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卡拉什尼科夫巅峰之作后传:PKP佩切涅格通用机枪装备俄军班组

李择 轻兵器 2021-08-07
前言
本文原文发表于《轻兵器》2021年第3期,已经订阅过本期杂志或已经开通我们v+会员的朋友注意一下,避免花冤枉钱,哈哈。 本文从PKM机枪说起,循序渐进地讲解了PKP佩切涅格机枪及其无托改进型,与西方通用机枪相对比,甚至还谈到“雨天PKM枪管热气流干扰射手视线”等专业化问题。本文含有二十余张实拍图(包括该枪出现在叙利亚战场的无托型号),图文并茂,数据详尽,是不可多得的深度好文。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它是战争史上最富盛名的通用机枪PKM的直系后代,它作为班用武器装备实战经验丰富的俄军部队,它拥有一个响亮的名称——

佩切涅格人原本是中亚大草原上的一支突厥游牧部落,在其他游牧部落的威胁下,他们在公元9世纪前后西迁至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之间,在今天的南俄罗斯和乌克兰地区活动。在其他部落联盟不断的袭扰和挤压下,佩切涅格人变得勇猛且好斗,佩切涅格骑兵弓马娴熟,来去如风,很让人头痛。他们曾当过保加利亚王国的雇佣兵,也曾与基辅罗斯展开过合作,曾与拜占庭帝国结盟但后来又背叛了他们,在拜占庭和库曼人的联合打击下,佩切涅格人逐渐衰落,最终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尽管如此,佩切涅格人还是留下了其独特的民族印记,除了那些佩切涅格姓氏和地名外,他们的勇武善战也在俄罗斯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03年,一款名为“PKP佩切涅格”的中口径机枪(代号6P41)出现在车臣的俄罗斯军队手中,它是PK系列通用机枪的最新成员之一,是战争史上最富盛名的通用机枪——PKM的直系后代。


 PKM堪称最好的通用机枪


PKM:不可磨灭的光辉

在当今世界,AK步枪和卡拉什尼科夫的威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同样由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PK/PKM通用机枪名气却要差很多。其实PKM通用机枪才是卡拉什尼科夫及其团队的巅峰之作。如果问当今最好用的步枪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HK416、SCAR这些本世纪诞生的新枪,但如果问当今最好用的通用机枪是什么,大部分了解轻武器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诞生于1969年的PKM。PKM不仅装备了多个国家,连美军都有意仿制,甚至我国因仿制PKM的80式通用机枪性能优异,进而将67-1式通用机枪推倒重来,推出了各项指标尤其是质量指标向80式看齐的67-2式通用机枪。PKM通用机枪的优势性能可见一斑。

PKM的自动机整体脱胎于AK步枪,采用活塞长行程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枪机采用和AK步枪一样的不对称双闭锁突笋、闭锁突笋内含抽壳钩的设计,枪机整体布局基本一致。PKM也采用了AK将带动平面设在枪机开闭锁螺旋槽内的设计,解决了楔紧问题,可靠性很高。枪机导柱位于枪机框中段下方的螺旋槽内,因此其枪机框尾端十分短小,有效缩短了机匣长度,结构十分紧凑。


上为PKM自动机组件,下为AK自动机组件,二者枪机整体布局基本一致


PKM的供弹机构设计得非常好。其采用二次进弹设计,自动机能量消耗较少,保障了供弹可靠性


PKM采用单程输弹方式,枪机框后坐时,依靠枪机框两侧的输弹螺旋槽带动机匣右侧的输弹臂,而不是在机匣上方设置结构臃肿的输弹杠杆。PKM的输弹臂成功避开了机匣上方受弹器座、弹链等复杂的部件,输弹螺旋槽、输弹臂和受弹器座各自都有足够的布置空间,在保证动作可靠的同时还使机匣顶部结构更加紧凑。

PKM的二次进弹设计也非常有特色,但却稍有争议。二次进弹就是先把枪弹从弹链后方抽出来,再向前推入弹膛。相比直接把枪弹向前推入弹膛的一次进弹,二次进弹动作更多,进弹机构也更复杂,貌似是一种很累赘的设计。但我们知道,枪弹一般是有锥度的,将插入弹链中的、前细后粗的枪弹强行向前推是比较费力的,先将枪弹从后抽出再向前推则就省力多了,而枪机框复进过程中基本只靠弹簧力做功,能量远不如后坐时充足。因此二次进弹是一种看似复杂、实则省力的设计,自动机能量消耗较少,正是这种设计进一步保证了PKM的可靠性。

短小的枪机框尾端和别出心裁的输弹机构,使PKM的机匣变得相当紧凑,和M240机枪臃肿的机匣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得益于枪机回转闭锁原理,PKM的机匣相比采用卡铁起落式闭锁机构的机枪,几乎仅受纵向的力,而机匣在纵向的结构强度恰恰是最好的。苏联之前在AKM的研发中积累了大量冲压工艺经验,PKM机匣大胆地采用1.5mm钢板冲压制成,在保证结构强度和寿命的前提下减轻了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两款M240机枪,可见其机匣非常臃肿


PKM最具划时代的设计,当属由斯特柏罗夫研发的质量为4.5kg的弹性枪架了。早先的许多通用机枪在重机枪状态下,配套的是和枪身质量相当,甚至质量超过枪身的刚性三脚架,靠脚架的质量来稳定射击。而PKM则采用极具想象力的弹性枪架,在射击过程中,枪架会发生周期性的形变,但其频率是和射速匹配的,确保每次枪弹击发时,枪架差不多都处于相同的形变状态。既然枪架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形变,那也就不必设计得太重,PKM的弹性枪架质量因此减轻至4.5kg,且枪架也采用冲压钢板制成,成本并不高。而PKM的枪身质量仅7.5kg,几乎是同时代产品质量的一半,却实现了相近的作战效能。弹性枪架的研发,需要在制造材料、加工工艺、枪械震动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计算和模拟,涵盖数学、物理、仿真、化工、冶金等多个方面,同时设计师也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相当扎实的理论功底。在计算机技术远不如今天发达的1960、1970年代,PKM弹性枪架的研发难度可想而知,甚至可以说,弹性枪架就是苏联综合国力最好的体现之一。


具有划时代设计的弹性枪架


不可散弹链打空后就是累赘


PKM另一面:犹有缺陷

当然,PKM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最被人诟病的就是其更换枪管的方式。众所周知,通用机枪为了实现长时间的火力倾泻,又要降低自身质量,采用的是多根枪管轮流射击。一根枪管射击过热后,立刻拆下放到一边冷却,然后换上备用枪管继续射击。PKM采用枪管与节套分体设计,不仅闭锁间隙不好控制,而且PKM更换枪管过程很麻烦,更换枪管前需要先使自动机处于待击状态,然后打开受弹器盖,再翻开受弹器座,找到位于受弹器座下方的枪管固定栓,向外拨动枪管固定栓到位后,才能解脱对枪管的锁定,即可向前抽出枪管。而且枪管固定栓很容易受热发烫,持续射击后操作必然会很困难。战斗中都需要换枪管了,战斗必然很激烈,如此复杂的更换枪管步骤必然对火力持续性有影响。

PKM枪管长645mm,枪口初速只有825m/s,比西方同类型通用机枪的枪管更长,但枪口初速更低。虽然PKM机匣长度很短,但较长的枪管又抵消了这个优势,整体长度依然不小。而且PKM的枪管在射击时发热还会形成上升的热气,干扰射手的视线,特别在雨天,问题更严重。


 在雨天,PKM枪管热气流干扰视线的问题会更严重


另一个问题在于PKM采用的是不可散弹链,打空的弹链依然会挂在枪身上摇曳,虽然回收和装填方便,但作战时托着一条没有枪弹的空弹链确实是一个累赘。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Preview the first 31% of the content for free.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