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7-9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 可下载
视频号搜索:教育之音平台
每天分享优质教育视频
今日分享:李玫瑾系列课程 第62集
今天联合公众号“锋盛中小学辅导”为大家整理了7-9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可下载!【建议转发到班级群】
来源:锋盛中小学辅导(ID:fszxxfd8888)
来源:锋盛中小学辅导(ID:fszxxfd8888)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1.全卷共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
公园的夜平时总是静mì( )的,国庆节期间却—下子人声鼎( )沸,热闹起来了。在花团锦cù( )的小广场上,大妈们的广场舞跳得正欢。装点着各色彩灯的小船,穿梭在湖水里,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到处都是兴高采烈、神采奕奕( )的人们,穿行其中,你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和生气篷勃的活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静mì( ) 花团锦cù( )
人声鼎沸 ( ) 神采奕奕( )
(2)“美不胜收”中“胜”的意思是: 。(1分)
(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1分)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自好几所学校,成绩参差不齐。
C. 有志青年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这篇小说立意出奇,怪诞不经,代表了这个流派的特征。
3.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
②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
③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
④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个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4.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狗·猫·鼠》中,鲁迅先生追忆童年时救下的一只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B.《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忆述儿时阅读的感受,赞美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C.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为“童心之作”的是吴承恩的《西游记》。
D.《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为父亲请医生治病的情景,揭示了一些庸医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5.下面对《衔肉的狗》的寓意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A.这则寓言嘲笑那些做事没有办法,最终一无所获的人。
B.这则寓言警示人们不要因追逐而丢失已有的东西。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贪得无厌。
D.这则寓言讽刺那些有无穷的欲望,从来不知满足的人。
6.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每错或漏1字,均不得分。)
(1)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抒发乡愁的句子是 , 。
(3)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 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
(5)我们本学期学过的描写月的诗句有许多,如曹操《观沧海》:
“ ,若出其中”,言的是诗人借日月来表明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回乐烽前沙似雪, ”言的是边城月色,凄神寒骨;李白《峨眉山月歌》:“ ,影入平羌江水流”言的是月映江中的美景。
二、综合性学习(共7分)
班里组织开展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7~9题。
【猜成语】
7.请根据后面的提示在横线上写出成语。(2分)
① :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忘食。”
② :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多指朋友之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绝交。典出自《世说新语•德行》
【赏诗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这首诗题目中的“左迁”是什么意思?(1分)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情感?(2分)
【对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体现汉字魅力和传统文化意蕴,体会下面的故事,选择下联。
北宋欧阳修生活贫苦,生活的艰辛令他磨练出刚强的个性。一年,来了一位老者,他见欧阳修天庭饱满,他日必成大器,但过于刚强,老者有意开导他,于是提出和他对对子,老者的上联是:“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刚。”
9.欧阳修一时不明老者之意,还以为老者讥笑他,他看了看老者的皓眉长须,思考了一下,答出了下联:( )(2分)
A.眉前须后,老者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
B.眉先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
C.眉前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者居之。
D.眉先须后,老者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之。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
比较阅读《狼》与《狼子野心》,完成10~13题。(14分)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②!然野心不过遁逸③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④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俟:等待。②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 ③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意。④贻患:留下祸患。
10.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1)缀行甚远( )
(2)意暇甚( )
(3)一狼洞其中( )
(4)再就枕将寐(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乃杀而取其革。
D.屠乃奔倚其下/乃伪睡以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细读两文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两位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4分)
四、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3分)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张君燕
①秋风顿起、气温骤降,走在街上,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刚回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取羽绒服干啥?”“傻闺女,你看天这么冷,你不得穿羽绒服啊?”老妈的话让我不禁咂舌,这天确实是冷,可还不至于穿羽绒服呀。可她哪里肯听我的辩解,撂下一句“你不来取,我给你送去。”便挂了电话。
②在去老妈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二十来度的天气,一位小美女郊游时却穿着羽绒服,面对好友们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联想到老妈的行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心头涌上温暖。
③从小到大,每次天气转凉,不管我身上穿着什么,老妈总会跟在后面喋喋不休:“死丫头,瞧你穿的那点东西,快去加件衣裳。”那时候年少,一来爱美,二来也真不觉得冷,总是有意无意地和老妈作对,偏偏不肯多穿一件衣服。初中时住校,周末回家,老妈特意交代我多带点衣服,说看天气预报这周要降温。我撇了撇嘴,对老妈的话不以为意。临走时,还悄悄把老妈塞到我包里的毛衣毛裤取了出来。
④没想到,到周三时,天空竟然零星飘起了雪花。阴历十月,谁能想到会下雪呀。只穿一条秋裤的我坐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我一边不停地搓着手,一边暗骂自己不听老妈的话,活该受罪。课间我一路小跑着去厕所,隐约听到熟悉的叫声,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满身雪花的老妈。“死丫头,跟你说的话偏偏不听,这下冻坏了吧。”老妈嘴上责备着,眼神里却满是关切和疼惜。在寝室里换上棉衣后,浑身一下子暖和起来,这时我才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妈,你怎么来的呀?”老妈一直不会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可是十几里的路呀。“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老妈轻描淡写地回答。看着老妈花白的头发,略显肥胖的身躯,以及因腰病而不利索的双腿,我的鼻子一酸。
⑤如今我已长大成年,老妈却依然时不时地在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穿衣服,仿佛我还是那个倔强的不懂事的孩子。那天和同事们闲聊,说起穿衣服的事情,同事们都争先恐后地“控诉”起老妈的“罪行”来。然而,我却分明在同事们的脸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种幸福的炫耀啊。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爱,是最深沉最体贴的母爱。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④段的主要内容。(2分)
15.请分析第②段中“笑”的原因。(2分)
16.请简要概括文章中母亲的人物形象。(2分)
17.请概括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3分)
18.根据文章内容,结合材料一或材料二,谈谈你的阅读感受。(4 分)
材料一: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材料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节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4分)
“小地主”
它歪着脑袋,嘴巴向上翘成45度角——我看不出恐惧和紧张,它的表情就像在示威。可以肯定,这是一只雏鸟,因为它的神态太天真了,有种孩子式的任性。我初见到它时,它正扑腾着翅膀,累得气喘吁吁却收效甚微地停在大树底下。我不知道它是急于成长趁父母不在就翻窗跳出家门,还是太过淘气,总在试飞练习中逃课才造成今天的危险局面。我弯腰捡起它,它用小翅膀用力拍打着我的手,并发出带着感叹号的抗议,非常反对。如同外婆威胁童年的我“大灰狼来了”以使我听话,我教育它说:“别动,有猫!”
它的体形比麻雀大,羽色黑灰,我们宿舍为它的身份争论起来,有的说是喜鹊,有的说是乌鸦。我总结,说它是乌鸦的人肯定出于嫉妒。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拥有救助小鸟的机会,只不过这次的幸运落在了我头上。我从感情上不希望它是乌鸦,也许这鸟类看来是种族歧视的表现。面前摆着小米、菜叶和清水,可它不吃不喝,就在那儿歪着脖子生气,也不知道是生自己的气,还是生我的。我质问它:“凑合吃吧!难道想让我给你满处捉虫子不成?”它一翻白眼,还是不领情,干脆转过头不理我了。根据它的脾气和对食物的挑剔,我给它起名“小地主”。
为了让小地主进食,我在洗干净的眼药瓶里装上牛奶,然后我拿着它,像一枚导弹一样向它挤射过来。小地主不知何物,大叫一声——它一张嘴,牛奶就灌进去了。我怕热量不够才放的牛奶,我想大象都能靠喝奶长大,何况你这么个小东西。书上说幼鸟在发育期食量惊人,母鸟辛苦奔波,才能勉强满足它们的胃口。如今,让我像个保姆似的代劳了。由于小地主不配合,吃饭的时候,我不得不找一个人专门掰开它的嘴,我往里填,它吃得满脸都是。它昂着半只眼睛已被糊住的小脸,气愤地盯着我。
很快就搞清楚小地主的身份了,因为我们宿舍被它的同类包围了。高高低低的树杈上,站了数十只灰喜鹊,也许不仅它的父母来了,连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也来了。小地主一看家里来了人,马上趾高气扬,一声又一声地叫起来,也许是告我的状,反正听了它的一番陈述,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为了破除扣押人质的嫌疑,我打开纱窗,让小地主自由地站在窗台。显然窗台与树枝之间的距离超过小地主的飞行能力,它张开翅膀,呆了一会儿,又理智地收拢了。灰喜鹊家长们似乎不再怀疑我的清白,当我把小地主重新拿进房间,它们没有表示出什么激烈的举动。
灰喜鹊这种鸟相貌优雅,胸部是柔和的灰蓝色,还拖着长长的动人尾羽,只是叫声高亢、粗实,甚至带点儿沙哑。它们轮流看望小地主,问寒问暖,虽然亲情可以理解,但是制造出一片喧哗——读书看报的事儿在我们宿舍是进行不下去了,午休的美梦就更别想。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休息,我只好每天中午把小地主带出来。烈日下,我在空无一人的校园操场上无奈地散步。我一边走一边跟小地主聊天,一个星期下来,我认同了这种说法:牙都被晒黑了。一次,小地主格外乖巧,后来我才发现事出有因,它竟然在我兜里拉屎——它使我成为一个有味道的女人。
19.“我”为什么给捡来的鸟取名“小地主”?(2分)
20.请你赏析“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这句话。(3分)
21.你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它使我成为一个有味道的女人”?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小地主”怎样的情感?(3分)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表情就像在示威”、“神情太天真”、“孩子式的任性”、“趁父母不在就翻窗跳出家门”、 “太
过淘气”、“逃课”、“带着感叹号的抗议”,所有这一切,与其说是对小鸟的形容,不如说是对孩
子的描述。其妙处在于把鸟的特点和孩子的特点,结合得很紧密,又错位得很智慧。
B.第一段中的“教育”这两个字,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在这里却透露出作者自己对于小鸟的疼爱到了着
迷的程度,疼爱竟使作者把小鸟真当成孩子,居然对它说起话来,对它进行“教育”。
C.文章第三、四自然段写作者收养小鸟,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来写小鸟:“不领情”、“翻白眼”、“不理人”、“气愤地盯人”,都很有趣。这种趣,一来是写出小鸟的无知,同时又写出了作者对它的欣赏与喜爱:孩子气。流露出了作者对小鸟的一切,从任性到调皮,从娇气到放肆,都极其欣赏。
D.作者对小鸟如此宠爱,却给他起名叫“小地主”。用的不是美好的语言,而是在政治上带着贬义的词语。这种爱和贬的矛盾,似乎是本文的一处败笔。
23.请你根据选文内容,推测一下“小地主”是继续留在“我”的宿舍,还是回到了同伴身边。至少写出两条理由。(4分)
五、作文(30分)
24.请以“家中小故事”为题目,选取你家庭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家庭生活的温馨、幸福、和谐。
要求:①选材真实,主题明确;
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一、基础知识(22分)
1.(1)谧 簇 dǐng yì (每空1分)
(2) 完、尽。(1分)
(3)(生气)篷勃 (生气)蓬勃 (1分)
2.C 3.B 4.B 5.A
6.(1)博学而笃志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自古逢秋悲寂寥
(4)山入潼关不解平(5)日月之行 受降城外月如霜 峨眉山月半轮秋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 ①杞人忧天 ②割席断交 (共2分。每空1分)
8.降职(贬职)(1分)蕴含着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关切。(答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惋惜,由衷的劝勉和宽慰”也可以。)(2分)
9.B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10.(4分)(1)连接、紧跟 (2) 从容、悠闲 (3)打洞 (4)睡觉
11.(2分)D
12.(4分)(1)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采分点“径”“去”“犬坐”“于前”)
(2)(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采分点“乃”“悟”“盖以”“诱敌”)
13.(4分)共同点:阴险,狡诈。(2分)[甲]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 [乙]段作者揭露(指出)狼的野心,秉性不改。(答出“痛斥、憎恨狼秉性不改”的也可得分。)( 1分)
四、现代文阅读(27分)
(一)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13分)
14.(2分)老妈在雪天步行十几里到学校给“我”送棉衣。
15. (2分)因为想起网上的段子和老妈以前有趣的行为而笑,(1分)因为感到幸福、甜蜜而笑。(1分)
16.(2分)细心、体贴、慈爱、疼爱女儿。
17.(3分)结构上照应开头(1分);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1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字里行间中体现了“我”及同事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1分)
18.(4分)示例:这篇文章中描写的母亲是无时无刻、无微不至地惦念着“我”照顾着“我”,让我们印象深刻。材料一中的母亲,更是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还念念不忘鼓励自己的瘫痪的儿子,让人看了震撼不已。在这些文章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我们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4 分,分析原文 1分,分析材料 1分,自己的体会2分。)
(二)“小地主” (14分)
19.(2分)示例:因为这只鸟虽然很小,但脾气很大,稍不如意就发脾气,在饮食上十分挑剔,“我”给它精心准备的食物也不吃,这种表现恰如那种养尊处优的地主,所以给它取名“小地主”。
鸟小(雏鸟)脾气大(1分)、对食物很挑剔(1分)
20.(3分)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灰喜鹊们大声叫唤、声音嘈杂的情形。(共3分。修辞1分;表达效果2分。)
21.(3分)这句话的意思是小鸟儿在“我” 兜里留下粪便,使“我”染上了鸟粪的味道,但“我”对它的关怀,也使“我”成为一个有特别意味的人。这句话表达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共3分。答出“染上了鸟粪的味道”得1分;答出“对鸟儿的关怀成为一个有特别意味的人” 得1分;答出“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得1分。)
22.(2分)D
23.(4分)例:我推测小地主应该回到同伴身边去了。理由有二:一是它的同伴天天来看望它,小地主显然更愿意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生活,同时,“我”在宿舍喂养它也有困难;二是“我”十分喜爱小地主,一定会尊重它的天性。(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只有一个理由得2分;答出二个理由以上得4分)
五、作文 (30分)
略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差使(chāi) 踌躇(chóu ) 喧嚣(xiāo ) 恹恹欲睡(yān )
B. 秀颀(qí ) 濒临( bìn ) 鲜腴( yú ) 坦荡如砥(dǐ )
C. 嶙峋( xún ) 轩榭(xuān ) 洨河( xiáo ) 舳舻相接( zhú )
D. 汴梁(biàn ) 蚊蚋( ruì ) 遒劲(jìn ) 络绎不绝( yì )
2. 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闲 交卸 踏青 重峦迭嶂
B. 马褂 虬枝 蹒跚 不折不挠
C. 酷似 苔痕 和谐 联绵不断
D. 序幕 蔓延 推祟 交头接耳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矗立的一扇扇安检门其实更像是一面面铜镜,照出藏污纳垢之人,照出无视制度之徒。
B. 刘向伟在关心时事时,看到了太多为富不仁令人愤慨的新闻,也写了不少抨击时政的博客。
C. 北京驰名中外的国际购物市场秀水街,近曰非洲客人络绎不绝,他们为中国商品和中国服务点赞。
D.驻美大使崔天凯的这两句关键性话语,可谓掷地有声、震耳欲聋,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绝不屈服的态度,十分解气。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墨西哥恰帕斯州9月7日发生了里氏8级左右的大地震。
B.暑假是适用于全世界在校学生的一个较长的假期。
C.新编晋剧《木兰从军》以多彩的画面和优美的唱腔让观众听得入迷。
D.有众多公众人物参加的“保护长城”公益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5. 古诗文默写。(8分)
(1) 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 ,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3) 我报路长嗟日暮, , 。(李清照《渔家傲•专接云涛连晓雾》)
(4) ,不觉船移。(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5)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6) 兴尽晚回舟,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6. 根据设定的情景,完成下面的
刘宇对李晨说:张明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我想骑一次,但我不好意思直说,你能帮我问问吗?
① 李晨对张明说:
张明对李晨说:当然可以了,你让刘宇明天上午九点到我家小区来骑车就行。
② 李晨对刘宇说:
7. 下面这段话是班长准备的班会由的一段,有两处表达得不够得体,请找出来并修改。(4分)
我们班最近变化很大,卫生学习成绩好了,本月获得了年级“流动红旗”。之所以取得这成绩,我认为主要归咎于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管理很严格,很负责,我很欣赏,要充分肯定。
1 修改为
② 修改为
8.名著阅读。(4分)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上面的文段节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这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4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 ~ 12题。(16分)
父亲的背影
① 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 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9. 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4分)
10.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4分)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11. 第④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4分)
12. 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 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 ~ 15题。(12分)
豆腐
①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
②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南子》。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③《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几乎处处有之。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有“钱袋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每个地域,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
④在中国似乎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达到了“意”的境界。
⑤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周易》言,“大亨(烹)以养圣贤”,“食以养德”。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盛赞其为“素醍醐”。意思是常吃豆腐便如高僧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志。他常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克己寡欲,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这也就无怪乎,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
⑥如今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
13.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4分)
14. 文段⑤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4分)
15. 文段②画线句中的“据说”能不能去掉为什么?(4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 ~18题。.(10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法家难士 (“拂”同“弼”,辅佐)
B. 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国外)
C. 必先劳其心志 (动词,使……困苦)
D. 孙叔敖举于海 (由于)
17.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行拂乱其所为。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8. 除了文中列举的事例外,能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还有很多。请举一例说明。( 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 ~20题。(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9.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2分)
20. 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2分)
四、作文(50分)
21. 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经历:欢乐的、痛苦的;悲壮的、砵喜的;成功的、失败的,然而所有的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我们一步步地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巨大的财富,是弥足珍贵的!
请以“一次 的经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一、
1.C【解析】A项,喧嚣(xuān),恹恹欲睡(yān),B 项.濒临(bīn),D项,遒劲(jìng)。
2.B【解析】 A项“重峦迭嶂”应为“重峦叠嶂”;B 项全都正确;C项,“联绵不断”应为“连绵不断”;D项“推祟”应为“推崇”。
3.D
4.C【解析】删去“多彩的画面和”。
5. (1)贫贱不能移
(2)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3)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4)无风永面琉璃滑
(5)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6)误人藕花深处
6. 李晨对张明说:“刘宇想骑一次你的新自行车, 他希望你能同意。”
李晨对刘宇说:“张明同意了,他邀请你明天上午九点到他家所在的小区去骑车。”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转述别人的话的能力。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7. ①.”归咎”修改为“得益”②“我很欣赏,要充分肯定”修改为“令我十分欣赏,要给予他充分的肯定”
8. ①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
②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语调轻松诙谐,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这些显著的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二、
9. 父开电瓶车接“我”回家;父亲年轻时挥舞大铁锤砸石头;父亲拒绝生病的“我”干活,自己挑粪;父亲为“我”爬上树摘苦柚。
10. 人物描写方法角度:运用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 写出了父亲高大伟岸的形象,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
修辞手法角度:运用比喻和排比(或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父亲高大伟岸的形象,表达了 “我”对父亲的崇敬。
11. 和“我”印象中的父亲形成对比(并映衬现实中的父亲),写出现实中的父亲与“我”的印象有不小的偏差,表现作者希望父亲永远高大伟岸,年轻有力,为下文抒发内疚和伤感之情作铺垫。
12. 示例一:不矛盾。“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是希望父亲永远高大伟岸,是出于“我”对父亲的崇敬。“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是为不能让父亲颐养天年而自责、 为父亲的衰老瘦小而伤感,是出于“我”对父亲的愧疚,这两者都源自于“我”对父亲的爱。所以说不矛盾。示例二:矛盾。“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高大伟岸,“常常梦到”“忘不了”中父亲的背影委顿矮小,但后面的父亲形象才是真正的高大,才是文章的重点。前面的父亲形象是为了和后面的父亲形象形成对比,所以虽然矛盾但有其特定作用。
13. 豆腐;豆腐的起源(发明),豆腐的分布广泛,受欢迎的程度,豆腐的意精神)。【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通读全文,这篇文章开篇点明了说明对象“豆腐",接着介绍了豆腐的起源,然后介绍了豆腐的优点、分布,又介绍了豆腐达到了“意”的境界,最后指出豆腐 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而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据此解答即可。
14. 说明方法:引用、举例子。
示例一:引用了《周易》中的话,说明了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
示例二:举例了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味的例子或者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爱吃豆腐的例子,准确说明了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
15. 不能,“据说”表推测,如果去掉,原句就变成了是淮南王刘安聚集方士炼丹时发明了豆腐,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据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三、
16. D【解析】“于”是“从”的意思。
17. ①要使他的所作所为与意愿相左(做事总是不能 顺利)。
②(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18. 韩信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试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19. 抒发了作者对出征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赞颂之情,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从“报君”“为君死”表现出来。
20. 在万木摇落的深秋,在号角声的鼓舞下,唐军将士士气高昂,奋力战斗,与敌人从白昼一直厮杀到黄昏。褐色的塞土上洒下了殷红的血迹,夜雾中紫红的颜色显得更加浓重。这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诗句可用来描写长城内外特有的景色,取其秋声萧瑟,号角悲壮之意;也可用于描写战争场面。
四、21.略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试卷九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卷共有6页,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限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和姓名,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指定的位置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等笔作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目序号在答题卡对应的各题目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的答案和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每小题3分,第8题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繁衍(yán) 攒聚(zǎn)狼狈不堪(kān) 家喻户晓(yù)
B.阐发(chǎn)镂空(lòu)茅塞顿开(sè) 如愿以偿(cháng)
C.跋涉(shè) 薄阴(báo)心潮澎湃(bài) 焚膏继晷(guǐ)
D.惬意(qiè) 雄踞(jū) 言简意赅(gāi) 姹紫嫣红(chā)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贮藏 绮丽 心弛神往 融汇贯通
B.吝穑 眺望 浮想联翩 急不睱择
C.廖廓 空隙 郑重其是 生机盎然
D.迁徙 摇曳 矫揉造作 风霜高洁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 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利益固化的藩篱,
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A.提高 破除 突破 提升 B.推进 破除 突破 吸收
C.推进 突破 打破 吸收 D.提高 破除 突破 提升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他们堪称唐诗杰出成就的代表人物。
B.危急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C.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
充栋。
D.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却不以
为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让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知道数字阅读的利弊得失,吸收传统阅读的长处与优势,
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
B.厕所问题是涉及百姓生活和国家建设的大事,不仅事关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改
进,还关乎国家良好形象的树立。
C.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主要取决于同学们是否善于观察、善于阅读和善于表达。
D.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6.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火箭高17米,直径1.2米,最大承载量为150千克,发射升空的速度每小时超过2.7万千米。
②这种火箭制造成本低、发射周期短、发射费用低。
③这枚名为“电子”的小型火箭由电池驱动,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几乎都是3D打印制造的。
④这枚二级火箭成功完成了第一级的分离和第二级的驱动,但没有如愿进入50万米高空的近地轨道,不过接下来还会有两次试射计划,随后启动商业发射。
⑤世界首枚3D打印火箭近日在新西兰升空。
A.⑤④①③② B.⑤③①④② C.④②⑤①③ D.④③⑤①②
7.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属于此类文体。
B.唐代杜牧《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后来人
们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C.《格列佛游记》一书中好几次提到中国,如提到中国人的书写习惯是自上而下,中
国很久以前就有了印刷术等。
D.古代文人对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周敦颐喜爱莲花,北宋文豪苏东
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梅。
8.古诗文默写填空
⑴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关雎》)
⑵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⑶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⑷《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夸张手法,极写天气严寒,展现令人望而生畏的
冰雪世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⑸《龟虽寿》诗中,“ _____,______。 , 。”两句,笔力遒劲,韵律
沉雄,内蕴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11、14题各2分,其余每小题3
分)
老人与树
①老人躺在乡卫生院的病床上。床头立了个架子,架子上吊了个瓶子。老人望着那瓶里的水通过一根橡皮管,正在一滴一滴流进自己的血管里。
②医生说:“挂了水,烧便会退掉;烧退了,病自然也就会好的。”老人将信将疑,瞥了医生一眼,一副来去无牵挂的样子。
③老人的老伴走得早了点,但儿子、媳妇还算孝顺,孙子聪明、乖巧,特让他欢欣。后来,儿子、儿媳去城里打工了,老人开始觉着家里有点儿冷清了。不过,还有孙子呢。后来,孙子长大了,上学了,也不再缠他了。再后来,孙子考上大学,也进城去了。老人心里牵挂,但并不埋怨孙子。再说,还有门前那棵老榆树呢。
④这棵老榆树有多老,老人也不清楚。只是树干上长满了老疙瘩,树冠覆盖好大一片地。春天里,满树是一串串的榆树花,那淡淡的清香,满村都能闻得着。
⑤孙子走后,老人去看老榆树的次数明显地多了起来。这棵老榆树可算得上是山里的奇迹、村里的宝贝了。几十年来,父母走了,老伴走了,村上的老人也一个个都走了。比自己老的,又比较熟悉的,也就是这棵老榆树了。儿子、媳妇,特别是孙子,离家去城里以后,老人的魂就好像拴在这棵老榆树上了。
⑥可是,谁会想到,老榆树竟然也离开他,进了城。
⑦那天,开来一辆大吊车,把老榆树连根挖起,拖到城里去了。老人忍不住冲着挖树的人责问:“这树碍着你们啥事啦,大老远跑来动它?”一个中年人向老人作了解释,市里要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正在突击购树、栽树。还说,这棵树市里可是花了大价钱的,村里准备用这笔钱为村民打一口水井,今后,再也不必跑好几里山路去挑水了。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啊!
⑧老人无言以对。
⑨一般来说,想通了的事,老人便会释然。可这次不知怎的,道理似乎明白了,可心里老是憋屈得慌。自从老榆树被拖走后,老人像掉了魂似的,丢三落四,恍恍惚惚,竟不知这几个月是怎么过来的。
⑩春天又来了,老榆树又该冒出新芽了,无须多久,那盛开的榆树花又要串串挂挂,满树摇曳了。老人下了决心,无论如何,得进城去看看那棵老榆树。
⑪老人还是好多年前去过城里,这次一看,城里的变化委实让他吃惊不小。市中心新建了一个好大的广场,广场四周是一个环形的林带,全是新栽的树木。他一棵棵看过去,多是银杏、香樟等名贵树木,只是不见他的老榆树。他仔细寻了一遍,仍然不见踪影。他鼓起勇气问正在给树浇水的园工:“可有榆树?”那人指指不远处一个角落,不屑地回道:“那儿好像有棵榆木疙瘩。”老人瞪了那人一眼,径自朝广场边上走去。
⑫没多远,老人一眼就认出那疙瘩累累的老榆树,不觉加快步伐赶了过去。待到跟前时,老人不禁愣住了:那庞大的树冠没了,树干上面那繁密而舒展的枝杈被截得七零八落,参差不齐。最让他诧异的是,老榆树的树干上还吊着两个水袋子——城里人正在给树挂水。
⑬老人面对着老榆树,坐了好一阵,然后起身,上上下下又把老榆树打量了一番,还拍了拍那疙瘩累累的树干,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便离开了。
⑭折回的途中,忍不住问那个园工:“小师傅,这树干吗要挂水呢?”园工解释道:“挂水是救它的命呀!”他还指着老榆树,叹了口气:“这么老的树,突击搬动移栽,要遭一劫了!”老人不再言语,脚步明显地沉重起来。老人回家后不吃不喝,倒头睡了三天。被人送到乡卫生院。
⑮老人躺在病床上,床头立了个架子,架子上吊了个瓶子。当瓶子里的水就要滴完的时候,医生又进来了。老人一改原来那副无所谓的样子,郑重地问医生:“大夫,这挂水,真的就那么顶用吗?”老人态度的转变令医生甚为惊奇,但他只是笑笑说:“当然。”老人脱口又问道:“那么,树呢?”
⑯“树?”医生怔怔地望着老人,一头雾水。(作者孙家正,文章有删改)
9.梳理文章情节,仿照例子填空。(3分)
望树——( )——( )——( )
10.对移栽老榆树这件事,中年人和老人的评价或感受各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移栽老榆树这件事的态度和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①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12.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的老人孤独无助,即使在生病时也无人照顾,作者借此批判了当前社会中那些不仁不孝的子女,意在唤醒全社会的关注。
B.文中追述老榆树的历史与曾经对村里人的贡献的内容语言平实自然,然而在朴实无华中却确蕴含了老人对老榆树无比深厚的情感。
C.在写作中,文章以老人挂水“起”;接着写老人的家庭生活变化作为“承”;再写老榆树进城,那是“转”;最后老人进城、老人见到“挂水”的老榆树,回家发烧住医院挂水作结,这是“合”。可谓起、承、转、合,天衣无缝。
D.老人从城里公园的角落里发现老榆树到返回家里躺在卫生院的病床上,他的心理情感的变化依次是:惊讶,诧异——伤心,忧虑——最后重燃希望。
13.第⑩段描写了老人想象中老榆树生机勃勃的景象,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1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老人的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你都还没坚持还谈什么未来
①每个人从小都有着远大的理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理想和憧憬中的美好却一天天离我们远去。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完全找不回它们了。到底是它们自己离我们而去,还是我们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弄丢了它们,答案不说自明。
②人活着,都想活出个样,给自己、给他人看看。活出个样,证明了你的能力;活出个样,体现了你的人生价值;活出个样,不枉人世走这一遭。但要想活出个样,必须要坚持不懈,必须有一定的毅力,认准了一件事,无论山多高水多深,都要咬紧牙关,努力坚持。
③世间最难的事不是面对困难,而是坚持,成功贵在坚持。如果你能一直坚持,你的未来一定非常美好。
④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不屑一顾地笑了。大家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80%.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坚持了?”整个教室仅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
⑤每一部伟大的作品,每一次热烈的掌声,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得来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⑥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牧羊人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⑦许多人梦想着各种美好的未来,渴望成为科学家、企业家、音乐家、作家……却从不付诸行动,或者付诸行动了,遇到困难便退缩。正如登山一样,爬到半山腰感觉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便气喘吁吁下山,你不仅欣赏不到秀美风光,更体会不到站在山顶上的那种自豪感。最重要的是当你下一次面对同样的困难时,你依然会选择退缩。
⑧知难而退的人永远不会成功,那些面对困难、积极挑战困难并能坚持到底的人一定会成功。所以说,如果你连坚持的勇气都没有,就不要谈什么未来,什么海阔天空、凌云壮志,那都是瞎扯。只有先坚持,才会有美好的未来!(选自《读者文摘》,有删改)
15.本文中,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结合加点词语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活出个样,证明了你的能力;活出个样,体现了你的人生价值;活出个样,不枉人世走这一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出下面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一项( )
A.本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旗帜鲜明地陈述了“不坚持就没有未来”的观点。
B.第④段和第⑥段都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分别从正面和反面举例,论证“世间最
难的事不是面对困难,而是坚持,成功贵在坚持。”和“每一部伟大的作品,每一次热
烈的掌声,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得来的。”两个观点。
C.“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论证了成功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
才能实现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也可以用来证明这个观点。
D.“正如登山一样,爬到半山腰感觉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便气喘吁吁下山,你不仅欣
赏不到秀美风光,更体会不到站在山顶上的那种自豪感。”这段话运用比喻,用生动的语
言来证明观点。
18.请你简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陈涉世家》(节选),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 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C.扶苏以数谏故 不以物喜 D.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1.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世家”是《史记》的一种体例,是记述世代相承的诸侯王国兴衰事迹的。司马迁把雇农出身的陈涉列入“世家”,主要是肯定他发动起义的历史功绩。
B.“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句中“……者,……也”是古汉语判断句式的一种标志。
C.“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充分表达了陈涉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成语“鸿鹄之志”即出自此处,用以指人有远大抱负。
D.“天下苦秦久矣”和“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分别说明了本次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22.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人,你认为是什么样的
才能成就了他?请根据选段内容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浣溪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是晏殊词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
情。
B.词中以去年之景物“亭台”“夕阳”引出眼前的“落花”“归燕”, 思考着在时光
的脚步下,一切将要消逝的美好事物的消逝都将成为必然,但同时也会有同样美好的事物来弥补。
C.“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眼前之景触发情感:流连美好景物情事,怅惘时光流
逝,期望美好事物重现。
D.此词被广为传颂的根本原因在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景物、
现象,却富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考宇宙、人生问题。
24.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请以“生活中最 的时光”为题作文。
⑵“初心”意指做某件事的初衷、最初的原因。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两句话的后两句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请以“初心”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选择题目⑴的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⑵的另拟题目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运用1.B 2.D 3.B 4.A 5.A 6 .B 7.D
8.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春江水暖鸭先知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现代文阅读
(一)9.(挖树)——(看树或找树)——(念树)(3分,每空1分,意思合理即可)
10.示例:对移栽老榆树,中年人认为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儿(1分);老人想不通(不理解),感到憋屈(1分)。我认为移栽老榆树不是好事。因为原本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老榆树移栽后变得七零八落濒临死亡,这是对老树的伤害;同时这棵树是老人的魂,是老人情感的寄托,移栽何尝不是对老人情感的伤害(1分,答出一点合理理由即可)。
11.结构上:引起下文,为下文写老树和老人输液的原因做铺垫,首尾呼应(1分)。内容上: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想一探究竟老人发生了什么(1分)。
12.A
13.既与上文第④段对老榆树的描写形成照应(1分),也与下文第⑫段对老榆树凄惨景象的描写形成对比(1分)。表达了老人对老榆树的牵挂思念的情感(1分)。
14.关爱家人(疼爱儿孙),通情达理,沉默少言,内心孤寂(2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15.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先坚持,才能获得成功,才会有美好的未来(3分。自己归纳,意对即可)
16.运用排比有力地表述了人渴望获得成功的心理,引出“要想活出个样,必须要坚持不懈,无论困难多大,都要咬紧牙关努力坚持。”的观点,增强句子的气势,语言生动强烈。(3分。修辞手法1分,分析作用2分)
17.C
18.首先从现实生活现象中提出观点“要想活出个样,必须要坚持不懈,无论困难多大,
都要咬紧牙关努力坚持。”接着先从反面举例,证明“世间最难的事不是面对困难,而是坚持,成功贵在坚持。”再从正面举例论证“每一部伟大的作品,每一次热烈的掌声,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得来的。”最后得出结论即中论点: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先坚持,才能获得成功,才会有美好的未来。(3分。分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内容具体,观点正确,表述合理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
(一)19.D 20.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3分,“往往”“指目”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1.D 22.(1)对当前的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
能。(3分,每点1分。脱离选段内容的作答不给分)
(二)23.B
24.答案略。可从内容、情感、修辞(对偶)、哲理等方面赏析。(2分,选准赏析点1分,具体赏析1分)
四、作文
25.评分标准
类别 | 分数 | 评分标准 |
一类 | 45—50分 |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言生动得体,简洁流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
二类 | 40—44分 |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言较生动得体,语句通顺;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有一定详略。 |
三类 | 35—39分 | 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有一定真情实感;语言较得体,语句较通顺;结构较完整,条理较清楚,详略不够得当。 |
四类 | 30—34分 | 中心不明确,内容较具体,缺少真情实感;语言较得体,语句较通顺;结构不完整,条理不够清楚。 |
五类 | 29分以下 | 内容不具体,没有真情实感;语言不得体,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 |
补充说明:
(1)符合出题意图,达到基本字数标准,建议作文起评分在36分。评分时不求全责备,
要充分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允许有瑕疵。要确保20%的学生作文分进入一类标准,
确保5‰的学生作文能拿满分。
(2)对下列情形要酌情加分:①有独立思考,立意新颖、深刻;②符合生活的真实,展
示考生的阅读积累;③表达有创意、有个性;④结构严谨、精巧;⑤书写工整美观。
(3)对下列情形要酌情扣分:①思想不健康,主题偏激;②情感虚假,无病呻吟;③语
言不规范、低俗,使用外语表达等;④卷面脏、乱、差。
(4)几种特殊情况的评分:①严重抄袭直接归入五类文;②缺少标题的扣2分;③未完
成全篇,350字以上,每少50字扣3分;④350字以下直接列入五类文。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关注后发送消息“0413”
即可领取全册资料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关注后发送消息“0413”
即可领取全册资料
▍教之音(zgjyzx)综合整理自网络
▍图文如侵权,联系即删,转载须标明出处
▍陈老师微信:zgjyzx3388 商务QQ1927876294
▍菜单栏有“团购好书”,今日推荐: 《文学名家经典作品书系》(全8册) 原价118.4元抢购价69元;《这就是地理》(八册) 原价180元团购89元;限量发售!!点击:团购合集来啦!!
今日互动
#看完本文,您有什么想法?#
#看完本文,您有什么想法?#
亲爱的读者们,近期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不想错过"教之音”每天推送的好文章和好资源,请这样操作:
1.设为星标。点击公众号名称“教之音”,再点右上角“...”,点“设为星标”🌟
2.在阅读后点“在看”。谢谢你们哟
新【期末测试】人教数学1-6年级(上)期末名校大联考 | 含答案可下载
新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新期末小状元 |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期末过关卷&提优卷+名校真题模拟卷(含答案)!
新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第8单元知识梳理填空(附答案),免费下载
新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各单元思维导图考点梳理,可下载打印
新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第八单元检测卷多套(含答案),可下载打印!
新【合集】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纳,可下载打印
新【复习课件】统编语文1-6年级上册1-8单元复习课件 | 可下载
新人教版数学1-6年级(上)月考试卷(12月)丨含答案 可下载
新【期末课件】人教数学1-6年级(上)复习课件(共800页PPT)| 可下载
新【期末测试】统编语文1-6年级(上)期末名校大联考 | 含答案可下载
新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第七单元检测卷多套(含答案),可下载打印!
新统编版语文上册1-6年级(上)《日积月累感悟天天练》完整电子版,可下载打印
新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第三次(5-6单元)月考试卷多套丨可打印
新【合集】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语听写(音频+示范)
更多下载资料,回复关键字"资料下载"
新【期末测试】人教数学1-6年级(上)期末名校大联考 | 含答案可下载
新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新期末小状元 |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期末过关卷&提优卷+名校真题模拟卷(含答案)!
新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第8单元知识梳理填空(附答案),免费下载
新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各单元思维导图考点梳理,可下载打印
新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第八单元检测卷多套(含答案),可下载打印!
新【合集】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纳,可下载打印
新【复习课件】统编语文1-6年级上册1-8单元复习课件 | 可下载
新人教版数学1-6年级(上)月考试卷(12月)丨含答案 可下载
新【期末课件】人教数学1-6年级(上)复习课件(共800页PPT)| 可下载
新【期末测试】统编语文1-6年级(上)期末名校大联考 | 含答案可下载
新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第七单元检测卷多套(含答案),可下载打印!
新统编版语文上册1-6年级(上)《日积月累感悟天天练》完整电子版,可下载打印
新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第三次(5-6单元)月考试卷多套丨可打印
新【合集】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语听写(音频+示范)
更多下载资料,回复关键字"资料下载"
(点击图片,遇见好文)
特别推荐:教育之音平台
教育之音团队携手一群懂教育爱分享的金牌教师,创建推出教育之音平台,旨在汇聚最好的教育资源,传播最好的教育理念,弹奏教育最好声音,帮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成长!
要知道,父母的教育智慧,是孩子看世界的光,赶快关注我们,做更好更持久的光,一起照亮孩子未来的路!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每日为你推送最优质的教育图文
给孩子最好的爱
与最恰当的教育
为孩子未来
创造更多可能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
感谢你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