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口述石家庄丨时年7岁的张梦洲和家人出门“烧寒衣”亲眼见证了石家庄的解放

2017-09-15 燕赵晚报



70年前,解放石家庄战斗打响的一刻,时年7岁的张梦洲正巧和家人出门“烧寒衣”,激烈的战斗将他和家人困在城内。张梦洲和父母妹妹一起在石家庄市区内东躲西藏了六天,亲眼见证了战斗打响后几天的石家庄,直至石家庄解放他们才回到位于南杜村的家。此时家中已住满解放军。石家庄解放70年来临之际,77岁的张梦洲回想那几日的经历,一幕幕情景仿佛就在昨日,感慨之余,写下回忆录,希望后辈能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77岁的张梦洲回想昔日的经历,一幕幕情景仿佛就在昨日。)


   

人物档案


 

张梦洲 男,1941年生,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南杜村人。解放石家庄战斗打响时,年幼的张梦洲和妹妹随同父母出门,在石家庄东躲西藏了6天,经历了那几天战火的洗礼。1961年毕业于获鹿中学,保送到空军工程学院并入伍,从基层一直晋升到飞行团政委,1986年转业回石家庄到河北师范大学。



攻打清风店 父亲帮解放军抬担架



我家住在石家庄西南方向的南杜村,向东15里到达石家庄火车站,向西15里是太行山东麓,归获鹿县(现为鹿泉区)管辖。我们这个村规模不大,白天驻石家庄的鬼子和伪军经常进村抢粮抓夫。日本投降后,顽国军(群众称呼国民党军队的名称)接管了石家庄,白天经常进村征粮要税抓壮丁,在这种形势下,村里百姓有的开始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7年,我们村的态势有了明显变化,一度张牙舞爪的顽国军减少了外出活动,将精力放在了石家庄的防守上,守护着外市沟、环城铁路、内市沟三道防线,老百姓称为“三道卡子”。我们村在外市沟外面,顽国军进村次数明显减少,而解放军工作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开始逐渐做起群众工作,可以说,那时我们村已经是准解放区了。


1947年10月中旬,解放军进村要组织担架队,村里凡有男劳力的家庭,每户都有人去抬担架,但可以自愿报名。我家斜对门的杨葆真对解放军的工作一贯积极,他率先报名担架队,我父亲虽然快50岁了,但也报了名,并与杨葆真结成对子,全村组成了几十副担架。这次抬担架从出发到回来前后有10多天时间,没出过远门的父亲算是开了眼界,父亲回来对我们说,担架队跟着解放军的领队,一直向北走了近200里,到了清风店附近。在那里,解放军包围了国民党第三军主力,战斗打得非常激烈。这一仗打了4天4夜,到10月20日结束。战后部队战士告诉大家,这是一次典型的“围城打援”。我军在保定北边摆出决战的架势,诱惑石家庄的守军去增援,然后我军在清风店摆了个“口袋”,这一仗消灭了驻守石家庄的近半军队,为解放石家庄奠定了基础。


   

 和家人外出“烧寒衣” 解放石家庄战斗正式打响



清风店战役后,解放军又拔除了石家庄外围国民党军的重要据点正定。1947年11月6日,解放石家庄的战斗正式打响,第一天仅是清除外市沟外的小据点,对我们村几乎没什么影响。11月7日清晨,村里依然很平静,村民们吃过饭后,各忙各的,我和妹妹则跟着父母到市近郊的城角庄,为已故的外祖父母去烧寒衣纸。家里只留下奶奶和我的两个姐姐。


我们出村向东略偏北走了3里,在西岗头村口遇到了石家庄头道卡——外市沟。那个沟宽丈余,深有七八尺,挖沟的土堆在内侧筑成壁垒,沟边上还拉着铁丝网。截断大路的地方扎有几根圆木搭在沟上,好似吊桥。有国民党官兵守在两边盘查过路行人。父母接受盘查后我们通过,我看到沟底全竖着尖木桩,人掉下去身上必然扎个大窟窿。


向东再走5里左右,在城角庄村西口遇到了一条铁路,铁路外侧也有深沟和铁丝网,路口有国民党军队把守,这就是第二道卡子。再次通过后我们来到舅舅家,随后由舅舅带着去坟地烧寒衣纸。母亲刚点着寒衣纸,外市沟方向就传来了密集的枪炮声。父亲站起身向我们村的方向张望,我知道他一定在担心奶奶和俩姐姐的安危。父亲说:“烧完纸我们早点回去吧。”舅舅告诉我们,“现在天天打枪,习惯啦,咱回去吃过饭再走。”


午饭后,有从西岗头村跑过来的老乡说,外市沟打起来了,谁都出不去。我们想赶回家的打算落空了。


   

 枪声越来越近 一家人躲进市中心




临近黄昏,枪声已逼近城角庄,妗子草草安排了晚饭,就催促大家钻地窖。我们两家人挤在里面,谁也不讲话,可还是能不断听到外面的枪声。父母抱着我和妹妹,我吓着了,后来不知何时睡着了。


环城铁路是一条重要防线,城角庄也是防线上一个重要据点,不仅有防御工事,村里还有许多可以作战的掩体。天亮时,响了一夜的枪声停了,大家都不想再这样熬下去。向西走是战线,所以只能向东往市里跑。父亲说在铁路大厂附近的北后街上,住着我们本家一个大辈,我叫三老爷爷,而且我哥张梦玉就在石家庄电报局上班,我们就决定去那里,顺道打听一下我哥张梦玉的情况。


于是,我们随着往市里跑的人流一直向东,来到了西里村边的内市沟。这里就是第三道卡子,和外市沟相仿,但这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碉堡,经过盘查后就让我们进了市区。到三老爷爷家,父母问他我哥情况,三老爷爷说他也不清楚。去电报局问,人家说领导把留在单位的人全部扣留,在电报局吃住,轮流值班。


当天下午传来消息:解放军突破了二道防线。为了安全,我们又进了地窖,准备了熟食、鲜萝卜和红薯充饥。直到11月10日清晨,枪声几乎在我们头顶上响起,街上人们的跑动声也清晰传到地窖,这一天谁也没敢出地窖去察探究竟。11月11日夜,战斗甚为激烈,而且集中在东南方向不远的地方,直到12日凌晨才逐渐缓和。11月12日天亮前后,石家庄出现了近日少有的宁静,有人大胆爬出去,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喊:“没事了大家都上来吧!”就在大家准备出去时,突然枪炮声大作,吓得大家急忙钻进了地窖。这次战斗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才彻底没了动静。


   

 石家庄解放了 我家大变样



石家庄解放了,担心我哥的安危,父亲又去了电报局,此时电报局已被解放军接管,只传出话:张梦玉正上班。担心家中奶奶和两个姐姐,父母心急火燎地带我和妹妹赶回南杜村。街上空无一人,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走到南马路(现在的裕华西路)才看到激战后的战场,满地弹壳和弹夹。穿过三道卡子,我们村里到处是解放军,就连我家也住了至少半个班。他们帮老乡们挑水、扫院子,干活儿,很是亲热。


一进家,奶奶看到我们都平安,明显放下心来。“你们刚走,解放军就开始进村了……”奶奶一下打开了话匣子。11月13日,父亲又要去市里找我哥,没想到解放军却派人到我家送信来了。信上说,我哥已经成了解放军的报务员,就住在北兵营,暂不能回家,但家人可以去看望。很快,我们家钉上了“光荣军属”的牌子,去兵营看望换上军装的哥哥,那年他才17岁。


石家庄解放后,我们村很快进行了土地改革,我家分了10亩耕地和一辆牛车(与邻居合用),后来父亲还当了村干部,一家三代长工的贫苦家庭改换了门庭。


70年过眼云烟,转眼就快到石家庄解放70周年的日子了。已经77岁高龄的张梦洲老人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石家庄工作生活,回想当年解放石家庄的点点滴滴,老人激动得夜不能寐,随后专门写下了一篇回忆录,以此纪念石家庄解放70周年,希望后辈们看了,能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征集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全部解放,成为用攻坚战术打下的第一座较大规模的城市。在石家庄解放70周年之际,寻找并记录散落于民间的历史细节、情感记忆,是我们所望,更是我们之责。本报日前推出大型专栏“口述石家庄”,请石家庄解放前后的亲历者、见证者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以飨读者,以励后人。如果您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及其后人,请拨打96399与我们联系。


文/图 本报记者 南开宇




猜你喜欢


难难难?交警多图权威解读10月驾考新规!石家庄想学车的你一定要看!

被外汇“黑”平台坑惨了!石家庄有人被坑数十万,账户资金成负数

低头玩手机=头顶50斤?做好2个动作,尽早远离颈椎病~




编辑:静静  责编:卡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