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了很多爱和自由,孩子怎么还是一堆毛病?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3-11-03



文 | 李雪



时而看到这样的留言:我也给了孩子很多爱和自由,但是我的孩子怎么就有不爱洗澡、不写作业、爱吃零食、爱攀比、犟嘴、爱哭、睡懒觉。。。的毛病?而且看着他们这些毛病有时候气得抓狂。


答案很简单:内观自己。



01



爱哭的宝宝和紧张的妈妈



举个例子,一个2岁孩子是爱和自由养大的,整体状态很好。但有个小问题是孩子比较容易哭,一天总是要嚎几嗓子。而通常爱和自由养大的孩子情绪稳定。

于是我观察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妈妈在及时回应、安抚孩子上做得很好,但是妈妈容易突然间紧张焦虑。

比如孩子光脚跑到地上,孩子很开心,但是妈妈突然很紧张怕孩子着凉,妈妈一紧张,孩子就开嚎,妈妈觉察到自己的紧张,孩子立刻安静下来。

比如孩子去跟小动物玩,本来互动得很好,妈妈看见了,突然很紧张小动物会伤到孩子,然后孩子突然开嚎,并躲避小动物。

再比如孩子在下楼梯,我观察到孩子的动作非常有觉知,先是双手抓握住栏杆,然后慢慢的转动身体,我像看一幅很美的画一样欣赏这个过程,同时走过去,走到我伸手就能护住孩子的位置,以防万一。


突然间孩子妈妈看到这一幕,她很紧张,孩子立刻停止下楼梯,很迷茫地站在楼梯上不知所措。


这样的例子很多,孩子就像妈妈的情绪捕捉器,只要妈妈能量紧缩,孩子就会哭,只要妈妈放松下来,孩子瞬间止住哭泣,啥事没有继续玩。

保护孩子的安全是父母的天职,这个过程中,觉察自己的恐惧焦虑,多观察真实的孩子,比如孩子跟动物的真实关系是怎样,是否真的有危险。尽量以平稳的心态,默默维护孩子的安全。

即便是非常紧急的状态,比如孩子确实跟危险动物在一起,或者孩子爬的楼梯年久失修,那么父母就更不能惊慌,父母惊慌会让孩子也惊慌,更容易让孩子陷入危险。父母保持冷静,不动声色地把孩子带离危险才是有效方式。



02



“爱慕虚荣”的孩子和“嫉妒”的妈妈



“攀比”与“早恋”“溺爱”是一套莫须有的语言,一个人自己在孩童时期没有被好好地满足欲求,成年后,看到孩子的欲求,激起了自己心中的不配得感,为了躲避这份羞耻,转而给孩子定罪:攀比、早恋、溺爱…


想吃好的,吃起来特香;想买好东西,买到了心里美滋滋;想尝试没尝试过的事儿,充满好奇心。这就是生本能,是满满的生命力。


生本能的展现,在中国经常成了羞耻的事情。孩子想吃零食,被骂贪嘴;孩子喜欢好东西,被骂爱慕虚荣…孩子的生本能就这样被日日折损,成为了蔫了吧唧自体虚弱的人,然后被父母责怪为啥做事情总是没恒心没毅力,就是因为生命力衰弱啊。


对于父母来说,当自己没有能力满足孩子,或者不愿意满足孩子时,有个特别便利的做法——迅速把问题转换成:孩子有问题


比如,父母没有能力抱持婴儿,导致婴儿感受到不满足和不安全,所以哭闹不肯入睡,这个迅速被解读成:孩子有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睡眠训练。


比如,孩子想要 iPhone,父母没有能力买,或者舍不得钱,或者就是嫉妒孩子凭什么想要啥就能有啥,迅速转换成:孩子就是爱慕虚荣,攀比心重,不能惯着他养成这种坏毛病!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活在真相中,会有遗憾,但不会有创伤。而那些无比笃定“孩子的欲望就是不能全部满足”的父母,你的教育给孩子的潜意识写入了一份信念,这份信念,会指挥他未来就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能和条件很好的人结婚,人生愿望总是不能顺利实现。



03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



内观自己,陪着自己,慢慢地会发现:那个发现孩子身上有所谓”毛病“的人一开始就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头脑自我在参与整件事情,真实的自己不是这样的,真实的孩子也不是真的要跟自己对着干的。


这个要死掉了一样痛苦的感觉不是真实的自己,要死掉了的感受,是童年保护自己活下来的虚假自我,现在的我不再是当年无助的孩子,不需要强大的人的保护也可以活地下来。


我现在可以好好的陪着自己一起走过这个艰辛的感受。每一次的内观都会有新的力量产生,自己慢慢的也在不知不觉的成长。


在生活中,尊重自己、孩子的界限,根据事实去做事情。没有完美的生活,没有完美的答案,彼此舒服最重要。


欢迎到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与李雪评论互动。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李方

插图 | 互联网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