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完想哭!珍藏版石家庄老照片,80、90、00后赶快把这段记忆补上!

2017-11-10 燕赵晚报 燕赵晚报




荣耀“石”光·七十载

  ——镜头中的石家庄七十年


  一条铁道与一个村庄的邂逅,

形成一个日进斗金的旱码头。


  一场战役与一次革命的洗礼,

迎来共和国第一城的新篇章。


  春华秋实又一载,日月轮替七十年,

旱码头天翻地覆,崛起一座辉煌都市,

风华正茂。


  从0.1平方千米,到2206平方千米;

从一二百人口,到一千万人口。


  这座城的伟大巨变,还不止在广度上。


  如今,

她还有扎根地下20米的地铁,跑得正欢;

更有傲然挺立245米的大厦,与云相伴。 


  这已然是一座“三维”之城,

具有浓烈的现代气息,

又不失国际都市风范。


  一座城的惊人蜕变,

离不开人的血与汗。


  钢筋水泥的铸就只是她的外表,

血肉之躯的拼搏才是她的内涵。


  这座城的荣与光,

归根结底,是人文风景的展现。 


  这座城日新月异的变迁,

也是人与城融合的结果。


  如同拍照留念,人和城总在一起。

人是主角,城是背景。

不离不弃,相得益彰。


  所以,

纪念这座城的70年,我们精心制作这份特刊。

追忆往事云烟,印证城市变迁。


  时光荏苒,罅隙倥偬,厚重70年,

这座城,就在这份《城市相册》里,

让我们一起“喜新恋旧”吧!


  相信,十九大对于这座城而言,

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毋庸置疑,

她的未来更璀璨。



城市相册 · 地标记忆


1邮政大楼——那一季的风情



作为到石家庄的留念,34年前董建冬选取了邮政大楼当背景,拍下了一张照片。34年之后,董建冬已在石家庄定居生活了多年。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对于董建冬来说已经感觉不到新鲜。“内心适应了城市的高速发展,今天的高楼将来还会被更多时尚建筑取代,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他说。

显眼的大楼 摆摊的个体户


1983年的秋天,董建冬身着一身军装,出现在石家庄火车站的出站口。他第一次见到邮政大楼,心里惊奇原来石家庄还有这么高的建筑。他心里琢磨着,第一次单独来到这里,一定要留点念想。于是便以这栋大楼为背景,拍下了这张照片。他还记得四处不少人在建筑下留影,当时拍一张照片的价格是2元。那是董建冬21岁的记忆。


1983年董建冬在邮政大楼前留影。(记者翻拍)


董建冬老家在赵县,自幼随父母在邯郸长大。小时候经常会跟随父亲坐火车回老家探亲,不过那个时候火车站周边还没有什么看起来像样的建筑。


1978年,高中毕业的董建冬参军入伍。1983年,他在休假期间坐火车来到了石家庄。当时火车站位于中山路北侧的大石桥附近。他在出站之后,第一眼就注意到了眼前的邮政大楼。火车站周边都是老式平房,没有特别高的建筑,邮政大楼看上去特别显眼。这栋约10层高的大楼,让董建冬感觉有了城市的样子。


让董建冬印象深刻的是,那时个体户已经出现。一些本地人在邮政大楼周边摆地摊,卖纽扣、鞋垫之类的生活日用品。


就在那一年,石家庄个体户张世民出席了全国集体和个体经济安置城镇青年就业表彰大会,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通信的进步 周边的巨变


80年代初期,正是写信和拍电报流行的年代。董建冬记得邮政大楼的大厅里人头攒动业务繁忙。在部队他和爱人也主要是靠信件和电报联系。有一次爱人拍电报让他去接站,结果电报没能及时送达,爱人只能在车站附近旅馆住了一晚。“那个时候邮政与千家万户联系密切,写信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有摇把电话,但并不普及。”


1992年,董建冬复员,来到了石家庄工作。当他再次出现在火车站时,新建成的火车站已经搬迁到中山路南侧,广场周边也出现了4层高的居民楼。尽管邮政大楼还算比较高,但董建冬心中已失去了第一次见到它时的新鲜感。


就在那一年的1月份,邮政大楼附近的南三条和新华集贸市场,双双入选全国十大集贸市场。前者排位第三,后者第七。


董建冬记得,那时候经常去的地方,东面是省博物馆广场和长安公园,西面则是郊区的动物园。那时候,摇把电话已经不算什么,更先进的拨号电话开始出现。他写信的数量,也逐渐少了。


之后,城市高速发展,一批批高楼大厦立起。通信手段,从家庭座机向手机演变,如今董建冬经常与朋友们微信联系。地域限制联系?这早就不是什么问题。


2017年,董建冬再次来到邮政大楼(身后右侧)前,周边已是高楼林立,商业一派繁荣。


  内心适应了城市的高速发展


2017年,董建冬“故地重游”。周边的环境已发生天翻地覆般的改变。生活广场、购物广场、酒店、写字楼,北侧民族路成了商业步行街。当年附近的平房早已不见踪影,曾经繁华的火车站也已搬迁。


站在中山路南侧,董建冬看看东侧的邮政大楼和西侧崭新的高楼,心中不禁感慨:“内心适应了城市的高速发展,今天的高楼将来还会被更多时尚建筑所取代,这再正常不过。”

 

【数字】


石家庄车站邮政大楼前身为“石家庄邮件枢纽转运站”,位于公里街1号,为石家庄邮政历史较早的综合性建筑,是石家庄邮政现存的较早的集邮件生产、转运、封发、营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也是最能反映邮政发展变迁的“活化石”,是反映邮政行业历史特色的“博物馆”。该建筑于1980年9月竣工交付使用,占地面积3332.4平方米。


文/本报记者 翟开矿 丛俊儒 图/ 本报记者 张海强 


2西郊动物园——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1984年,二十多名初中同学,在老动物园游玩的照片,被秦立新仔细收藏着。位于时光街西侧的石家庄市动物园,被习惯称作“西郊动物园”,它曾经是很多石家庄人童年美好的回忆。如今,这里被称作裕西公园,位列省十佳公园之一,周边早已没有了郊区的样子。“西郊”一词,也因为城市迅速地发展,成为过去。


  初中毕业 集体游园留念


1984年的夏天,石家庄市24中初中6班的同学们即将面临毕业。有些人要继续上高中,有些人选择上中专,有些可能要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这意味着,那个夏天结束之后,大家将各奔东西。学习委员秦立新提议,集体去一次动物园,以此作为纪念。


1984年,秦立新(右)和同学魏宏全(左)在老动物园玉带桥边合影。(记者翻拍)


秦立新很认真地筹备这次游玩,他特意向姐夫借了“海鸥120”相机。


当时动物园,刚开放有1年多的时间。在秦立新印象中,动物园周边比较荒凉。那次游玩非常圆满。大家在门前雕塑前合影,在玉带桥流连、在湖中荡起双桨,看到了老虎、熊猫等。秦立新一次次举起手中的相机。


今年49岁的魏宏全记得,动物园刚开放当天,他走到友谊大街处,就往前走不动了,马路上到处是自行车和等着排队购票的人,大家都想看个新鲜。改革开放时代,温饱对于大多数人已经不是问题,所以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开始普遍起来。那个时候,公园、影院已经接待了大批人。到新落成的动物园看动物,又引导了新潮流。 


  各奔前程 见证时代变化


每一代人的童年与青春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80年代中期,小型带天线的黑白电视机走入部分家庭,一帮同学就会挤在一起观看。《加里森敢死队》、《少林寺》正是那个时候热播的影视剧。那时候,逐渐流行看小说。魏宏全还记得,自己看完金庸的《碧血剑》上部后,下部不知道在哪个同学那儿,心里着急的很。


那次游玩之后,大家各奔东西。秦立新上了高中,之后在铁路系统工作至今,而魏宏全则走向社会,直接参加了工作。


生活在变化。就在1984年,市第一条集中供热管网全线竣工;马胜利等人开始承包经营石家庄市造纸厂;郊区农民周更辰、井陉县农民仇春兵等29人自费出国,前往日本等国进行农业考察;石家庄至广州民航班机首航成功……


2017年,秦立新(右)和同学魏宏全(左)两人在相同位置,再次在玉带桥前合影。这里已成为裕西公园。


  故地重游 再次合影


在2017年,51岁的秦立新与49岁的魏宏全于当年拍摄地重游。而这里已变成裕西公园,成为人们散步、休闲的场所,免费向市民开放。公园简介中说,裕西公园占地27.2公顷,是集游览、健身、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公园。2012年,被评为省十佳公园、五星级公园。当年的动物园已经搬迁到新址,规模更大,设施更健全。


二人如当年一样站在一起,重新拍摄了一张照片。周边的高层住宅楼,成为新的背景。这里早已经没有了郊区的样子。一本小说,全班轮流看的时代,早已过去。


文/本报记者 丛俊儒  图/本报记者 张海强


3建展览馆时,全班义务推石子儿



2017年10月25日下午,天空飘着细雨,河北博物院门前排着长队。71岁的甄瑞芬摆出与老照片上一模一样的姿势,拍摄了一张新照片。身后,气势恢宏的河北博物院主楼,依然矗立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带,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照片上不可或缺的背景。


1970年8月甄瑞芬在河北省展览馆门前。(记者翻拍)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70年8月。甄瑞芬推着自己的二八加重自行车,站在河北省展览馆门前的广场上。自行车很高,车座都抵到她的腰部了。她身后不远处有几盏路灯,广场上人非常少,更显空旷。


1968年,河北省展览馆修建时,甄瑞芬正在合作学校读中专,全班40多人都参加了义务劳动。那时,展览馆的主楼已经竣工了,正在建设的是东边的配楼。甄瑞芬和同学们的任务是用小车推石头子儿,她和同学们整整干了一天。不光是学生,很多企事业单位的人也来参加义务劳动。能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家都感到无比光荣。


1970年拍摄这张照片时,甄瑞芬刚结婚一个多月。照片上的自行车,就是婆家给她买的。那时结婚要购置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甄瑞芬的婆婆给置办了手表和自行车。这辆飞鸽牌二八加重自行车,花了170元,还得凭票才能买。而甄瑞芬那时的工资是每月30.5元。


婚后一个多月,趁着周末有时间,甄瑞芬特意骑上自己的新自行车,到展览馆门前拍照留念。展览馆建好后,她还是第一次来。当时附近的高楼很少,新建成的展览馆显得非常高大。老照片上那辆二八加重自行车,甄瑞芬后来骑了十来年。虽然车子比较高,骑着很沉,但那时候有辆自行车已经很让人羡慕了,上下班和平时外出全靠它。



如今的河北博物院,除了甄瑞芬老照片上的老楼外,又在南面建了更漂亮的新楼。广场上白鸽飞翔,人流如织。广场上不仅有了地铁口,就连花坛都不时变换着造型。蒙蒙细雨中,甄瑞芬模仿老照片上的姿势,扶着自行车,双脚一前一后,面向镜头微笑。当年新婚的小姑娘,如今已成了老奶奶,甄瑞芬自己似乎也有些恍惚,47年前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数字】


河北博物院是河北省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其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4月,1982年从保定搬迁到省会石家庄,借用河北省展览馆办公并举办展览。1986年展览馆、博物馆合并改建为河北省博物馆,次年正式开馆。2014年6月9日,河北省博物馆经改扩建后正式开放,同时河北博物院揭牌。现馆舍建筑分为南北两区,总建筑面积53128平方米,展览面积22000余平方米,是石家庄市标志性文化景观。河北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总数24万余件,其中一级品647件,二级品2551件,三级品25680件。以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石刻佛教造像、明清地方名人字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文物最具特色。


文/本报记者 苗静 图/ 本报记者 张海强 


4建南乐园——33年前首创农民建乐园



80年代的


这张老照片上是一个大型游乐设施,名叫“自控飞机”,中央的火箭造型及环绕四周的五六架飞机显得非常壮观。旁边的空地上游人如织,绿地内红彤彤的花朵开得正盛。40岁以上的石家庄人或许记得,当年这个“自控飞机”要排队3个小时才能玩上一次,火爆程度不亚于如今的知名乐园。这就是1984年建成开放的建南乐园。它是全国第一座由农民投资兴建的乐园。如今,这里是市民熟知的欧韵公园。


  排队3小时才能玩一次


建南乐园在东岗头村史上有一席之地。今年77岁的王成岐,上世纪80年代在该村的工业办公室工作,对建南乐园的情况非常熟悉。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的发展,东岗头村部分土地被开发,建成了厂矿企业。土地减少了,大家就顺应形势,积极想办法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村民就业,发展集体经济。建南乐园也是当时的一个尝试。经多番考察论证后,建南乐园于1983年11月21日正式破土动工,1984年1月30日举行剪彩仪式,正式对外开放。


建南乐园坐落在建设南大街与放射路(今汇通路)交叉口,占地17亩。院内最中央是“自控飞机”,旁边两个水池中是“游龙戏水”和“水上转艇”。乐园进门处有人体秤,后面长廊中是带音乐的儿童电子游艺玩具和哈哈镜等。另外还有飞机、动物等电动玩具。园子里的空场上,放着不收费的九种儿童运动器械,秋千、转椅、倾斜转椅、转球、转亭、转伞等。想玩“自控飞机”,可以先花两角五分钱买一张票,然后登上“自控飞机”,操纵室司机开动机器,把整个机群举上空中后,游客自己便可以按动飞机驾驶盘上的“升”“降”“停”等按钮,在空中活动起来。


乐园的管理人员都是本大队的社员,共有24人。这里不光有乐园,还经营着冷饮厂、饭馆、照相馆等。乐园的经营方式很灵活,只要有人来玩,他们就接待。夏季是淡季,活动时间一般从早晨7点到中午12点,下午从3点到晚上9点。冬季和春、秋季是旺季,中午不休息,活动时间更长些。


  石家庄农民的大胆尝试


建南乐园是石家庄第一家乐园,也是全国第一座由农民投资兴建的乐园,可以说填补了石家庄的一项空白。乐园甫一开放,就引起了轰动效应。园内经常人满为患,通往乐园的2路公交车也因此变得非常拥挤,公交公司不得不增加了运营班次。1984年春节期间,玩“自控飞机”一度要排队3个小时。有些游客专程从一百多里地外的郊县赶来尝鲜。当时,石家庄日报、河北日报、人民日报,石家庄电视台、河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如今,从这张老照片上,还能一窥建南乐园当年的盛况。遗憾的是,这座乐园只火爆了一两年,后来随着类似乐园的增多,建南乐园渐渐萧条了。1999年,建南乐园的旧址南扩,建成了占地76亩的欧韵公园,该园主要采用欧洲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力求完全以中轴对称方式布置主要景点:柱廊广场、镜水庭院、喷泉水池。这也是1999年石家庄市政府为市民办的十八件大事之一。


王成岐说,建南乐园也许不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却绝对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看似土气的石家庄农民,30多年前就建成了如此“洋气”的乐园,值得肯定和纪念。如今,经过城中村改造,东岗头村变成了东岗头社区,已见不到一点儿当年的影子,日子越来越好了。


  【数字】
石家庄市区大大小小的公园目前已达到75个,不管市民往哪个方向走,不超三公里就有公园可逛。省会解放后开始建设的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公园,当数长安公园,1958年建成开园。后来又陆续建成了平安公园、友谊公园等。2000年,省会成为全国大中城市中首批免费开放大小公园的城市。长安公园、平安公园、西清公园、友谊公园等37座公园广场陆续向市民免费开放。
文/本报记者 冯月静  苗静  图/王月芹


5石津灌渠公园——水景处处美不胜收



上世纪80年代,因为喜欢水景,程贵富一家把石津灌渠当成了公园。尽管那时灌渠两岸还有很多垃圾,环境并不好,他们还是乐此不疲,一趟趟骑着自行车去游玩。如今,这里真的建起了一个公园——石津灌渠文化公园。这个公园占地面积161亩,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还有独特的灌渠文化特色。除了石津灌渠,绵延的太平河、城内的民心河以及环城水系,也都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沿河公园,一步一景、美不胜收。喜欢水景?再也不必苦寻了,石家庄水景处处任挑选。


1987年,毛远玲在石津灌渠的小桥上。(记者翻拍)


  20世纪80年代,把石津灌渠当公园


程贵富今年71岁,老伴毛远玲70岁。他们保存的几张老照片都拍摄于1987年。那会儿,他们住在省二院北边的太行机械厂附近。女儿正上初中,一家三口经常在周末出去玩。最常去的是省会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简称儿童公园。去的次数多了,就觉得没意思了,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好玩的地方。程贵富骑上二八自行车,前面车梁上坐着女儿,后边车座上驮着妻子,沿中华北大街一路向北。走到石津灌渠,他们停住了。全家人都喜欢水,一直想找一个有水的地方,这里不就是嘛!石津灌渠流水淙淙,水面也比较宽阔,景色着实不错。更让人惊喜的是,中华北大街附近的水面有一段小小的落差,看上去就像一个小瀑布。虽然没有真正的瀑布那么有气势,却也灵巧可爱。


于是,这里就被他们开辟成了新的游玩之地。只要有时间,程贵富就带上妻子和女儿来到这里,有时还会邀请亲戚朋友一起来玩。灌渠两岸都是庄稼地,属于郊外,不通公交车,再往北就都是土路了。春天,他们会在野地里挖荠菜,然后用灌渠的水洗一洗。女儿则会拿个小网捞鱼玩,跟表姐一起捉蝴蝶,或者跟爸爸一起沿着一米来宽的小河坝走到水面中央,把脚伸进水里玩水。尽管那时灌渠两岸还有很多垃圾,环境算不上多么好,他们却乐此不疲,把这里当成了公园,一趟趟骑着自行车去游玩。


那时,夫妻俩攒了一点儿钱,买了一台相机。从此,拍照片成了石津灌渠之游的“保留节目”。从几张拍摄于1987年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当年的石津灌渠并没有现在高高的河坝,岸边草木葱郁,都是未经设计和修剪的“原生态”。


  如今处处是水景,草木葱郁美不胜收


后来,女儿读高中功课紧张了,他们来得就少了。再后来搬了家,就不去这里了。退休后的程贵富喜欢上了骑行。几年前,他骑行到当年游玩的地方,惊讶地发现这里真的建起了一座公园——石津灌渠文化公园。程贵富不禁心生感慨。


11月2日,老两口再次来到当年多次游玩的地方,却已找不到当年的一点儿影子了。中华北大街跨石津灌渠当年只是一座小桥,如今中华北大街是双向六车道加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规模,上方还有宏伟的高架桥。当年灌渠两岸的庄稼地,如今都已成了居民区或公园,高楼大厦一座挨着一座,再也不是那个杂草丛生的地方了。毛远玲像当年一样,扶着桥栏杆,又拍下了一张照片。


2017年11月2日,毛远玲在中华北大街附近石津灌渠岸边。 


现在要想看水景,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跑这么老远了。程贵富说,如今石家庄民心河沿线都修建了沿河公园,平时出门遛弯就可以沿着民心河走一圈,既锻炼身体,又能欣赏水景。如果是周末,全家到太平河能玩上整整一天,花海、沙滩各具特色,还有游乐场,老人、孩子都适合。“石家庄虽然不是南方城市,但现在水景也不少,不光给人们提供了游玩的地方,对城市生态环境也非常有利!”程贵富话语中透着骄傲。

 

  【数字】

太平河原来叫汊河,是滹沱河下游的一条支流。2002年7月,石市启动了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一期,这是石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环境治理工程。2005年十一,汊河东段7.8公里河道蓄水,建成8000余亩防护林地。2006年11月二期工程启动,2011年完工。2004年10月,西段工程启动。


经多年建设,从冀之光塔到秀水公园,形成了17.6公里的河道,两侧还建设了双向30公里的绿道。 


文/本报记者 苗静 冯月静 图/本报记者 张海强


6新老火车站交替,见证城市发展



石家庄自开埠以来,一直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包容的城市精神,让天南地北打拼的人在此汇聚。当肩扛背驮迈出火车站的那一刻,梦想就此起步。因此,火车站对于这座城,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有着不一般的情感。


王震九全程参与了1987年石家庄火车站的建设。2012年,新火车站已代替了前者。两个火车站之间25年的跨度,正是城市高速发展的见证。


1987年11月11日,中山路石家庄火车站落成,王震九(右二)与同事在开通典礼上合影留念。(记者翻拍)


建二代火车站,架起华北交通枢纽


1984年,57岁的王震九接到一份重要的任务:他将被抽调出来,负责石家庄火车站建设材料的供应与管理工作。王震九当时是河北省第二建筑公司材料股的负责人。接到这项任务,他当时的心情异常激动。在接下来三年多的时间里,他见证了石家庄火车站建起的整个过程。


1987年之前的第一代火车站,位于中山路北大石桥附近。一个2层的小楼,然后就是仓库一样的平房。那平房就是候车大厅,最多能容纳三四百人。


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陈旧的火车站已经不能满足华北重镇铁路枢纽的需求,第二代火车站的建设就此纳入计划。


王震九记得,第二代火车站的设计者,是河北省建筑设计院的总工程师李拱辰。为了设计好新站,李拱辰专程去北京、上海各地考察,博采众家之长。之所以选择在中山路南侧建新站,是出于离旧站不远,方便调度的考虑。


1987年火车站落成,成为新地标


建火车站的工程非常重要,所以组建了优秀的建筑队伍。王震九负责建筑材料供应环节,他记得,各种建筑材料用的都是优中选优的东西。比如钢材,来自当时的唐钢、承钢中的螺纹钢;水泥则来自唐山、邯郸。在配置电缆、配电箱环节,由于工作人员疏漏,导致质量验收不合格,相关的负责人受到了处罚。


新建的火车站顶上有一个钟楼,安装着大钟表,这是火车站明显的特征,那钟表是在上海买的。王震九回忆,现在一些比较常见的材料,在当时是挺稀缺的。比如,装饰钟楼的玻璃钢,是他跑了多个地方,最后在北京怀来买到的。


相比于旧火车站的规模,二代火车站可谓提高了多个等级。三个候车大厅,分别通往上海方向、北京方向、太原方向,每个候车大厅容纳约1000人。相比旧火车站2个站台,新建的火车站则修建了6个站台,站台全部有地下通道。


1987年11月11日,石家庄第二代火车站落成交付使用,王震九与当时同事们在车站前合影。火车站盘活了周边的商圈,它成为新地标,成为无数人合影留念的背景。这个火车站一直服役了25年,直到又一个新站的落成。


2012年新老交替,见证城市发展


一个项目的新建或改建,是以满足新的需求为根本。资料显示,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的石家庄新火车站,由建设大街、南二环、中华大街、槐安路围合而成,衔接京广、石德和石太三条铁路干线,京石武高铁引入石家庄新客站停靠。新火车站站房总建筑面积107059平方米,相当于老火车站的四倍。它不仅是一座城市建筑水准的标志,更是这座城市经济繁荣的象征。


2017年,90岁高龄的王震九在新火车站东广场前留影。 


2017年11月6日,老火车站的建设者,现今90岁高龄的王震九,来到新火车站广场,望着气势恢宏的建筑,老人不住夸赞,“好,太好了。”


“新老火车站的交替,是城市步伐加快的见证。欣逢盛世,我感觉到自豪骄傲。”老人说。


文/本报记者 丛俊儒  图/张海强


7当年公交开张,一条线两辆车



一个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壮大,是城市发展重要组成部分。1956年4月16日,两部匈牙利“依卡路丝”牌柴油客车,鸣响了石家庄城市公交的第一声车笛。60多年过去,石家庄公交已发展成拥有万名员工、5000多部营运车辆、公交线网覆盖石家庄市及周边县(市)的国有大型企业。


1956年,石家庄公交的起步:“依卡路丝”公交车。


两辆车开启公交起步序幕


石家庄城市客运,始于1956年。当年,石家庄市公私合营汽车运输公司成立,两部匈牙利“依卡路丝”牌柴油客车,拉开城市公交的序幕。再早之前的石家庄,市区主要交通工具是“东洋车”、“人力拉车”,而这些车辆亦多为商贾富客所用,一般市民仍以高轮架子车和畜力车作为代步工具。


两辆公交车投入使用后,最先开辟的公交线路是中山路东头(今中山路地道桥附近),到城角庄的路线。一年后,线路增加为两条。


今年81岁的王桂芬,是在1957年成为一名公交人的。当时她只有17岁。王桂芬记得,她参加工作的时候,公司有了7辆公交车,还增加了自石坊街至仓南路的2路车。


王桂芬最早就是2路公交车上的一名售票员。一般车上除司机外,配备2名售票员。当时还没有分上车门和下车门。车一到,两个门全打开,售票员先下车,让乘客先上。因为车辆少,等车时间长,所以乘客也多,有时售票员还会被挤在车外。那时,车上能容纳40多名乘客。


那时候,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出故障的几率较高。车“抛锚”后,乘客会帮着一同推车。冬天因为天冷车打不着火,就一遍遍用热水浇。夏天也很受罪,车内人多没空调,站一天下来不知流多少汗。那时候,公司有司机、维修员、售票员、加油员以及食堂师傅,近百人的规模。


标准化创建,为市民服务


王桂芬一家,是典型的公交家庭。爱人、儿子、儿媳都是公交公司员工。儿媳程静是在1982年成为一名公交人的。程静记得,到她参加工作的时候,市内有了至少30条公交路线。那时,乘车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公交车容纳的乘客多了,售票员还有了专属座位,可以用小喇叭提醒乘客买票。那时候公司有了站务室,因为公交车多了,需要进行调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公司开始进行标准化线路创建。比如售票员要文明用语、耐心服务,客运高峰时段客运量要达到多少等。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公交事业也逐渐蓬勃壮大起来,以前“有人售票”,现在变为“无人售票”,公交车也从柴油、汽油发展到天然气和纯电动,冬暖夏凉的空调车让出行变得舒适起来。线路也从市区向周边县(市)延伸。


如今,现代化的公交车设施配备齐全,乘车环境有了飞跃性的改变。


近两年,公交车内的配备不断完善,为老年乘客配备了“速效救心丸”,为年轻乘客安装了Wifi;在多处枢纽站、始发站,设置公交驿站,免费提供候车休息、开水饮用、手机充电等服务;推广“交通一卡通”,方便市民跨地域乘车;还推出了“刷支付宝”支付方式,进一步方便出行。


公交的发展,也从一个方面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数字】


石家庄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目前下辖9个运营公司、1个泊车公司、6个直属单位、12个机关部室。共有运营车辆5730辆(其中停驶车辆1912辆),其中天然气公交车3611辆,占总车数的63%,纯电动车1920辆,占总车数的33.50%,柴油车199辆。运营车辆中空调车3409辆,占总车数的59.49%。运营线路225条,其中主城区115条,三区一县110条,线路长度3818.5公里。


文/本报记者 丛俊儒 图/公交公司提供


867年前中山路上扭秧歌,赢得喝彩无数



从解放广场到中华大街这一段的中山路,是石家庄最为繁华的路段之一。60多年前,石家庄市区面积比现在要小得多,这里更是无可争议的中心地带。当年在银行工作的刘芙田是单位的活跃分子。单位的秧歌队、腰鼓队,每到节日就在中山路上演出,总是引来众多市民观看、喝彩。刘芙田如今已85岁高龄,他珍藏的老照片,真实再现了67年前在中山路上扭秧歌的情景。

    

    每逢节日,秧歌队、腰鼓队就走上街头演出

    

刘芙田祖籍山西平定。1948年,16岁的刘芙田来到石家庄,先在私人银号工作,后来到人民银行石家庄市支行工作。虽然刚解放不久,但银行职工的文体活动非常丰富,陆续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军乐队等。从小就爱好文体活动的刘芙田,是名副其实的活跃分子。


1950年夏天,人民银行石家庄支行职工组建的秧歌队在中山路上演出,队伍最前面的是刘芙田。(记者翻拍)    


刘芙田珍藏着一张拍摄于1950年的照片。照片上,十来个身穿白衬衣、黑裤子的小伙子排成一队,正在扭秧歌。队伍最前面的就是刘芙田。他手里拿着一把斧头,身后的同事拿的是一把镰刀。秧歌队四周有很多围观和过路的群众,有人抱着孩子,还有人推着自行车边走边看。虽然这是一张已发黄的黑白照片,但照片上扭秧歌的场面非常热闹,似乎能听到铿锵的锣鼓点儿。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0年夏天,具体是哪天,刘芙田记不清了。当时,刘芙田所在的人民银行石家庄市支行,就在今天中山西路中国工商银行桥西分行的位置,位于石家庄最繁华的地段。每逢大的节日,银行的秧歌队、腰鼓队就上街表演,从银行门口出发,一路向东,走到如今的解放广场,再往北拐上新华路,然后沿新华路往西,再返回中山路,就这么绕一大圈儿。大家一边走,一边扭秧歌、打腰鼓,总会吸引很多群众驻足观看,或者跟着队伍边走边看。那时的中山路上很少有汽车,路面非常宽阔,所以把中山路当舞台,没有任何问题。

    

当时,银行职工表演的“红旗腰鼓”一度名声在外。如果是在马路上演出,人数、队形可以随意一些,但要是在正规舞台上演出,要求就比较严格了。红旗腰鼓要求有八男八女16名演员,男演员打腰鼓,女演员持钹。队形不断变换,还有大鼓等乐器伴奏,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即将谢幕时,一名演员手持红旗跑到场地中央,16名主要演员围绕在红旗下,女演员呈蹲步,男演员成马步,红旗飘飘,钹鼓相应,每到此刻,观众席上总是掌声阵阵。从开场到谢幕,总共20多分钟的时间。

    

    15张老照片捐赠档案馆,留存城市记忆

    

上世纪50年代,刘芙田和同事们经常到市内的各大剧场、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演出,也不时到农村演出。另一张拍摄于1954年的照片,就再现了“红旗腰鼓”在槐底村演出的盛况。当时,银行的秧歌队、腰鼓队等都是团委组织的,而团委从书记到委员都是银行职工兼任的,刘芙田当时就是团委委员。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演出,但没有一个人喊累,大家的兴致始终都很高涨。“那时刚刚解放不久,战争结束了,老百姓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踏踏实实过上了好日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所以演出时演得带劲儿,观众看着也喜欢。”时隔60多年,刘芙田回忆起来,还对那时同事们的演出热情印象深刻。

    

刘芙田共保留了15张老照片,大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因为当时他的工作单位在中山路上,很多记录银行活动的照片,无意中留下了那个年代中山路的影像,就更有意义了。2014年,得知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照片、视频档案公开征集活动,刘福田把自己珍藏的15张原版照片,都捐献给了档案局。即使在档案局,这些绝版照片也不多见,非常珍贵。


2017年10月31日,中山路上,刘芙田站在当年扭秧歌的地方。


10月31日,刘芙田再次来到中山路,找到当年扭秧歌那张照片上的位置,又拍了一张新照片。与67年前相比,中山路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而85岁的刘芙田,像年轻时一样,一直爱好文体活动,后来还成了羽毛球一级裁判。照片上的他虽然年已耄耋,却一如身后繁华的中山路,充满活力。


【数字】


中山路是石家庄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在抗战爆发前,它仅是一条宽6米、长350米的小巷,叫木厂街。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名中山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路多次进行改造扩建,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地铁1号线建成通车,这段中山路又全线拓宽为机动车双向6车道加两侧慢车道,形成了现状。


 文/本报记者 苗静   孙会芳  图/本报记者 张海强


9难忘65年前,中山路上盛大国庆游行



1952年国庆节,全市各界代表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盛大的国庆游行队伍穿过中山路百货公司(人民商场),那是石家庄各项事业待兴,抓紧发展生产的时期。约6个月前,石家庄建筑公司成立,市内工地林立,开始兴建学校、医院和厂房。今年85岁的延驸,曾经是建筑公司的员工,他亲身经历了当时国庆游行的壮观场面。

城市建筑业进入新阶段

    

1952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三个国庆节。那一年,20岁的延驸是石家庄建筑公司的一名门卫,负责保安以及收发信件等工作。早在一周前,单位工会就通知大家,国庆节当天,全市要举行盛大的游行活动,大家组成的锣鼓队要代表单位参与这次活动。

    

延驸是当年5月份进入石家庄建筑公司的。这个公司是石家庄较早成立的国有施工企业。解放初期,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曾一度提倡党政机关开展机关生产。于是,市里先后出现了市委机关办的恒大建筑公司、市公安局办的久华建筑公司、市建设局办的工程公司、市总工会办的工人建筑公司等等公营建筑单位。1952年4月,市委、市政府决定,这些公营建筑公司统一合并为石家庄市建筑工程公司。由此,城市建筑业进入新阶段。

    

1950年参加工作的延驸,就是原恒大建筑公司的员工。合并之后,延驸的办公地点搬到了中华大街与中山路交叉口东南角的位置。那个建于1951年的4层办公楼,一度也是周边最高的一栋大楼。当时,除了生产建设之外,职工的文化生活方面也挺丰富。单位组织的腰鼓队、秧歌队、锣鼓队等等文艺团体,时常参与重大节日的演出活动。

    

    8万多人参与国庆游行

    

10月1日当天,延驸不到7点就来到了单位,腰鼓队20多名成员陆续到达。大家用过早餐之后,化上彩妆,集体向当时的人民体育场(中山路体育场)走去。进入会场之后,延驸发现石家庄各界代表已经来了不少,车辆厂、银行、学校等单位的代表在这里聚集。在组织方负责人致开幕词之后,大家排着队伍、举着标语,沿中山路向东开始游行庆祝活动。


1952年,延驸与同事在中山路百货公司前进行国庆游行,周边少见高楼。右排第二个为延驸。(记者翻拍)

    

延驸是腰鼓队成员之一,图片中男成员队伍里排在第二个。照片背景依稀能看到老万宝和丽华的招牌。他是在多年之后,从单位同事手中拿到了当时的照片。他记得,当时老万宝附近多家商业聚集。那一块属于当时石家庄最繁华的路段。像大众饭店、石家庄照相馆等等,都在附近。那次游行,大家一直走到了老火车站附近。在第二天的《石家庄日报》头版头条,记录着当天的活动盛况:全市各界有8万多人参与庆祝游行。这也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市民们的精神面貌。

    

一批工程集中上马

    

延驸回忆,建筑公司成立之后,城市里一度工地林立。当时由于设备简陋,没有升高机械,建筑用的材料全靠工人用扁担挑或者用肩扛,顺着用架板搭成的坡道往上运。虽然劳动强度大,作业条件艰苦,可大家的生产热情非常高。公司从组建到1964年底,先后建成或者改、扩建了包括市动力厂、钢铁厂、市一宫,包括学校、医院等地方,为城市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那正是城市抓紧发展生产的时期。一年之后的1953年,国营石家庄第一棉纺织厂建厂工程开工、之后石家庄第二棉纺织厂、第三棉纺织厂、第四棉纺织厂、第五棉纺织厂先后开工建设。同一年,华北制药厂也开始了筹建工作……

    


延驸在上世纪90年代从石市水泵厂退休。2017年,当85岁的他,再次来到65年前国庆游行路过的中山西路同一路段时,一栋栋高楼矗立,周边早已没有了以前的影子。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都变得更美好!


【数字】


中山路现在是省会石家庄第一繁华大道,以前仅指由西三环到地道桥也就是桥西这一段,桥东这一段分别叫解放路和长安路。
石家庄解放后,多次对中山路进行扩建和改造。1953年,将中华大街至公里街这一段铺装改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1958年,在地道桥至中华大街这一段,安装了自来水管道。1981年,自来水管道铺设延伸至中华大街到原石太铁路这一段。


文/本报记者 丛俊儒 孙会芳  图/本报记者


1050年前,解放路上还常见马车



1967年,王志国和战友,骑着挎斗在石家庄解放路街头巡逻时,被单位宣传干事拍摄进相机镜头。2017年,王志国再次来到照片拍摄原地点附近——中山路地道桥,补拍了一张新照片。


时间前后过了整50年,当年解放路上时常能见到拉粪马车的地方,如今成为石家庄商圈与写字楼林立之地。望着车水马龙的街道,王志国感叹:“半个世纪时间,这里变化太大了。”


1967年,王志国(左)与战友在解放路巡逻。当时位置是如今中山路地道桥附近。本人供图


骑挎斗执行巡逻任务,被同事拍摄下来


1967年5月的一天,25岁的王志国和战友张来贵,接到了去往街头巡逻的任务。当时军队支援地方,一段时期内,担负着维持社会治安的任务。驻石的部队,都有各自的巡逻辖区。


那时,王志国是石家庄步兵学校校务部的一名助理员,上级给出的命令,是要求他和张来贵去往解放路一带。


那一年,石家庄还不是河北省的省会。那时,石家庄的老火车站还位于大石桥附近。那时的解放路范围,大体是今天从北国商城附近,到中山路地道桥附近的一段。王志国清楚记得,中山路作为主干道,每一段都有不同叫法。比如今天的建设大街到建华大街段,那时叫做长安路,长安路两边多是空旷的麦地。

话说王志国和战友准备完毕,上了挎斗。为了预防风大,王志国还特意带了一副黑墨镜。“都年轻过,那墨镜当时挺流行。”


他二人骑着挎斗首先是从解放路最西头开始巡逻。那时中山路没有地道桥,到了地道桥位置,就是最顶头了。那个位置,当时有一张毛主席的巨幅照片。

碰巧路边本单位宣传干事,要留存资料。于是这张照片就被王志国仔细保留了下来。


大马路上难见吉普和小轿车


王志国清晰记得,当时的石家庄,东西方向的主干道是南马路(今裕华路)和解放路的延伸,南北方向主干道当属中华大街。那时候,马路两边多是城中村居民居住的平房。解放路上有公交车,少量的自行车,吉普车难得一见,至于小轿车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出行是靠步行。他在1965年的时候,攒钱花一百多元买了一辆自行车,兴奋地从市内一直骑到老家井陉矿区。因此坐挎斗在当时也绝对是前卫的出行工具。


马路两边多是平房民居,用的还是旱厕。在路上经常看到拉粪的马车,以及去往蔬菜公司,送菜的小推车。他记得,那时候市内楼房数量很少。不过当时的解放路上,也有标志性建筑,叫做解放路百货商场。其位置与现在的北国商城大体相仿。王志国说,百货商场也不超过5层,里面卖的大件有自行车和缝纫机,也有布匹和手表。但是那个年代买东西需要凭各种票证。


“当时价格还算稳定。”王志国回忆说,像西红柿、豆角一分钱一斤,单位食堂一个馒头,卖到二分钱一个,一斤白面是一毛八分五。“比起60年代初期,日子大多要好了很多。”


巡逻的任务,当年就结束了,王志国之后去往承德。80年代转业之后,多在公检法系统工作,一直到2003年退休。


2017年,王志国再次来到原地,这里修建了天桥,马路上车流不息,周边高楼大厦耸立。


50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7年10月25日,75岁的王志国故地重游。当年拍摄照片之地,是南三条西侧的中山路地道桥处。此处建有天桥,桥下向下望,马路上一辆辆车穿梭不断,便道西侧,是一个供路人休息观赏的绿植地带。站在路边,四周张望,酒店、写字楼、商业综合体……回忆中的马路片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王志国显得有些激动,他不住地整理自己的衣服,重复着那句话:“变化太大了,太大了!”


变化大的不光是这段马路,还包括王志国自己。他记得结婚时,是在一个10平米左右的平房宿舍,如今家里是一百多平米的楼房;以前自己买辆自行车就兴奋地不行,而现在儿子们出行都是私家车。


“我是深切感受到了生活和城市环境的进步。”他看着眼前的一切说。此时马路上川流不息、人声如织……


【数字】


解放路现在为中山路一部分的解放路,是指从地道桥到建设大街这一段。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将其改名为解放大街,寓解放石家庄之意,后称解放路。


1971年,地道桥建成,解放路与中山路接通,形成一条贯穿东西的主干道。期间,相继增设了排水、自来水等管道,道路功能日渐完善。


多年来,这段路一直是石家庄最繁华的一段路,两侧密集分布着长途电信大楼、乐仁堂、工艺美术大楼、电子展销中心、北国商城、石家庄影院、燕春饭店、工商银行、外文书店、建设银行等,各类商业服务业设施密布,公交线路集中,是显现石家庄形象的地段和窗口。


文/本报记者 丛俊儒   孙会芳 


11强强联合,一代代制药人书写新传奇



杨长顺和同事在石家庄第一制药厂的合影,定格在1985年。32年后,当76岁的杨长顺再次来到当年的大门前时,“石药”品牌,已经成为中国制药行业的一张名片。城市的发展,与扎根在这里的企业共同成长,一代代制药人在不断书写新的传奇。

    

    和同事在厂门前合影

    

1985年的夏天,杨长顺和同事刘建东,在石家庄第一制药厂的门前一起合影。当时,杨长顺在药厂负责宣传工作。清华大学毕业的刘建东,则是一名优秀的计量工程师。

    

那个时候,在药厂工作的人中,就不乏全国重点大学毕业的优秀人才。北大、清华的高材生,说起来让人感觉到崇拜,而在制药企业,他可能就是你的邻桌同事。两个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都喜欢写文章,可以算作笔友。


1985年夏天,杨长顺(左)与同事刘建东在石家庄市第一制药厂门前合影。记者翻拍

    

当时,药厂正门,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工程,因此大门处于关闭状态。员工多是走东门。不过,正门前悬挂的牌子,还是让他们选择在正门合影。风华正茂的年纪,亦如正蓬勃发展的制药企业。

    

1968年,从部队转业的杨长顺来到药厂,作为一直从事宣传工作的他,对于当时石家庄第一制药厂的历史,了解非常清楚,他曾经亲自编辑过厂史。这些史料,为今天的石药,增加了企业厚重的底蕴。

    

    抗日烽火中诞生


石家庄第一制药厂的历史源头,要前推到抗日战争期间的1938年。其前身,为当年5月创建于河北省任丘县李各庄村的“冀中军区卫生材料厂”(后改为冀中军区制药厂)和当年7月创建于河北省唐县花盆村的“晋察冀军区卫生材料厂”(后改为晋察冀军区伯华制药厂)。从1943年,两家合并而后发展壮大,并辗转于河间、饶阳、安平、阜平等地,后来在1948年春天,厂区几张到获鹿县城合并,厂名为“华北军区卫生材料厂”。

    

1949年7月,该厂迁至石家庄市,经过石家庄制药厂、华北制药厂一分厂、石家庄制药总厂等厂名变更,于1982年3月定名为“石家庄市第一制药厂”。

    

药厂在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之后,迅速发展,主要生产的消炎痛、咖啡因、维生素丙等原料药和化工原料二十多种,各种制剂近二百种。

    

杨长顺回忆说,当时产品除了供应国内需求只为,就已经远销美国、芬兰、日本、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抓紧发展生产,各办公地灯火通明,厂房内一片繁忙景象。”

    

改革开放的大潮不但繁荣了制药企业。就在两个人合影的1985年,石家庄市举办的秋季商品交易会,签订购销合同4100多份,成交金额6950万元,本市企业成效额达1400多万元;同年,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石家庄市上安火力发电站第一期工程由中外合资筹建;还是那一年,石家庄市纺织系统28家企业签订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滚动承包责任制、目标利润承包责任制、利税包干责任制……

    

“强强联合”做大企业规模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石家庄制药行业迎来“强强联合”的发展阶段。1997年8月21日,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转。在石药集团创办的企业报上,这样介绍:石药集团由市一药及所属企业、河药及所属企业、二药及所属企业、四药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组成。“强强联合”所带来的“裂变”效应,让石家庄的制药规模与品质上了新台阶。


2017年,这里成为石药集团。杨长顺于原址附近留影。


作为一代制药人,退休之后的杨长顺在2017年再次回到当年照片的拍摄地点。原来厂区的大门,现在中山路南侧耸立的办公大楼,成为石家庄新的地标性建筑。当年合影的同事远调广东多年,想必也是退休的年纪。“石家庄的制药产业生生不息,如今发展很强,将来还会更强。”他说。


 文/本报记者 丛俊儒 


1213层的燕春饭店:“高,盖得太高了”


34年前,父亲为女儿在竣工开业不久的燕春饭店前拍下一张照片。如今,父亲则站在燕春门前基本同一个角度补拍下这张照片。前者的燕春如新生婴儿,一落地就家喻户晓,后者的燕春,站在地铁时代的坐标下,正续写着新篇章。

1983年,王创民为女儿在燕春饭店门前合影。图片本人提供


  燕春饭店成了市民心中新地标

  

1983年十月份的一个假期,28岁的王创民带上妻子、女儿决定上街走走,借此多陪陪1岁多的女儿。当时,王创民在陆军学院上班,每周一要坐校车去单位,直到周六下午,才能再坐车返回家里。

  

王创民的家,位于栗康街与和平路交叉口附近。很自然地,一家人就步行来到了中山路与建设大街交叉口。

  

此时,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已经来临。在王创民眼中,来来往往的人群已悄然发生了某种变化。大街上,穿西装和尖头皮鞋的多了起来,“喇叭裤”也流行起来;尽管天气开始由热转凉,但是不少姑娘依然身着套裙。马路上,凤凰牌自行车叮叮当当潮水一般涌过。绿色的212吉普车已经不算新鲜,马路上也会出现小汽车,印象中多为苏联生产。

  

在建设大街与中山路交叉口处,王创民停住了脚步。他抬头看看竣工开业不久的燕春饭店,感慨道:“高,盖得太高了。”

 

一个饭店盖到了13层,使得这个新建筑在周围显得很抢眼。王创民印象中,南侧对面的解放路商场当时大约四五层,而建设大街以东,还没有楼房。

  

当时燕春饭店门前有专门给大家拍照的人,还提供道具,大家争先恐后排着队在饭店门前照相。王创民也让女儿坐在道具小车上,留下了这张照片。

  

  20世纪80年代初,石家庄有了城市的样子

  

照片是拍下了,不过王创民当时还没有要进饭店尝尝的打算。那个时候,饭馆并不是很多,还不太流行“下馆子”。王创民说,一般朋友请客,多是去家里。去饭馆的话,也就是去吃红星包子等,似乎更符合大众的消费心理。他对燕春饭店的印象是,可以吃饭,还可以住宿。朋友之间说地址,常以燕春饭店为坐标,然后说往东还是往西。

  

张同林曾是燕春饭店筹建组成员。他在2007年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说,燕春饭店能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市民心中的标杆,不仅是因为当时它是第一高楼,更是因为在石家庄整个改革进程中,燕春饭店一直是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当时饭店员工就已经有了服务顾客的意识。见了顾客要问好,烟灰缸里的烟头超过3个就要倒掉。”张同林介绍了这个细节。

  

燕春饭店如同石家庄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处于改革开放大时代中的石家庄,各项事业已经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1981年3月,黄壁庄水利发电厂110千伏升压站建成,开机并网投入运行;1982年4月,石家庄市年供5万户的石油液化气罐装站竣工,并投入使用;1983年1月,全市有126个百货、饮食、服务、烟酒、副食果品、土产门市部开始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0月,新建的石家庄市动物园举行开园典礼……

  

王创民说,20世纪80年代初的石家庄,已经有了城市的样子,马路两侧是树木,树木旁边也有楼房,或者是民居,或者是单位办公地。


2017年,王创民站在燕春饭店门前合影。“老字号”迎来地铁新时代。 


  “老字号”迎来新时代

  

2017年,62岁的王创民已从公安系统退休。而他的女儿在北京读完大学之后,定居在当地,现在是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女儿每次回来,都不禁感慨:“石家庄变化太大了。”因为地域关系,王创民在34年之后,代替女儿,再次走进了摄影镜头。

  

当年13层的建筑,对比周边,如今已经不算高,不过周边依然是商业集中地。变化最大的是,2017年投入使用的地铁,其中一个出站口就位于燕春饭店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地铁口进进出出。新的出行方式,给城市发展带来更大契机。

  

王创民站在地铁出口前,背景依然是燕春饭店。“老字号”迎来了新时代。

  

还有个事,让王创民感觉有意思。新照片拍摄前一天,他跟女儿电话中聊到此事。女儿却说:“爸,您应该让我的孩子——您的外孙站在燕春门前再拍一张,那多好玩。”一句话,逗得父女俩都大笑起来。


【数字】

1982年,燕春饭店建成开业,石家庄有了第一座13层楼高的高层星级酒店。

  

1998年3月,石家庄市贸易局将原隶属于市饮食总公司的天府大酒店改变隶属关系,列为市贸易局直属企业,并将中华酒店和食品一厂划归天府大酒店,在此基础上与市燕春饭店合并成立“石家庄新燕春集团”,并于1998年7月1日正式挂牌。

  

2000年,燕春饭店成为首家通过河北省餐饮行业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并先后荣获全国商贸系统先进单位、省商贸系统最佳形象单位、省、市级文明单位、石家庄十大知名酒店、石家庄十大历史景观建筑等荣誉称号。

  

新燕春集团成立后,实施品牌战略,先后引进了烧鹅仔、东来顺、全聚德、湘君府、沈记靓汤、绿茵阁、米莎贝尔等十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从而有效提高了市场份额,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文/本报记者 丛俊儒 钟蕾 图/本报记者 张海强


13华药:难舍“半世情缘”



10月27日,82岁的宋珍,又一次来到华北制药老厂区。徜徉在林立的厂房间,她无限感慨:“相伴了半个世纪的老伙计,站完最后一班岗,你也要退休啦!”根据相关政策,华北制药集团包括制药总厂在内的10个搬迁改造项目,将在2017年年底前全部完成。61年前在这里拍摄的老照片上,宋珍身后还是一片玉米地,如今,经历一个甲子的风雨,华药这个石家庄人熟知的“老字号”,将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从1955年跟随苏联专家学习到2005年返聘后离任,宋珍一直在这里挥洒汗水、播种桃李。


1956年,华药青霉素厂开工建设前,厂址还是一片玉米地。


  稚嫩肩膀扛起企业重担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56年,宋珍捧着一本书,站在一片玉米地中。远处,有一排小平房。照片上的宋珍是个圆脸的年轻姑娘,眼神中透着坚定。那时,华药青霉素厂即将开工建设,照片上的小平房,是工人们居住的地方。那片玉米地就是现在的体育大街与和平路交叉口的华药总部。


宋珍是1955年来到华药的。当时,华药在全国招聘化工制药大学毕业生,20岁的上海姑娘宋珍在上海机械制造学校(现名上海理工大学)校园看到招聘信息后,心潮澎湃。“响应国家号召,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怀着这种朴素的爱国情感,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只身一人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北方气候干燥,饮食基本都是棒子面窝窝头和山药面粉,很多人受不了石家庄的艰苦条件,都回去了,但宋珍坚定地留了下来。随后,她服从安排在厂俄训班学习俄文,准备去苏联实习(后因中苏关系恶化未能成行)。在这里她遇到了来自山东新华药厂支援华药建设的孙荣光,四年后两人喜结连理。


资料显示,自1953年华北制药厂筹备处成立以来,从全国多个省市招收管理及技术人才,以及一批大学、中专院校优秀毕业生参与筹建。其中很多人,随着华药的建设投产,在这里扎下了根。宋珍、孙荣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支援华药建设的苏联专家随即撤走。此时,在专家工作科担当翻译、实习的宋珍临危受命,担当起分包装车间设备技术员,负责车间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工作。“当时车间的设备分别来自德国、英国和苏联,说明书都是外文,我只能是晚上翻译资料,突击猛学,白天去车间实地操作,边干边学,边学边教。”作为车间唯一的化工机械专业人员,离开苏联专家后的宋珍迅速成长起来。在她手下培养出了华药第一批的机械操作师和设备维护人员。他们后来成了华药各车间、子分公司设备维护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责任与热爱 岗位返聘15年


80年代中期,制药企业开始迈出国门,寻找更大机遇。时任105车间主管设备的副主任宋珍,将目光投向了欧洲。1986年春,宋珍带队前往西德博世公司考察,成功引进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制药分装流水线。整条流水线只需2个人就可操控,却在当年创下了增产青霉素粉针1亿支的纪录,在业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为了干好工作,宋珍的孩子仅仅1周岁就被送进华药哺乳室,1周半就进入企办幼儿园,昼夜加班、节假日工作更是家常便饭。1989年夏,车间设备着火了,深夜熟睡的宋珍得知消息后,骑车就往厂里跑,不顾大家的劝阻,穿过熊熊大火来到设备车间,与消防员一起拿起水管拼命浇水。设备总算保住了,接下来的三天三夜,她与车间工人们一起收拾残局、清理障碍,昼夜不停地进行设备调试,将损失降到最低,直到生产逐步恢复才回到家中。


1995年3月,华北制药集团北元公司(后改名为北元分厂)开工建设,年底基建完工,进入设备引进安装调试阶段。退休后已经在原岗位返聘5年的宋珍,再次被请“出山”。作为华药分包装设备的“开山鼻祖”,宋珍与制药设备打了40余年的交道,是专家级设备人才。宋珍以设备顾问的身份开始帮助北元公司实现顺利投产,一帮就是近10年。直到2005年,古稀之年的宋珍才算真正离开岗位回到家中。


2017年10月27日,宋珍在华药总部门前留影。


  【数字】


经过70年的发展,石家庄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制药基地之一,制药行业也成为石家庄的支柱行业之一,其中以华北制药、神威药业、以岭药业、石药集团为代表的制药企业都发展成为全国的龙头企业。


华北制药:1958年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青、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2009年6月,冀中能源集团对华药集团实施了重组。1994年1月,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201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华北制药品牌价值达140.91亿元。


神威药业:创建于1984年9月6日,是以现代中药为主业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综合竞争力在医药行业居前二十强,在中药行业位列第四。先后荣获福布斯亚洲200最佳企业、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中药行业首批信用3A评级单位等殊荣。


以岭药业:创建于1992年6月16日,至今已发展成总资产80亿、市值200多亿的医药上市20强企业,先后取得发明专利三百余项,5次荣获国家科技大奖。 


石药集团:最早由四家企业于1997年8月21日强强联合组建而成,现有总资产268亿元。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有30个产品单品种销售过亿元,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和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本报记者 苗静 李惺 通讯员 权伟娜 图/通讯员 权伟娜


14老万宝商场,抹不去的繁华记忆



始建于1946年,于上世纪9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的老万宝商场,曾是石家庄著名的购物中心,承载了几代人对于商场的记忆。如今,老万宝的原址是一片繁华街区,门店林立、车水马龙。10月31日上午,曾在老万宝工作过的4位女士,拿着一张1986年拍摄的老照片,站在中山路与金桥北大街交叉口,试图还原记忆中老万宝的样子。这张珍贵照片,让她们的思绪回到了30多年前……


  当年可是石家庄著名的购物中心


这张照片是在老万宝商场门口拍摄的。照片右上方“国营老万宝商场”几个繁体字,让这张老照片传达出更丰富的历史信息。1985年至1986年,老万宝进行了改建和重新装修,由原来的平房变为二层楼。1986年重新开业后,商场名称从以前的“老万宝百货店”改为“国营老万宝商场”,也就是照片上的这块招牌。这张照片拍摄于1986年春,当时,这块招牌刚刚挂上不久。


1986年春拍摄于国营老万宝商场门前。 (记者翻拍)


照片上,前排左一是墨彦儒,中间是孙凤娥,右边是邸爱兰,站在后面的是杨忠朝。今年68岁的墨彦儒,当时是老万宝商场的党支部书记。她原本有条长辫子,拍这张照片前刚刚把辫子剪了,因为时年37岁的她觉得自己老了。另外3人都留着那个年代时髦的卷发。其中,前排中间的孙凤娥穿的就是老万宝的工装。条纹大翻领女式西装,就是现在看来也不失时尚。拍这张照片时,当时24岁的邸爱兰已怀有5个月的身孕。但如果不是她们说出来,单从照片上根本看不出来。当时,孙凤娥是老万宝商场的值班经理,邸爱兰和杨忠朝是鞋柜的售货员。


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改建成二层楼以后,可以说是老万宝的全盛时期。那时,老万宝和西边不远处的人民商场,是石家庄桥西最有名的购物中心。老万宝的营业面积有1400平方米,经营百货杂品、日用化妆、针织用品、针棉织品、服装鞋帽、工艺美术、床上用品、老年用品、儿童玩具、家用电器等十几个类别的商品。商场每天早上9点开门营业,夏天晚9点关门,冬天晚7点半关门,每天都是顾客盈门,年年超额完成经营任务。


  三尺柜台炼红心


“三尺柜台炼红心。”是那时老万宝职工常说的一句话。那时实行两班倒,一个班8个小时,售货员站柜台一站就是8小时,但谁也不觉得累。商场女职工多,可搬运起货物来都不含糊,有时很大的货箱扛到肩上就走,用现在的话说,人人都是“女汉子”。


1986年,商场重新装修后,要更换新的柜台、货架。柜台和货架都是从红星机械厂订做的,太大太重,女职工无能为力了。关键时刻,当时商场的共建单位——高级步兵学校的军官,往返好几次,帮忙搬运、组装好了所有的柜台、货架。军官都是义务劳动,商场无以为报,就组织了一场军民共建联欢会,对他们表示感谢。当年,老万宝商场被评为桥西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上世纪90年代,因城市规划,老万宝商场被拆除,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从1946年到1994年,老万宝存在的48年间,都是石家庄无可争议的地标建筑。老万宝的原址,位于现在中山西路与金桥北大街交叉口附近,也就是银座商厦西侧。这里仍是石家庄的繁华地段,门店林立、车水马龙。不过,如今的石家庄,这样的繁华路段真是太多了。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商圈”更为贴切。老火车站商圈、北国商城商圈、怀特商圈、河北博物院商圈……繁华的背后,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民生活的极大便利。


2017年10月31日拍摄于老万宝商场原址。


淡出人们视野的老万宝已成回忆。不过,对于孙凤娥和她的老同事们来说,回忆之外,还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和留恋,伴随着这张老照片,留存心底。


  【数字】


老万宝商场始建于1946年,前身是老万宝金店,地处繁华的石家庄中山路中段。1951年改为百货店,称老万宝百货店。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1985年,老万宝新建两层楼,第二年营业面积增至1400平方米。装修后重新开业,营业额猛增,当年销售额1200万元。1988年,老万宝商场年销售额为184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型商场,被评为河北省首家省级先进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老万宝商场因中山路改造拓宽而拆除。(资料来源于网络)


文/本报记者 苗静 图/本报记者 张海强


15没吃过中和轩,就不算到过石家庄



这张照片一看就是饭店的后厨。两块长长的案板旁,坐着5名穿白色工作服、头戴白色帽子的工作人员,或低头忙碌着,或伸手往摞得高高的笼屉上放着什么。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和轩饭庄的后厨。时光流转,40多年后,照片的拍摄者李树林帮我们找到了前排左一的任玉梅。她已退休21年了,再次回到后厨,还会包中和轩饺子吗?


  当年,每分钟包40多个饺子


任玉梅今年67岁,1968年至1996年,她在中和轩饭庄上班,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她是中学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中和轩的,先当服务员,后来到后厨包饺子,还做过出纳员、仓库保管等工作。当时,任玉梅工作的中和轩饭庄坐落在中山路路北,如今的银座商厦西边的位置,后来搬到别处了。


在中和轩包饺子,要求很高。外面,是“相公帽”,里面,要“铃铛馅儿”。每个饺子长10厘米、高4厘米,不许露馅儿,不能有褶儿。包饺子的每人每天定量130斤面粉,跟奖金挂钩,多包了有奖,包不够要挨罚,包的饺子不合格也要扣分,每天都有专人检查。当时,任玉梅每分钟能包40多个饺子。包的饺子边儿应该是平的,并且比较窄才行,这叫“相公帽”。蒸好后的饺子,馅料抱团儿,汤汁浓郁,用筷子夹起来轻轻摇一摇,里面的馅料在汤汁里晃晃悠悠,就像铃铛一样,这叫“铃铛馅儿”。


包饺子时,每个案板旁坐六个人,其中一个人擀皮儿,一个人揪剂子,供着四个人包。任玉梅上班时,有个擀皮儿的马师傅,在全国比赛中得过二等奖,每分钟最多能擀80多张饺子皮儿。那时候用的是两根小擀面杖,擀起皮儿来发出清脆的“嗒嗒”声,忙碌的时候,后厨只听得到这一种声音。在大家心里,这就是最美妙的音乐。


  自家包饺子也从来不带褶儿


创始于1920年的中和轩蒸饺,是石家庄人引以为荣的本地美食。任玉梅上班时,就有“不去中和轩,就没到过石家庄”的说法。赶到饭点儿,吃蒸饺总要排上很长时间的队。


在中和轩工作了近30年,任玉梅对这里感情很深。退休后在家包饺子,她也从来不带褶儿。过年时,有亲朋好友跟她开玩笑:“你包的饺子,怎么跟我们包的不一样?”任玉梅笑笑:“跟你们包的一样,还能叫中和轩饺子?”语气中透着些许自豪。


上世纪七十年代拍摄于中和轩饭庄后厨,前排左一为任玉梅。(记者翻拍)


当年,与任玉梅同在市饮食公司工作的李树林拍下了这张照片。正在忙碌工作的任玉梅,压根儿不知道自己的形象已经被定格。40多年过去了,2017年10月29日,任玉梅再次来到了中和轩的后厨。穿上白色工作服,戴上白帽子,她似乎又找到了当年的感觉。后厨的变化也让她欣喜:不再用直径1米的大笼屉,改成了能端上桌的小笼屉;蒸饺不再烧锅炉,而是直接用蒸汽,绿色环保;当年只有一种馅儿,就是羊肉加时令蔬菜,如今有七八种馅儿……不过,“相公帽”“铃铛馅儿”的特色,以及那熟悉的口味却始终如一。


2017年10月29日拍摄于中和轩饭庄后厨,中为任玉梅。


听说任玉梅是在中和轩工作过近30年的老职工,几位正在包饺子的工作人员立刻跟她交流起了包饺子的手法。重新坐到案板旁,任玉梅包起中和轩饺子来,还是那么娴熟……


  【数字】


中和轩饭庄目前是省会一家规模最大,档次较高,具有本地特色的清真饭店,目前在石家庄有七家自营店。中和轩饭庄始建于1920年,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中华名小吃——中和轩蒸饺,是中和轩饭庄的招牌。在民间曾流传着“吃了中和轩一辈子都不冤”的佳话。


中和轩蒸饺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名小吃”;2007年获冀菜饮食文化大赛“河北名点奖”金鼎奖;2011年中和轩饭庄荣获国家商务部“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省会“夜经济名片”评选“十大名吃”称号。 2016年在石家庄市烹饪协会组织的第一届金毛狮子鱼大赛上获金毛狮子鱼特金奖单位。熏羊排、金丝散子获石家庄名菜称号。


文/本报记者 苗静 图/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16简陋变“奢华”,大杂院“长”成单元楼



这张老照片,或许能引起很多人的回忆。高大的写字台、12寸黑白电视机、带收音机功能的录音机,就连茶几上铺的钩花桌布,也许都能被称为“国民桌布”了。这是1979年,崔建斌在家为母亲拍摄的一张照片。那时候,各家的家具摆设都差不多,但崔建斌家是全院最早有电视机的。如今母亲已故去多年,这张照片让崔建斌回到了为吃饱穿暖而整日忙碌的七八十年代。


  家里买了四合院里第一台电视机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崔建斌家就住在福源街1号,位置在今天市二中对过。崔建斌生于1966年,拍摄这张照片时,他13岁。福源街1号是一个四合院,住了10户人家,崔建斌家住的是东屋的两间房。崔建斌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那时大姐已结婚,二姐上学不在家住。所以父母住一间,他和哥哥住一间。这张照片就是父母住的房间的一角。


1979年崔建斌在自己家为母亲拍摄的照片。记者翻拍


照片上这张高大的写字台,那时很多人家都有。拐角处放着一个电视柜,电视柜还有柜门,不看电视时就把柜门关上。旁边是一张单人沙发和茶几,茶几上摆着一台录音机,还带收音机功能。崔建斌的母亲坐在沙发上,像是刚刚干完活儿,坐下来休息一会儿。除了照片上这几样家具,屋里还有两个立柜、一个高低柜和一张床。那时候的房屋没有什么功能上的划分,父母的房间既是客厅又是卧室,而崔建斌哥俩儿的房间则兼具卧室、书房、客房的功能。


拍摄这张照片时,崔建斌家这台黑白电视机买了已有四五年。这可是全院第一台电视机,每天晚上,家人都要把电视机搬到门外,一个院子的人都来看电视。在这以前,附近街道办的鞋垫厂有一台电视机,每天晚上8点到10点搬到马路边上,要拿着小板凳提前去占地方,不然就只能在后排站着看了。崔建斌的老师曾说,考上二中,就能享受“电视教学”啦!这一度成为崔建斌努力学习的巨大动力。


那个年代,全院只有一个水管,一个厕所,起初搭棚子做饭,后来才盖了小房当作厨房。那时,石家庄的柏油路还很少,崔建斌家小院门前还是土路。没有下水道,用完的脏水,家家户户直接泼到路上。到了冬天,刚泼出去的脏水就上冻了,还没等化掉,就又有人泼了上去。常年冻着,日积月累,竟堆成了1米来高的“冰山”,孩子们就在上面打滑梯玩。崔建斌记得,这“冰山”要到来年五一才能完全化掉。


  如今吃穿不愁,有了更多精神追求


崔建斌小时候,家里的垃圾都扔在一个大盆里。每天早上,有专人赶着马车收垃圾。收垃圾的人在马路上一摇铃,院里的人家就赶忙端出垃圾盆。收垃圾的马车在马路上轧出了两条深深的车辙,一下雨,车辙里面就积满了水。过不了几天,水里就有很多鱼虱子。崔建斌家养着鱼,鱼虱子是鱼最好的食物。在家门口的马路上捞鱼虱子,是崔建斌和哥哥很喜欢做的事。后来土路都修成了柏油路,找鱼虱子就得去郊外的水坑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福源街1号拆迁改造,是石家庄较早改造的生活区之一。崔建斌的父母后来住上了回迁的新楼。如今,父母已在几年前先后故去。今年51岁的崔建斌有一儿一女,他家住在建胜路上,是两室两厅的单元房。为了孩子上学方便,他在别处又买了一套房子。


2017年11月7日,崔建斌在自己家客厅。


11月7日,崔建斌在自家客厅,拍下了一张照片。短短38年,如今的家具摆设与老照片上差别真是太大了。现在家家都住单元房,水、电、气都有,方便、舒适,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要排队接水、倒垃圾,冬天要买蜂窝煤,要储存大白菜、大葱……崔建斌说,以前,家家都是为了吃饱穿暖而整天忙忙碌碌的,如今吃穿不愁,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或许,这就是咱老百姓生活的最大变化吧……”

 

  【数字】


1992年,随着房改制度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商品房的需求开始出现井喷。如今的谈固小区的部分房产,可以说是省会第一批商品房。1998年,在国家取消福利分房政策后,河北神兴房地产、燕港地产、天山地产、卓达地产等省会第一批房产商开始承建商品房,卓达书香园、燕港家园、神兴小区,这些商品房小区都是当时市场热销的房子。2000年建设的银都花园是石家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档住宅小区。近几年,中景、恒大、保利、万达、碧桂园等国内一线房企陆续入住石家庄。


文/本报记者 苗静  陈霞  图/本报记者 苗静


17曾经年少,我们在一中一起追过梦



1952年,8个初中生在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门口,拍下了一张练武的照片。65年后,当年十四五岁的孩子,如今平均年龄已是80岁的老人。当年的校园场景历历在目,而今的校园变化让老人们赞叹。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因此一个城市教育事业的振兴与不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由选考 优秀生汇聚这里 


1952年的春天,石家庄一中的王树棠、郑茵、吴俊力等8人,在校门口合拍了一张练武术的照片,他们当时均是武术小组的成员。那时,他们平均年龄十四五岁,均来自石家庄一中初中25班。


1951年,郑茵、吴俊力等人同时考取了石家庄一中初中部。吴俊力是市里人,郑茵家在正定。那个时候,学校就是自主招生。学生们可以赶场式的考取自己中意的学校。在吴俊力的印象中,自己考了2所学校,都顺利通过了考试,他最终选择的是石家庄一中。


郑茵印象中,当时学校位置与现在相比基本上没有改变。当时学校再往东,就是比较荒凉的地方了。平安大街在上世纪50年代,就是石家庄市内的边缘。


郑茵摆着手数,市内并没有几所初高中,只有像师范、女子中学、一中等有数的几所。而能够考到这里上学,几乎都是“尖子生”。


  学校社团丰富多彩


不要以为学习好的学生,只会学习。郑茵回忆,当时学校的篮球队、足球队、音乐队、体操队都非常厉害。特别是高中部的篮球队,经常代表学校在市里比赛,拿到非常好的名次。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们全面发展。郑茵记得,那个时候每天学校都会给大家预留出2个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所以学校里的各种社团活动非常丰富,大家各自能够找到中意的项目。


1952年春天,王树棠、郑茵、吴俊力等几名初中学生组成的武术小组在石家庄一中门前合影。记者翻拍


武术小组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此前,王树棠曾经专门拜过师,学习过洪拳,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就凑在一起跟着王树棠练武。每逢节日文艺表演,初中25班的武术都会获得师生的满堂彩。他们引起老师的关注,特意安排他们在校门口合影留念。


当时学校的面貌,老人们记忆犹新。西北角有一个2层小楼,东南角是物理、生物标本实验室。两排平房是初中部和高中部,那时候大约初中6个班,高中4个班,师生大约1000人。操场、宿舍、食堂,一应俱全。而师资力量方面,不乏北大等名校毕业的老师。学生基础好,老师施教有方,大家均感觉初中和高中几年的学习生涯受益匪浅。


  求知风气 代代相传


这些老人当年高考,均考取了全国重点大学。他们的同学大多是工程师或者大学教授。郑茵感觉,当时学校包容、自由的学习氛围,给了大家极大的学习兴趣。王树棠记得,有个同学被大家叫做“为什么”,据说老师讲着课,他会突然站起来问老师,“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一直要到搞懂为止。


学校那时就建有图书馆,平时学生随意出入看书。王树棠就是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逻辑学的书,通过自学之后,一直到参加工作,都感觉非常受用。


郑茵记得,高考前夕,学校为了让大家休息好,一到规定时间就关闭教室与宿舍的灯。后来有同学发现,平房走廊拐角位置,有一个灯泡亮着。“当时8个同学商量好分两拨,一拨看到12点以前结束,另一拨再接着看。”对知识的渴望,无形中成为一种风气,一代一代往下传承。


吴俊力、王树棠、郑茵、王俊勇等老毕业生,再次在一中门前合影。


2017年,几位老毕业生再次来到校园。现代化的教学楼取代了当年的平房,徜徉在新时代的一中校园,他们说,能感觉到潜移默化的“书卷气息”。


“城市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才。因此一个城市教育事业的振兴与不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相信母校在新时代会培养出更多与时俱进的优秀人才。”郑茵说。


  【数字】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校园面积为56667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5258平方米。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68个,学生3200名;教职员工321人。石家庄一中连年保持“河北省文明单位”光荣称号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殊荣,并先后荣获“全国百强特色校”、“全国教育科研百强校”等50余项国家级荣誉。目前已经形成高考升学教育、创新人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三大教育发展方向。    


文/本报记者 丛俊儒  石维  图/本报记者 张海强


18居者有其屋,从土坯房到楼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这句流行语,表现出大众对居住条件的重视。40多年前,齐士光一家人住在土坯房中;30多年前,齐士光和爱人以及孩子住在翻盖的瓦房之中;上世纪90年代初,一家人从平房搬到了楼房中。从年少到而立再到不惑,齐士光一家住房的变化,也反映出几代人生活水平的变迁。


  土坯房,睡土炕


1975年深秋的一天,16岁的齐士光结束了新兵训练,回家探亲。回到家中,刚好大姐二姐带着两个外甥也回来。忘了是谁提议,一家人就在土坯房前,合了一张影。


1985年,齐士光与爱人和孩子在刚翻新的房子前合影。


说到土坯房,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说白了,就是用泥搅拌着麦秆,在模具上夯实成土坯,这种土坯晾干之后垒砌房子,外墙再用碎玉米秆、高粱秆和好的泥进行刷墙,而后刷上一层白灰。至于房顶,木梁上面不是瓦,是先在椽子上铺一些茅草,然后再抹一层混着庄稼秸秆的泥。


两个姐姐很早就出嫁了,齐士光与哥哥、三姐以及父母住在这样的土坯房里,大约60平米。


房子结构叫做“一明两暗”:中间是一个客厅,一边是父母住的屋子,另外一边的屋子分隔成两间,三姐自己住一间,齐士光与哥哥住一间。


那时候,最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是一台木质外表的收音机;睡觉的土炕连接着灶台;洗衣洗菜大家要排着队去取水;夏天天热,他和哥哥经常将凉席铺在院外。


  砖瓦房,烧炉子


1981年,齐士光与爱人喜结良缘。结婚之后,齐士光夫妻二人与岳父岳母住在一起。1985年,岳父家旧房进行翻新,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件大喜事。齐士光与爱人抱着2岁多的女儿,在翻新的房子前拍了一张合影。


相比以前曾住过的土坯房,翻新的砖瓦房让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房子整齐,墙壁洁白,红砖铺的地面,睡的不再是土炕,而是床。


房子翻新之前,几户人家是挤在一个大杂院,没有自己独立的院子。因此邻居之间断不了争吵几句,谁家往谁家门前泼水了,谁家的东西放在谁家的门口了等等。房子翻新之后,各家各户的平房,都有自家围墙和单独的门,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独门独院。


不过平房冬天取暖是个问题。没有火炕,烧的是蜂窝煤炉子,那时候经常有人睡着睡着就中了“煤气”。


还有不方便的是大家用的是公厕,公厕里的环境让人着实头疼。


  住宅楼,已普及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初期,齐士光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参加工作不久,单位给解决了住房。全家搬到现在居住的楼房。两室一厅约50平米的房子,让他和爱人兴奋了很长时间。有了自己的住房,他和爱人添置了17英寸环宇牌黑白电视机,一台两开门的电冰箱,之后又买了空调。房子是水泥地面,安装有暖气片,有单独的厕所、厨房,相对于平房,这绝对是上了一个新档次。


2017年,齐士光与爱人和孩子及外孙在楼房内合影。


女儿结婚后,也与丈夫住进了楼房。齐士光和爱人在老房子里感觉居住也挺宽敞。不过,齐士光有时也想再买一个较大一些的房子。他说人上了岁数,腿脚不好,想找一个带电梯的。另外厕所如果足够大,就可以泡泡澡。如果客厅大一些,还可以运动运动。“这是否也是不知足呢?”他笑笑说,现在楼房盖得高,环境也漂亮,住的环境好了,精神面貌也变得不一样了。


  【数字】


截至今年10月底,石市包括新华区、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在内的市内四区已经登记的房屋总面积为13969万平方米,这个总面积中包括取得产权登记的全部商品住宅、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写字楼、公寓、商业门脸、厂房等。其中,取得房产产权证书的住宅共计9581万平方米、992980套住宅,为近百万家庭提供了安居乐业的住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庄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石市从2008年开始建设公租房,截至目前全市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7.85万套,其中政府投资建设6.72万套,占比为85.6%。无论是建设量,还是政府投资建设公租房建设比例,在全省乃至省会城市中都排名前列。 本报记者 


文/本报记者 丛俊儒  陈霞  图/本报记者 张海强


19解放后第一批小学生,64年后再相聚



11月2日下午,冬日暖阳中,11位老人走进了建设北大街小学。他们的年龄是76岁或77岁,皱纹满布,白发苍苍。他们是1953年从八家庄小学初小(建设北大街小学的前身)毕业的学生,也是石家庄解放后第一批入学的小学生。其中大多数人已是60多年没有见过面了。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们还辗转联系到了当年的班主任,如今已85岁高龄的孙彦祥老师。这次相聚,源于一张拍摄于64年前的老照片。


  老照片已有64年历史


这张发黄的老照片已经缺了一个角,有些同学的面容也已看不清了。照片是在一棵大榆树下拍的,背景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一段围墙。老师和同学们都穿着白衬衣、深色裤子,同学们都系着红领巾。照片上写着:石家庄市八家庄小学校四年级学生毕业留念 1953。


1953年石家庄市八家庄小学校四年级学生毕业留念。(记者翻拍)


今年76岁的潘贵举,凭记忆写出了所有老师和同学的名字。第二排中央坐着校长和6位老师。当时全班共有36名同学,照片上有34人,另两人因故没有拍照。如今,36名同学中有13人已去世,潘贵举花了好几天时间,辗转联系到了健在的13名同学和当年的班主任孙彦祥老师。


这些同学是1948年入学的,也是石家庄解放后入学的第一批小学生。那时,八家庄小学位于八家庄村北,三面都是河坑,学校只有几间平房和一个不大的院子。


一年级时,班上有十七八名同学,都是八家庄村的孩子,后来村子附近建起了化工厂、面粉厂等,孩子们越来越多,直到初小毕业时的36人。孙彦祥老师是1952年来到这所学校的,教了这个班一年后,他们就毕业了。当时,孙老师19岁,同学们十一二岁,年龄相差不多,既是师生,又是朋友。


那时候学校条件很简陋,唯一的体育设施是一根柱子、一块木板和一个铁筐组装成的篮球架,没有粉笔,用土坷垃代替。晚上只有煤油灯,老师们备课时点一盏罩子灯,已经是最好的灯了。上课、下课,两名老师轮流摇铃。因为离铁道近,不知谁捡来一段废弃的铁轨,还曾敲铁轨当作上下课的铃声。


  再相聚,“爷爷辈”校友受到热烈欢迎


64年弹指一挥,其间大多数同学没有再见过面。今年10月27日,潘贵举捧着这张老照片来到本报报社,参加“城市相册”特刊的征集。年代如此久远,还能找到多少照片上的人,再回到学校拍一张新照片呢?


随后的几天里,潘贵举打了无数个电话,辗转联系到孙老师和另外十几名同学,这才有了11月2日的相聚。潘贵举只知道几十年前孙老师在四中工作,于是通过自己高中时班主任的爱人,联系到了孙老师。而潘惠堂是专程从北京赶回来的,他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以前父母健在时每年都回石家庄,后来每隔几年才回来一次。11月2日中午11点半,他下了火车就直奔聚会地点,当天下午5点就要赶回北京照顾生病的老伴。


再相聚,大家对着这张老照片仔细端详,时间太长了,很多面容和名字已经淡忘,甚至有人连自己都认不出了。


2017年11月2日,当年的师生重聚建设北大街小学门口。


11月2日下午,这些“爷爷辈”的老校友受到了建设北大街小学师生的热烈欢迎。学校特意制作了“浓浓母校情 依依校友心”的横幅,孩子们给每位爷爷系上一条鲜艳的红领巾,请他们在留言本上写下了自己对母校的殷殷祝福。


  【数字】


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小学始建于1902年,是石家庄市第一个城中村改造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在校生1422名,在编教职工62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名师13人。规划占地9519平方米,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师资队伍雄厚,硬件设施一流。学校拥有省一级图书馆、省优秀实验室、市4A心理辅导室等高标准专用教室30个。


几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成功教育实验先进校、全国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校本课程示范校、省语言文字示范校、省国防教育先进校、市管理质量年示范校、市现代化学校等。

 

文/本报记者 苗静 图/本报记者 张海强


20六张全家福照片,演绎七十年城市变迁



这6张全家福连缀起来,就是一个家庭的成长史、奋进史,也是一座城市数十年变迁的缩影。从两个当年只有22岁的年轻人,到如今四世同堂、大小30多口人的大家族,跨越67年的系列全家福,饱含着至真亲情,浸透着人生百味。今年91岁的胡瑞霞,是第一张照片上身穿旗袍的年轻女子,蕙质兰心,也是第六张照片上头戴生日帽的耄耋老人,曲眉丰颊。这个家族的先辈上世纪初就来到了石家庄,在这里繁衍生息,与这座城市呼吸与共、紧密相依。


  从1948年的结婚照开始


10月29日,槐岭路一个住宅小区,91岁的胡瑞霞正拄着拐杖,在自家客厅里挪步。胡瑞霞有三儿两女,孩子们轮流照顾她。她的二儿子张佩群,从一大堆照片中,翻找着各个年代的照片,最终精选出6张有特殊意义的全家福。当跨越67年的6张全家福被摆放到一起时,顿时让人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1948年,张荣卫与胡瑞霞结婚。


张佩群今年66岁。他的太爷爷1911年从容城来石做生意。1948年,张佩群的父亲张荣卫、母亲胡瑞霞在北京结婚,后来就回到了石家庄。第一张全家福就是两人的结婚照,是1948年5月5日,在北京(当时称北平)的一家照相馆拍摄的。当时他们都是22岁,张荣卫穿着中山装,胡瑞霞穿着旗袍。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有了第一个孩子。


张荣卫有着精湛的修理钟表的手艺,起初在石家庄开了一家修表店,后来公私合营,到大西洋钟表店工作,而妻子胡瑞霞在蓄电池厂工作。后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第二张全家福上,夫妻俩坐在椅子上,而张荣卫怀里多了一个两三岁的娃娃。随后,孩子们陆续出生,最小的是个男孩儿,生于1962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形成了七口之家。


第三张全家福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这张照片上,他们已有了三儿两女,大儿子戴着红领巾,两个女儿穿着裙子、梳着小辫子,最小的儿子刚刚两三岁,坐在妈妈的腿上,跟大哥当年拍照时的姿势差不多。此时,张荣卫夫妻俩都是30多岁。


  如今已是30多人的大家族


在胡瑞霞二儿子张佩群的记忆中,兄弟姐妹们小的时候,家里很拮据。一件衣服几个孩子轮流穿,一到交学费的时候,父母就要四处借钱。直到孩子们陆续长大参加工作,日子才渐渐宽裕起来。


1976年,家中有了第三代。


1976年拍摄的第四张全家福,很有纪念意义——这个家庭的第三代亮相啦!这张照片上共有9口人,除了夫妻俩和5个子女,还多了大儿媳、大孙子。彼时,张荣卫夫妻俩年已半百,脸上有了皱纹。


上世纪八十年代,儿孙满堂。


时光流转,不过是十来年的时间,这个家庭又多了很多人:儿媳妇、女婿、孙子、孙女……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第五张全家福上,这个家庭已有18口人。当年穿着中山装、旗袍的小两口,如今成了老两口,坐在子女和孙辈们中间,一脸的幸福和满足。


从1986年张荣卫60大寿起,子女们商定,以后轮流为父母过生日,每次过生日都要拍摄全家福。2010年,张荣卫去世了。晚辈们把孝心加倍地放在了胡瑞霞身上。胡瑞霞的生日在农历的腊月初八,这一天全家都会聚齐,为老太太过生日,在外地的也要赶回来。


2015年,成为一个三十多人的大家庭。


2015年这张全家福,就是胡瑞霞过生日时拍的,穿着红色毛衣的胡瑞霞,头上戴着一顶生日帽。此时,她家已是四世同堂了,全家老小有30多口人。值得一提的是,照片上有一对双胞胎,是胡瑞霞小女儿的孙子;还有一对龙凤胎,是胡瑞霞二儿子的孙子、孙女。这对龙凤胎被爷爷、奶奶抱着,拍照时还在襁褓之中呼呼睡着……


张佩群觉得,父母自强、本分、守德、守艺,给晚辈们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个大家族开枝散叶、发展壮大,也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依。他的家,其实是石家庄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


文/本报记者 苗静 图/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翻拍


21从液化气到天然气,生活这样悄然改变



罐装液化气,曾经一度是城市家庭生活的必备品。换液化气罐,也成为一个家庭的负担。扛着液化气罐上下楼的情形如今很少见到了,天然气走进了石家庄的千家万户。不过液化气毕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生活。


  一张照片 一个生活时代


85岁的李树林有这样一张照片:一名液化气站的工作人员,身着工作服,正用刷子清洗液化气罐的罐身。李树林记得,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末,那正是液化气普及的年代。


液化气站一度关系千家万户。上世纪80年代,许秀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成绩斐然。


照片中的人叫许秀果,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全国劳动模范。拍摄照片的时候,许秀果三十多岁的年纪,而今66岁。许秀果在液化气站工作期间,经历了液化气的普及与鼎盛时期,她和她的同事,为千家万户提供优质的换气服务。


许秀果在1984年成为石家庄市液化气总公司液化气分站的一员。在她印象中,城市罐装液化气,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没有气罐之前,大部分城市家庭用的是蜂窝煤炉子。用蜂窝煤炉子做饭是挺受罪的事。火不旺,做饭慢,而且熏得周边墙壁很脏,同时还会感觉到呛。


在液化气灶和罐装液化气出现之后,一度有些人还不太敢用,说这罐挺沉的,多不方便。可是相比煤,液化气这种“高科技”,很快就在大众家庭普及开来。其好处一比就知道,使用方便、干净、煮饭做菜非常省事。


那个时候,每到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是许秀果他们最忙的时候,都想将罐储备充足。经常是还没上班,就已有很多市民在分站门前排队,甚至出现分站储备的罐装气供不应求的情况。许秀果经常为孤寡老人开展上门服务,赢得客户的赞扬。


2017年,许秀果在原单位门外,此处还成立了液化气应急储配中心。


  时代进步 生活方式多样化


2000年以后,管道天然气逐渐在大众家庭中普及开来。相比于车载肩扛的罐装液化气,设置在厨房的天然气管道,能够提供更便捷的做饭条件,新生代的能源再次普及开来。“其实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家庭厨房的功能,本身也在弱化。”许秀果说,社会发展到现在,大家的选择也丰富起来。可以用电、可以叫外卖,甚至直接去快餐店。


而液化气至今仍在发挥着保障作用。如今,石家庄市液化气应急储配中心已挂牌成立,标志着省会首家战略性储备和应急保障气源储配中心正式诞生。作为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该中心成立后,将负责液化气日常供应与服务,保障居民用气需求,并负责燃气应急储备体系建设工作。


做饭、就餐方式的多样化,也正是城市高速发展的标志。


  【数字】


石家庄市液化气总公司成立于1976年,有一个储灌厂、15个液化气供应站,液化气配送车辆27部,槽车4部,日运力96吨。现有注册用户28万,公司液化气存储能力730吨,可满足居民、政府、医院等服务机构的日常和应急储配。


天然气方面,市区主要由石家庄新奥燃气有限公司供气,该公司是于2002年12月27日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负责向石家庄市百万户民用天然气用户和1000余家工业公福用户提供燃气管道服务,拥有2600余公里的城市天然气管网。


文/本报记者 丛俊儒   崔虹   图/通讯员 李树林 


22当年就怕过冬天,现在地暖暖洋洋



10月26日下午,东岗怡园小区一套单元房内,80岁的宋玉珍选来选去,也不知站在哪儿拍照效果更好。


2000年,宋玉珍站在东岗头村自家小院拍摄的照片。


80岁的宋玉珍住东岗头村,现在叫东岗头社区。2000年,村里的摄影师王月芹给她拍了这张照片。照片上,宋玉珍站在自家小院,笑得灿烂。那时,村民已得知要拆迁的消息,想着以后就能住上楼房了,宋玉珍很高兴。


宋玉珍家的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盖的平房,1990年加盖了一层,成了二层楼。那时在自家小院里,宋玉珍印象最深的是冬天的冷。那时,自己烧土暖气,每年冬天得用掉两吨煤。可到了晚上,屋里的温度还是比较低,有时冻得睡不着觉。现在住的房子,冬天用的是地暖,有时候屋里太热了,晚上睡觉还得开会儿窗户。


2000年村民已知道村子要拆迁,村里的王月芹想用镜头记录下村庄的蝶变。当时镜头中的宋玉珍正沉浸在告别老屋搬入新居的憧憬之中。东岗头社区是第一批列入石家庄市城中村改造的项目,历经数年的拆迁、建设,2012年完成全面改造。


宋玉珍有四个子女,拆迁后,她家分到了新房子,现在住的房子是宽敞的三室两厅两卫,地暖。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宋玉珍的大女儿住在同一个单元,进出非常方便。如今,宋玉珍已是四世同堂,重孙女也有四五岁了。孩子们都非常孝顺,还经常开着车带着老人出去转转。


2017年10月26日,宋玉珍在新家拍摄的照片。


10月26日下午,王月芹给宋玉珍拍下一张新照片。拍完照片,她拿起桌上那张2000年拍摄于自家小院的照片,不住地说:那时候的生活条件,跟现在真是没法比呀……


  【数字】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石家庄城区面积不断扩大,许多村庄被包围其中。石家庄二环路以内共有45个城中村,占地11.2平方千米,建筑面积636万平方米,居住着大约4.77万户家庭、14.93万人口。从2002年开始,石家庄市正式启动城中村全面改造,2008年,石家庄市范围内的城中村改造得到了大规模推进。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9个城中村列入改造计划。通过城中村改造,居民居住环境实现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一个个远离现代化进程的角落渐渐跟上了社会前进的脚步。 


文/本报记者 苗静  陈霞  图/王月芹 





猜你喜欢


害了!滹沱河岸藏了个网红“粉色花海”,除了赏花还能这样玩

你家暖气有动静了吗?石家庄供热企业已开始带温试运行啦

这首歌火了!一曲《滹沱之光》,唱出所有石家庄人的激情澎湃!




编辑:蓓蓓  责编:优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