年龄和腿脚不便,他在休息或活动时有时会有新的问题和想法闪现,这样便于迅速把想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90多岁的老人,像一名正在求学的青年学生一样,做数学题、翻书页、记纸片,有时面窗长思,它所透露出的精神,已远远超出他具体的科研成就。


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忘我的学习、工作和思考,19年来,青岛大学系统科学学科在张嗣瀛的带领下一直在发展壮大着,目前已经拥有一支由10余名中青年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组成的研究团队,拥有两个ESI高被引科学家,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6人。其中,“泰山学者”1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名,是一支年龄、专业学科、研究层次都相对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该学科在复杂网络、复杂系统的分析与控制、系统工程、信息处理、社会经济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张嗣瀛以他对科研工作的热忱和对学科发展的高瞻远瞩,以他对青岛大学的热爱,实践了他的承诺,他的名字已铭刻在青岛大学发展建设史上。


2013年,张嗣瀛被授予青岛市科技最高奖,获奖当天,他将获得的5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助困励志奖学金,以奖励家庭困难、学习优秀的在校研究生。“功高桃李多,春风岂吹老”,前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对张嗣瀛的赠言似乎可以作为他晚年的写照。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不为利所动,不为权所倾,不为名所累,不为位所争。”这句张嗣瀛常说的话,也是他作为一名科学家的人生实践。


年高不敢忘忧国。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张嗣瀛深情地说:“我这一生很庆幸,亲眼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尤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10年GDP超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如今,已是日本的两倍多。”他说:“从大学时代,到在东北大学任教,再到我93岁的今天,爱国,盼望祖国强大、民族复兴的感情一直在我的心中涌动着,并鞭策着我不懈努力。如今,又身处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我希望我能多活几年,多看几年,看到我们超美,看到我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看到我们强大的航母舰队,看到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功率航空发动机。我们的科研有少量已进入世界先列,如量子纠缠,量子卫星。我希望看到在多个领域我们的科学研究引领世界!”


这种炽热的爱国情怀,像血液一样涌动在张嗣瀛的生命里,在简朴的生活中,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着、工作着,默默无声地献身于祖国的科研和学校育人事业。


在青岛大学,张嗣瀛的名字已化作一种精神象征,感召和教育着一批批青年教师和学生。










身为青大学子,豹豹感到幸甚

愿以张院士为榜样

坚定理想

严谨笃学

追求卓越

回报祖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尽吾辈青年之责

—— END ——

留言写出您的想法

中国教育在线(zgjyzx)综合整理发布,中国高影响力教育公众平台,这里有教育相关的权威资讯、优质图文、考试资料、实用干货,早一点关注,少走一点弯路,给孩子最有力的帮助与最恰当的教育!



点击“蓝色标题”查看相关内容

电子课本

语文课课练

课件教案

语文必背

父母修炼

数学应用题合集
单元测试+月考

作文微课

写字微课


热点文章推荐

(点击图片,遇见好文)

优质学习资源分享


赠书活动等你来

特别声明:

本微信公众账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若喜欢此资源,建议购买实体产品。


更多资源免费领……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以下关键字)

注:如果链接失效,请加老师的微信号以及百度网盘,昵称:阳光520998)


☞回复【中考真题】免费领丨1269套中考真题密卷+突破训练资料

☞回复【思维导图】免费领丨思维导图从入门到精通全套教程

☞回复【压轴题】免费领丨历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中考数学特训全集

☞回复【开学】免费领丨1-6年级下册全科教案课件

☞回复【安全教育】免费领 | 30套小学安全教育班会课件PPT

☞回复【作文100】免费领| 中小学写作方法指导+中考满分作文

☞回复【科学】免费领| 美国德州公立小学都在用的顶级科学教材

☞回复【中考101】免费领| 600套中考一模二模试卷真题



特别推荐:教育之音平台

 中国教育在线团队携手一群懂教育爱分享的金牌教师,创建推出教育之音平台旨在汇聚最好的教育资源,传播最好的教育理念,弹奏教育最好声音,帮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成长!

要知道,父母的教育智慧,是孩子看世界的光,赶快关注我们,做更好更持久的光,一起照亮孩子未来的路!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每日为你推送最优质的教育图文 

给孩子最好的爱  

与最恰当的教育  

为孩子未来  

创造更多可能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    

                       感谢你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