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儿是这样成为传奇的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惠安女,如舒婷细腻精致的笔触所描摹的一般,是福建最美的风景和传奇之一。一开始,是她们独特的服饰装扮吸引了大江南北好“摄”者的目光,然而近距离凝视后,谁能不注意到她“踩过碱滩和礁石”的“裸足”呢?
在封面和插图中出现的惠安女,引发人们瞳孔地震的往往是以柔韧的身躯扛起生活重担的身影:挖土、挑土、推车、打夯、抬石……如此柔韧与刚强、美丽与粗砺的对比,谁能不对这样坚韧、勤劳、拼搏的女性发自肺腑赞一声“了不起”呢!
翻开历史,这群优秀的福建女性代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
从前,惠安是闻名的“地瓜县”,粮食匮乏,民间俗言:“春夏水旱灾,秋冬风沙来;三百六十日,日日有灾害。”迫于生计,惠安男人竞相出海搏前程,留下一群坚强的女人,挑起一家的重担:养老教子、洗衣做饭,种菜养鸡鸭、挑石建楼房。她们从晨曦中,一直忙碌到晚霞把滩涂映红,在海边挑担子,挖海蛎,抬石条,吱嘎吱嘎的扁担声和脚步声响个不停。
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但惠安女撑起的却远不止家里的这半边天。1957年,当地政府决定兴建乌潭水库,1.3万名惠安女成为1.5万名民工中的主力。
惠女们为大坝坝体碾压夯实
那是百废待兴的年代,物资紧张却燃烧着“敢教日月换新天”激情,为了建设自己的家园,让赤地变青山,惠安女化身成了“女超人团队”:
她们团结勇敢,暴雨来了,为保大坝,先后有数百名惠女跳入水中,筑成七道人墙堵决口;
她们吃苦耐劳,工区在荒山野岭,露宿时忍受着风吹雨打、蚊虫叮咬,物资有限,发了草鞋也舍不得穿;
她们互帮互助,学会爆破打夯、造机械、架电线、开拖拉机,成为了一个个多面手;
她们聪慧进取,边实践边创新,先后仿制和创制先进便捷工具54种4000多件,开展分工协作,大大提高工效、缩短工时……
水库建成后,纪念馆光荣榜上,一等功臣4人、二等功臣219人、三等功臣714人,大部分是女性。
惠女水库部分建设标兵合影
经过两年努力,总库容1.23亿立方米、年设计发电量220万千瓦时、灌溉面积24万亩的国家级大型水库建成了。从此,惠安县摆脱了十年九旱,成为了米粮仓。
1959年,水库改以“惠女”为名。水库大坝竣工后,全国妇联发来贺电:用“惠女”命名水库是党和人民对英雄的惠安妇女劳动功绩的最高奖赏,是惠安妇女的光荣,也是全国妇女的光荣。
1960年4月,《人民日报》发文《万女锁蛟龙——一万三千女民兵修建“惠女水库”的事迹》,颂扬惠安女这一历史性贡献。
图源:惠女风情园
惠安大岞海防民兵哨所,在全国边哨中独树一帜:拥有全国唯一一支穿着特色服饰出勤的民兵队伍——惠安女。这个哨所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民兵就都以女性为主。女民兵平日里进行海空监控,协防驻军搞好辖区内的反走私、反偷渡、反策反、反渗透、反心战、反窃密等防务工作,常年也参加当地的义务抢险救灾工作,获得了诸多国家级的荣誉。
三面环海的大岞,渔业捕捞是当地传统的生产方式,但却没有港口可供渔船停泊。1986年,当地村委村政府实施建港工程,然而时值渔汛,男人们出海了,惠安女又一次成为建设的主力军。采石、运输、挖沙、抬石,2000名惠女肩并肩劳作,耗时三年,终成6.7万平方米、长700多米的大岞避风港。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自此得到了保障。
图源:央视
一代代惠女的拼搏,在每一个时代都留下自己的足印,塑造了一座座令人仰望的丰碑。在1963年,《福建日报》发表了《惠女颂》一文,提出了“惠女精神”。2009年,中共泉州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弘扬惠女精神,提振创业激情,促进科学发展”活动的决定》,精辟概括惠女精神的内涵:艰苦奋斗、尊重科学、无私奉献、拼搏创业。
对于家乡人来说,惠安女无疑就是典范:我们不相信“等、靠、要”,只相信自己的双手,只相信“爱拼敢赢”!
《山海福地•福气来──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用一曲《绽放》为惠安女“打Call”,在欧阳娜娜的大提琴声中,红衣舞者在风浪中起舞,柔美的女性身姿之下,蕴含的是如礁石一般的坚韧,纤薄的背影绽放出坚定的力量,而被形容为“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银腰链、宽筒裤”的传统惠安女服饰也在节目中得到展现,仿佛海的女儿在人间的形象代言。
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一代代闽人铿锵作答:拼来的!1月19日“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欧阳娜娜和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和艾米舞团,将在福建壮阔湛蓝的海边演绎惠安女生命绽放之美,敬请期待!
编辑 | 何佳怡
主编 | 卫贝妮
监制 | 王丽明、陈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