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哪里有改造,哪里就有反抗

李雪 李雪爱与自由 2020-10-21

 

 

文 | 李雪

 

 

关系中有一个不变的规律:只要有改造对方的欲望,就一定会遭到反抗,哪怕它听上去再正确合理不过。

 

 

01

 


自恋式的改造妄想

 

 

微博上有个网友说,妈妈居然擅自把她哺乳时蓬头垢面,甚至露着乳头的照片和视频发到亲友群里,这让她着实生气,去跟妈妈理论,结果大吵了一架。妈妈说她小题大做,很多亲友都站在妈妈那边。“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可我觉得妈妈才是那个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界限的人。”她说。

 

在这件事情中能看到:这个网友非常想改变自己的妈妈,期望把“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界限”的妈妈变成一个理解、尊重自己的人。我分析过“妈宝男”的心理动力,有人问:“我老公就是这样,我怎么做才能让他明白这一点?”这是很直接的改造欲望。


还有一些更隐蔽的提问,像“我老公有很多问题,我应该怎么和他相处呢?”这个问题貌似是在问自己应该怎么做,其实还是想改变对方。“我怎么做才能改变老公对我的态度?” 


这是经典的自恋式改造妄想:只要我努力做些什么,学习更好的沟通方式,或者让自己更优秀,更符合对方的期望,对方就能好好对待我。

 

 

 

02



极端的控制,

是你死我活

 


孩子对于改造的能量最为敏感。我经常讲,要给孩子爱和自由,尊重孩子的界限,不去控制他。有的家长跟我反馈:“李老师,我已经按照你说的做了,允许他玩儿平板电脑,可是他已经玩儿了整整两天,还不放下。”


这依然是改造的欲望,只不过手段升级了,用 “我先给你一点儿自由”这种更高明的控制手段,但孩子能感受到。只要他感受到家长的改造欲望,那么这种所谓的自由给了也白给,孩子知道自由的甜头不会长久,手中的平板电脑随时可能被夺回,自然不肯放下。

 

关系中有一个不变的规律:只要有改造对方的欲望,就一定会遭到反抗,哪怕它听上去再正确合理不过。比如“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将来的幸福”“我这么做是为了你的身体健康”等。

 

 

只要有改造,就会有反抗。反抗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直接反抗,“我不听你的”“我不按照你说的做”;也有间接反抗,“行为上看似听你的,心却对你关闭”“拿自己撒气,或者寻找其他发泄口,等到情绪达到引爆点再来攻击你”。


反抗的结果往往十分惨烈,比如有的孩子弄垮身体、牺牲学业、毁掉事业,以此来报复父母的控制,证明父母错了。


*附:《 叛逆,不是做自己 》

 

再举个亲密关系中的例子。丈夫出门前,妻子叮嘱一声“慢慢开车,一路平安”,这会让丈夫感觉很温暖。但如果妻子反复唠叨,甚至批评丈夫“你这个人平时就马虎冲动,你记住啊,千万不要开快车”,反而会引起丈夫反感,他开车的时候内心就会有一种控制不住的冲动,总想狠狠踩油门,做出一些危险的动作。这就是我们无意识的对控制的反应。

 

 

最极端的控制与反控制,是父母把孩子送进戒网瘾机构进行虐待式的“行为矫正”,孩子被非法囚禁,遭受惨无人道的虐待。那些孩子出来以后,很多都有自杀倾向。有新闻报道,有个女孩逃出来之后把自己的妈妈捆绑起来杀害了。最极端的控制是你死我活,甚至同归于尽。

 

 

03



放弃改造别人,

就是放过自己

 


有很多成年人跟父母相处起来很郁闷,他们向我诉苦,担心父母的一些做法可能会伤害自己的孩子,问我该怎么办。


这就好比你把孩子放在老虎旁边,然后问我:“万一老虎咬到孩子该怎么办?”老虎就是会咬人,这是它的本性,但问题是你为什么要把孩子放在老虎旁边?为什么要跟可能伤害自己、伤害孩子的父母住在一起?


也许你能找到一万个理由:要上班,没人带孩子; 收入低,请不起保姆;就算请得起保姆,也不放心……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原因。


作为成年人,不跟父母住在一起,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己和孩子饿死吧?促使你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真正动力其实是你不肯放过父母。一个新生命的出生,再次激发你改造父母的欲望,你想借养育新生命的机会让父母认识到他们错了,妄想他们能够看在新生命的分儿上,改变对待你的态度,就好像你自己重新出生一样。

 

 

改造欲望比海洛因更让人成瘾,深陷其中的人为了改造父母,往往不惜牺牲自己的小家庭,牺牲自己的孩子。改造一个人,足以让一个人忙乎一辈子也不得安宁,仿佛被囚禁在监狱中,没有为自己活过,也没有享受过广袤的世界,因为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了。

 

 

活在改造别人的妄想中,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影响呢? 最直接的影响是给自己造了一座“监狱”。


*附:《 如何把老公改造成理想伴侣 》


很多女人一辈子都活在“我对你无限付出,你就能爱我”的剧情中,一辈子都在牺牲和怨恨,一辈子都得不到爱。这难道不像终身监禁吗?

 

 

04



将自己从“改造自我”的囚笼中释放


 

放弃改造,不仅是放弃改造别人的欲望,还要放弃改造自我的妄想。

 

我自己也曾陷入改造妄想中不能自拔,而且,我的改造妄想看上去更高级一些。因为我不断自我觉察、自我改变,每天都在成长进步,对自己越来越有觉知,人格中病态的部分越来越少, 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好。

 

 

直到有一天,一个特别好的朋友点醒了我,他非常不客气地对我说:“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没什么根本性的长进,还是过去的老样子。” 


我听了特别不服气, 我的成长大家有目共睹,微博上有很多粉丝喜欢我、支持我,他怎么能这么评价我呢!


他接着说:“你依然在渴望那个看不见你的人能够看见你,这么多年了,一点没变。”

 

 

这句话就像惊雷一样炸醒了我,确实,我每天都在觉察自己的剧情模式,但是底层的幻想却一直没有变——对方看不见我, 是因为我还不够好,如果我的心理越来越健康,沟通能力越来越好,对方就能看见我、回应我了。


天哪!这个妄想的牢笼一直囚禁了我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里,我没有享受过自己的人生,因为我的所有着眼点都在怎么改变对方,让对方看见我。我就像笼子里的困兽,不断思考,不断撞击笼子,想要让笼子消失,而事实上笼门一直是敞开的,只是我自己不肯走出去!

 

 

真相很简单: 我不用撞击谁,我也没有被谁捆绑,只要不再跟笼子较劲,走出去就行。


我从改造大梦中彻底醒来,觉得以前太亏欠自己,迫不及待地想重活一遍,去体验各种事。半年时间,我从一座城市搬到另外一座城市,租了房子,把家打造得很温暖。我还带着程序员开发了“初心心理”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听到我的课程。此外,我还健身、潜水、跳舞、滑雪……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


其实以前我也喜欢这些,喜欢各种各样有美感的、好玩新奇的事情,尽管有能力和资源,但是精力都在改造大梦中消耗殆尽,连出门吃顿饭看场电影的心力都没有。只要对方看不见我、不回应我,我就像个死婴一样,瘫在那里动弹不得。这是我婴儿期的重现——虽然妈妈就在我旁边,但她没有能力看见我, 我只能半死不活地躺在那里,等姑姑、邻居过来抱抱我,我才有那么一点生机。


婴儿期的剧情非常不容易醒,但也不是不能跳脱。我希望所有看到我文字的朋友能比我聪明些,比我少跳些坑,比我少囚禁自己几年,早一点释放自己,去体验这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丰富人生。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载,创办「初心心理」;畅销书作家,著有《走出剧情》《当我遇见一个人》各大网络书商有售。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卓别林《摩登时代》截图

 

 

 

 

本文摘自李雪的新书《 走 出 剧 情 》捕捉二维码直达购书通道

 


From Drama to Truth

《 走 出 剧 情 》


李 雪 全 新 作 品



武志红 · 尹建莉 · 张德芬

鼓👏掌👏力👏 荐



捕捉二维码

直达❤购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