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的四种互动模式
文 | 李雪
父母与孩子之间有哪几种互动模式?
从客体关系心理学角度,我总结了四种早期客体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是如何形成的。
若与您的童年有雷同,那,必须的。
- 1 -
共振互动型
这个嘛,是最理想的情况(也就是基本很难,大概属于没听说过的神话故事)。
婴儿自主地微笑,激荡起母亲的喜悦,母亲也发自内心地对婴儿微笑;婴儿夜半啼哭,母亲哪怕在另一个房间也会同时醒来冲过去抚慰婴儿。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地回应与关注。这样幸运的孩子比较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十足。
所谓美妙的爱情,就是这种感觉。
马丁 · 布伯的《我与你》,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 2 -
以母亲为中心型
当婴儿先对母亲报以微笑时,母亲没有回应。母亲逗弄婴儿,婴儿笑了,母亲才报以微笑。只有母亲才可以是行为的发起者,婴儿要按照母亲的预期来回应。
这就是“假自我”形成的基础,即我的感受被忽视,从而主动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会一套方法应对母亲,建立“没有自己”的关系。
这样的母亲需要孩子成为自己的“附属品”,通常会打压孩子的自主性,把孩子正常的独立发展趋势当成病态行为,比如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可心,一回家就关门不再把心里话都告诉自己。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可能有良好的社会功能,貌似完整的自我,但核心依然空虚,尤其在两性关系中,极难体验到真正的亲密。
- 3 -
无关反应型(当你是空气)
孩子抓到一个蚂蚱,兴奋地给妈妈看,如果妈妈说:“好可爱的蚂蚱啊”或者“小心蚂蚱咬人”,都是对孩子所关注内容的回应,无论正向还是负向的关注,至少与孩子关注的是同一个内容。若妈妈说:“你的手好脏,快去洗手”,那么她的反应就与孩子所关注的内容完全不相关,这种反应被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莱因称为“无关反应”。
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无回应,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用莱因的名词叫“存在性焦虑”,我另一篇的文章《假自我与“不存在的痛苦”》就是在描述这种终极的痛。
- 4 -
情感逆转型(反人类情感)
母亲似乎专门和孩子的真实感受过不去,总忍不住要逆转孩子的情感。
比如莱茵的妈妈曾经把莱茵最爱的木马玩具烧了,理由是莱茵太爱这个玩具。莱茵很喜欢一个姑姑,妈妈就禁止莱因与姑姑单独相处。以前我以为自己的妈妈独一无二,世上少有,现在发现无论多么怪异的行为总能找到一大撮一模一样的故事。我妈妈花了三年时间对我不断洗脑,成功地让我相信“我大姑是多么可恶的人,我大姑根本不爱我,我爱我大姑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
反人类情感的故事数不胜数,最常见的,比如孩子表达自己的悲伤,父母会列举自己为孩子的所有付出以证明孩子应该感到高兴和感恩,而悲伤则是没有任何理由的错误感受。更多耸人听闻又耳熟能详的例子详见我的另一篇文章《反人类情感》。
- 以上 -
以上类型可以综合运用,比如我是:
5%一型+15%二型+40%三型+40%四型=婴儿样边缘型人格障碍(等号左边是我和母亲的关系类型,等号右边是我对自己的诊断,当然,左边也是我和别人的关系现状…)
若觉得好玩你也可以列个关于自己的等式,研究下早期客体关系如何影响我们的现状。
快速深入掌握心理学的捷径,就是研究自己。
想起个电影对白:
“阁下,在哪里高就呢?”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研究什么?”
“被人研究。”
编辑按:
这是李雪几年前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的《假自我与“不存在的痛苦”》和《反人类情感》我们也会陆续编辑发帖。
各位,若曾经的创伤已成事实,我们还可以选择承认和面对。愿我们每天的一点文字对您来说算是还不错的陪伴。
加油!祝放松~with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