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明爱他,却又想伤害他”

李雪 李雪爱与自由 2020-10-21

申明:本文转自@李雪爱与自由 在新浪微博的付费问答,根据“微博问答”的机制,回答超过三个月就可以免费“围观”。本文已超三个月,我们转发到了这里。



网友@鳯孺岚:


李雪,你真是一个很敏锐的人,初初见你的照片,震撼我的是你的眼神,明亮中带有一种犀利和不友善,很难忘。后来看了你学习现代舞的舞姿,让我联想到的是峭壁上的松树,姿态奇异,却依然自顾自生长,很美。美必有伤,这个伤就是曾经痛苦的体验和滋养吧,谢谢遇见。


我在原生家庭中我所受到的创伤真的也不少,在自我发展和婚姻、亲子关系的处理上会出现一些难堪处。


我目前从事一种需要持续长时间投入去搜集资料,撰写文章的工作,这个工作有挑战性。我对这些材料是十分感兴趣,但是,我又常常因为家人一句话不舒服,就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带有跳跃性,导致自己的设想往往无法如期进行。这个工作又需要在一年以内完成,所以拖延症一直在阻碍我前进。


我知道这个情感模式中,隐含着一个喜怒无常的母亲形象,也许是潜意识里面有讨好妈妈的意味,不知道该怎么和这样的情绪共存。


前段时间,我看到武汉火车站的恶性伤人事件后,内心总是惶惶不安,对于自己和亲人产生许多莫名的安全上的担心,这个和我此前工作中曾经受到过暴力和威胁有关系,问题很棘手,自己总是独自一个人坐在床上直到天亮,我爱人就会一直劝我睡,让我不要想太多。可是我真的没办法控制自己不去想,应该如何去面对心中对生死的恐惧之心。


我很爱我的孩子,他的降临很大程度上疗愈了我,我丈夫说,自从孩子出生后,我家变得干净整齐多了,这真的很奇怪,因为以前我是很邋遢的人。孩子总是难免淘气哭闹,我心理能量足的时候可以做到接纳他的情绪,尽量回应他的情感诉求。


但是在我心理能量不足时,我内心深处就会出现一些非常黑暗的想法,比如想很用力的打他,抓他,有时确实也下手打了他,想扇他脸的恶意目前还是得到理性控制。我不知道要怎么去消除这种暗黑情绪,明明爱他却又想伤害他。


过段时间我得去外地一段时间,虽然想天天陪他,但是我现在还是想要先完成想做的事情,没有双全法,我只能先成为我自己。


最后关于自我设定。我一直就是个“中国好人”吧,仿佛是在用自己的付出为自己构筑一种安全感,就是“我都这么善良,这么友善了,你怎么可以攻击我,伤害我”。我目前意识到自己有这个问题,但是还是改不了,而且有时我在帮助别人时确实能收获一种心安和快乐,所以允许自己当下的发生和实现,也是一种慈悲。  


最后还是要说,谢谢遇见!


-


@李雪爱与自由:


当你看到新闻里的恶性伤人事件,为此为自己和亲人的安全,感到不安。还有,你虽然很爱孩子,可是某些情景下,会出现特别黑暗的想法,比如想要扇孩子耳光。


从精神分析角度讲:看到恶性伤人案件,会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这是一种投射。也就是说,你在恐惧自己潜意识里的攻击性,想像它一旦冒出来,就是恶性的,要命的。


更直白地说:你的潜意识里,有杀掉妈妈的愤怒,但是这个愤怒一直没有被尊重,被看见。


这个被标签成“恶性的”“黑暗的”攻击能量,其实正好是你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本身,是支持你不断自我认识,不断探求真相的动能。是你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我为你不断向上蓬勃发展的生命,感到高兴。


你说你其实挺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会因为家人的一些言行,而情绪不稳定,无法集中注意力,造成了工作的拖延。


可以想像,假如你坐在一座活火山上,它在滋啦啦的萌动,这个巨大的能量,自然会让你坐立不安,怎么能安心呢。这个火山之下蕴藏的能量,想要喷涌而出,但是因为被意识打上了“黑暗的”“恶性的”“要命的”的标签,所以它不敢出来啊,它只能在那里躁动。


妈妈喜怒无常,侵犯你的界限,拿你撒气,这个不是问题,问题是,你不敢杀伐果断地拒绝这些侵犯,不敢斩断这个纠缠。因为在你的想象中,你一旦果断斩断纠缠,就会要了对方的命,妈妈是那么脆弱,怎么承受得住?


这个脆弱的投射,造成对自己原始生命力的压抑。被压抑的,自然暗黑,所以会投射在孩子身上,会有想要扇孩子、虐待孩子的冲动。看到这些冲动,对自己说:这是我对父母的愤怒,我能够以成年人的力量,去斩断父母对我的侵犯,自由地做我自己,爱护好我的孩子。


我是自己的母狮子,是自己的保护神,谁可以靠近我,谁不可以靠近我,我允许别人以怎样的方式对待我,我做主。


所有的苦难,且让我承担,且于我终结。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载,创办「初心心理」;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京东、亚马逊、当当、淘宝等平台皆有售。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alecos fassianos






/    延 伸 阅 读    /




《 为什么用「弑母」这么凶暴的措辞



《 且让我承担,且于我终结






读者朋友们,在初心心理社区,您可以直接向李雪提问交流,此外,您还可以在20多位特邀嘉宾中选择一位一对一专业解答。如果您愿意,这是一个善知识平台。




👈 点 击 进 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