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里买枪如买菜,打上“中国造”标记的枪更抢手:探秘达拉造枪村(上)

三土 明光 轻兵器 2021-12-16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这里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这里群山环抱,交通不便,目力所及都是裸露的岩石,但就在这样毫无工业气息的蛮荒之地,却培育出拥有超过150年历史、辐射周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造枪产业,每年制造的各类枪械总数超过5万支,几乎达到以生产AK步枪而闻名的俄罗斯伊孜玛什公司年产量的四成。这里虽然地处主权国家之内,但因为复杂的历史、民族原因,使得造枪活动几乎不受世俗法律制度限制,从而成为事实上的法外之地,强大的外部势力也由于鞭长莫及,无法有效加以干预。同时,这里身处西方文明与原教旨主义极端势力的交汇边缘,平和的外表下面始终涌动着暴力的漩涡,也是蕴藏着各种不可预知危险的是非之地,只有少数最大胆的记者和冒险家敢于深入,向世人揭示其真实面目。这里就是位于巴基斯坦边境的达拉·阿达姆·海尔(Darra Adam Khel)——全球闻名的“造枪村”。

达拉村内一个档次较高的枪械商店。店主手持一支当地仿制的AK步枪。该枪制造精细,外形上类似中国生产的56-1式冲锋枪,但细节上有若干不同,比如带有枪口帽,准星也是采用类似AKM步枪的半环形护翼,而非56系列冲锋枪的环形护翼



1


造枪产业的缘起与发展

达拉村位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附近的联邦直辖部落地区,靠近省会白沙瓦。该省及部落地区的边境线有很长一段与阿富汗接壤,而且白沙瓦基本上处于巴、阿两国首都即伊斯兰堡、喀布尔连线的中点位置,因此白沙瓦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南亚大陆与中亚之间的贸易重镇。白沙瓦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也具有重要价值,它紧邻著名的开伯尔山口,此山口地形险要,是进入印度次大陆的必经之地。达拉村在白沙瓦以南,距离白沙瓦仅1个小时的路程,是兴都库什山余脉环绕之下的一小块平地,土坯和石头砌成的房子就散落在平地和周围的山丘上。


达拉村地处兴都库什山余脉环绕之中,以山地为主,交通不便。图为通向该村的简易公路

白沙瓦街头的一个枪店,店头招牌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该店经营的主要武器弹药种类

达拉村中的普什图族工匠均为男性,其手艺传承基本上遵循着父子、兄弟等亲缘关系纽带,大多数都是几代人均从事造枪职业


达拉村的居民主要是普什图族人。这是一个世代居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山区的强悍民族,也是阿富汗的主导民族。历史上的普什图族人是游牧民族,长于骑射,即使现在相当一部分人已转而从事农耕,尚武精神却一直留存在民族传统之中。因此,普什图族人对刀、枪等武器的爱好也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民族传统,许多人会随身佩戴长刀、匕首和枪支。由于存在旺盛的需求,许多历次战争之后遗留的枪械,最后都会辗转流入到白沙瓦的集市上。
从19世纪英国征服南亚,到20世纪苏联入侵阿富汗,直到随后北方联盟与塔利班的冲突,以及新世纪以来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都给部落的人们带来一堆各式各样的武器。从前装滑膛枪直到最新式的狙击步枪,在这里的武器市场上都能找到,包括一些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旧枪械,使达拉村俨然成为一座没有展柜的枪械博物馆。但这些外来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早在150多年前,达拉村的工匠们就开始在自制阿富汗传统火枪的基础上,尝试手工仿制更先进的外国枪械。根据当地人自己的说法,1857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起义时,一名英军逃兵来到这里,并教会了大家制枪技能。不过,相对更可信的是“自力更生说”,19世纪中叶,当英军试图侵占阿富汗时,遭遇到当地普什图族人的顽强抵抗。在战斗过程中,部落内的能工巧匠开始拆解和修复缴获来的英军步枪,从而掌握了近代枪械的构造,并着手仿造。随着加工工艺日渐成熟,仿造品越来越成熟,自制枪支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职业,吸引了更多工匠加入进来,使得这种造枪手艺最终发展成为当地人引以为豪的一大传统产业。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为达拉村创造了接触AK系列突击步枪、SVD狙击步枪以及PKM通用机枪、德什卡大口径机枪,甚至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机会,随后美国对反苏游击队的支援,又提供了M16A1自动步枪等西方新型枪械的样品。通过对这些枪械的维修和改造,达拉的工匠们对现代自动武器的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造枪水平更是达到一个新境界。

1990年代的达拉村,村中主要街道两旁排满了“前店后厂”式的造枪作坊

一个典型的达拉村枪店的门面,没有柜台,最主要的两种产品——仿TT-33手枪和AK步枪就挂在墙上,屋内地面同时作为修理产品的场地


另一种风格的店铺,该店以销售和制作各类步枪为主,墙上挂的是各种手动线膛猎枪。地上摆满了台钳和各种工具,右下角可见正在修配的AK系步枪零部件


据一名曾到达拉村实地采访过的外国记者统计,在这个村的无数石墙平房中,大约有五六百家“前店后厂”式的造枪作坊,加上分散在邻近周边山区的,总数可能超过2600家。这些作坊通常面积都不到15m2,一般每家只有数名工匠和为数不多的帮工。工匠无一例外都是男性,相互之间即使不是父子、兄弟,至少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同一家族,造枪手艺的传承也采用父传子、子传孙,或兄弟互传的形式。冶炼、锻造、修锉、抛光和组装的全过程都在作坊内完成。虽然近年来机床设备逐步增加,但生产过程仍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而且基本没有精密的工具和仪器,工匠的能力经验是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由于造枪产业已颇具规模,各作坊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分工,比如有专门做弹匣等冲压件的,有专门加工护手和枪托等木制件的,有专门负责金属零件表面处理的,甚至还有只从事枪弹制造的,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作坊前面临街的地方一般作为陈列其产品的门市,当地人上门购买这些枪支弹药,就像买菜一样方便。如果客人有购买意向,走出门市就可以在街道或邻近的空地上试射一番。达拉村所在的山谷中,时常回荡着阵阵枪声,这就是买家试枪时所发出的声响。但当地人对外来者通常是极为谨慎的,如果没有当地向导陪同,即使到了村中也很难买到武器。
由于缺乏监管,这里产品的准确数量与最终去向都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销往当地部落客户和白沙瓦附近的武器集市外,很大一部分枪械弹药最终流向了终年战乱的阿富汗以及周边其他国家地区。


2


达拉的“名片”——仿TT-33手枪

达拉村能够制造的枪械种类极多,但排在产量和销售榜头位的一直都是轻便易携、且更容易制造的手枪。经过100多年来的发展,达拉造手枪已经发展出单纯仿制、创新改进以及简化自制三大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主要零部件的制作过程都是一样的,先要用简单的机床设备加工出钢件的大致外形,再由经验丰富的制枪师傅利用台钳、各种锉刀和砂纸,将毛坯慢慢修整至所需尺寸,最后打磨抛光、组装及表面处理,再经过试射和调整,一支崭新的枪械就会出现在顾客面前。由于苏联侵阿战争的影响,达拉村生产和制造的手枪中,以TT-33托卡列夫及其衍生、改进型数量最多,该枪也位居巴基斯坦国内最受欢迎的十大自动手枪之首。该枪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不仅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威力较大,而且经过各种改进之后,枪械性能相对完善,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达拉村的“品牌”产品——仿TT-33自动手枪。其做工较为精致,外观上与原型几乎没有区别。图中全新的7.62mm托卡列夫手枪弹同样也是当地制造的


另一种带有“CAL .30  MADE IN CHINA”和北方工业公司标记的仿TT-33手枪。其握把护板经过改制,且枪管前部加装了一个达拉特有的防跳器

达拉村广泛制造的一种经过改进的TT-33手枪。该枪采用15发双排单进弹匣,弹种仍是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套筒左侧虽然刻有“CAL .30 MAUSER MADE CHINA BY NORINCO”字样,但并不工整,显然是仿冒的,实际上中国并未出口过这种口径的双排弹匣供弹手枪。枪身上方的25发盒装手枪弹也是达拉的产品,采用当地常见的“纸盒+泡沫板+塑料膜”的包装方式

达拉村制造的各种TT-33手枪中,最多的还是发射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的标准型号(当然也有其他口径型,如9mm巴拉贝鲁姆口径),其表面一般采用发黑处理,配用黑色聚合物握把护板,套筒后段的防滑纹以类似原型那样窄、宽相隔的居多,但也有全部采用细条纹的样式。这种类型的达拉造手枪零部件加工水平尚好,外观比二战期间苏联生产的TT-33还稍强些,只是一部分使用电木材料或木料制作的握把护板做工稍显粗糙。这种手枪使用起来与原版的TT-33也没有大的区别,如果不仔细看枪身刻印,很容易误以为就是苏联战时生产的TT-33。由于是不同的作坊生产,有些仿制的TT-33手枪没有任何标记,也有的为了方便销售而“拉大旗作虎皮”,模仿苏联原版或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外贸型号的刻印,有的甚至在套筒顶端照门前刻上“五四式”或“中国”的汉字,只不过明显是用电动笔依葫芦画瓢式地手工刻划出的,不仅字体不规整,厂家标记也多属臆造。


达拉仿造的另一种TT-33自动手枪,枪身绝大部分表面采用镀镍处理。其套筒左侧刻印有北方工业公司标志,套筒座左侧后方刻印有“66”厂标,套筒座右侧后方圆圈中刻有汉字“中国”和“BG”字样,套筒顶端有厂标“11”、型号“M20”以及“中国”、“十一”等汉字。该枪乍一看很像是北方工业公司的出口产品,但其实国内并未生产过这种式样。其仅从标记来看就有许多漏洞,如圆圈加阿拉伯数字“11”是波兰产TT-33手枪的厂标,M20则是中国专门用于援外的一批54式手枪的代称,而且所有的汉字显然都是依样描绘的,如“国”字的笔画有明显错误,“BG”则应是北京(BJ)缩写的误写。此外,所有印记都是手工点刻的,这样的奇葩组合只是为了借名牌效应方便销售而已


各种TT-33的改进型及变型手枪最能体现出达拉村工匠们的水平和创意,其中又分为小改与大改。小改主要是更改原来的枪口帽,使之可以安装防跳器或消声器,或者在套筒下方加装导轨,供安装激光指示器,也有的将聚合物握把护板换成自行设计的木制护板,使之更美观或更贴合使用者的手形,以及对扳机护圈等处的外形进行个性化修改,还有一类就是将枪身部分零部件进行镀镍或镀金外理,使其看起来更具档次。至于大改,则是对套筒和套筒座进行重新设计,比如将握把延长或加厚,使之可以使用加长弹匣或双排弹匣。

一种较为高档的配用双排弹匣的达拉造仿TT-33手枪。该枪的抛光和表面处理相对比较精细,扳机、弹匣卡笋和空仓挂机杆都采用镀金处理,木制握把护板也经过抛光和上漆。套筒左侧刻印为“CAL .30 MAUSER MADE ASCHINA BY NORINCO”,字迹清晰但排列不整齐,显然是钢字模手工逐个敲上去的


3种达拉村制造的9mm巴拉贝鲁姆口径仿TT-33手枪。上图中的使用双排弹匣供弹,弹匣卡笋为仿斯密斯-韦森自动手枪式样,聚合物握把护板上也有S&W标志,扳机护圈形状显然经过枪匠个人的演绎。中图与上图似乎是同一家作坊出产,也使用双排弹匣供弹,但扳机护圈形状为常规式样。下图中的使用单排弹匣和木制握把护板,护圈造型也比较夸张


除了小改与大改之外,还有一类属于简化类的TT-33仿制品。这类手枪基本上只有一个大概的TT-33手枪外形,至于结构设计上,均有很大简化,工匠们在自己的作坊内利用一些简单工具便能够制造出来。这类手枪中有些没有任何标记,有些则有装饰性的花纹和文字,但零件加工普遍较为粗糙,且不太注重细节,质量上无法与前两类TT-33手枪相提并论。不过恰恰正是这类手枪才是达拉村真正的“土特产”,属于制造者们的独创。


达拉村仿制的一种不锈钢版伯莱塔M92F手枪。上图为全貌,下图为不完全分解状态,可见其内部结构与原型完全相同,能反映出制造该枪的作坊规模较大,硬件设备条件也相对较好


除了仿造最多的TT-33手枪之外,达拉村同时也仿造一些其他式样的自动手枪,比如伯莱塔M92F手枪、伯莱塔M1934手枪以及马卡洛夫PM手枪等。其中仿伯莱塔M92F手枪的工艺相对成熟一些,质量也较好。这主要是因为M92F手枪的套筒座需要用硬铝合金来制造,这种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也比较复杂,因此一般能仿造M92F手枪的作坊其规模都比较大,硬件设备条件也相对较好。


达拉村枪匠们自行设计制造的一种带有明显的早期自动手枪风格的大型手枪(中),发射7.62mm托卡列夫手枪弹。该枪的体型显然比四周的马卡洛夫PM、TT-33手枪大很多,其配装的向下折叠的金属枪托显然是模仿自AKS-47突击步枪


外观类似毛瑟M1896的达拉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自动手枪。该枪的直弹匣由两个TT-33弹匣拼焊而成,旁边为一支用于对比的TT-33手枪,这种手枪最具达拉特色,并在当地行销甚广


由于达拉村的手枪制造业可谓“传承东西、融汇古今”,因此有些产品会出现“复古”现象,比如目前仍在制造和销售的一些很难叫出名称的独创型号的自动手枪,其实大部分都是自动手枪发展史中被淘汰的一些早期设计。特别是当地出产的数种结构简单的大型自动手枪,与20世纪初至一战前奥地利、西班牙的一些设计关联度很高。达拉村的枪匠们在这些“活化石”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简化,并且做了适应当地人使用习惯的一些改动。最具有达拉特色并在当地行销甚广的一种大型手枪,采用加长的枪管,并将弹匣移到握把前部,其中有些还装有喇叭形的枪口消焰器。虽然它们的外形有些像毛瑟M1896手枪,而且一般都发射7.62mm托卡列夫枪弹,但不同作坊的产品结构原理和细节设计完全不同,这样的自动手枪,恐怕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难以找到。



3


足以以假乱真的仿AK步枪

达拉村制造的突击步枪以AK系列为主,并以此而闻名。这种1940年代后期设计的武器集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火力强大等诸多优势于一身,非常适应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部落地区干旱多沙的环境。当地对AK系列步枪的仿造,开始于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之后。当时的苏军主要装备AKM或AK47步枪,达拉村的工匠在得到头几场战斗中缴获的此类步枪后,就将其全部拆开进行仿造。达拉仿造或维修的AK步枪在长达10年的抗苏战争中起了巨大作用,同时也是对该村工匠手艺的最好宣传。现在,各种仿制的AK步枪是除了TT-33手枪外,最能代表达拉村造枪产业水平的产品。在这里,每家店面都陈列有仿造的AK系列步枪。2008年以来,随着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对塔利班武装组织的深入清剿,联邦直辖部落地区的治安形势一再恶化,不仅是塔利班需要更多的军火,反塔利班的部落武装和当地平民也需要武器借以自保。受强大购买需求推动,当地AK步枪的价格一再上涨,如东德生产的AKM步枪的单价当年连涨5倍,每支达到1500美元;达拉当地生产的AK步枪也因此水涨船高,由150美元左右上涨到300美元甚至更高一些。


一个专门装配仿AK步枪的作坊,其产品就是在这种简陋条件下以手工方式修配组装完成的

达拉村仿造的5种AK步枪,均采用类似AKS-47的金属折叠枪托

达拉村制造的AK步枪,主要以采用钢板冲压机匣的AKM系列为主。每支AK步枪所需的100多个零部件中,除机匣、机匣盖等零部件需要专门的冲床和模具往往外包给旁遮普省的企业制造,其余包括枪管在内的所有零部件均可以在本村作坊中完成。诸如枪机、节套、准星座和导气箍等零部件,则是在一些具有机加工能力的作坊加工出毛坯,再由工匠经过手工修整装配。最后,将全部钢质零件进行表面处理,并配上护手和枪托之后,一支崭新的AK步枪就诞生了。


两种达拉造AK机匣节套上模仿中国56系列冲锋枪的厂家、型号和枪号刻印。上图仿自56式冲锋枪铭文,下图仿自56-1式冲锋枪铭文。这两种冲锋枪巴基斯坦警察部门多有使用,因此达拉村的工匠们也十分熟悉


达拉还有专门的工匠,负责为组装好的仿AK系步枪刻印客户所需的商标印记,这里可以提供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中国等不同国家产品的印记,包括制造国、生产年月和序列号,因此,这些仿AK系步枪仅从外观上很难分清该枪是否为原厂正品。为了卖上好价钱,达拉村制造的AK步枪通常会追求与原品尽量一致,但也会根据客户的爱好或特殊需求进行一些改变,如镀金、雕花或改变枪托形状等等,也有少数具有创新意义的配件提供,比如一种超长的AK弹匣,整体呈半月形,安装在枪身上时,弹匣底部直抵枪口附近,其容弹量高达90发,是普通AK弹匣的3倍。

在物资匮乏的部落地区,什么都不会被浪费。除了仿造之外,达拉村枪匠们的另一项重要业务是修复和回收各种损坏的AK步枪。对于其中那些损毁程度较轻的,重新换上仿造的零部件,并经简单修配后,即可完全恢复原始性能。就算是严重损坏和报废的AK,工匠们也会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将其重新改造成一种极具达拉特色的“杂交”步枪。之所以称其为“杂交”步枪,是因为在这些枪支上,你能看到工匠们手头拥有或者可能加以利用的各种其他枪械的零部件。最常见的是一种利用AK的机匣和枪机系统,通过更换弹匣和枪管,更改为发射阿富汗过去常用的7.92mm毛瑟枪弹或英式7.7mm步枪弹等大威力枪弹,供弹具则直接采用ZB26或布伦轻机枪的弹匣。如果自动机部分也完全不能使用,但机匣、枪托和护手等尚好,工匠们就会在机匣内安装适用大威力枪弹的旋转后拉式枪机,配上相应的弹匣,组装出来一种具有AK的外形轮廓但却是手动操作的步枪,这也是达拉的一种独有特色。(待续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15年9(上)期,公众号文有删改)


往期推荐


有的羽毛球做榴弹尾翼,有的竖直发射RPG:近年国外小型多旋翼无人机发展观察


听说你想圆兵器的梦?二〇八所校招来了


二战转折点竟是“美国偷袭珍珠港”?


超越APS水下步枪,专为特种部队研制:俄罗斯ADS水陆两栖突击步枪


进化三十多年的波兰“国”字号:“钙芒硝”系列冲锋枪全揭示(上)


原型未被应用,衍生型却开枝散叶:波兰“钙芒硝”系列冲锋枪全揭示(下)军警民型号


曾经辉煌的一代名枪,因弹药特殊败给M1911:奥地利斯太尔M1912 手枪



编辑:魏开功  李昊


校对:曾振宇  魏开功



轻兵器官方微博:@轻兵器




轻兵器头条号:轻兵器


轻兵器快手号:QBQ_208



轻兵器抖音号:qingbingqi




有专业有态度的公众号,欢迎扫码关注,领取你的最权威轻武器攻略






长按描二维码

打开小轻微店

有限时优惠券



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进店

领取限时优惠券

图书、文创打包带走~




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