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市两会特别报道:听听12位委员今年提到了哪些关键词?

2018-02-08 燕赵晚报



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2月7日下午,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市法院、市检察院工作报告。


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李德进主持。大会执行主席张明利、于福文、王丽君、付黎音、吕智临、孙任虎、孙鹏云、杨立中、陈慧明、贾凤来在主席台前排就坐。


会议应出席代表636名,实际出席601名,符合法定人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司存喜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会上,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司存喜所作的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司存喜说,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推进石市民主法制建设,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作出了积极贡献。常委会始终坚持加强理论武装,把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进一步健全了理论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切实做到在理论上深刻认同、政治上坚决拥护、行动上始终紧跟。常委会始终坚持自觉主动地接受市委的政治领导,有效保证了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常委会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人大重点工作安排,同市委部署同心同向、同步同行。常委会坚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为目标,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扎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常委会精心编制了《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18-2022年)》,为今后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础。常委会扎实推进重点领域立法,为法治石家庄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撑。常委会不断完善备案审查工作,使石市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工作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常委会坚持综合运用监督手段有效开展监督工作。换届以来,听取和审议市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8项,开展专题视察5项、执法检查5项、专项资金监督3项、专题调研10项,并对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常委会立足全局、把握大势,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及时将市委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常委会高度重视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积极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保障、做好服务。常委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选举任免相统一,依法依规行使选举任免权,确保市委重要人事安排意图顺利实现。常委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着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着力加强队伍素质建设,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着力加强人大文化建设,不断强基固本。


谈到2018年人大工作时,司存喜指出,2018年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四次全会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创新方式、注重实效,努力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奋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司存喜说,要着力加强政治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最大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做到党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认真贯彻落实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更加自觉主动地接受党的领导。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进一步发挥好立法的规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好监督的督导落实作用,进一步发挥好决定的凝聚共识作用,进一步发挥好选举任免的组织保证作用,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要更加关注民生工作,立足人大职能,紧紧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脱贫攻坚、生态治理、环境改善、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重大问题,综合运用一切有效手段,积极支持和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多办为民利民富民的实事好事。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干、作风优良、群众信任的人大工作队伍。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崔存利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会上听取了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崔存利所作的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晓明所作的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会上,与会代表通过举手的方式表决通过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选举办法。


文/石家庄日报记者 王静




420件人大代表建议全部办复


昨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司存喜向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作了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420件建议已全部办复,办成率和代表满意率分别达到67.1%和95.9%,办理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2017年,常委会从135个立法建议项目中,筛选了22项作为立法重点,编制了《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18-2022年)》,确定了本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今后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础。


常委会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了《石家庄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城市供水用水的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方面的责任主体和法律约束。同时,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石家庄市公共文明行为条例》立法,并完成了一审工作;完成了《石家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石家庄市肉品管理条例》2部地方性法规的报批及颁布实施工作,为法治石家庄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撑。


换届以来,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8项,开展专题视察5项、执法检查5项、专项资金监督3项、专题调研10项,并对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


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重点。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执法检查,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山区“经济沟+生态农业”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助推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网络图片)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学难问题,组织开展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执法检查,督促市政府及有关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了房地产开发商承建的2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实现年内移交。针对医疗垃圾处置难、存在疫情隐患问题,持续追踪督办,每月调度一次,促进了1500多吨积存医疗垃圾处置,推动了2个医疗垃圾处置项目开工建设。


为激励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缅怀历史,砥砺前行,作出了自2017年起,将每年11月12日设立为石家庄解放纪念日的决定。


2018年,常委会将重点抓好公共文明行为条例、城市综合治理执法条例、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城乡规划条例、国家项目审计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重点围绕市委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依法作出重大事项决议决定,通过法定程序把党委的意图,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不断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加大督办力度,硬化办理措施,切实在提高办成率和满意率上下功夫。


(网络图片)


进一步强化发展就是最大民生的理念,紧紧围绕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大监督力度,助力改革发展;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市,关注社会热点焦点,不断加大法律监督力度,促进依法行政,助推公共司法;紧紧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脱贫攻坚、生态治理、环境改善、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重大问题,综合运用一切有效手段,积极支持和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多办为民利民富民的好事。


文/本报记者 崔虹 赵晓华 孙会芳


12位委员登台发表真知灼见  




2月7日,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来自不同界别的12位委员,带着调研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带着集思广益酝酿的新对策、新建议,走上协商民主的殿堂进行大会发言,为新时代加快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献计出力。


市政协主席刘明轩,副主席武义青、范振增、葛瑞芳、郭斌、张运凯、孟胜林、闫纯锴、宋学恭,秘书长赵磊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孟胜林主持会议。


邢国辉、邓沛然、李德进、李雪荣、高天、郭运兴、王韶华、张明利、张效春、韩学军、张学勤、毛全球、孟祥红、姜阳、吕素维、赵文锋等到会听取大会发言。


 

人大代表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市法院、市检察院工作报告。


关键词:美丽乡村


范振增委员代表市民革第一个登台发言,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建议:强化群众主体意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升规划水平,因地制宜培育地域特色和个性风格;拓宽筹资渠道,扶持产业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健全制度,规范建设,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加大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力度,实施污水治理专项行动等。

  

(网络图片)


 关键词:保卫蓝天 


郭斌委员代表市民盟登台发言,聚焦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治理。“VOCs被公认是PM2.5和臭氧的主要前体物,石市涉VOCs企业800余家,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排放VOCs约61600余吨。打赢蓝天保卫战必须进一步加强VOCs的治理与控制。”他建议,积极开发新技术,提高污染源VOCs治理水平,逐步实现协同处理工艺的应用。加强控制VOCs的无组织排放管理,增加VOCs等有机污染物监测指标,建立健全VOCs排放监测体系。同时建设一批“VOCs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创新治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就进一步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张银侠委员在发言中建议,燃气公司应尽快建立完备的运营服务网络体系,解决农民群众在使用天然气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建立常设的安全技术队伍,针对农户加强安全管理和培训。


(网络图片)


 关键词:融入“京津冀” 


武义青委员在长期关注和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代表市民建登台献策,建议打通国际物流通道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中央商务区。在商贸物流方面,他建议完善电商平台,建设多级物流平台,加快打造会展平台;实施国内国际物流大通道战略,加快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快开放型铁路“无水港”建设等。


为更好地承接京津创新资源转移,王志国委员代表市九三学社发言,建议石市进一步加强招才引智,制定出台多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最大限度普惠青年科技人才,缓解外地高校毕业生引不来,本地高校毕业生留不住的困境。同时,基于现有人才绿卡制度,继续增设C类人才绿卡,实施奖励晋级制度,对各类优秀年轻科技人才在就业、创业、住房、租房、人才绿卡等方面给予支持,尤其是外省落户石市的优秀科技人员给予政策倾斜。


(网络图片)


 关键词:智慧城市 


“融合与共享是打造智慧城市的关键。”张运凯委员代表市民进登台发言,围绕如何解决省会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他建议,通过信息化项目集约化建设、数据资源共享考核等措施,推动建立一套数据融合系统,从根本上来实现各部门信息和决策的融合。


在智慧城市应用建设方面,张运凯建议,以市民生活、企业发展和政务服务为重点领域,通过搭建“智慧石家庄”手机智能门户、智慧医疗一卡通、“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智慧环保平台、智慧城市指挥大厅等让数据红利更多惠及百姓。


 关键词:激发企业家精神 


路凤祎委员代表市工商联发言,针对石市在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方面仍存在不足,他建议石市应明确企业家队伍建设责任部门,编制企业家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建立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长效机制,依法清理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等。


企业家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公平竞争的环境、健康发展的土壤,才能激发出来。宋学委员代表市委农工委作了题为《推进“放管服”协同发展,打造石市“亲、清”营商氛围》的发言。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加强对政府部门和服务窗口的监督管理、推行网上并联审批等方面提出建议。


此外,靳力华委员、李进朝委员、赵玉斌和张涛委员、尚晏芝委员在会上分别作了题为《关于加快全市金融发展,助力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建设的建议》《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创城成果,不断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再上台阶的建议》《关于确保石津干渠输水安全的建议》《关于发掘特色历史文化,打造省会历史文化品牌的建议》的发言。


12份口头发言,73份书面发言,涉及省会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体现了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更凝结着他们助推省会发展的智慧和心血。


文/石家庄日报记者 戴丽丽




热情讴歌新时代 大力弘扬主旋律
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凝聚强大合力


2月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邢国辉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组讨论。他强调,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情讴歌新时代,大力弘扬主旋律,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凝聚强大合力。


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顺应了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一个符合石家庄实际、体现新时代新作为的好报告。邢国辉一边倾听大家发言,一边认真记录,不时和委员们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全市面临的目标任务,就讨论好、理解好、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指导意见。


邢国辉强调,要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凝心聚力作用,积极为新时代加快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邢国辉强调,要重视和挖掘传统文化,努力创造出符合历史史实、契合当代需求、弘扬爱国情怀的优秀文艺作品,大力提高石家庄的知名度、软实力。要热情讴歌时代、讴歌英模,注重从我市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中去挖掘素材,讲好石家庄故事,推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力作,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市领导刘明轩、韩学军、闫纯锴参加讨论。


文/石家庄日报首席记者 齐广君




查办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47人  


昨天,市检察院检察长陈晓明向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做了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7年,全市共批捕涉嫌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78件126人,起诉148件269人,查办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30件47人,为促进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网络图片)


2017年,全市检察机关进一步发挥检察职能,运用检察扶贫网络平台,加强对扶贫资金全面、全程、实时、同步监督。截止到目前,有61项370亿元资金纳入平台监管,比上年增加了140亿元,实现了县级涉农扶贫资金全覆盖,扎紧了资金安全的“铁篱笆”,筑牢了职务犯罪的“防火墙”。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将系统进行了升级,百姓用手机即可直接看到资金分配流向,监督渠道更加通畅,群众查询更加便捷。


依法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全年共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31件48人,有力保障了食品药品安全,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进一步加大对行政处罚案件的网上巡察和实地报备检查力度,有效防止和纠正了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问题。平台运行以来,共审查行政处罚案件14.9万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276件,移送职务犯罪线索140件,促进了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廉洁高效行政。


坚持以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新型网络犯罪为重点,积极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活动。全年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3771件4935人,提起公诉5708件8406人,有力震慑了犯罪,捍卫了法律尊严,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了人民安全。



加强刑事诉讼监督。2017年共监督应当立案而不立案204件,不应当立案而立案165件,分别同比上升65%和79%;提出侦查活动书面纠正意见434件,同比上升33%;纠正漏捕298人,漏诉615人,依法不批准逮捕1168人,不起诉250人;提出审判活动书面纠正意见463件,同比上升52%;提出刑事抗诉75件,同比上升36%,法院采纳抗诉意见75件,采纳率100%。做到了保障人权和惩罚犯罪并重,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相统一。


加强刑事执行检察监督。2017年共立案查办刑罚执行职务犯罪案件5件13人,同比上升117%;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333件,纠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违法282件,纠正社区矫正违法违规359人次。


扎实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推进年”活动,全年共办理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428件,提请检察院抗诉28件。提出执行监督和纠正程序违法检察建议288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6件,分别同比上升145%和333%,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63件264人,其中大案98件153人,要案9人。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51件115人,其中大案32件66人,要案3人。


2018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全力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进一步夯实检察队伍建设和智慧检务建设两个基础,突出服务发展大局、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检察监督、打击刑事犯罪、推进公益诉讼、保护生态环境、深化司法改革七项重点工作,努力为石市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文/本报记者 崔虹 赵晓华 孙会芳




全市法院审执结案件同比上升13.26%  


昨天,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崔存利向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做了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70009件,审执结159115件,结案率93.6%,分别比去年上升11.69%、13.26%和1.3%。其中,中院受理24738件,审执结23102件,结案率93.4%。


加强生态司法保护,依法审理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35件,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依法审理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458件,圆满完成天津市委原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受贿案审判任务,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着眼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审理各类商事案件52461件。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高新区设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审理知识产权案件688件,促进创新发展。


依法履行司法审查职能,审理行政案件4003件,办理行政非诉审查执行案件1769件。推动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06人次。


扎实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合围攻坚系列专项执行活动”“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公开曝光被执行人失信信息4924人次,实施拘留1113人次,涉嫌拒执罪自诉34件、公诉126件,敦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全面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全年执结案件46964件,标的额292.9亿元。


高度重视民生领域诉求。坚持依法办案与尊重公序良俗相结合,依法审理各类民事案件47783件。其中,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14065件,促进家庭和美;审结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案件9685件,保障群众权益;审结宅基地纠纷、土地开发利用、农民工工资等涉农案件3656件,服务“三农”工作。


强力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开通“网上诉讼服务大厅”,建立完善两级法院无缝对接、网上网下服务并举的工作机制,群众诉讼更加便捷。


加强司法救助,全年减免缓诉讼费1401万元,发放救助资金147.5万元,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司法救济。


全面深化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互联网+司法公开”新平台的应用,网上公开审判执行流程信息151970条、裁判文书67877份、直播庭审17031场次。


全市基层法院精简内设机构197个,探索组建“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新型审判团队668个,实现专业化审判、扁平化管理。


2018年,全市法院将依法严惩刑事犯罪,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黑恶势力及其“关系网”“保护伞”,铲除其滋生土壤,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同时,妥善审理民生案件,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创新司法便民利民新机制新办法,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和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硬仗,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文/本报记者 崔虹 赵晓华 孙会芳




让贫困人口搭上小康和富裕快车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2018年将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尽快搭上小康和富裕的快车。市“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


贾茹代表

多方面关怀农村残疾人的脱贫致富


贾茹代表说,在脱贫目标任务当中,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显得尤为重要,建议社会各界多方面多角度关怀农村残疾人家庭的脱贫致富。在分析当前制约残疾人脱贫的原因时,贾茹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适合残疾人自身发展的条件受限、农村残疾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行动不便及重残就业困难。


贾茹建议,应找准对象,全力出击,确定助残扶贫重中之重,成立核查领导小组重新核查确定残疾家庭贫困户,根据残疾情况立卡造册,把贫困残疾家庭、残疾程度、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搞清楚,做到因户因人施策,扶贫工作精准到户、落实到人,扶贫项目精确落地,扶贫资金有效发挥。


要鼓励支持做大做强扶贫龙头企业,通过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发放数额和覆盖面及落实有关减免税费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大对龙头企业助残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助残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发挥助残扶贫龙头企业对贫困村庄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参与优势产业开发的残疾贫困户给予相应补贴。同时,抓好助残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村优势产业及贫困残疾农户的对接,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促使企业与贫困户形成互相依赖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实现贫困户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贾茹还建议,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找准残疾家庭脱贫攻坚着力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有不同,必须找准原因,因户因人施策,做到扶贫精准发力。根据各种残疾致贫原因,做出不同脱贫计划方案,确保成效即帮即摘帽。通过分类帮扶、分类带动,以点带面、以点带线,带动一点、影响一片的方式促进脱贫。 


对残疾贫困户加大培训力度,并且对其子女在上职校、上高中时加大生活补贴力度。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给予保障。


市九三学社

建议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


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当前,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随着项目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大部分农村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市九三学社经过调研发现,这些通过产业、项目、金融脱贫的家庭,因意外事故、经营失败、大病、慢性病等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因子女上学、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而返贫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动态化管理。农村贫困人口是动态实时变动的,应进行动态化管理,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灵活退出进入机制,确保及时有效的真扶贫、扶真贫。


加大农村医疗保障,国家虽然提高了大病、慢性病的报销比例,但自费部分对抗风险能力差的农村家庭而言仍是不堪重负。建议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口患大病、慢性病的群体医疗保障力度,确保这个群体不因病返贫。


完善优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养老问题对家庭和社会养老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的成果应惠及广大农村老人,实现子女养老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因此,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优化农村老人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网络图片)


  刘林委员

  建议将弱势群体保险纳入政府购买项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民生保险发展,切实发挥了大病保险的补偿作用,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刘林委员介绍,目前全市正在推动金融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关键在于通过政策支持,将这些贫困人口全部纳入进来,持续提高其保险保障水平。近年来失独家庭、贫困人口、低保户、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保险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但是,弱势群体的保障供给还存在不足的问题,低收入农户“农村小额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等投保率比较低。


建议加大引导力度,将孤幼儿、失独家庭、低保户、优抚对象、失地农民、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保险,纳入政府购买项目。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引导各级各部门支持保险公司开办相关业务,鼓励各级企事业单位给予资金补贴。


赵石磊代表

关爱困境少年儿童 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作为弱势群体,困境少年儿童(孤儿、残疾、无生活来源或法定抚养人无抚养能力等),或处于失学或处于失业状态,生活在困境中。赵石磊代表建议,应将这类人群作为扶贫的关键对象,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群体。


赵石磊代表指出,该类青少年群体心智尚未成熟,经济上窘困,又缺少有效的家庭监护,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诱惑,极易滑向犯罪或者成为犯罪的侵害对象。想要使这类群体顺利度过危险年龄的“险滩”,就应加强监护,让孩子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国家的关爱。


赵石磊代表建议,应由民政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对全市这类人员进行一次调查统计,摸清底数,了解需求,有的放矢开展关爱工作。可以建立一个困境人群数据库,每村(社区)确立一名兼职信息联络员,对辖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信息及时上报备案。


还可以每月进行一次留守、困境儿童重点个体走访,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困难。每半年组织一期就业培训,对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员,确实无法走入校园的未成年人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每年组织一场法治教育报告会;每年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一期心理疏导;每年举办一期未成年人预防侵害讲座;每年组织一期合格监护人讲座等。


市民建

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市民建调研发现,目前在扶贫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一些地方委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就业创业培训,形式单一、组织松散、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一些种植养殖扶贫项目面临技术水平低、信息不畅两大瓶颈;扶贫资金在使用上没有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加以区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扶贫工作中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还不完备等。


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必须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抓起,找准症结,切实做好以下五点:


一是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扶贫工作不能长期沿用发钱发物的方式,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建议推进培训主体多元化,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公务员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村民、社会培训机构四支力量,提升培训水平。


二是做好种植养殖业扶持。建议政府加强信息服务,向贫困户提供致富信息,深入调查农村生产业态,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帮扶,帮助贫困户打通信息通道。加强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建设。


三是做好扶贫资金使用。贫困户致贫原因不同,扶贫资金使用方式也应有所区别。确属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的,按条件纳入低保范围,及时足额发放保障资金;因病致贫的,可以在合作医疗保险金、大病救助资金等常规帮扶措施外,采取政府采购方式,从药品厂家直接采购常用药品,实施实物救助等。


四是做好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基础设施建设,能投资则投资,能捐赠则捐赠,能兴业则兴业,为群众铺平脱贫之路。


五是做好激励考核。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如何,最终要靠群众来评判。有的地方扶贫考核采取看表格、听汇报的方式,莫不如直接到贫困户家中走访,直接倾听群众的意见。


文/本报记者 赵晓华 崔虹 孙会芳



猜你喜欢


2018石家庄要这样干!一组数据带你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连照片都不好找的河北冬奥第一人:年轻是无所畏惧的信仰!

爱犬被撞死,石家庄男子索“天价”赔偿,一查竟是在逃犯!




编辑:静静  责编:优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