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里的『道德审美』
文 | 李雪
中国文化审美中,家人之间的感情必须是沉重的、亏欠的、彼此付出、道德捆绑在一起。简单轻松,各自负责,界限清晰的感情,不在中国人的审美范畴内。
①
一位央视主持人在节目里回忆母亲的教育方式,她13岁时给弟弟们缝衣服,被缝纫机针击穿手指,看到这一幕,她的母亲没有搂着她可怜她,而是把两个弟弟叫来,让他们知道姐姐的付出。这让这位后来的央视主持人觉得自己是被肯定的,她说:为什么在那些灰色的日子里我没有灰下去呢,我觉得是我妈妈给我的影响。
↑ 本段儿摘自某蓝V微博,编辑时隐去了原文里的具体姓名。
_
其实,这位姐姐受苦不是弟弟们导致的,是父母导致的,或者说只是一个意外。而妈妈成功地通过“道德教育”,把姐姐钉死在“付出者”的角色上,把亏欠感转嫁给弟弟,把姐弟之间自然的感情变成道德债务。经典的中国式扭曲审美。
②
我爸爸和我大姑,都曾经承担过照顾一大家子的重任。
大姑作为家里第一个孩子,在那个年代,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家里的小妈,奶奶觉得这理所应当,大姑也觉得理所应当,因为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应当— 家里孩子多事情多,最大的孩子当然应该帮母亲分担,成为“小妈”。
后来“上山下乡”大姑离开家,爷爷在外地工作,奶奶文革被拉出去批斗,家里的顶梁柱就成了爸爸。爸爸下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襁褓中饿得嗷嗷叫的弟弟,那时候爸爸也才七岁,就不得不生火做饭喂饱弟弟妹妹。爸爸回忆起那段日子,苦是真的苦。
爸爸跟大姑的不同是,没有人催眠爸爸他理所应当成为那个“付出者”,他作为中间的男孩,付出者的身份没有得到文化和父母的确认。爷爷远在外地啥也不知道,奶奶每天被批斗什么也顾及不到。仅仅是出于现实,他爱自己的弟弟妹妹,想让她们活下去。这就决定了爸爸和大姑截然不同的自我身份认同。
大姑一辈子都在做付出者,终于在50多岁积劳成疾,去世了。去世前,大姑表达出恨,恨自己的命运为何如此之苦,一辈子都为别人操尽了心。
爸爸的一辈子则是,在他的认知范畴内,必须承担的责任承担,其他时间都是他自己的,他怎么享乐怎么来。我爸爸的人生虽然很狗血,但所有见过他的人都会说,老爷子精神头真好,做事情有劲头。
我很爱大姑,也很心疼她。有苦难就去应对,但不要让自己成为应对苦难的工具。希望她来生能够清醒的活着,做她自己,不是为任何人牺牲的角色。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载,创办「初心心理」;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京东、亚马逊、当当、淘宝等平台皆有售。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电影《喜宴》截图
/ 延 伸 话 题 解 读 /
付出感——亲密关系的杀手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剧情“我为这个家庭付出那么多,对方却背叛了我”。几乎每年都会有类似当代陈世美的新闻出现:妻子辛苦赚钱养家,一心供丈夫在外读书,熬到丈夫毕业,丈夫却出轨,甚至要求离婚。
对此现象,大众和媒体一致的声音是谴责“这种男人忘恩负义,无耻之徒。”做道德评判总是最容易的,可是道德评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道德评判永远无法挽救一段关系。
01
我们真正可以去思考的是:
到底是什么在维系两性关系?
两性关系,有另外一个名称,叫亲密关系。为什么叫亲密关系,而不是责任关系、付出关系、义务关系?顾名思义,维系两性关系最重要的,是亲密感。
有亲密感,两性关系自然能维持下去;没有亲密感的婚姻,通常只有两种结果,离婚和出轨。
作为心理工作者,我接触了大量婚姻关系案例。悲剧的现实是,很多中国婚姻,都已经不再是亲密关系,只是责任关系,义务关系,亲情关系甚至利益关系。这样的关系中,只要稍有资源,不再为物质生活发愁的人,大部分都已经出轨,少部分正筹划着离婚。
什么叫亲密?亲密是两个人之间彼此有呼应,情感能量可以流动的状态。
举例一个细节:当老婆说想要吃苹果,老公立刻呼应一声,开心的把苹果递过来,这就是亲密。
如果是老婆觉得有义务为家人付出,像一道程序那样,每天为老公孩子削好苹果,并劝说老公孩子每天吃一个苹果,因为书上说苹果营养丰富,可以补充维生素。这样的过程中,没有亲密,削一辈子苹果,也不会创造幸福流动的感觉。
当我们能够在家庭中创造幸福快乐的体验,不需要任何感恩教育,快乐的人自然会感恩每个亲人朋友,甚至感恩整个宇宙。如果没有快乐,感恩教育会变成沉重的道德枷锁,把每个人锁在彼此牺牲,彼此消耗的关系中。
02
是什么阻碍了亲密?
亲密的能力,天然地来自于童年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母婴关系。当婴儿向母亲发出微笑,母亲也情不自禁的微笑起来,这种情感能量的呼应,就是亲密;当婴儿哭泣,母亲第一时间冲过去回应,安抚陪伴哭泣的婴儿,这就是亲密;当婴儿吸吮着乳汁,甜甜的在母亲怀里入睡,这就是亲密。
悲剧的是,中国一代又一代都在制造孤独婴儿。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原因:过短的产假,不断被家人催促断奶甚至隔代抚养。现代“科学主义”制造的无谓自坑:科学定点哺乳定点入睡,睡眠训练训练婴儿独立自主入睡。当母亲背离了母性本能,不能按需喂养,不能及时呼应婴儿,婴儿与母亲的亲密依恋得不到满足,不得不过早学会自我安抚,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精神上的“失联孤岛”。所谓的宅男宅女,就是这么产生的。
失联的孤岛,因为过早的失去了亲密依恋体验,成年后也不知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于是发展出各种策略,心理学上叫做“防御机制”,来避免在关系中被抛弃。这些策略,并不一定被清晰地意识化,很可能像木马程序一样,暗中操控了自己的一生。
男人最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更成功,赚更多钱,女人就不会离开我了”;女人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努力照顾家人,为家庭付出越多,就越不会被抛弃。”此外常见的防御机制还有:“我若可爱性感漂亮,就不会被抛弃;我若高学识有涵养,隐忍克制,就不会被抛弃;我若足够弱小,楚楚可怜,依赖对方,对方就会可怜我照顾我,不会抛弃我。”
这些策略,都是在童年保护我们活下来的信念。比如,在重男轻女的大家庭,作为女儿尤其是中间的女儿,是家庭中得到父母关爱最少,最无足轻重,甚至被父母厌恶的人。若想生存下来,通常她要勤俭节约,辛苦干活,帮父母分担家庭重担,才能得到一点立足之地。童年的生存策略,烙印在潜意识里,成了控制自己一生的信念:我必须要辛苦付出,才能获得关系。
03
付出感越强,
婚姻越危机。
带着童年的烙印走进关系,女人越感觉到婚姻中的危机,就会越付出。然而,越付出,婚姻危机越大。
辛苦助丈夫读博,最后却被丈夫背叛,为此起诉离婚的温州林女士,她的丈夫在法庭上哭诉了很多婚姻当中的痛苦感受。比如,在生活细节上感觉被妻子全家瞧不起,这些痛苦感受都被写进信里,林女士却看了跟没看过一样。为什么呢?林女士的回答是:我平时忙着照顾家庭,没更多精力,看了也就忘记了。
其实,林女士的潜意识信念是:“我只要不断辛苦付出照顾家庭,我就能维持这个婚姻。”——这个信念像魔咒一样控制了林女士的生命,让她看不见真实的婚姻关系,看不见真实的老公。——真实的老公从未嫌弃林女士付出还不够多,真实的老公急需情感交流,急需沟通婚姻中的感受。
然而,被潜意识魔咒控制的人,听不见也看不见对方的真实需要。
真实的情感需要不被看见,无法流动,情感的河流日渐干涸,出轨或者离婚,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人的内心深处渴望亲密,就像鱼儿渴望水一样,在婚姻中总是得不到,最终只能外求。
04
付出感让对方内疚,
内疚导致对方逃离。
不幸童年造就的潜意识魔咒,让很多女人相信“我付出越多,如果对方想离开我,他就会很内疚,于是不会离开我。”而事实是,内疚感是人类最不愿意承受的感觉,所以,古有剔骨还肉一说,现有很多男人宁可净身出户,也要离开这个婚姻。
当一个人在关系中不断牺牲自己、辛苦付出,会累积越来越高的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像一座堤坝,拦截了爱和亲密的流动。道德资本越高,这个关系越趋近死亡。
若一个人自我牺牲,累积道德资本到达“道德圣人”的极端程度,通常肢体和面部表情僵硬,怨气冲天。付出感必然伴随着怨气,付出越多,怨气越重。可以想像,这样的道德圣人,必然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因为没有人愿意接近怨气重的人。
若一个家族由“道德圣人”掌权,通常这个家族中,精神力量最弱的孩子会成为精神分裂症甚至自杀,因为他背负了整个家族的扭曲怨气。
05
付出感的剧情里,没有爱。
如果在关系中觉得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含义是“我不爱这个关系”。若父母对孩子抱怨“我为你付出了一辈子”,翻译过来就是“我一辈子都没能爱过你”。
想像一下,女人遇见商场打折,血拼一天下来腰酸腿痛,哪怕大多是买给家人的东西,这个女人会不会抱怨说“我今天为了这个家付出,非常辛苦。”大家都知道不会的,女人爱逛街,再辛苦,精神上也愉悦。
在我们喜爱做的事情上,无论花费多少时间精力,都是快乐。同样,当我真心爱对方时,花三个小时为对方准备晚餐,心里甜蜜蜜;当我真心爱对方时,熨烫他的衣服,也是一种享受。
当然,每时每刻享受当下,这个不可能。偶尔发发脾气、抱怨几句也在所难免。但整体上,当我心中有爱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为对方牺牲和付出,因为这是我自己真心想要的生命体验。
如果我体验不到爱的流动,为这个关系做一点事情,都是在损耗自己的能量。所以,我会期望对方感恩自己的付出,不要离开我,因为我已经为了你,损耗自己很多了。
如果你经常在关系中觉得自己在牺牲和付出,有怨气产生,那么仔细的觉察一下:我的潜意识被什么样的魔咒控制着?
不幸童年写给我们的“魔咒”是可以解除的,这需要我们在生活细节中不断觉知。一旦发现自己有付出感,就提醒自己,醒一醒,回到内心问自己:我真正想要创造什么样的生命体验?做这件事情,是我自己想要的吗?
比如做饭时,若发现自己在抱怨油烟,可以回到内心,问问自己,我想要做这顿饭吗?如果想要,就带着爱,享受给自己和家人做饭的感觉;如果不想要,出去吃或者叫外卖,也是很好的选择。同样做一件事情,我们可以选择,是活在为别人付出的妄想牢笼里,还是为自己而活的自由意志中。
当我们能够从潜意识的魔咒中醒来,成为一个心理上的成年人,为自己创造内心真正想要的生命体验,自然能够建立起亲密流动的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再是潜意识魔咒里那个随时恐惧被抛弃的孩子。
成年人之间,不存在抛弃与被抛弃,只存在合适与不合适。当我成为心理上的成年人,没有人可以抛弃我,我无需再去讨好对方,只是尽情为自己去创造丰盛、亲密、流动的人生体验。
-
少有男人觉得自己的幸福取决于“女人爱不爱我”,少有男人整天幻想“一个女人为自己撑起一片天,自己的职责是为这个女人付出”。——这是身为男性的幸运——社会文化不这么催眠他。
自我负责,直接去为自己的幸福做事情,这是一个人幸福的根基。男人和女人并没有不同路径。女人最可悲的地方在于被文化催眠误以为自己可以通过征服男人来到达幸福,结果只是成为男人成功的垫脚石或者装饰品,甚至碍眼的废弃物。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载,创办「初心心理」;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京东、亚马逊、当当、淘宝等平台皆有售。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电影《喜宴》截图
/ 延 伸 阅 读 /
《 为什么市面上流行“感恩” 》
《 经营亲密关系,是个赔本生意 》
《 痴情,痴的是剧情 》
《 如何把老公改造成理想伴侣 》
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
「原生家庭」与「回归当下」
对谈:尹建莉 & 李雪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对谈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